宜州文化漫筆之二 宜山的境界

宜山的境界

● 李楚榮

知道用一座小山來命名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的宜山人恐怕不是很多的。西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劉徹出兵平定據嶺南九十三年之久的趙氏南越國後,即在嶺南設置六個縣,宜山即是所設的六個縣之一。不過那時不叫宜山,而叫定周,是以水來命名的,因為今天的龍江在漢代叫周水。晉代周水更名龍水,故晉代定周縣更名龍崗縣,唐代又改為龍水縣,縣治所即在宜山之下。不知是何緣故,宋代卻一反從前以水命名的習慣,而以山命名這座古城。北宋以降,宜山這一縣城北郊的小山,一直是這座古城的名字。一座山和一座城市神奇地共有這個平常但不乏優雅的名字。

宜州文化漫筆之二 宜山的境界

宜山太矮小了,以致最初看到它的人感到意外和失望,特別是得知以它的名字來命名這座古城時,更是吃驚、大惑不解、沮喪不滿。然而《廣西通志》雲:“宜山,縣北一里。群山多高大,此獨卑小。下臨龍江,宜於登眺,故名。”是的,宜山周圍皆大山,右有高大險峻的難涉山,左有雄奇偉岸的嶺南名山——會仙山,還有青烏山,對面有渾厚祥和的鷯歌山和連綿起伏的九龍山……可就是不以這些大山來命名,而把這座最矮小的山作為這座縣城的名字,這其中的原因,我是最近才體會到的。

宜山矮小,恐怕只有四十多米高,但它卻玲瓏別緻、蔥綠蒼翠、鍾靈毓秀,在群山中很顯眼,自有它的韻致,毫不遜色於周圍的大山,清人在山崖壁上題詩云:“混沌天將雨,朦朧遍地流。江淮河漢滿,星斗半空浮。澤潤皇都富,干戈四海休。魚龍藏裡面,仙果現山頭。”

古城洞宋碑有詩讚曰:“宜山峨峨,龍水湯湯。”

明人亦有詩曰:“宜山千丈碧,宜水一溪寒。”

這些詩句概括了宜山的內涵美,也辯證地看到了宜山並非表面的矮小。古人早巳發現並認識了宜山的境界和品格,並且這種境界和品格又賦予了宜山人。

孔子云:“登泰山而小天下。”而我登宜山,就有“大天下”的感覺,因為周圍群山皆高大。正因為如此,這種“大天下”的感覺,是宜山人一以貫之的認識世界的觀點。平心而論,不獨宜山矮小,宜山境內的山都是矮小的,只要你走出宜山,走出廣西,走出嶺南,你就會感覺到了。

1986年夏天,我只身—人乘輪船從重慶順流而下,暢遊三峽,這種“大天下”的感覺更深刻了。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描寫道:“自三峽七百里,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從這裡我們可以感受到三峽兩岸高山的險峻了。但只有身臨其境;才會有鏤心刻骨的體會。高大的峽谷,只有仰望時才能見到一線天,而峽谷下洶湧澎湃,一瀉千里的長江只是一條涓涓細流的小溪,我們乘坐的輪船恰是這溫順小溪上的一葉扁舟。這種強烈的對比、反差真是太大了,我面對著這反差,頓時大徹大悟:大自然真是太偉大了,宇宙太偉大了,而人類顯得太渺小了,生命太渺小了。於是我要珍惜生命,珍惜生活。睜眼看世界,認識世界之無窮,努力讀書,充實自己,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使有限的生命有些微的意義,使短暫生命閃爍出一點火花。

宜州文化漫筆之二 宜山的境界

宜山是彩調的故鄉,老藝人羅亮唱彩調走出宜山,帶著宜山的鄉土文化氣息帶著宜山的精神境界,到了外面的世界。在彩調劇《劉三姐》中成功地塑造了老漁翁這個人物形象。老漁翁忠厚誠實,他發現了劉三姐的才能,但他不妒才,處處愛護劉三姐,呵護劉三姐,可以這樣說,是羅亮塑造的老漁翁形象,使黃婉秋塑造的劉三姐形象更豐滿、更完美。

是的,宜山人這種處處看到別人的長處,並學習別人的長處,不嫉妒人,不抵毀人的品質就是宜山的境界之一。宜山雖小,但它卻虛懷若谷,默默地奉獻自己的一切。

師專著名教授韋啟良老師紮根宜山教書育人,轉眼已有幾十個春秋了,至少算半個宜山人。他耕耘播種,桃李滿天下。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他還寫出許多醒世清明的道德文章,用他睿智的思想火花照亮幾千名莘莘學子。宜州市文化館館長梁允常先生,在宜山文化園地默默耕耘了二十多個春秋,他雖然不是什麼正規的院校出身,但他紮實的基本功,在繪畫領域中的寫實風格,對繪畫語言的領悟,對色彩的準確把握,在廣西美術界中是頗有名氣的。梁允常創作的油畫《壯鄉情》於1982年在中國最神聖的藝術殿堂——中國美術館展出,頗受同行好評。不僅如此,他默默地培養學生,經他的手中就為高等藝術院校輸送了達二十餘名人才;更可貴的是,他培養訓練學生沒有收費,完完全全無私的奉獻。

宜山雖矮小,但宜山卻是獨立的,它與周圍的山都不相連,這種獨立的人格,也同樣賦予了宜山人。我常常聽到一些人抱怨地說外出工作的宜山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拉幫結派,不相互提攜。我為宜山人的這種境界而自豪,不拉幫結派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那種不講原則的相互提攜才是封建社會腐朽落後的遺風。一個人活在世上,就要有獨立自主的人格,不依附任何勢力和個人,有一技或幾技之長,自食其力,默默地為社會奉獻自己的力量,這樣,社會文明的進程就會加快了。

宜山太平常了,這種平常的境界孕育著宜山人,他們共同擁有一個名字,也共同擁有這種平常的境界。這種平常的境界,卻是做人處世的原則。

1996年6月14日於寓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