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集CEO肖尚略:擁抱變化時,大多數人是緩慢的

這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系統,卻藉助社交網絡的力量迅速擴大。成立近三年,雲集在2017年平臺GMV突破百億元,店主(也即付費會員)超過300萬。它剛剛完成了由鼎暉創投領投的1.2億美金B輪融資。

簡單來說,你可以把雲集的用戶理解為三種身份,最普通的電商消費者,更忠實的付費會員,以及不僅自購,還具有安利精神和賣貨能力的店主,這三種身份有交叉,可轉化,但從根本上都基於一個核心的方法論——用戶帶來用戶。這其中,利潤返傭仍是最有效的激勵。

作為曾經的淘寶店主、香水品類大賣家,肖尚略對於電商平臺的流量遷徙有敏感體會。高速發展的10年過去,到2013、2014年時,“很努力也只有10%—20%的增長”,品牌直營取代中小賣家佔據了電商舞臺的主流。肖尚略把這樣的中小賣家稱為零售的“邊緣力量”,同樣邊緣的人群還有6000萬線下導購員,以及5000萬孕期女性——他們構成了雲集店主的主體。

和依賴拼團模式崛起的拼多多一樣,雲集也是後流量時代電商公司突圍的產物。這種“分銷”模式效仿者眾,每一家公司都在小心翼翼地摸索,如何建立一套激勵機制,以兼得發展速度與監管安全。

“我們的模式跟滴滴是相反的,我提供生產要素和服務,千千萬萬個體提供流量。”雲集CEO肖尚略稱。

從賣商品到賣服務,並提高客單價,是雲集最新的嘗試。如果一位店主賣出一份上海出發、途經長崎的日本6天5夜郵輪遊,那這份客單價高達4000元的產品會幫他賺到200元。不久前雲集甚至還成功賣出過一臺瑪莎拉蒂,不難想象,那位店主獲得了一筆不菲的收益。

36氪採訪了雲集CEO肖尚略,請他談了談對雲集模式的思考。他習慣抽象思考並建立理論的圍牆,也不介意挑戰傳統認知。他說,一些人之所以不理解雲集,“是不瞭解中國的現實”。

輕創業不鼓吹暴富

36氪:據說去年一年,你們的店主從90萬漲到了290萬。有哪些方法讓店主數量快速增長?

肖尚略:我們內部有一個幾十人的銷售團隊,外部有一些服務商的成長計劃。

36氪:服務商相當於什麼樣的角色?

肖尚略:他們幫我們銷售賣家版的App,併為店主們提供服務。成為店主需要購買一個398元的套裝。這個套裝本身就很超值,有食品的、保健品的、護膚品的,能促進店主購買。

36氪:現在有多少服務商?

肖尚略:這個數字暫時不方便透露。

36氪:一上來付費,會不會提高了進入的門檻?

肖尚略:我們一開始是想免費的,但總結下來發現行不通,因為用戶不活躍,買和賣的意願都不強烈。沒有付出,所以不珍惜。如果我花了錢,那這個app是不能卸載的,如果成本是零,那就隨便卸。

36氪:在註冊量和活躍度上,你們選擇了後一個。

肖尚略:雲集的用戶體量還無法跟電商大佬們相提並論,所以首先一定要讓用戶活躍。而有付出才會珍惜。我們都能記住孩子的生日,但很多人記不住父母的生日,因為我們對孩子付出很多,對父母付出很少。這是人性。

36氪:但是發展店主的方式,很容易陷入爭議。

肖尚略:新事物的產生時常會有一段大家理解接受的過程,現在雲集的商業模式已經得到市場和監管部門的認可,2017年底,雲集和螞蟻金服等企業被杭州市政府授予“獨角獸企業”稱號。

36氪:賣家版和買家版各貢獻了銷售額的多少?

肖尚略:這個比例大概一半一半。賣家是店主,也就是付費會員,店主裡邊大部分是自用型的,也就是說雖然有店主身份,但他不去銷售,只享受會員權益、會員價格。買家版就不用付費,可以正常消費,只不過沒有會員價。

肖尚略:你可以把雲集這個平臺理解為一個倉庫,每個店主是門店。倉庫是不能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所以我們不直接做2C的生意。如果你身邊沒有云集店主,那這個消費者我們寧可不要。

36氪:否則店主也會失去賣貨動力。

肖尚略:那就相當於雲集跟雲集的店主競爭。店主沒有動力,你從那裡獲取用戶?可能又得走回打廣告買流量的老路。《戰狼2》、《陰陽師》、《王者榮耀》,都是用戶帶來用戶。今天不管是文化娛樂產品,還是我們的電商產品,如果用戶不能成為你的渠道、主動為你進行口碑傳播,你就容易被綁架。

36氪:據說在使用賣家版App的用戶裡,自用的人也佔到90%。從運營角度,你們會鼓勵“自用”,還是“分享”?

肖尚略:我們不會干預和引導。如果你有銷售能力和銷售意願,雲集就會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比如一些專享的供應鏈,某個品牌只找10萬個店主來賣。

雲集CEO肖尚略:擁抱變化時,大多數人是緩慢的

雲集賣家版App

36氪:他們最關切的是什麼?

肖尚略:有好東西,自用能省錢,分享能賺錢。很樸實的道理,我們不會鼓吹暴富的夢想。

36氪:但你們會把開店的過程也稱為“創業”。

肖尚略:在雲集註冊開店其實就是輕創業。開一個有100萬銷售額的店是創業,開一個銷售額1萬的店也是創業,同樣,一個月賺一兩千塊的兼職零售也是零售。

36氪:創業容易給人賺大錢的印象。

肖尚略:所以我們加一個“輕”字。關鍵是看付出了什麼,成本是多少。在雲集,店主的成本其實只有一項,就是時間。

36氪:2016年雲集GMV不到20億,2017年這一數字增長到了100億,一年增長了四倍。你怎麼評價這個速度?

肖尚略:我認為是預期中的,也不算太快。傳統企業的高增長是一年增長30%到40%,互聯網的高增長可能是十倍,我們不算高。我們是在控制這個增長速度,希望平臺的發展和用戶體驗步調一致。

36氪:具體在哪些方面更可控?

肖尚略:我們不能有太高的退貨率,產品性價比要螺旋提升。本質上我們要為店主做信任的增值,而不是信任的交換。

消費升級與“中度溝通”

36氪:如果用最簡單的幾個字概括雲集,是什麼?

肖尚略:會員電商+社會化零售平臺。

36氪:阿里崛起之後的電商公司,都要思考差異化的問題。雲集的差異化是什麼?

肖尚略:比如其它電商公司一天有一個億的流量,我一天只有一千萬的流量,但它要服務五千萬個SKU,我只需要服務五千個SKU,我們的SKU只有它的萬分之一,但流量是它的十分之一,這就是我的競爭優勢。這裡的邏輯是精選供應鏈。

原來的價值鏈裡,成本30塊的東西賣100塊,70塊是成本,其中物流、客服、雲這些服務佔了20塊,渠道佔了50塊,渠道里麵包括代言人解決信任,代理商解決分發,廣告解決消費教育,渠道解決零售。今天我們把這個四個角色集合到店主身上,這是巨大的成本降低。店主拿20塊,雲集拿15塊——這其中大部分還會分給各環節服務方,雲集只拿3塊淨利潤,這樣的價值鏈改造傳導到最終的銷售價格上,同樣的產品我們賣65塊就可以了。

36氪:這個模型似乎更適合成長期的中小品牌。

肖尚略:今天很多主流品牌都在找我們,但大品牌只佔我們銷售的30%。在雲集,從零到銷售額過億的新品牌去年誕生了十幾個,今年預估能達到三四十個。傳統渠道中,創新品牌很難跟大品牌去競爭廣告。

36氪:可否理解為,分給店主的那部分利潤,相當於你們的流量成本?

肖尚略:一定程度可以這麼理解,但我認為談流量實際是把自己侷限住了。電商有兩塊關鍵,一塊是供應鏈服務,一塊是需求的收集。今天我們找到了大量的閒置資源去協助雲集收集需求,店主群體提供的是代言人、媒體和渠道的價值。

36氪:你是怎麼發現這些“閒置資源”的?

肖尚略:我原來是淘寶賣家,到2013年、2014年,即便很努力地做也只有10%—20%的增長,那時的變化就是品牌直營對中小賣家的衝擊。另一個受到更大沖擊的群體,是線下6000多萬導購員,他們中1/3的人下崗,2/3上班的人每天有一半時間是閒置的。還有一個群體就是5000萬寶媽,她們的時間碎片化,在職場受歧視。這三種人都是零售的邊緣力量。

36氪:在購物這件事上,這些人真的被需要嗎?

肖尚略:如果消費者去超市買大寶,那不需要什麼溝通,但如果去商場買水乳潔面精華,消費者就可以有81種類型:按年齡分三檔,購買力分三檔,地域分三檔,膚質分三檔。消費升級需要中度的溝通。不要過重,電視購物就是重度溝通。

36氪:之前有說法稱你們是社交電商中的京東。但嚴格來說,你們並不是自營?

肖尚略:雲集的商品一部分來自我們控股的供應鏈公司,一部分是戰略簽約的供應鏈合作伙伴,所以我們能很好地把控品質。合作方式是,你幫我去整合主流品牌,你幫我去整合創新品牌,你幫我整合工廠品牌,你幫我整合跨境品牌,每一個裡面有好幾家,就像發牌照。

36氪:你把一個核心環節做了外包。

肖尚略:我們內部有一個將近200人的採購管理部門,雲集上的每一個品牌和單品全部由我們管控。所以我是一個強管控的開放平臺。

36氪:這跟你們的分銷模式有關嗎?

肖尚略:有。其他平臺10%的退貨率沒問題,但云集平臺上如果到2%、3%,店主就會不幹了。他是用信任在賣貨的,賺錢了就要對得起人家。

滿足社會需求比“體面”與否來得重要

36氪:2016年年底你去參加36氪的wise大會,就在講雲集的商業模式是“在朋友圈賣貨”,當時對談的人表示不理解這種模式,大意是認為它有點粗暴,不太體面。

肖尚略:現在的年輕人,不管做代購還是開微店,他們都沒有包袱。我向你推薦一個東西,告訴你我從裡面賺錢了,讓大家都來照顧,這就是開店做生意,很磊落。同時,我也不是騷擾你,我建個群在裡面分享,朋友圈也不是亂髮。對雲集上眾多想要獲得更多收入和社會認可的寶媽來說,這沒有什麼不妥。

36氪:所以你認為上面那種觀點太精英化了。

肖尚略:他們不瞭解中國的現實。要這麼說人家開淘寶店還要受歧視,開個麵館也要受歧視。

36氪:你曾經也是個淘寶大賣家。

肖尚略:我開網店開了十幾年,從易趣到淘寶,沒有覺得寒磣。一路走來,我們的體會是,關鍵還得看社會有沒有這個需求。

36氪:你認為雲集面對的最大挑戰什麼?

肖尚略:是人們認知上的挑戰。今天媒介已經高度集約化了,90%的社會化流量我們幫你開採了,是時候可以去擁抱它了。但就跟早期人們認為淘寶是無證商家大聯盟,打車軟件是黑車大聯盟一樣,在擁抱變化時,大部分人是緩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