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形势下的数学仍然是重中之重,几招教你分数直线+

本文字数:4205字

阅读时间:13

2020届高考的考生将面临新高考改革,现在已经不推行文理科分班了,但数学仍然是必选科目,在高考分数里占重要分值,可以说从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这门课程都是比较重要的学科,所以我们要在高中阶段扎实基础,争取高考在数学方面提分。

新高考形势下的数学仍然是重中之重,几招教你分数直线+

1.树立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

进入高中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远大的理想。学生可以阅读一些数学历史,体会数学家的创造所经历的种种挫折、数学家成长的故事和他们在科学技术进步中的卓越贡献,也可请高二、高三的优秀学生讲讲他们学习数学的方法,以此激励自己积极思维,勇于进取,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打好基本功,跟好老师上课的节奏

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该精雕细刻,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4.抓好课前预习。

在预习过程中,边看,边想,边写,在书上适当勾画和写点批注。特别是,要运用数学

学习阅读法,即不能像语文阅读一样,从头看到尾。对于有些例题,则是仔细审题,然后合

起书来,试着在练习本上做一做。之后再翻开书对一对,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所做,及时检查

预习的效果,强化记忆。同时,可以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找出重点和不理解的

问题,尝试做笔记,把预习笔记作为课堂笔记的基础。

5.掌握听讲的正确方法。

处理好听讲与做笔记的关系,重视课堂思考及回答问题,不断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听课时应做到以下四点:

a、带着问题听课;

b、把握住老师讲课的思路;

c、养成边听讲、

边思考、边记忆的习惯,力争当堂消化、巩固知识;

d、踊跃回答老师提问。这样就基本上掌握了听课的要求

6.课后复习应及时。

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采取

多种方式进行复习,真正达到排疑解难、巩固提高的目的。

课后要复习教科书,

抓住复习的基本内容;

尝试回忆,

独立的把教师上课内容回想一遍,

养成勤思考的好习惯;同时整理笔记,进行知识的加工和补充;另外,针对每天所学内容,

多练题,勤巩固。课后还要看参考书,使知识的掌握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新高考形势下的数学仍然是重中之重,几招教你分数直线+

重点一:集合和函数的基本概念。

错误基本都集中在空集这一概念上,而每次考试基本都会在选填题上涉及这一概念,一个不小心就是五分没了。次一级的知识点就是集合的韦恩图,会画图,集合的“并、补、交、非”也就解决了,还有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的单调性、增减性的概念,这些都是函数的基础而且不难理解。在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反复去记这些概念,最好的方法是写在笔记本上,每天至少看上一遍。

 重点二: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对数、幂函数三大函数的运算性质及图像。

函数的几大要素和相关考点基本都在函数图像上有所体现,单调性、增减性、极值、零点等等。关于这三大函数的运算公式,多记多用,多做一点练习基本就没多大问题。函数图像是这一章的重难点,而且图像问题是不能靠记忆的,必须要理解,要会熟练的画出函数图像,定义域、值域、零点等等。

对于幂函数还要搞清楚当指数幂大于一和小于一时图像的不同及函数值的大小关系,这也是常考常错点。另外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对立关系及其相互之间要怎样转化问题也要了解清楚。

  重点三:函数的应用。主要就是函数与方程的结合。

其实就是 的实根,即函数的零点,也就是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这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是这一章的重点,要学会在这三者之间的灵活转化,以求能最简单的解决问题。

关于证明零点的方法,直接计算加 得必有零点,连续函数在x轴上方下方有定义则有零点等等,这是这一章的难点,这几种证明方法都要记得,多练习强化。这二次函数的零点的Δ判别法,这个倒不算难。

重点四:空间几何。三视图和直观图的绘制不算难。

但是从三视图复原出实物从而计算就需要比较强的空间感,要能从三张平面图中慢慢在脑海中画出实物。这就要求学生特别是空间感弱的学生多看书上的例图,把实物图和平面图结合起来看,先熟练地正推,再慢慢的逆推。

有必要的还要在做题时结合草图,不能单凭想象。后面的锥体柱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把公式记牢问题就不大。做题表求表面积时注意好到底有几个面,到底有没有上下底这类问题就可以。

重点五: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这一章除了面与面的相交外,对空间概念的要求不强,大部分都可以直接画图,这就要求学生要多看图,自己画草图的时候要严格注意好实线虚线,这是个规范性问题。

关于这一章的内容,牢记直线与直线、面与面、直线与面相交、垂直、平行的几大定理及几大性质,同时能用图形语言、文字语言、数学表达式表示出来。只要这些全部过关这一章就解决了一大半。

这一章的难点在于二面角这个概念,难度在于对这个概念无法理解,即知道有这个概念,但就是无法在二面里面做出这个角。对这种情况只有从定义入手,先要把定义记牢,再多做多看,这个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重点六:直线与方程。

这一章主要讲斜率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只要搞清楚直线平行、垂直的斜率表示问题就不大了。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当直线垂直时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这是常考点。

另外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记得一般公式会用就行,要求不高。点与点的距离、点与直线的距离、直线与直线的距离,记住公式,直接套用。

 重点七:圆与方程。

能熟练的把一般式方程转化为标准方程,通常的考试形式是等式的一遍含根号,另一边不含,这时就要注意开方后定义域或值域的限制;通过点到点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与圆半径的大小关系判断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另外注意圆的对称性引起的相切、相交直线的多种情况,这也是常考点。

总的来说这一本书难度不大,只是比较繁琐,需要有耐心的去画图去计算。

程序框图与三种算法语句的结合,及框图的算法表示。秦九韶算法是重点,要牢记算法的公式。统计就是对一堆数据的处理,考试也是以计算为主,会从条形图中计算出中位数等数字特征,对于回归问题,只要记住公式,也就是个计算问题。

概率,主要就只几何概型、古典概型。集合概型只要会找表示所求事件的长度面积等;古典概型只要能表示出全部事件就可以。

重点八:三角函数。考试必考题。

诱导公式和基本三角函数图像的一些性质只要记住会画图就行,难度在于三角函数形函数 的振幅、频率、周期、相位、初相,及根据最值计算A、B的值和周期,及 等变化时图像及性质的变化,这一知识点内容较多,需要多花时间,首先要记忆,其次要多做题强化练习,只要能踏踏实实去做,也不难掌握,毕竟不存在理解上的难度。

  重点九:平面向量。

个人觉得这一章难度较大,这也是我掌握最差的一章。向量的运算性质及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难度都不大,只要在计算的时候记住要同起点的向量。向量共线和垂直的数学表达,这是计算当中经常要用的公式。向量的共线定理、基本定理、数量积公式。

难点在于分点坐标公式,首先要准确记忆。向量在考试过程一般不会单独出现,常常是作为解题要用的工具出现,用向量时要首先找出合适的向量,个人认为这个比较难,常常找不对。有同样情况的同学建议多看有关题的图形。

重点十:三角恒等变换。

这一章公式特别多。和差倍半角公式都是会用到的公式,所以必须要记牢。由于量比较大,记忆难度大,所以建议用纸写之后贴在桌子上,天天都要看。而且 的三角函数变换都有一定的规律,记忆的时候可以结合起来去记。

除此之外,就是多练习。要从多练习中找到变换的规律,比如 一般都要 化等等。这一章也是考试必考,所以一定要重点掌握。

 重点十一:解三角形。

掌握正弦余弦公式及其变式和推论和三角面积公式即可。

重点十二:数列。考试必考。

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及一些性质。这一章属于学起来很容易,但做题却不会做的类型。考试题中,一般都是要求通项公式、前n项和,所以拿到题目之后要带有目的的去推导。

重点十三:不等式。

这一章一般用线性规划的形式来考察。这种题一般是和实际问题联系的,所以要会读题,从题中找不等式,画出线性规划图。然后再根据实际问题的限制要求求最值。

选修中的简单逻辑用语、圆锥曲线和导数:逻辑用语只要弄懂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到底指的是前者还是后者,四种命题的真假性关系,逻辑连接词,及否命题和命题的否定的区别,考试一般会用选择题考这一知识点,难度不大;圆锥曲线一般作为考试的压轴题出现。

而且有多问,一般第一问较简单,是求曲线方程,只要记住圆锥曲线的表达式难度就不大。后面两到三问难打一般会很大,而且较费时间。所以不建议做。

这一章属于学的比较难,考试也比较难,但是考试要求不高的内容;导数,导数公式、运算法则、用导数求极值和最值的方法。一般会考察用导数求最值,会用导数公式就难度不大。

以上就是第一轮复习要重点复习及常考的内容。总的来说第一轮复习就是在老师的带领下重新学一遍高一高二的内容,一轮复习之后一些较简单的内容到要掌握了。第一轮复习还是以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看书夹杂一些考试,还是比较轻松的。

  第二轮很热第三轮复习

之后第二轮复习,会大量做专题,数列、三角函数、圆锥曲线等等,这就属于强化拔高的内容。

这轮复习中,不只是做题这么简单,每一个专题都会包括一些常考的题型,要通过做题发现自己较薄弱的题型,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性的攻克。想要达到135+的同学这些题型必须全部掌握,向达到120+的同学则需掌握基础及中档的题型,对难题可尝试,但不宜过多花费时间。

第二轮复习主要是不停地做习题,需要高度的自觉,自己独立完成所有作业或是抄袭敷衍老师会在最后的高考中有直观的体现。

之后的第三轮复习就会慢慢开始接触高考卷了,平时的考试也会用高考卷。所以建议在第一轮复习之后就开始自己做高考卷,不要求能做对多少,但求熟悉高考的命题模式和常考题型。

上述就是大致的复习计划,从中可以看出,数学不紧紧是不停地做题,首先概念、公式、定理等等到要记,切忌在这些内容都不熟悉的情况下就看是盲目做题,这样只是在浪费时间。在几轮复习中,最重要的是要跟紧老师的节奏,切忌脱离老师自己乱来。

对于自己比较薄弱的内容,可能会落后老师的复习节奏,一定不要在老师已经进入下一个环节之后还在自己补弱,补弱只能在自己完成老师的复习任务之后进行。对于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老师在讲解过程中也要认真听,听老师讲怎样避免一些易错点,这些都会在高考中化为最实际的分数。

新高考形势下的数学仍然是重中之重,几招教你分数直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