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臨近 全國各地為防作弊“頻出奇招”

根據教育部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975萬人,比去年淨增35萬人。

高考臨近,為了確保2018年高考安全、公平、有序進行,各地也相繼出臺措施整肅考風考紀,確保考試安全。

吉林:升級改造 無線電監測設備全覆蓋

吉林省將在考試前和考試期間,在考場周邊區域進行移動監測,對發現可疑的作弊號進行測向、定位。假如檢測車測定的方位在一棟樓裡,工作人員就會攜帶便攜式監測測向設備去樓裡排查,協助公安部門找到作弊分子的藏身所在。

寧夏:考生帶手機入考場一律按作弊處理

寧夏教育考試院發佈《致全區2018年高考考生及家長的公開信》,對考生參加高考的有關事宜進行了提醒,特別強調,嚴禁考生將手機帶入考場,一旦在考場內發現考生將手機帶入,不論是否開機,一律按作弊處理。

陝西:高考體考首次採用“虹膜驗證”

為進一步嚴肅高考體育類專業課考試考風考紀,防止替考作弊等行為的出現,陝西省又出防作弊奇招—“虹膜驗證”+“嚴格規定服裝”。

由於該項技術是基於眼睛中的虹膜進行身份識別身份的,所以特別提醒前來參加考試的考生切忌佩戴美瞳及隱形眼鏡。

紹興市:將用高科技設備嚴防作弊

紹興市目前已全面完成高考考點試卷保管室改造、考生身份驗證識別系統啟用、外語聽力CD播放設備改造、考點雙迴路供電建設四項國家教育考試基礎工程。全市48個高考考點全部符合高考標準化考點要求,可對試卷保管室、考務室、試場實行視頻全覆蓋無死角實時監控。

同時,還將使用視頻監控、無線信號屏蔽儀、金屬探測儀等高科技設備,嚴防考試作弊行為。此外,為了全面淨化考試環境,將對涉嫌組織替考、招募替考“槍手”等行為進行全面排查、治理。

海口市:將專項打擊替考洩題銷售考試作弊器材等行為

海口市將開展“打擊銷售作弊器材”“淨化涉考網絡環境”“淨化考點周邊環境”等五類專項行動。

“打擊銷售作弊器材”專項行動,將開展清查各類通訊電子產品市場無照經營行為,嚴厲打擊銷售用於考試作弊的無廠名、無廠址、無生產許可證的“三無”電子產品以及進行相關虛假宣傳等涉嫌違法違規行為的專項行動,查處不法商家。

河南也上演史上最嚴高考,穿戴禁止一切金屬。

目前,高考所需文具已實現考場自備,學生無需再自帶文具,建議考生一定要按照各地高考規定,規範參考,避免二次考場查驗,影響情緒。

禁止攜帶物品清單:移動電話、手機、移動電腦、對講機、有線(無線)耳機、其他信號接收和傳送設備、錄音筆、MP3和MP4等移動播放器、U盤、存儲卡、微型電子掃描設備、手錶、電子錶、懷錶等任何可移動、佩戴的電子設備;禁止攜帶鉛筆、鋼筆、簽字筆、油性筆、剪刀、尺子、圓規、塗改液、修正帶等任何書寫、塗改和作圖文具;考試答題需要的文具和演草紙,由考場統一配發;鑰匙、硬幣、磁卡(餐卡、房卡、公交卡、銀行卡等)等鐵磁性物品;各種自帶的食品和飲品、水杯以及其它物品全部禁止入場;禁止穿著任何帶有金屬物品的服裝(帶金屬掛鉤和鋼圈的女生內衣)、鞋帽(帶金屬的鞋帶、鞋眼、鞋底、裝飾)、腰帶、褲子掛鉤、衣釦;配飾項鍊、耳墜、髮卡、手鐲、戒指等物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