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員工每人分一套房,難道我們要退化到福利分房時代?

昨天夜間,格力電器在珠海體育中心舉辦大型活動,在活動現場,格力總裁董明珠當場保證並承諾,只要是格力員工,一人一套房。並宣佈,珠海市委市政府為了鼓勵格力電器,已經承諾給格力一萬套住房的土地。

我們都知道,住房之所以昂貴,大頭就是土地出讓金和稅收部分,如果扣掉了這二塊,再扣除開發商的利潤,那其實建房的成本非常的低。格力獲得了一萬套住房的土地,就能以很低的成本建起一萬套房,哪怕後面沒有8萬個,也至少解決掉一萬個格力員工的住宅問題。

為什麼格力要給員工解決住宅問題

從2015年開始,格力就開始屢屢提高員工的工資,幾乎每年一提,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2015年的股東大會上,董明珠表示2014年格力有600多名技術人員被挖走,格力被挖人的速度,已經超過了培養人的速度。

格力員工每人分一套房,難道我們要退化到福利分房時代?

留人才最有效的方式是什麼?是講情懷嗎?不是的,是加薪啊,但是格力沒有大規模加薪的能力啊。雖然這幾年已經加了很多錢了,但是格力的薪酬,相對而言,還是不夠具有吸引力。

加薪還不夠怎麼辦,董小姐放出了大招,那就是分房子,而且承諾每人一套房子,但是這個房子員工拿到手之後,使用權歸你,但是所有權歸公司,什麼時候才會把房產證給員工呢,就是這位員工退休的那一天。這一招完美的留住了人才,一旦辭職後果就是損失一套房子,這讓資深的格力員工辭職的時候都要掂量掂量了。

這一招留人是非常有效的,但是這一招也有後遺症,那就是格力也不能隨心所欲的炒員工魷魚了,如果不是員工主動辭職,而是被格力炒掉,那這套房子也就損失掉了,代價也很沉重。從這一點來說,格力的分房制度,等於變相的終身僱傭制,員工不敢輕易辭職,格力也不敢輕易炒人,這一制度,非常的類似國企。這一制度能夠有效的留住人才,但是同時也會帶來類似國企的效率降低,人浮於事的副作用,這一點董小姐要注意。

和員工簽署變相的終身僱傭協議,並非完全是好事。

格力員工每人分一套房,難道我們要退化到福利分房時代?

為什麼珠海市政府願意給格力土地

一人一套房是個巨大的手筆,哪怕僅僅只開發現在的一萬套房,那也是巨大的資金需求。如果不是拿到了政府補貼的土地,而是讓格力通過土拍去爭搶土地,然後按照正經的房地產開發商的流程走,那個成本高的會嚇死人,格力絕對無法承受。如果他能承受這個成本,他還不如干脆直接把這些錢發工資給員工,更能提振士氣。

格力員工每人分一套房,難道我們要退化到福利分房時代?

所以格力就想到了一個廉價造房子的辦法,那就是找政府要土地。政府為什麼願意給格力土地呢,因為高房價已經切切實實的影響到了實體經濟的發展。深圳的華為曾經直接點名總部附近房價過高,嚴重影響公司發展,並部分搬遷到地價更便宜的東莞,後來深圳市政府的多方挽留,才讓華為停下繼續搬遷的腳步。年薪50萬的華為未婚工程師,在深圳的幸福感,和在東莞的幸福感,是截然不同的。

而對於珠海市政府來說,格力集團就是手心的寶貝疙瘩,給予一些政策補貼來讓格力安心紮根珠海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最好用的政策,就是貼補土地給格力。

福利分房時代來臨了?

政府撥給企業土地,企業造好房子後,按照職位和工齡,依次發放給本單位的老員工。這種制度大家想到了什麼,沒錯,就是改革之前的福利分房制度,當年我們打碎福利分房制度,推出商品房改革方案,沒想到房地產發展了20年,我們又回到了福利分房的老路。

格力員工每人分一套房,難道我們要退化到福利分房時代?

而由政府進行土地的劃撥,以大型企事業單位為主體的福利分房制度,已經被歷史證明是一種低效率的計劃經濟制度,如果全面普及福利分房制度,那顯然是在開歷史倒車。

所以,重啟並恢復福利分房制度,肯定是錯誤的,那麼到底是誰錯了呢。

誰都沒有錯!

是不是格力做錯了呢?不是。董明珠為了格力電器人才梯隊的穩定,給員工謀取福利,不管是加薪還是分房,都屬於格力員工收入切切實實的增長。從這一點說,董明珠分房的做法沒有錯,而且應該大力表揚,因為一切不為員工收入考慮的董事長,都是在耍流氓,而董明珠這種為員工謀福利,一言不合就發錢的董事長,才是良心董事長,所以格力電器沒有錯。

是不是珠海市政府做錯了呢?也不是。從珠海市政府的角度來說,政府最大的職能就是為實體經濟服務,而當實體經濟出現困難的時候,政府應該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角度,幫企業解決困難,這樣的政府,才能被稱作一個為人民服務的政府,珠海市政府為了讓格力安心紮根珠海,給格力貼補土地,屬於政府進行政策扶持的一部分,所以珠海市政府也沒有做錯。

那能否把鍋甩到中央拼命印錢推高房價的政策身上去呢?不行。在08年金融危機之後,各國政府爭先恐後的進行量化寬鬆,拼命放水,都試圖以鄰為壑,把損失轉移到鄰國頭上去。我國的大量印錢,寬鬆注水,只是被迫跟隨行為而已,就是和外國比誰熬的久,誰挺過去誰活,先倒下去的那個國家承受全部損失。而在這種岌岌可危的情況下,地產業屬於絕對不能動的行業,所以地價一漲再漲,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中國從上到下,都知道推升房價屬於飲鴆止渴的行為,但是沒辦法,最後還是隻能這麼做,因為不這麼做的話,恐怕挺不到外國先倒下的那一天。所以,中央的房價政策沒有錯。

那能否把鍋甩給普通老百姓呢?也不行。百姓中的確有個別人大肆炒房,但是絕大多數百姓,都是高房價的受害者,要麼是始終買不起,要麼是本來不想買,但是因為收入還跟不上房子每年上漲的金額才被迫恐慌性上車的,就是那少量的投機分子,也是因為房價永遠漲的大勢才入場投機。普通百姓沒有政策制定權,本身就是高房價的最大受害者,這個鍋普通百姓不能背。所以,普通百姓也沒有錯。

都沒有錯,那到底是誰錯了呢,我只能說,這是時代的悲劇,所有中國人都是受害者。

格力員工每人分一套房,難道我們要退化到福利分房時代?

不患寡而患不均

珠海市政府補貼格力電器土地,從格力和珠海市政府的立場上,都沒有問題,但是作為普通納稅人的角度,就有很大問題了。格力是納稅大戶,我們納的稅也不少啊,甚至從根源上說,承擔所有稅收的,不是企業,而是終端消費者。

那麼政府既然能給格力一人一套房的土地,能否給阿里騰訊的員工一人一套房的土地,能否給中芯國際這樣的企業員工一人一套房的土地,能否給我們這種在中小企業工作的普通納稅人一人一套房的土地呢?

如果都分配了,那就是徹底否定住房改革,退化到福利分房時代。如果不分配,那麼憑什麼格力能有土地,我們不能有呢?大型央企的土地補貼估計已經在路上了,我等平民的土地補貼,估計是遙遙無期。

自古以來不患寡而患不均,只有大型企業能獲得土地補貼這肯定是有問題的。珠海政府此次土地補貼的行為從經濟建設上說沒有錯,但是從社會倫理角度考慮有很多欠考慮之處。這種行為能激發人們對格力的羨慕,同時也能激發人們對現行土地政策的憤怒,不知這一點,當初的決策者考慮到沒有。

格力員工每人分一套房,難道我們要退化到福利分房時代?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格力員工的土地補貼到手了,不知道我等平民的土地補貼,什麼時候才能到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