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學生補課現象越來越嚴重?

蘋果芯芯

我專職輔導一年級,熟悉公立教育和一年級孩子的狀態。在我看來,補課現象越來越嚴重,其實有著非常現實的原因。

只要細心留意,越是發達城市,補課現象越來越嚴重。

可是在小城市或者農村地區,其實並不是很嚴重。

為什麼呢?

大部分人都忽略的一個事實:目前通用的人教版教材,難度是照顧全國70%的孩子。

北京上海廣州的孩子所用的課本,跟大山裡的孩子用的是一樣的。

難度要求也是一樣的。

老師也是按照教材要求來上課的。

考試就完全不是這樣

試題很多時候是各地區教育局命題的,

農村地區的試題,可能會很簡單。

大城市的試題,越是競爭激烈的地區,試題難度越大。

結果就出現了這麼一種情況:課本都學會了,考試還是不理想。


以廣州公立小學一年級為例,

一個月學完拼音,

第二學期考試閱讀和看圖寫話比例大幅度增加,難度也大幅度增加。

而教學內容裡,根本就沒有閱讀和看圖寫話的專用課時。

課後的小作文作業,動不動就要求150字。

而按照教材大綱要求,三年級也不過就是200字。

我這邊出現了好幾個這樣的孩子:基礎知識全得分,但閱讀和寫作慘不忍睹。

對了,他們都是零基礎入學的孩子。


難不難?超不超綱?

難啊,超綱啊!

但有什麼辦法呢?

好多家長都私底下問我,有沒有閱讀、看圖寫話的輔導班。(一年級還真沒有)

因為他們根本也不知道該怎樣指導孩子學習閱讀、看圖寫話。

不是每個家長都有能力輔導自己的孩子

所以補課就應運而生了。


往長遠說,

九年義務教育之後,高中是選拔性考試。

孩子的競爭對手,就是同個城市裡的孩子,越是教育發達的地區,競爭難度越大。

以廣州為例,高中入學率也就40%左右。

這個時候,考試難度跟跟課本難度就更加沒關係了。

端看誰課外學得多,學得深。

有的孩子自主學習能力很強,不去補習班照樣學得很好。

但大部分的孩子,還是需要引導。

至於高考,不用我多說,相信各位都知道高考的殘酷性和難度了。



專注一年級謝

為什麼家長要給孩子報那麼多輔導班?孩子太累,還花錢,難道是家長吃飽沒事幹?這個和現今社會入學體制有關係,幼兒園升小學要考試,小學升初中要考試,初中升高中要考試,上大學一樣要考試。網上流行一句話:考考考,學校的寶,分分分,學生的根。

很多家長存在一種心理,就是讓孩子參加好的補習班、輔導班就能讓孩子成績上去,這就是中國大部分地區教育模式——應試教育!每個學校都在努力提高升學率,把升學率作為唯一目標,家長則以孩子成績作為唯一目標,於是學校和家長之間無形中達成共識,出現了大規模集體補課現象。

其實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大部分取決於學生的學習態度,錢花了孩子不願意學,即使花雙倍的時間和金錢,也達不到效果,甚至成績都比不補課的學生成績還要差。要想孩子成才,大量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長期補課是否反而給孩子產生依賴思想,更何況孩子的學習能力並不是補課就能使總體成績提升上去的,有的時候在某一科上面補課時間花的多,這科成績有可能上去了,其他科有可能下去了。

總而言之,補課應當適量,根據自身情況,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風,並且長期補課讓學生養成過分依靠老師的習慣,是不可能取得學習上的真正進步的。


決勝網

近段時間來,社會上把補課現象炒的越來越熱。為什麼?中小學生補課現象越來越嚴重。



第一,學校不準補,校外拼命補。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層層發文,嚴厲禁止學校補課,嚴禁教師校外有償補課。各種校外培訓機構看準了這一商機。大肆宣傳,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極力鼓吹提分教育,上線教育。家長急了,於是想方設法的把自己的孩子送進培訓學校。


第二,學生不想補,家長壓著補。

好多孩子因缺乏學習興趣,缺乏學習動力,缺少學習方法。硬著頭皮苦讀書,死讀書。在學校就累的夠嗆,哪裡還有興趣去校外補課。可家長輸不起,害怕孩子考不上重點,考不上大學。想千方設百計的說服孩子。補課,補課,再補課。



第三,優生不用補,差生逼著補。

好學生,因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績一般都比較好。根本不用補課。真正去補課的都是那些偏科的學生,不愛學習的學生,學習習慣差的學生。可父母不能看著孩子這樣差下去。唯一途徑,補課提分。可沒想到好多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越補越差。



究其原因:

第一,學校輸不起。

在升學下指標,招生靠升學,評價看升學,獎金看升學。學校敢不要成績嗎?學校敢不要排名嗎?學校敢不要社會聲譽嗎?

第二,家長輸不起。

現在的家庭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獨苗一個。父母含辛茹苦養育子女,就希望孩子能夠讀好書,以後能夠出人頭地,體面生活。要是考不上重點,考不上大學,那怎麼辦?父母那個急呀!所以把一切精力都看準分數,天天瞄準孩子讀書,提分。讀書,補課。

第三,學生輸不起。

學生自己也知道,如果學習成績差,考不上大學,自己將失去學習的機會,將找不到好的工作。再差也想拼一拼,再差也想搏一回。硬著頭皮,逼著自己去補課去提分。



總之啊,考考考是老師的法寶,分分分是學生的命根。追根到底,迫使學生補課的幕後推手,還是學生的評價機制,是考試製度,錄取制度所帶來的弊端。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得從機制體制入手。我們企盼新的考試製度,新的評價機制,讓孩子快樂的健康的成長。"救救孩子吧!″


智慧家長諮詢

中國補課現象是一種必然。無法歸因於任何一個方面,因為這是教育考試製度、家長心理、學校考核等綜合因素相作用的結果。

有一次遇到小女所在中學的一個家長,她告訴我給兒子在新東方報了語數英三科的輔導,我為之驚歎:那孩子的週末不是都佔用了嗎?況且這男孩成績很不錯的。

“他在傢什麼也不幹,總是玩手機,說他也不聽,還不如給他報班學習呢!”這種心理我想很代表了一部分家長所想。

以前的孩子運動多於宅,而現在孩子多在休息時間光顧手機或者網絡交流相約運動者少;

以前的家長多有自己的工作或者家裡事務多,對孩子的照顧比較粗略,很多事情孩子需要學著自己做,現在的家長有更多時間對孩子的照顧是“無微不至”,反而讓孩子形成了依賴、失去了自己動手做力所能及事情的樂趣和主動性。

現在更多家長期望孩子用考試改變自己或者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所以他們非常關注孩子的成績,而直接的量化的考試成績就是所學文化知識所學課程的內容,於是從家長到老師到學生自己都把力量直接放在了課本上,不管在學校學的好與不好,主動或被動,都希望能借助於課餘的時間學習更多的內容能提高成績,實際上這更多的是一種心理的安慰,其效果因人而異。這種情況不是絕對,但很代表了一部分家庭。

圖片來自網絡

對於教育考試體制,做為家長和孩子無法左右,我們只能適應。

對於學校和老師,做為家長和孩子一旦選定還可以重選,可也必須再費周折,況且一個地區的學校水平一般懸殊不是特別大,老師也是各有所長沒有完美的,我依然相信絕絕大多數的老師是非常認真負責任的。

仔細觀察那些抱怨或者責罵老師補課的家長有兩個共性:

(1),在他們的眼中有很多的不好,這些所有的不好都沒有自己的原因,自己是受害者,是弱勢,學校、老師乃至社會都對自己似有不公之意,就連補課也全是老師的責任,殊不知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是補課的。

(2),有很多抱怨的家庭的孩子大多都在外邊補課,有很多孩子補課沒有什麼效果。

個人認為做為家長,抱怨和責備只是洩憤而已,不起什麼作用,社會前行的力量還是積極的多些。我們能做的唯一的一個方面就是用更多的精力關注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言行身教,不斷地完善自己,調整自己教育觀念和方式方法,給孩子內在的影響,把補課做為孩子學習過程中的一項輔助工具,這才是育人的一個根本。


快樂庭院

補課,某種角度上來說現在已經變成了一件全民參與的事,裹挾了幾乎所有家裡有學生或者準學生的家庭。現在如果你去學校問一問,不補課的孩子幾乎沒有。少的兩三門,多的十幾門,從文化課到興趣課,內容不一,層次不一。

那麼為什麼家長要給孩子報這麼多輔導班,既花錢又花精力,難道他們是吃飽了撐的嗎?孩子不累嗎?

升學的壓力面前,人人都不敢大意。

幼兒園升小學要考,小升初要考,再往後還有中考高考。考考考,學校的寶,分分分,學生的根。家長恨不能自己去替代,只得花錢上課把孩子推在前面。

全民的焦慮在學生家長中普遍漫延。

那些跟著我學習的孩子們,經常聽他們的媽媽說起孩子教育的事。某某某原來有多好多好,可是一到了另外一種場合,學霸也被秒殺成學渣。因為孩子將來最終的考試至少是跟全省的學生來比的,所以哪怕這孩子在本校一直是第一名,家長仍舊不放心,仍舊覺得有許多欠缺要補的。不然為什麼有些好學生外出參加個競賽啥名次也得不到?就是因為平時都只在本校內比,看不出高低。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人中龍鳳。

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還真不一定。這與孩子的智商、生長環境、個人性格等多重因素相關。但是,父母不管,他們覺得自己的孩子就是那個未來,是傾注是全部心血也要把他培養成高大上的尖端人群,不管自家的孩子是不是真的能把書讀好。報了那麼多課外班,或許就是希望他總有一好總有一長能讓其勝出。有點賭博的味道。


公眾信息的傳播助長了家長們的焦慮情緒。

以前我們說別人家的孩子,大概就是隔壁人家的王小二,最多是班上的某學霸,跟自家娃比起來,不就差著頂多幾十名,還不太要緊。現在隔著網絡媒體,感覺自家娃當著全國人民的別人家的娃被秒殺,這種感覺就被放大化了。


蘇小妮

麻痺老子這輩子就是被補課害了的?初中05級由於我們那個地方不了落後小學從來沒有學過英語,升初中的時候,一些鎮上的人他們就去補課,就是補的英語,我們農村的你媽那個時候懂都不懂那些,開學了上課的時候補課那個老師根本你媽不管我們那些不會讀的,聽不懂的,全你媽讓那些補課的學生回答問題,讀課文,人家學過的起來就讀了,然後那個老實課就上起走了,導致我讀了那麼多年書英語從來沒有及格過,中考高考全部失敗在英語上面,艹蛋


擦玻璃的

補課是一種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之外的一種教育活動。補課按照其性質大概可以分為多種:補弱型,提前搶學型,興趣型,強化型。我們一種一種來細看。「補弱型」,這是一種針對知識技能薄弱環節的補充性課程,其目的在於通過「練習效應」來提高分數,參加此類課程的學生大多有某門課程的薄弱,直觀反映是分數低,沒興趣。對於他們的薄弱科目,因為各種原因,他們沒有形成知識的應用,構建知識體系,沒有自主學習的習慣。此類課程多希望通過短期集訓,可以將他們的分數提升上去,效果也呈現短期內有效,長期甚微的現象。因為學生沒有通過「補弱型」課程獲得對該課程的興趣,只有有限的散裝的知識技能,也因為學生無法通過這些散裝的知識來認知該課程的培養能力和價值觀,比如「補弱型數學課程」,他們無法通過該課程去體會邏輯之美,更沒機會用這裡學到的知識技能去解決實際問題。割裂的知識與應用自然沒有發生化學反應的可能了。那麼「補弱型」課程有用嗎?有用。對於每一個教育階段開始的孩子來說,其存在學習適應和過渡階段,他們的學習進度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落於人後,補弱型課程對於他們是很好的,這裡的「補弱」很大程度上意味著「支持」(supportive)。此外,對於成績差的學生,補弱型也有一定作用,但有限。一定要警惕家長對於孩子學習成績的焦慮投射在孩子身上,如果因為這個原因報班,效果可能適得其反。要報班補充落下的知識技能,自然沒問題。但也要在報班的同時找一找其他的原因,因為這些其他原因才是應該得以改善,真正幫助到孩子提升成績的關鍵。

「提前搶學型」,這是一種針對學校教育中還沒有學習的知識技能的延伸類課程。該課程現在在中國大陸越來越普遍,因父母開始大幅度重視教育。這種課程的好處在於先學了知識,這對於還在學校學習中獲得自信心有好處。這種自信對於初學有一定難度課程的孩子來說,有較大好處。然而,這種自信是虛妄而不持久的,也會造成學生在學校課堂內無所事事,因為該學的提前都學了,這樣就變成了補課為主,學校教育為輔的措置。「提前搶學型」課程有用嗎?有用。對於部分課程,比如「英語」或其他第二語言課程,這樣的課程應鼓勵孩子勇於表達,那就要幫他們樹立自信心,也要鼓勵其去探索背後的文化線索,產生興趣和好奇心。但要警惕,過分依賴提前搶學型課程,強度太大時,會引起疲勞效應,也會造成孩子對於學校生活的倦怠。

「興趣型」,這是一種以興趣為導向的拓展延伸類課程,該課程可能越來越出現在低年齡段孩子中。這種課程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最終往往演變為「提前搶學型」類課程的替身。其實興趣型課程是值得鼓勵與發展的。我始終主張補課應以興趣情感目標為主,知識技能為輔。至於「興趣性」課程的選擇,那就要多嘗試,多與孩子商量,強度由孩子掌控,父母參與大方向的決策即可。此處父母的心態要千萬擺正:不是說要多學多少知識,而是說要學到自己喜歡的東西。

「強化型」,這是一種以強化為目的課程,這種類型的課程廣義上可以包括「補弱型」和部分的「提前搶學型」。很多有自主學習習慣的孩子在優秀的課程(老師)引導下獲得更高層次的知識技能,並以此延伸出了探索的興趣,這是其最好的願景。然而我們要注意這些前提,這些前提缺一不可。

再來說說補課這種現象。補課這種現象其實在全世界範圍內普遍增多,並不只有中國才有。當今世界的發展處於相對寬鬆,國內的經濟情況普遍發展良好,這樣的寬鬆環境給予每個家庭更多的經濟資源,而教育是支配經濟資源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寬鬆的環境下,我們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方面已經發生了變化,我們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成長型需求,比如他們的個人成長與意義探尋,而不是之前經濟資源有限時的安全型培養策略。這種策略在國內外發展都一樣,我國大陸可能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可觀。那麼發展速度快的有什麼問題嗎?有。你看,學生家長越來越焦慮,而這種焦慮必定投射在他們的下一代上,某種程度上來說,對於教育的重視也帶來了對於教育的過度重視。其實,只需要按自己家庭的經濟狀況合理分配教育資源即可。而理念的轉變更應該現行。換句話說,補課補不補應放在整個家庭的教育支出中去綜合考量,再配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去調整。

補課,應被視為一種教育資源的「外包」:父母都很忙,父母不可能去輔導每一個細節,那麼就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請注意,這裡說的並不是父母不需要陪伴,而是父母去做孩子的輔助,你需要去問及孩子對於「補課」的感受,你需要去關心孩子補課的進度並且實時的與其溝通,做出調整。這在一定程度上與家務活的外包——請鐘點工或買掃地機器人的本質是一樣的。

很多人說國外學生很輕鬆的。我來說說澳大利亞的情況,是,他們是很輕鬆,即使是高中,下午三點也放學了。但是他們可能三點後要去參加好多「補課」:游泳,樂器,語言,數學,編程。而他們學的都是自己喜歡的,雖然一點也不輕鬆,可能回到家也六七點了。而且有一個現象,越是家庭富有的孩子,他們對於「補課」的重視程度越高。澳大利亞的孩子並不會別很多大陸的孩子輕鬆,他們同樣也有一考定終身的 HSC(高考),所幸,他們可以在一定限度內選擇並學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以及他們在這種嘗試很多「補課」後發展出來的觀念:對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出選擇,並且承擔做出選擇的後果。

那麼,如何選擇補課呢?以興趣情感目標為主,知識技能為輔。結合考量家庭經濟資源配置,具體來說,選孩子感興趣的,學校教育中沒有的,可以增強孩子身體素質的。


教育怪談

補課現象不是單純我們存在的,香港、臺灣、韓國和日本,還有美國都存在,而且市場同樣繁榮,大家搜索下他們當地新聞看看。這主要跟社會、市場和教育三個方面相關。

短期內,補課現象難於消除。根據第三方調研機構智研諮詢今年發佈的報告,中小學生課外輔導整體市場預計在2020年將整體維持18.5%增長,預計未來的市場規模將從2016 年的 3390 億元上升至 2020 年的 6680 億元。可見市場根據之深厚。

由於個別老師存在向學生變相推銷課外輔導服務,導致很多家長提到補課似乎就想當然的認為補課就是變相收費而已,沒有什麼意義。這相當於把課外輔導一棍子打死。

課外輔導並不是一無是處,對於學習接受能力弱的學生來說十分有意義。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教育形式屬於“大鍋飯”形式,全班幾十個人,黑壓壓一片,老師個子矮的話,站前面,後面的人頭都看不到了。幾十個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天資差異是客觀存在的。老師哪能關注到每個孩子,況且我們的教育本來就不是個性化教育,老師教學授課只能照顧到大部分學習接受能力適中水平學生,而教學大綱也是根據適中水平來的。

那麼對於部分學習接受能力弱的同學,他們就無法跟上正常的教學,如何彌補? 一方面是家長自身輔導,一方就是課外補課。我想,相關部門沒有將課外補課市場一棍子打死應該就有這方面的考慮。

現在主要的問題是,一些家長可能看到別家小孩補課,生怕自家孩子要落下,也跟風報課外補課,卻不看看自己孩子是否跟得上日常課程。然後呢,一邊又去抱怨補課這不行,那不行。

對於補課問題,我覺得對那類自身就是高學歷的家長來說,自己能做一個很好的老師,完全能夠輔導孩子的中小學課程,而不必寄託於課外輔導老師。自己輔導孩子學習既能培養孩子學習興趣,也能加強親子關係,何樂不為?

哪吒說教育,分享家庭教育中的點點滴滴。歡迎關注,歡迎留言評論、共同探討!

哪吒說教育

我是老師,我來告訴你為什麼要補課。一年級不會默認孩子零基礎,大綱要求兩個月講完拼音,但期中考試節點,一般老師會提前兩週進入複習階段(國家規定不允許期中考試,現在改叫“隨堂測評”),教育局規定入學第一週不允許新授,教學時間被壓縮到一個月出頭。考試內容涵蓋所有拼音,識字,所有課文要求背誦。三年級英語是第一本零起點英語教材,期末考試會有閱讀,三年級下冊才開始字母教學,但如果想順利通過考試,三年級上學期老師會要求默寫單詞。三年級下冊考試開始考察語法,第三人稱單數形式,可數不可數,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的提問及回答,be動詞的應用等。這個事情老師也沒辦法,考試難度在那裡,一線老師也知道零基礎學生很難消化如此多的知識,可是老師難道不講?天津的一些中心校會提前學一冊英語教材,課時哪裡來?只能擠壓在本來講一課時的課,要講兩課時。考試就是競技比賽,分數不相信眼淚,想讓孩子輕鬆又能獲得過得去的成績那是幾年前故事了,家長不能拿自己當年的考試難度和現在的孩子比。這幾年的教育改革和教材改版,看似教材簡單了,其實你看到考試卷子就會發現,難度提高可不是一星半點。


怡然29917629

一、補課的原因

父母要求:父母重視教育,家庭環境又不錯,但是孩子成績不好,心裡著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恨鐵不成鋼啊,於是,土豪家長帶著孩子主動找培訓機構補課。

某些老師(主要是私立學校)直接拉自己的學生:“你的數學成績還有待提高,這個暑假回去和你爸爸商量一下,我幫你補一補”。

或者直接打電話給家長:“你是小明的爸爸嗎?我是他的數學老師,小明的成績還不錯,就是數學有點偏科,利用暑假的時間補一補,他就很有可能考到重點高中……”

學生自己本人要求:“老師,你可以幫我補一補化學課嗎?我好多內容聽不懂呢”。“老師,快中考了,你幫我補一補數學這科吧,我爸爸已經答應了”。

二、補課的對象

♥差生:“老師,我以前不懂事,沒有珍惜時間,上課不認真聽,現在我後悔了,想學點東西考個大學,但是我的平均分才40多,要不,你幫我找幾個老師補一補?”

♥偏科生:“我的語文數學英語都不錯,化學和生物也有信心考好,就是物理不行,幾乎是放棄的狀態,爸爸,我想去培訓班補一補物理這科”

♥優生:“其實我的每個科目都不錯,在班上也是中等偏上的成績,但是考985我心裡還是沒底,這幾次成績也穩定,穩妥一點,還是準備找培訓機構補一段時間”

三、上山畝教育的建議:

拒絕為了提分去補課:家長都緊張過度,學生也慌了神,其實,有目標和理想的愛學習的孩子根本不用補課,他們也不會去補課,只有那些懶惰的想走捷徑的土豪家長才會選擇補課這個途徑,也助長了培新機構的紅火。我的建議是不要去補,堅決不要!!!只要孩子認真上好課,多點問老師,多點看課本,多點理解和思考,做做題,成績絕對不會差,考個本科根本不成問題。如果孩子讀書不上心,再怎麼補都是徒勞,本質就是送錢給人家。

支持有益於孩子身心,可以提高孩子素養、特長和氣質的補課:這類補課我還是不反對的,比如學學美術,練練書法、鋼琴、舞蹈,或者武術,足球等等,這些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學好了,一輩子都在孩子身上紮了根。但是這種補課不要勉強孩子,更不能逼迫孩子,在孩子有興趣又有時間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否則,剝奪孩子童年該有的快樂,我又堅決反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