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會沉溺於幻想中?

桑代克的貓er

  沉溺於幻想中的人何其多,首先可能因為現實沒有那麼美好。所謂幻想,就是頭腦裡想象出來的東西,和現實其實有一定距離。但為什麼在幻想中,人往往能體會到現實沒有的快樂呢?因為,現實檢驗本來就需要勇氣。

  偶像之所以成為偶像,是因為他存在於想象中。你要老是在生活中和TA接觸,恐怕也會慢慢被生活磨損,當看到TA吃喝拉撒睡的樣子,也會偶爾覺得形同嚼蠟。

  感情之所以美好,很大程度也依賴於人的幻想和想象。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有自動完形功能,它會去彌補那些你渴望的,但是現實卻沒有的東西。比如,當你思念一個人的時候,有時似乎比跟TA在一起更美妙。因為你無需去看到TA陰影面的樣子,你可以盡情發揮想象力,把TA想象成一個王子或公主。當你感受到愛的時候,到底是TA在愛你,還是你自己臆想出來的一個人在愛自己呢?不得而知。總之,在美妙的幻想中,一切都允許,你可以從中產生多巴胺的分泌,甚至感受到臉紅心跳,獲得享受。

  而當愛情真的到了生活層面,柴米油鹽醬醋茶,七大姑八大姨的嚼舌根,就好像賈寶玉和林黛玉降下凡間,做了平凡夫妻,你看愛情還那麼美好嗎?激情消逝之後,你們被打回原形,再美的伴侶也可能放屁打嗝發福……加上七年之癢,外遇之痛,生育之累,身體之疾患,都會磨損你們的感情。難怪著名才女林徽因在選擇了梁思成之後,還要留一個精神伴侶金嶽霖在身邊,甚至做了“太太的客廳”,保持和其他朋友的互動交往,她太知道,婚姻是怎樣一回事,一旦彼此了了分明,神秘感和界限感都被打破之後,彼此之間還有多少美好情誼存在呢?因此要讓感情保鮮,就要學會日日澆灌,日日經營。

  而愛沉溺在幻想中的人,應該是有一個並不快樂的現實過往。比如,童年遭遇到父母的冷暴力、熱暴力,或者疏離對待,父母常年有矛盾,家庭氛圍並不幸福,自己婚戀不順,總是愛上錯誤的人,帶來錯誤的戀情,這樣的人會比較容易沉浸於幻想中,去製造一個比較更烏托邦,更美好的世界,來消解現實中的無奈、苦難與煩惱。

  幻想是現實的有效補充,但是沉溺幻想,不關心現實顯然並不好。從臨床心理學角度,過度幻想,也許會和現實脫節,嚴重的會產生精神分裂症。怎麼辦?尋找合適的心理諮詢師去療愈自己不堪的過往,找到自己心理方面的癥結所在,尤其找到那個令你最痛苦的客體關係,然後在和心理諮詢師的互動中慢慢去修復,獲取一段健康關係的品質,他會慢慢幫助你活在當下,接納當下,客觀而如是地生活,並從現實中體會到滿足感和幸福感。有諮詢需求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諮詢合作伙伴-問答用戶“心理諮詢師鄭莉”,直接私信預約。


肖震宇的科學小屋

幻想可以讓我們成為世界上最漂亮、最富有的人,幻想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沒有困難,幻想可以讓我們不用上班就有錢花。

幻想可以天馬星空,不受束縛,因此許多人都願意沉溺於幻想之中,但是不得不告訴這些沉溺於幻想的人,現實會給你們當頭一棒,當發現現實和想象差距甚大的時候,就容易形成心理落差。

幻想屬於是一種無意想象,心理學中將無意想象定義為是在一定目的、意圖、任務目標的影響下,有意識的去進行想象。通過對過去事情的記憶,人們可以把經歷的事物形象存在於頭腦中,需要的時候就可以從大腦中提取出來,這就是人的表象。想象就是以表象為基礎而創作出了新的形象的過程。

幻想是願望的表達

人們之所以會沉溺於幻想之中,因為幻想是出於人們的主觀意願的表達,與自己願望相聯繫,指向未來的一種想象,是對未來的憧憬,不是對過去的回憶。幻想再美好也會被現實所擊破,其實幻想並不是壞事,為了實現自己的幻想,將努力付諸於現實的行動當中,他可以是一種動力,引導你走向成功。若一味的沉溺於幻想,那麼就可以說成是一種空想了,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了。

產生幻想的動機是需要得不到滿足

人在社會上生存,就需要一定的客觀條件來滿足自己,因此人們就會產生需要。心理學將需要定義為是有機體的一種不平衡狀態,表現為對內外環境條件的慾望。心理學家馬斯洛強調,需要是從低到高逐層遞增的,只有低級需要滿足時,才會出現高級需要。需要影響人的情緒,現實中我們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許多需求在現實中是得不到滿足的,因此會產生消極的情緒,會更願意沉溺於幻想之中來滿足自己的內心精神世界。


心理學充電時間

就如同本題目下大多數答主所提到的一樣:在心理學裡我們把沉溺於自己的幻想中的這種現象稱為做白日夢。

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精神分析學引論》中寫到:我們沉溺於白日夢中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或權利慾以及愛慾。

我們每個人都會做白日夢。有一項研究表明,多達96%的成年人,每天至少會有一次沉溺於自己的幻想中的經歷。

既然白日夢這種現象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到,那麼它到底是一種沉溺於不切實際幻想之中的懶惰表現呢?還是在為未來的計劃做盤算,激發自己的創作靈感的一種方式呢?我們還需要接著討論下去。

認知神經科學家在對大腦進行核磁共振掃描時發現,當我們在做白日夢的時候,大腦會處於默認網絡模式(DMN)狀態下。

在核磁共振掃描下所看到的默認網絡模式

儘管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可能做白日夢。但是當一個人在暫時的脫離了主要任務,不再關注周圍發生的事情,或者開始思考過去或未來,反省自己的時候,DMN經常被激活(圖中橙色區域)。當我們的大腦處於這種狀態下的時候,我們更善於做創造性的思考

我們每個人的想法都同自己的生活目標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這些想法中大部分是短期的。例如,下班之後買土豆還是白菜,或者思考一會兒見了客戶該說些什麼話等等。

反思這些事,或者回想一下我們早先發生的事,可以幫助我們增強自我認同,把我們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的自我聯繫起來。

我們提前做好計劃,考慮我們週末做什麼,下個月該做些什麼。但是到了更遙遠的未來,我們會考慮自己的人生,考慮我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當我們考慮這些事情時,就是在做白日夢。

白日夢是在為我們的未來做準備,它是一種排練機制,一種自發的行為,能對我們有所啟發。

研究表明,兒童和青少年更容易做白日夢。對於他們來說,做白日夢使得他們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下嘗試探索不同的社會身份,以幫助他們在未來實現人生的各種可能。

白日夢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使得我們暫時的與當下所做的事情分離。這意味著我們更加容易接受潛意識中產生的想法,而這些想法中常常暗含著很多,對現實困境的解決方案。一些著名的科學家提出的驚世駭俗的想法,往往都是通過白日夢得來的。

當然,一個人如果只是坐在家裡空想,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影視明星,著名富豪。

只是因為他在生活中遭受了挫折,就想逃避現實,企圖躲到白日夢中,這種想法是不可取的。

我們應該把白日夢利用起來,幫助我們實現自己的長期目標。

以上。


趙聰的冥思錄

什麼樣的人會沉溺於幻想中? 心理學家說:孤獨的人更喜歡做白日夢

什麼樣的人容易做白日夢?

喜歡白日夢的人對現實生活往往滿意度不高。2012年的一則研究表明,一個人越孤獨、對生活越不滿意、得到的社會支持越少,就越喜歡沉溺於幻想中。其中對生活不滿意的男性做白日夢的頻率更高,而女性則表現為幻想的內容更鮮活。

然而,也有研究表明,喜歡做白日夢的人,精神的工作空間更加寬廣,更能擅長多線程的工作。他們的工作記憶更強,更擅長暫時性地存儲和處理記憶,這對閱讀、理解和推理等來說至關重要。

白日夢揭示你的內心

白日夢可能是一種對現實的補償。弗洛伊德認為,只有那些在現實中沒有得到滿足的人才會沉浸於幻想,其中典型的兩種幻想就是野心和性慾

白日夢有一種非常典型的情況,就是回到過去,去實現過去沒能實現的願望。比如下面這個例子:

一個家境貧寒的孤兒正要去面試工作。一路上,他都沉溺於這樣的幻想中——他不僅得到了新工作,而且得到了老闆的賞識,很快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在這個白日夢中,他得到了所有缺失的東西:家庭、情感和金錢。

深入思考你最喜歡的幾個幻想的橋段,可能會讓你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內心。

白日夢也會有害麼?

調查顯示,有一部分人會捲入自己的幻想世界而無法脫身。他們會覺得自己的腦子經常不受控制地進入幻想,高速運轉,但遙控器卻不在自己手裡。這樣的人稱自己為白日夢上癮者。

他們之中,有些人因為幻想太過活躍,無法集中精力學習和工作;有的人因為幻想中的世界過於美好,對現實就有了不切實際的期望,最終感到失望;也有的人因為無法區分幻想與現實,在人際交往中遇到重大困難。

但事實上,適當的白日夢其實是一種放鬆的手段,心理學家榮格還曾發明了一種叫做“積極想象”的技術,即通過與自己幻想中的人物對話,達到療愈的目的。

和其他很多事情一樣,重點在於,是我們控制著我們的幻想,還是幻想控制著我們

你最喜歡的幻想橋段是什麼?歡迎通過留言與我們分享。

以上。


知我心理學

兩個字,幼稚。幻想人人都有,成熟的人控制幻想,幼稚的人被幻想控制。我國著名的精神分析師曾奇峰先生有兩本書,其中一本就叫做《幻想即現實》,講的就是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待人生中的大事小情。

有些人完全沒有幻想,只有赤裸裸的現實。這樣的人做事情一板一眼的,非常的程序化、理智化,沒有想象力,也沒有美好的憧憬和期待。因為想象、憧憬、期待這些都需要幻想。有些人沉溺於幻想,也就是被幻想所控制了。這些人或是不知道自己被幻想所控制,或是知道自己幻想太多但無法阻止幻想不侵入自己。這些人普遍沒有現實感,缺乏事實檢驗能力。沉溺於現實,或是沉溺於幻想,這兩種極端的情況,其實是一個事物的正反兩面,都是被幻想控制的表現,前者是被幻想之腳遠遠踹開看不見幻想,後者是被幻想之手死死拉住掙脫不掉幻想。

之所以被幻想控制,是因為不夠成熟,缺乏一定的社會能力,處理不好幻想與現實的關係,找不到一個適合於自己的平衡點。現實太骨感,只能藏匿在幻想的屏障裡。幻想中,有人愛我;幻想中,我有前途;幻想中,男朋友出軌了……而成熟的人,會去積極地面對現實,在現實中去努力獲得愛、去尋找前途、去收集證據。缺乏能力的人,面對現實世界,只能一次次地碰壁心碎,為了保護自己的玻璃心不受挫,就只要去到幻想世界裡去快活啦。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趙咪咪


暖心理

首先,我們的心靈本來就是可以去幻想的,而且愛怎麼想,就怎麼想,反正不是別人代替你去想。其次,我們生活中所見到和用到的仼何東西,本來就是靠幻想演變出來的。因為我們所創造的一切啊,都是一種真空妙有啊,不是實有哦。比如手機,電腦,汽車等有相的東西,它們實際上是一堆塵啊,一堆物質啊,一堆塵怎麼可能有相呢?是不?所以,手機,電腦,汽車等這些東西是一種塵埃妙有啊,我們可是去用這堆塵哦,而不是物體哦。然後用著用著我們可以去對這堆塵去幻想的,因為手機什麼的本來就是塵埃妙有,但也要知道是一種妄有,是在我們心裡面妄有的那種,這樣,我們再去幻想,就是以幻生幻了,妄上加妄了,所以,我們天天都活在這種妄心取相的境界中,好累的,好虛的。


閒韻青竹

沉迷於幻想中的人應該是屬於有些自我封閉的群體吧。他們一般是因為害怕困難,或者遇到困難,我沒有辦法逃避,所以選擇了本人的封閉。

然後通過編織夢想,緩解自己的失落和過度的緊張,這是人體自我調節的一種重要方式。

當然,如果一個人完全沉迷,而且還以為自己的幻想是真的,那可能已經不是,已經可能算得上是病理性的,需要看醫生了。

如果這是普通的,正常的話,我覺得沒問題,每個人沒有夢想的,俗話說,少女懷春,少年志大,這些都是。有時候幻想也是生活中的調劑品,所以沒必要對此抱有很大的恐慌,只是關注程度即可,過則不美


知常容

幻想能夠帶來快感,而現實不足以提供這種快感,那麼,我們會傾向於選擇更多的幻想而不是更多的現實。

人類能夠靠幻想來享受快感,這是人類獨有的能力。幻想是很高等的能力,脫離了對現實的直接感知,而依靠心智力量塑造出一個虛構的世界。

文學作品是虛構的,也是幻想,但這種幻想可以成為商品,供所有閱讀的人一起來消費和分享。閱讀文學作品,是可以很享受的。

多巴胺的分泌與快感的出現有關,很多事情都能帶來多巴胺的分泌,那些多巴胺受體比較少的人會喜歡冒險,這樣才能感受到快樂,而那些受體較多的人則喜歡安靜,不必運動就能感受到喜樂。喜歡幻想的人應該是多巴胺受體很多的人,他們不需要太多的外在刺激就能感受到快感。嗯,內向的人也很可能悶騷,有點道理。


知我君

幻想並沒有錯,當,思想(俗稱精氣神)循環歲月存在生活。無力挽回,歲月消磨隨機父母胎容顏,和剝離自帶容顏和智慧和自我意識(神識思想靈魂生命)。那些夢和肉的剝離,是永無止境的(俗稱生活)


女媧弒時間孵時光

很簡單,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或者不願意同他人在平等的前提下競爭,幻想擁有一些特殊的能力讓自己處於領先優勢。這種現象的發生主要是因為缺失感所造成,幻想的東西可以填補他們真實存在或者感覺到的某些缺陷,從而讓他們覺得自己對生命有更強的可控感。他們可能在現實生活中感到自己力量的渺小,所以陶醉於可以讓他們獲得超能力、美貌、金錢、或者尊敬和關注的幻想中。而不是選擇腳踏實地的奮鬥。還有一種更極端的例子,絕大多數人都註定只是普通人,但有些人總覺得自己是特殊的、是與眾不同的,為了滿足自己是獨一無二的這種想發,就只能靠幻想了。可是人終歸要回歸現實的。

因此,還是儘快從幻想中解脫出來吧,建議可以這樣做:

1、重新審視自己的目標。當然,前提條件是你曾經給自己設立過目標,不管如何,從現在開始,想想你的長期目標和近期目標,把你在未來幾個月和幾年要實現的目標記錄下來。當你把注意力不再放在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上,而是集中在可以實現的目標上,生活就會變得豐富起來了。

2、分析自己曾經無奈、悲觀、失望、受挫的時候,並寫出來,如果再經歷一次,你可以採取什麼措施來解決。也許你會發現,你處理起來的方法與以前相比是完全不同的,也有可能是相同的方式。不管如何,你只需要通過分析現階段所擁有的資源,就完全可以讓自己重新佔據主動。當你達到這個目標的時候,你就能夠正視現實,而不需要靠幻想度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