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亂象整肅了,信貸泡沫刺穿了,但企業輸液管也被拔掉了……

金融亂象整肅了,信貸泡沫刺穿了,但企業輸液管也被拔掉了……

相比很多人還在關注海外的中美貿易談判和MSCI的進展,我們昨天說了,國內方面,新一輪金融強監管風暴再度襲來對市場的影響更加值得警惕。

從網貸備案審查三度被延遲、證監會接連披露兩家涉案高達上百億的操縱股價大案、民間借貸又出多起逼死知名企業家及企業的案例、還有債市大面積違約的情況,甚至還爆出了涉及金額高達三千多億元的“龐氏騙局”,都在佐證當前再度強化金融強監管力度節奏的必要性。


在我們看來,導致監管層近期重新強化金融監管信號,密集披露重大案件進展和處罰決定的背後:

首要的一點,就是金融市場的亂象比預想的還要嚴峻,有必要持續進行強力打擊——這意味著債市、期市都不會穩定,股市短線依然也會處於劇震中!

但部分案件也暴露出另一個問題:在實體經濟下行背景下,強監管與部分金融平臺的整改、降風險過程,形成了階段性的自相矛盾:強監管是降風險的必要過程,但強監管同時也降低了部分企業平滑過渡的可能性,陣痛無法避免!

但陣痛的結果帶來的影響,還是讓已經入局的投資者和宏觀經濟都階段性地遭遇了一些無妄之災!


仍以網貸為例。業內多家網貸知名平臺指出,網貸備案實現合規的關鍵在於網貸平臺違規資產的清償處置。此前,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稱,紅嶺備案的唯一障礙,就是原有的大額存量資產,被定義不合規的資產,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存量資產處置。且根據紅嶺創投總裁項旭透露,截至目前,紅嶺大額資產存量約為110億元。如何處理這些存量資產,無疑成了紅嶺創投備案的最大難題。

但問題是,除了大額標違規存量的處置難外,先前已有過半平臺實現的存管銀行合作開始趨緊。此外,三級等保回執暫緩發放同樣是較大攔路虎。這些都導致網貸平臺的整改難以推進。

據網絡流傳,目前通過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測評的首批銀行僅有十一家,該名單將於5月底公示,體現出網貸平臺對於自身存管銀行是否能進入監管白名單格外關注。而據第三方機構不完全統計,目前僅有極少數互金平臺拿到三級等保回執和通過測評,佔整個行業體量的不到10%。並且短期內這個數量不會再增加。

問題在於,互金協會對於銀行測評難度估計不足,在測評中遇到了各種問題,這些都需要解決。據鳴金網不完全統計,自2016年以來,P2P網貸行業宣稱已上線銀行存管的平臺中,其中至少有45家平臺爆雷,16家銀行身陷其中。部分銀行更是直接採用暫停,甚至是清退的方式來退出存管業務。

此前貴州銀行宣佈3月底徹底退出P2P資金存管業務,在業內引發熱議。貴州銀行表示,此舉是因為業務調整;此外,上海銀行提高了資金存管合作的門檻,主動終止與多家網貸平臺的資金存管合作。

業內人士分析,監管對於銀行資質的審查趨嚴加上銀行對於存管網貸平臺的審核趨緊,雙重“緊箍咒”的洗牌下,能符合條件的網貸平臺不多,且資質應相對較為優質。

銀行的退出,導致網貸備案整改的進展,遠不如預期的順利。

另外,債市當前出現的大面積違約,與銀行業收緊對許多債券產品的許多風控要求,不再兜底也有直接關係。


但是,銀行在對網貸資金存款中的退縮,也是有深層次理由的。

在過去一年,銀行間監管層成為金融強監管的風口,銀監會部署開展的“三違反”、“三套利”、“四不當”專項治理工作。作為整個金融體系的資金源頭,銀行業的整頓震撼了資本市場,隨著資管新規的逐步推進,表外移表內,分業監管變混業監管……整個市場加速出清。

簡單來說,如今銀行要實現合規,則必然對許多金融創新業務避而遠之。

但從歷史追溯來看,如果沒有銀行的背書,一些之前所謂的金融創新根本無法展開;沒有銀行的兜底,目前的部分金融去槓桿要麼根本無法推進,要麼就是後果慘烈,根本無法實現平穩過渡。


更大的問題是,中國的金融亂象是整肅了,信貸泡沫也刺穿了,但很多企業身上的輸液管也被拔掉了:

債市。大量債券發行失敗,且融資成本不斷提高。截至5月8日,今年取消、推遲發行的各類債券累計已經達到304只,包括了公司債、企業債、中票、短融、超短融等各個類型,涉及金額多達1839億元。

股市。IPO門檻提高,一過會就被斃的越來越多。根據央行的數據,2018年第一季度,企業境內股票融資為1283億元,比起2017年的2596億元直接攔腰砍去一半,只相當於 2016年的45%。

定增的條件也越來越高。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5月9日,年內定增預案的融資規模上限合計為1291.86億元,較2017年同期縮水532億元,較2016年同期縮水2443億元。

這就帶來一個矛盾,監管層去槓桿的本意是輸血實體經濟,尤其是新經濟。但結果,樓市依舊堅強,唯有實體經濟在去杆槓的過程中最受傷?!

有分析認為,從今年開始,中國將正式跨入違約潮元年。今年中國將迎來公司債的償還高峰期。2016年以前公司債年均償還量不到1000億元,2017年償債規模超過3000億元,2018年將超過4300億元。

而隨著去槓桿的持續推進,一些擴張過快、槓桿使用較多的民營企業,違約事件會繼續發生”。違約潮的可怕性,回憶一下2008年引爆美國的次貸危機,就一目瞭然。


金融亂象整肅了,信貸泡沫刺穿了,但企業輸液管也被拔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