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吸菸、吃巧克力讓我們感覺如此快樂?快樂如何影響大腦健康?

每天我們都會在追求快樂的過程中做一系列選擇,我們會做一些讓我們感覺良好的事情,同時我們也會完成一份特定的工作,不管其是否有回報,這些經歷有助於塑造我們對待生活的看法,並且定義我們的個性。因此,我們管理或維持我們追尋快樂的能力問題或許歸因於許多神經性精神障礙,比如成癮症和抑鬱症等。

為何吸菸、吃巧克力讓我們感覺如此快樂?快樂如何影響大腦健康?

當我們經歷快樂時大腦會發生什麼變化?

機體的快樂是由大腦多個部位所釋放的神經遞質所驅動的,而這種快樂的感覺就是機體對食物、性和毒品做出的反應,大腦獎懲系統中多巴胺的釋放尤其重要,其能夠告訴大腦何時期待有回報,以及調節機體驅使我們去尋找能夠得到回報的東西。

多巴胺的釋放對於機體一系列功能都非常重要,比如隨意運動和認知等,而諸如精神分裂症等疾病患者大腦中就會釋放較高水平的多巴胺,從而就會誘發一些精神病性的症狀,在一些諸如帕金森疾病等神經變性疾病中,負責運動協調的多巴胺細胞會過早死亡。所有的濫用藥物,不管其主要的作用方式如何,其都會促進多巴胺的釋放,而其它獎懲經歷,比如性、食物和讀博等,都與多巴胺釋放水平的增加有關,相反,大腦獎懲系統中多巴胺水平下降與機體抑鬱症發生有關。

由於在生物學和神經化學上存在差異,因此我們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體驗快樂,而這也與個體過去的經歷、以及不同的社會和文化因素有關。比如對音樂的喜好似乎是由後天的培養而塑造的,而並非生物性的因素,因此就會有一些人因為買了一個新的手提包而出現多巴胺分泌增加的情況,而其他人則會因為在一場體育比賽中下注而出現多巴胺釋放水平增加的表現。

為何吸菸、吃巧克力讓我們感覺如此快樂?快樂如何影響大腦健康?

關於決策制定

當我們做決定時,有些是習慣性的,並不依賴於機體的快樂,而有些則具有更加明確的目標導向,我們很多人都喜歡在午餐時吃冰激凌,因為其嚐起來讓人感覺很好,而且糖分能刺激大腦的獎懲系統釋放多巴胺,但我們都知道,如果每天都吃冰激凌的話,我們就會增重,而且會不太健康,因此這些健康知識就會讓我們理性地降低對冰激凌的渴求度。

機體目標導向行為背後的認知過程主要包括確定潛在結果的價值,並且形成一種策略來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們完成最有價值結果的能力,如果我們需要足夠多的時間做出同樣的決定,而且所得的結果也一樣時,我們的決定或許就會變得不再更有目標導向性一些。但特定的選擇似乎並不總是會帶來積極性的結果,在這些情況下,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就會知道哪種結果提供了最好的整體回報。

賭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其能夠幫助我們闡明這個過程如何變得有問題的,而撲克機會提供一個積極性的結果,足以讓你繼續玩下去,儘管其是被編程的,因此從長遠角度來看,你似乎就會虧錢。

為何吸菸、吃巧克力讓我們感覺如此快樂?快樂如何影響大腦健康?

當決策制定出現問題時

在決策制定過程中的任何點出現問題都會導致一些病態行為的出現,上癮就是通過專注於單次接觸藥物等物質而進行分類的;我們並不清楚成癮行為開始和持續出現的機制,但遺傳和環境因素似乎就能讓個體面臨更大的風險,比如尋找一種讓機體非常愉悅的藥物或許對其使用就有著更大的價值,這就會導致個體對藥物的持續性攝入,如果這種行為轉變成為習慣性動作,而且個體對所產生的後果和經歷並不敏感時,或許就會讓機體變得成癮。

多巴胺的釋放對於機體對特定結果的獎懲反應至關重要,而且這還會增加機體對這種體驗的渴望,由於這能夠驅動機體對藥物的持續性攝入,因此獎懲系統中多巴胺的釋放對於成癮行為的產生至關重要。然而,通過給予結果設置更大的價值並且加速習慣形成的話,機體的大腦就會扭曲決策制定能力,在這一點上,獲得問題的結果或許並不在是由多巴胺的釋放,而是更多依賴於自身潛意識的驅動,因此,類似於停止藥物這種做法似乎是沒有用處的。

【1】Dopamine, psychosis and schizophrenia: the widening gap between basic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doi:10.1038/s41398-017-0071-9

【2】Drugs abused by humans preferentially increase synaptic dopamine concentrations in the mesolimbic system of freely moving rats

PNAS doi:10.1073/pnas.85.14.5274

【3】Animal Models of Addiction and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Their Role in Drug Discovery: Honoring the Legacy of Athina Markou

Biological Psychiatry doi:10.1016/j.biopsych.2018.02.009

【4】Poor musical taste? Blame your upbringing

【5】Translational studies of goal-directed action as a framework for classifying deficits across psychiatric disorders

Front. Syst. Neurosci doi:10.3389/fnsys.2014.00101

【6】Chapter 48 - Neuroepigenetics and addiction

Handbook of Clinical Neurology doi:10.1016/B978-0-444-64076-5.00048-X

【7】From the ventral to the dorsal striatum: Devolving views of their roles in drug addiction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doi:10.1016/j.neubiorev.2013.02.010

【8】Why that cigarette, chocolate bar, or new handbag feels so good: how pleasure affects our brai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