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到底是不是岳飞写的?

长天一色23

在当代中国人心中,岳飞是拯救百姓于战乱的大英雄、彪炳史册的一代名将豪杰,更是永远辉映在中国历史上的忠臣良将。虽然如今中华民族早已成为一体,早就没有了宋金对立,但岳飞的卓著功勋和忠义形象仍然为后人所铭记。在民间,一直有关(羽)岳(飞)并称的说法。

今杭州岳王庙岳飞塑像


提到岳飞,不能不说的就是他《满江红》词。《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宋词中知名度最高的杰作之一,可与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并称为宋词豪放派的最高境界。但颇为诡异的是,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甫一出世就名动天下、广为传唱不同,《满江红》在当时乃至后来都是默默无闻,直到明代中晚期横空出世,但是所有人都相信它是岳飞所作,从无疑问。


然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文献学家余嘉锡先生他的名著《四库提要辨证》中的一篇文章《岳武穆遗文》中第一次对《满江红》一词提出质疑,怀疑《满江红》是明朝人伪作。首先就是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来讲,这首次出现的时间太晚。该词最早出现于明朝,不见于宋元时期。何以被雪藏如此之久?另外,岳飞之孙岳珂所编的极为权威的《岳王家集》没有收录该词

,实在可疑。


继余嘉锡先生之后,大词学家夏承焘也写文章质疑《满江红》。他赞同余嘉锡的怀疑,并进一步认为词中“贺兰山”并非岳飞时代的用语他推测明代王越是《满江红》的作者。因为该词刻在杭州岳庙时,正是王越建功立业之时。王越武功盖世、军功显赫,而且博学能文,擅长诗赋,更重要的是他确实曾经有征战贺兰山的经历。

宋史泰斗邓广铭先生


针对文献学家余嘉锡和词学家夏承焘的看法,宋史学家们提出了充足的论据加以驳斥,尤其是二十世纪中国宋史研究的泰山北斗,曾经写过《岳飞传》的邓广铭先生,坚定地认为《满江红》一定是岳飞所作,他的看法如今已经成为定论。


邓广铭先生首先从历史学家的眼光确立了一个基本看法:判断《满江红》是否属于岳飞所作归根到底要看词的风格是否符合岳飞的文风,其他脱离词本身的一切论述都是次要的。经过对岳飞大量诗词文章的文学风格分析和对岳飞生平经历的研究,邓老认为岳飞完全有能力写出《满江红》,而《满江红》的文学风格也与岳飞其他诗词文章完全相符。



第二,为何《满江红》词不见于宋元人时代的其他文献中呢?邓老认为,不能因为我们没有看到相关记载,就断言宋元人书中没有出现过。因为宋元时代的文献尤其是笔记和小说一类的文献流失得非常厉害,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不能排除有宋元文献记载《满江红》被明代人看到,把《满江红》收入了岳飞集,但原书后来失传了的可能。

 岳飞故乡河南汤阴岳王庙



第四,“贺兰山”的问题。经过很多词学家的后续考证,一般认为在宋代,“贺兰山”已经成为了边疆少数民族的泛指。岳飞“踏破贺兰山缺”乃是比喻,意思是要抗击金人,直捣黄龙府。而且词中还有“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等岳飞特有的经历,足见《满江红》并非他人所作。


参考文献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正》

邓广铭:《邓广铭全集》


历史研习社

目前学界多认为《满江红》系岳飞所作。主要因为新发现的《祝氏族谱》录有中岳飞与祝允哲唱和原词,以下为两首词作:

岳飞《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

怒发冲冠,想当日、身亲行列。实能是、南征北战,军声激烈。百里山河归掌握,一统士卒捣巢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励臣节。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金城门阙。本欲饥餐胡虏肉,常怀渴饮匈奴血。偕君行、依旧奠家邦,解郁结。

祝允哲《和岳元帅述怀》:

仗尔雄威,鼓劲气、震惊胡羯。披金甲、鹰扬虎奋,耿忠炳节。五国城中迎二帝,雁门关外捉金兀。恨我生、手无缚鸡力,徒劳说。

伤往事,心难歇;念异日,情应竭。握神矛,闯入贺兰山窟。万世功名归河汉,半生心志付云月。望将军、扫荡登金銮,朝天阙。

上述二词作的发现是《满江红.怒发冲冠》为岳飞作品的有力证据。所以学界多数认为现在流传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岳飞作品,《族谱》所收是该词的原稿,现在流传的是岳飞后来修改后的定稿。


古海游

《满江红-怒发冲冠》是不是岳飞写的,确实有过一场争论。不过这很正常,文学艺术的欣赏嘛,有一个“诗无达诂”问题,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本身没有什么错吧?不过,《满江红-怒发冲冠》是不是岳飞的原词,这就要看《须江郎峰祝氏族谱》的记载是不是真的。


我们先说说一般的争论。由于欣赏诗歌有一个“诗无达诂”的歧解现象,所以,争论也就不可避免,这是中国阅读史上的正常现象。但是在争论的过程中却超出了争论本身,引发了与诗歌欣赏并不相关的争论,例如,怀疑《满江红》的作者就是怀疑岳飞的爱国等等。其实,《满江红》是不是岳飞的作品,与岳飞的伟大爱国精神能是一回事吗?退一万步说,就算岳飞没有写过《满江红》,岳飞还不是伟大爱国主义英雄的岳飞吗?


不过,根据1986年在江西发现的《须江郎峰祝氏族谱》记载,绍兴三年(公元1130)岳飞有《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一首,同时也有祝允哲的《满江红-祝允哲公和岳元帅述怀》一首。《祝氏族谱》对岳飞和祝允哲两首《满江红》记载的内容比较可信,尤其是岳飞的《满江红》词中的大部分句子与今本《满江红》一致,这说明岳飞确实写过《满江红》。


我个人认为岳飞自己后来修改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为古人赠诗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文化生活,一般来说,文人非常重视赠诗,一是对别人的敬重,诗写的不满意,那是不能赠出去的,像岳飞这样的武将,他们一般不会非常在意写诗,写出来,朋友喜欢抄一首完事儿。当然,也不排除岳飞自己修改的可能性,毕竟这是自己的述怀,有一肚子的话儿要对自己说。


我个人认为,如果《满江红》今本还是岳飞的作品,那么后人修改的成分很大。因为《祝氏族谱》中岳飞的原词最后一句不是“朝天阙”,而祝允哲和词的最后一句是“朝天阙”,这显然是后人读到这个资料以后,把两首诗的优势综合了一下并加以修改的,如果是岳飞自己修改,他怎么会用别人的句子呢?这不合乎一般的常理。因此,现在的岳飞《满江红》是后人根据岳飞原诗和祝允哲和诗而整理修改的一个版本。


如果新发现的《须江郎峰祝氏族谱》是真的,那么,我们以上的推测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错误。岳飞今本《满江红》词的来历也就清清楚楚了。


但是,1986年新发现的《祝氏族谱》公布以后,议论不一,最大的议论是有人怀疑这个族谱的真实性,提出了不少疑问,这里就不多说了。


可喜的是,祝氏后人于2007年发表文章,对《须江郎峰祝氏族谱》的不足和真实性做了客观的说明,对于有些学者盲目简单否定《祝氏族谱》的学术粗暴行为,用事实给予了一一回答。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肯定地说,《祝氏族谱》记载的人物事实以及岳飞《满江红》和祝允哲与岳飞的和诗都是真实的。


今本《满江红》是在岳飞和祝允哲和诗的基础上加工修改而成的,而且,修改后的《满江红》是更好的一首词,也是歌颂岳飞的杰出诗篇,由于大量的诗句保留了岳飞的原词面貌,因此,记在岳飞名下也是当之无愧的。


最后我们说说“诗无达诂”与阅读歧解的问题。学习诗歌的人都晓得有一个“诗无达诂”的说法,通俗说,就是读诗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看法,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情况基本没有什么错。但是,不是所有情况下都可以这样,因此,阅读诗歌,除了可以“诗无达诂”之外,还有一个“诗无乱诂”原则必须遵循。这就是说,我们不能在任何情况下任性理解别人的作品,这样就会把别人作品里的思想给任意误解了,这就是歧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由于诗歌的欣赏性很强,所以容易产生不同的欣赏感受,这些不同感受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我们简单归纳一下就是我们往往容易把欣赏型思维和鉴赏型思维混为一谈。因此,我们要学会欣赏型思维和鉴赏型思维这样两种思维的正确运用。具体来说,欣赏型思维可以出错,而鉴赏型思维是不允许出错的。

例如《满江红》中的“贺兰山”一词,有人就要怀疑,岳飞没有去过贺兰山,他的词中为什么会有这么明显的错误?岳飞会写《满江红》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疑问?你也不能说人家问的没有道理,因为就“贺兰山”来说,只有西夏今天的宁夏这地方有嘛!


问题不是孤立的“贺兰山”而是《满江红》整体的大逻辑是什么,这样再去看贺兰山,怎么也不是岳飞要去作战的地方,因此,“贺兰山”一词,仅仅是一个典故的借用罢了。古人做诗,为了修辞的需要,不可能像些散文那样有足够的选择词句的余地,对于诗歌来说,因为受到对仗押韵的限制,选择词的范围往往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因此,必须通过借用和引申来表达思想,这样,诗中的有些人名地名往往不能完全看做是真实的人名地名。这就是鉴赏型思维的要求。


千千千里马

对于怀疑《满江红》词非岳飞真作的第一条理由中的【在明弘治间赵宽所书《满江红》词碑之前,从未见到过此词在世间的流行。】别的不说就这一条就够扯淡的了。

咱来看看宋词中的满江红:

1、《满江红·翠幕深庭》

宋代:吴文英

翠幕深庭,露红晚、闲花自发。春不断、亭台成趣,翠阴蒙密。紫燕雏飞帘额静,金鳞影转池心阔。有花香、竹色赋闲情,供吟笔。

闲问字,评风月。时载酒,调冰雪。似初秋入夜,浅凉欺葛。人境不教车马近,醉乡莫放笙歌歇。倩双成、一曲紫云回,红莲折。

2、《满江红·赤壁怀古》

宋代: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3、《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代: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4、《满江红·怀子由作》

宋代:苏轼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生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占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5、《满江红·汉水东流》

宋代:辛弃疾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想王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

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但从今,记取楚楼风,庾台月。

6、《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宋代: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以下省略N首........

光宋代抗金名将辛弃疾所作的《满江红》词就不下十首,苏轼也有好几首传世。余嘉锡、夏承焘等所谓的国学大师是怎么得出《满江红》词是作于明代的?难道苏轼、辛弃疾等词人的《满江红》也是伪作????


最美诗画

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用哲学的方法分析,就是说要动用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分析。反而用历史记录的方法是分析不了的。



我们都见过商代青铜器,总体感觉,很重口味。到了周代器物明显感觉重口味弱了一些,到了汉代又进一步弱化,器物形态变得柔和了很多。隋唐时代更多人文主义色彩的器物艺术表现出来了,宋代则极速温柔化,甚至阴柔。再看西方艺术,它相比中国文化呈现的是另外一种重口味。可见艺术不仅会根据时代在变迁,还与民族种族有关。

诗歌也是艺术的一种,先秦诗歌就算《诗经》这种,你都能感受到一种古朴。就是说诗歌也是与生活环境有关的,你没有古朴的生活体验,你是无法写出那种心境的。今天有人写古体的绝句、律诗,如果还是那种古诗的味道,就搞笑了。因为生活环境全变了,你看到的自然、人文风貌完全不同了。你的模仿只能是形似,不可能写出神韵来,因为你没有生活啊。唐代边塞诗让一个没有去过边关的人以边塞将士的口吻写,怎么写?

项羽的《垓下歌》都能看出来不是他写的,因为很明显描绘了一个全貌,第一句就歌颂他本人。而《满江红》你好好读一下,那种长年征战沙场的心境,既渴望胜利又感觉艰苦疲惫,对远征、对人生、对功名的那种心态起落,谁都不可能代得了笔。光这两句

八千里路云和月,三十功名尘与土。就不可能是没有长期特别经历的人能写得出的。如果谁能写,谁就是岳飞本人了。唐宋任何一个诗人都写不出来,因为你没有他完整的人生经历感受。这两句诗不仅符合他的经历,还符合他的性格、情怀等等。说得极端点,你不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你都读不懂,还别说代笔写。所以我认为《满江红》是他本人所作是毫无疑问的,没有任何悬念。当然你非得说那种感受你体会不到,那我也没办法帮你。艺术主要是靠感受的,语言很难说清。


國病

岳母在岳飞小时候他的背上刻字尽忠报国,本人感觉不太现实,因为岳飞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吃了这顿下一顿饭还不知道在哪,正常情况下一般人的觉悟是怎么吃饱肚子,而他当时只是一个摄世未深的小孩,还不知道自己的社会定位,背上就刻着尽忠报国,躺若他以后不是将军元帅,而是一个普通的村民背后刻着这几个字,那不就成了另一种感觉了,我认为他背上如果有字那也是他当了官以后才刻的,绝不是岳母小时候给他刻的,至于满江红是不是他写的,我也感觉不是,因为这首诗非常的霸气波澜壮阔,如果是哪位帝王或相当于帝王的人写无可厚非,但岳飞说白了他的职务现在也就相当于一个大军区司令级别,指挥打仗上级让他打哪他就打那,没有那么多的自主权,直捣黄龙还是不直捣黄龙是由皇帝决定的他说了不算,所以我认为这首诗是别人写的,倘若真是他写的,那就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味道了,皇上治他的罪也就不冤枉他。


洛奇大哥

关于满江红是否是岳飞所做史料是最有说服力的,二十世纪80年代一本名为《须江郎峰祝氏族谱》的族谱出现在世人面前。让人惊讶的是,其卷14《诗词歌赋》集中,有岳飞在绍兴三年(1133)赠祝允哲(族谱说“官居大制参”)的《满江红》及祝允哲的和作:

岳飞《与祝允哲述怀》(调寄《满江红》):

怒发冲冠,想当日、身亲行列。实能是、南征北战,军声激烈。百里山河归掌握,一统士卒捣巢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励臣节。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金城门阙。本欲饥餐胡虏肉,常怀渴饮匈奴血。偕君行、依旧奠家邦,解郁结。

祝允哲《和岳元帅述怀》(原调):

仗尔雄威,鼓劲气、震惊胡羯。披金甲、鹰扬虎奋,耿忠炳节。五国城中迎二帝,雁门关外捉金兀。恨我生、手无缚鸡力,徒劳说。

伤往事,心难歇;念异日,情应竭。握神矛,闯入贺兰山窟。万世功名归河汉,半生心志付云月。望将军、扫荡登金銮,朝天阙。”

《祝氏族谱》出现之后,唐珪章先生据此认定岳飞《满江红》非伪作。从《族谱》中出现的这两首词看,岳飞在1133年写下了一首《满江红》,并且显然是后来广为流传的《满江红.怒发冲冠》的原本。后来的《满江红》是在岳飞原词的基础上,吸收了祝允哲的和作中的“贺兰山”一词,“朝天阙”一句,并修改“功名”、“云月”一联,及“心难歇”一句而成。应该说,虽然《满江红》流传版与岳飞原词不同,但《族谱》还是从事实上肯定了岳飞对《满江红》的著作权。



用户53340908296

这是一个纯粹学术上的讨论,你掺杂你的个人情感,是不对的。就像历史上的科技讨论一样,你的主管情绪越多,越容易偏见。你站在什么立场,你要有相应的证据。我就觉得满江红不是岳飞写的,中国历史上,过上百年几百年突然出来一个前人写的文章书籍,几乎都是伪作,没有例外的,那个推背图,石头歌之类的,无不如此。文章诗词书籍,它写出来的是想给大家看的,不是什么家训个人信件传家宝,藏在家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