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齡與吳冠中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張仃先生到雲南寫生,當他看到黃繼齡的畫後,非常欣賞。他覺得黃繼齡老在雲南呆下去,有點可惜,他想把黃繼齡調到自己身邊來工作。既然黃繼齡的水彩畫得好,那麼就在工藝美術學院開設水彩畫課,讓黃繼齡來教水彩。

黃繼齡與吳冠中

《版納風光》黃繼齡

求賢如渴的張仃,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一番好意,竟然被黃繼齡婉然謝絕了。

黃繼齡與吳冠中

《景頗姑娘》黃繼齡

那時候,文藝界大批判不斷,北京的文藝界更是重災區。在北京的老同學中,董希文名氣最大,最老實,最低調做人,連董希文都免不了捱整,想到這,黃繼齡怕了:北京,最好別去。一個“怕”字,黃繼齡自己把自己終身置於中國的文化中心之外。

黃繼齡與吳冠中

《蒼山花甸壩》黃繼齡

張仃的水彩畫課是開設了,黃繼齡不來教,怎麼辦呢?那隻好調別人。於是,黃繼齡的老同學吳冠中被調進了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黃繼齡與吳冠中

《飛流下蒼山》黃繼齡

1978年,吳冠中先生到雲南寫生,專程登門感謝黃繼齡。

黃繼齡莫名其妙:“我有什麼讓你好謝的?”

吳曰:“謝謝你沒去工藝美院。”

黃繼齡與吳冠中

《滇池帆影》黃繼齡

“當年張仃調你去教水彩,

你不去,張仃只好把我調去了。我到工藝美院沒多久,文革就鬧起來了。我離開了老單位,去到一個新單位,兩邊的人都沒有來找我的麻煩,無形中為我免除了一難。”

“要是沒有這次工作調動,我這個有話在肚子裡憋不住的人,文革中說不定早就被整死了。”

黃繼齡與吳冠中

《哈尼梯田》黃繼齡

吳冠中,一個名滿天下的畫家,見到始終躲避著名聲的黃繼齡,兩人聊得十分痛快,話無遮攔。他們師出同門,一別數十載,暮年相見,快意非常。

黃繼齡與吳冠中

《水晶葡萄》黃繼齡

名聲,其實是媒體的傑作。

藝術到了他們那個層次,已經沒有高下之分,

只有風格的不同。

黃繼齡說:

“天下懂畫的人多得很,畫家認真作畫,

就是尊重看畫的人”

黃繼齡與吳冠中

《山飛雲捲雨來時》黃繼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