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熱和溼寒會不會同時在一個人體內?

縣令XL

自己有很長一段時間被溼氣所困擾,有些人溼氣重就是喝紅豆薏仁,喝了大半個月也沒什麼用,其實並不是溼氣都喝紅豆薏仁對症的!溼氣也是分不同的種類的!

先回答題主的問題


溼熱和溼寒會同時在一個人體內(陰久傷陽、陽久傷陰)


下面,我就從我的親身經歷裡面給大家總結下溼熱和溼寒的問題。

你知道自己是溼寒還是溼熱嗎?

就溼氣產生的原因而言,它有外溼和內溼的區分。外溼就是本身生活的環境潮溼導致的;內溼就是本身飲食沒有節制,亂吃導致的脾胃虛,脾胃虛引發了水溼運轉不開。

但是溼氣的分類也是不同的,中醫認為溼氣分為溼寒和溼熱。

溼寒是什麼?醫生:讓人變胖

溼寒常見就是關節、筋骨疼痛、畏寒肢冷,腹痛洩瀉,或浮腫。

讓人變胖正是溼寒最明顯的一種現象,人們吃的食物越來越寒涼,而體力勞動越來越少,能量在體內不具備燃燒的條件,再加上陽氣本就不足,寒溼只好堆積在體內,形成肥胖。

溼熱是什麼?醫生:讓人變醜

溼熱最常見的就是體質人常見面色發黃、發暗、油膩、牙齒比較黃、皮膚生瘡、經常口乾、口苦、口臭、體味大。溼熱體質的大便異味大,臭穢難聞。女性帶下色黃,外陰異味大。

那麼應該如何祛溼呢?

1.溼熱體質

溼熱體質的人,在去溼時要注意清熱

推薦古方:枳椇子、薏仁、紅豆、淡竹葉、梔子、決明子

該方能清熱解毒、健脾益氣、祛溼利尿。

2.寒溼體質

寒溼體質的人,在去溼的同時要驅寒,一定不要吃一些寒涼性食物。

推薦古方:茯苓、砂仁、香薷、小茴、甘草。沁貢堂沁元茶以此方為原理,結合現代熱溼熱體質的成因及特徵,精確研製而成。

該方可驅寒散溼、健脾養胃、利水消腫,適用於寒溼體質。


果蔬食健康

首先的搞清楚溼熱和寒溼是什麼東東?

溼熱:中醫認為溼熱症是溼邪和熱邪相兼夾的一種症候。溼熱症是溼熱蘊結在體內,臟腑經絡氣結運行,氣機不太順暢,而出現的一系列症狀:發熱、頭身困重,口腔裡邊黏液比較多,口裡面發黏、發苦、發乾,雖然有口乾口黏的感覺,或不願意飲水,四肢的沉重感,皮膚溼疹,舌苔黃厚,脈滑數等。



寒溼,中醫認為寒溼包括外感寒溼和內生寒溼兩個方面。外感寒溼:外感寒溼邪氣,氣血運行受阻,以關節、筋骨疼痛為常見症的證候;內生寒溼:寒溼內困而損傷脾陽,或脾腎陽虛而寒溼內停,以畏寒肢冷,腹痛洩瀉,或浮腫為常見症,舌苔發白, 反覆的口腔潰瘍,皮膚溼疹,出冷汗。

溼熱和寒溼會不會同時存在呢?

一般情況下寒溼與溼熱是不會同時出現在一個人的體內的。

但中醫認為寒熱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特別是寒可以化熱,如果一個人同時感受了外感寒溼與內傷寒溼,內傷的寒溼可以久而化熱變為中焦溼熱,由寒溼轉化為溼熱,而體外的寒溼阻絡證沒有化熱,這個時候就寒熱錯雜證,寒包火。

那麼溼熱與寒溼怎麼調理才最好呢?

不管是寒溼還是溼熱最重要的是祛溼,古人云:千寒易除,一溼熱難去,溼性黏著,如油入畫。可以說溼邪是現代人健康的頭號殺手。祛溼也是我們現代人養生的頭等大事。

所以怎麼樣祛溼才是養生調理的王道。

以下是是我們現代人必須知道有祛溼養生法寶,不可不知

第一發寶 築好水提,防止水液氾濫。

脾是運化水液的重要臟腑,脾氣虛了,不能運化水溼,就會令水溼內停,而且脾氣虛了外溼也容易入侵。所以我們應該保障脾胃的運化力,那麼我們第一個任務就飲食有節,另外我們的唾液古人稱為:金津玉液。同時練“吞津養生法。”

操作:每天早晚,靜坐,先柔和地用舌頭在口腔內攪動三十六次,然用舌頭抵住上顎,當唾液滿口腔時,隨著意念分三次把這些唾液嚥下。


第二法寶 養生食療方

1、山楂化食散與三蒸大棗。


2、黃芪薏苡仁粥

材料:黃芪10g,薏苡仁30g

做法:將黃芪、薏苡仁洗淨,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沸,再小火燉煮60分鐘。

用法:每日一次代茶飲。健脾滲溼。

赤小豆粥:赤小豆50g,粳米100g

做法:先將赤小豆用水泡3-4小時,再煮等赤小豆將爛時加入粳米,熬成粥。

3、冬瓜荷葉粥

荷葉兩張,洗淨後煎湯500毫升左右,濾後取汁備用。冬瓜250克,去皮,切成小塊狀,加入荷葉汁及粳米30克,煮成稀粥,加白糖適量,早、晚服用。冬瓜可清熱生津、利水止渴,荷葉清熱解暑

第三法寶 養生保健按摩法。

簡易摸腹法


第四法寶 中成藥調理法

參苓白朮散,千年的健脾祛溼的良方。

用法:用藥店買的參苓白朮丸3克,和大棗20克一起煮水喝,要堅持長期服用對脾胃虛弱的人有健脾祛溼的效果。

第五法寶 艾葉浴教法



為大家分辨溼熱證,追加舌苔圖方便朋友們對照:


經方學堂



玲玲1713752195086

溼熱和寒溼是會同時並存在人體內的,尤其是現代人的飲食和作息更容易導致溼熱寒溼並存。現代人飲食方面多食辛辣油膩煎炸食品,必然結果就是造成肝膽鬱熱胃溼熱,除了夏季的大量冷飲,還有許多人為了減肥不吃主食吃大量生冷蔬菜水果來損傷脾陽,夏季留戀空調房,空調風或者電扇對著身體長時間直吹,冬季為了風度穿很少,還有露臍裝露肩背裝露腳踝裝,又會造成腎陽虛耗,所以現代大多數人的體質都是肝膽鬱熱肺熱胃溼熱而脾腎虛寒寒溼重,也就是中醫裡講的上熱下寒,中焦虛寒,上焦熱,下焦溼熱,形成了炭包冰的局面。這樣體質的人,容易疲勞,容易上火,睡眠質量差,喜歡重味厚味的飲食,總感覺很煩躁或者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除了容易患上胃炎,胃潰瘍,膽囊炎,呼吸系統炎症外還容易出現蕁麻疹,溼疹,神經性皮炎,過敏等皮膚問題。這些都是溼熱寒溼並存導致的。


紅塵中的青衫客

一般不會。溼寒是手腳冰冷,水溼內停,脾失運化,腎陽虛。溼熱是肝膽失和,血熱生瘡,有分腸道溼熱,淋證,口舌生瘡,肺風粉刺,脾胃溼熱。寒溼在手腳冰冷的前題下,表示氣血不溫,脾失健運。溼熱是血虛生風,血熱生瘡,手腳五心煩熱,為陰虛之症。


鄧錫成1

人在被溼氣中阻的時候,,寒溼和溼熱有時會同時出現在體內,出現上熱下寒,或者內熱外寒的情型,有時也會有現中焦被溼熱阻塞而四肢逆冷的情型,要利用藥物歸經這性能耒進行調理,比如清熱利溼的大黃和祛寒袪溼的乾薑並用。


壺天散墨310

.一定無凝,兩者病機於溼(水液)-灌注濡潤一身,無處不致無處不有,只是在代謝失調下而產生不同病理表現而已。溼聚生熱,熱傷陰氣,陰傷而陽無以助,遇寒則凝稱之為寒溼,而兩者隨機轉化,化熱,化寒,所謂,熱者亢也奮也。寒者靜也減也,滯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