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独立的时候,为何抛弃了北爱尔兰?

沈庭吕

原因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加以探讨: 一、英国在实力上远超爱尔兰

1921年签订的《英爱条约》,是建立在国家实力基础上的条约,此时的英国早已经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和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集中在大不列颠岛,而爱尔兰彼时还是一个以农、牧业经济为主的国家,有“欧洲庄园”的美称,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实现由农牧经济向现代知识经济的转型。应该说,英国完全可以实力碾压爱尔兰,能争得南部爱尔兰的独立,对于爱尔兰人来讲,已经是万幸。

北爱尔兰和南爱尔兰

二、英国自身的国家利益要求其必须保住北爱尔兰

自从公元1169年英国入侵爱尔兰以后,英国本土人民不断地向爱尔兰移民,其中多数人选择了爱尔兰北部居住,一是这里维度与英国相差无几,气候相同;二是这里离英国本土也较近,更方便与英国国内的亲人保持联系。到1921年时,北爱尔兰境内的土地大多数已经落入移民而来的英国人手中,在人口比重方面,移民而来的英国移民数量上也远远超过了爱尔兰的土著凯尔特人。把北爱尔兰留在英国,是英国出于维护自身国家核心利益的选择,不得不如此。

三、北爱尔兰内部主张留在英国的占大多数

1921年《英爱条约》的签订

1921年的《英爱条约》中明确规定:北爱尔兰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参加爱尔兰共和国。当时北爱尔兰内部就此问题出现了巨大的分歧,作为占人口大多数的英国移民及其后裔(我们称之为联合派)主张继续留在英国,而占人口数量较少的本地土著以凯尔特人为主(我们称之为民族派)希望加入爱尔兰共和国。最终的结果是多数战胜少数,北爱尔兰依旧作为英国的一部分,为了照顾民族派的感情,英国政府也做出一定的让步,以下放一定的自治权力为条件,换取民族派的和解。

因此,总的来说,不是爱尔兰放弃了北部爱尔兰,而是当时的形势让爱尔兰别无选择,如果要求太高,触动到英国的核心国家利益,引起英国将注意力全部集中来处理爱尔兰的起义,恐怕对于爱尔兰的独立也不是什么好事,见好就收有时候也不失为一种智慧。不过北爱尔兰问题并从平息,直到21世纪的今天,北爱尔兰独立派时不时都在闹独立,就好比一个调皮捣蛋、欠收拾的娃娃一样,时不时地让英国这位老母亲很是烦恼!!!


国家人文历史

不是抛弃了北爱尔兰,而是因为族群与宗教的特殊性与爱尔兰分离。爱尔兰已有5000年的历史,属于凯而特人,是欧洲大陆第一代居民的子嗣。1169年遭英格兰入侵。1541年起英王成为爱尔兰国王。1801年爱尔兰被并入英国,在1840年代爱尔兰遭受严重饥荒,英国政府在能帮助的前提下并未提供援助,造成爱尔兰失去了大量人口。因此从1840年代开始出现了反英活动。由于长期的统治造成了英国大量新教徒迁入爱尔兰北部(今北爱地区),并成了这里的人口绝对多数,他们与当地爱尔兰人的天主教宗教及种族均存在很大差异。1916年都柏林爆发抗英的"复活节起义"。但北部6郡主要为英移民的新教派,他们愿意继续留在英联邦里,而南部的26郡在1921年底英国被迫承认了其"自由邦"的地位。1937年爱尔兰宣布"自由邦"为共和国,并于1948年底脱离英联邦。1949年4月18日,英国承认爱尔兰独立,但以新教派人口占主导的北部6群仍归英国,虽有少数人想回归爱尔兰,北爱内部两派也争斗不断,但还是未能如愿!


爱尔兰岛面积约为8.5万平方千米,为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环境优美。


英国和爱尔兰地图。爰尔兰面积约7.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80万。英国控制的北爱尔兰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80万。


英国的行政区划四大部分图


爱尔兰自然环境与民居


海阔天空218505852

不是抛弃,简单的一句话:北爱尔兰人口以英格兰后裔为主,和乌克兰被俄罗斯占领的克里米亚东部俄罗斯族为主的情况很类似,爱尔兰发生了内战而不是谁抛弃了谁!

在1920年左右的爱尔兰岛,一共有32个郡,最北方6郡的人口大部分是英格兰人后裔,其他地区的人口则是爱尔兰民族。南方独立派对1922年的英爱条约不满意:因为虽然给予爱尔兰类似澳大利亚 加拿大的政治地位,但把北方6郡划归英国管辖,所以爱尔兰在英爱条约签署后不久的同年就开始了爱尔兰内战。

其实1900-1920年的英国政府非常脑残,跟现在莫名其妙的搞退欧公投一样。他们主动壮大爱尔兰人的势力和议会席位,导致爱尔兰政党那20年的政治地位从几乎忽略不计到不可忽视,爱尔兰人的独立呼声也随之高涨。英国政党们为了自己能上台执政,也拉拢爱尔兰政党,包括支持爱尔兰独立。英爱条约就在此为基础,1922年签署的条约给予了爱尔兰自治领的地位,跟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同待遇,即以英国女王为国家元首。但条约把北方6郡化为英国直接管辖。

南方自由派领导的爱尔兰人很不满意,双方冲突频频爆发,内战开始。内战的结果就是英国支持的北方6郡和爱尔兰岛的其他26郡不分胜负。爱尔兰南方26郡打穷了,为了偿还拖欠英国的债务,放弃了对北方6郡的领土要求。爱尔兰共和军是战争后续政治博弈的产物。


KevinMaEnjoy

爱尔兰不是抛弃北爱尔兰,而是被迫放弃,毕竟自已能力不够,同时北爱尔兰也自愿归属英国。

以上是爱尔兰独立后的首套举世闻名的错体邮票,毕竟是被英国统治了七百多年,爱尔兰自由邦独立的第一套邮票竟还是在英国邮票上直接加盖而成。

爱尔兰独立,应该算是英国自找的,本来爱尔兰经过英国七百年统治,基本上都认同英国了,但英国对北爱尔兰的六郡偏爱有加,对其实行直属管理,而对爱尔兰其它26郡实行“自由邦”管理,当时英国海外殖民地大都是这种管理形式,所谓“自由邦”就是拥有独立的立法自由权,也象当时的英属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一样,真不明白英国为何当时会脑残到让自已身边的爱尔兰也用这种管理形式。结果英勇的爱尔兰自由邦人们选择脱离英国而独立,自此以后,英国的各“自由邦”都开始效法爱尔兰选择独立,1931年,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也选择了完全脱离英国,二战后,大批英殖民地及“自由邦”都选择了独立。


1921年的爱尔兰自由邦的独立,敲响了日不落帝国走向衰落的丧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湘平古珍邮馆

历史告诉我们从来就不不存在爱尔兰抛弃北爱尔兰的说法!站在历史的角度,爱尔兰和北爱尔兰是曾经的“爱尔兰王国”的共同体。从地理位置和民族属性来看,爱尔兰岛位于欧洲的西北部,大西洋东北部、大不列颠岛以西,中隔爱尔兰海。岛南北长475公里,东西宽275公里,全岛面积8.4万平方公里。是欧洲的第三大岛,属不列颠群岛。该岛南部的5/6为爱尔兰共和国,领土面积为70280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6889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39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169公里。剩余东北部的1/6属于英国即北爱尔兰,领土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岛屿的人口大约为646万人;其中在爱尔兰共和国有477万人,北爱尔兰约为168.5万人。


爱尔兰人是古代凯尔特人的后裔,世代居住在爱尔兰岛上。5世纪时,随着罗马天主教的传入,爱尔兰人逐渐信仰了天主教。也是自公元5世纪开始,爱尔兰先后遭到丹麦人、诺曼人、挪威人和英国人的侵略。其中,统治时间最长、剥削与压迫最残酷、对爱尔兰历史影响最严重的是英国殖民者的入侵。8世纪末,爱尔兰岛上出现了统一的文明和法律,但政治上还没有出现统一的国家。12世纪末,英王亨利二世利用爱尔兰的分裂局面,率军在爱尔兰岛登陆,用武力迫使各诸侯前来宣誓效忠,开始了对爱尔兰的征服。1801年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正式加冕为爱尔兰国王,名义上爱尔兰王国和大不列颠王国统一,实则为其所吞并。


1845年至1850年间爱尔兰发生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悲剧――“爱尔兰大饥荒”,这场大饥荒历时五年,造成一百万多人死亡,二百多万人背井离乡,给爱尔兰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爱尔兰人口锐减了将近四分之一。正是这场悲剧激起了爱尔兰人的民族意识,爱尔兰人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从此不断高涨。1916年的“复活节起义”是爱尔兰独立道路上的关键转折点。起义彻底点燃了“爱尔兰独立战争”,又称“英爱战争”。战争从1919年1月21日始,至1921年7月11日休战协议止。当时英国刚经历完一战,国力尚未恢复,国民反战情绪也极为强烈,加上爱尔兰人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最终迫使英国在爱尔兰问题上做出让步,于1921年7月与爱尔兰签订《英爱条约》,承认爱尔兰南部二十六郡为“自由邦”,享有自治权,北部六郡仍归英国统治,是为北爱尔兰。“英爱战争”正式结束。


根据《英爱条约》爱尔兰自由邦成立,北部阿尔斯特省中的6郡成为北爱尔兰,并在条约签署后一个月内自主决定是否留在爱尔兰自由邦内,而北爱尔兰议会选择退出爱尔兰自由邦,留在联合王国之内。大多数北爱尔兰人(联合派)希望留在英国,但一个举足轻重的少数派(民族派)希望加入爱尔兰共和国。造成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就得追溯到17世纪英国“斯图亚特王朝”时期,为控制爱尔兰,由政府出面鼓动唆使大批信奉新教的苏格兰和英格兰移民来到了爱尔兰北部的阿尔斯特省。他们将大部分当地的天主教徒赶往荒凉的西部,而自己却侵占大片的爱尔兰人的土地。留下来的一小部分爱尔兰人也几乎沦为佃农。通过近10年的殖民活动,英国终于在阿尔斯特地区成功地建立了一块新教殖民地,该地区的新教徒移民已超过了本地的天主教徒,由此埋下了天主教徒与新教徒冲突的种子。而爱尔兰也形成了南北明显的民族和宗教差异的特征。爱尔兰南部二十六郡以天主教为主要宗教,爱尔兰人为主。今天的爱尔兰人口中,80%以上是爱尔兰人,其余主要是英格兰人和苏格兰人等;爱尔兰北部以新教为主要宗教,苏格兰人和英格兰人占绝大多数,爱尔兰人为少数族裔。正是民族、文化、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不同以及历史因素等原因割裂了爱尔兰。


爱尔兰与北爱尔兰分家,不是纯粹地理上的分裂而是不同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造成的。但一部分爱尔兰共和军官兵对北爱留在英国感到不满,他们在战后没有放下武器,继续在北爱地区给英国人制造麻烦,这也是今天北爱问题的根源。“北爱问题”由30年来在北爱尔兰的民族主义者(主要是罗马天主教徒)社区同联合主义者(主要是新教徒)社区的成员之间不断重复发生的激烈暴力冲突组成。冲突是由北爱尔兰在联合王国内的争议性地位与对占少数的民族派社区的统治,以及占多数的联合派对民族派的歧视所导致。暴力活动的特征是由准军事集团进行的武装战斗,目标旨在终结英国在北爱的统治与建立一个新的,“全爱尔兰的”,爱尔兰共和国。


贝贝和豆豆的视野

不是抛弃,是北爱尔兰被英国用大量移民强占,跟美国强占夏威夷的方式一模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