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年轻人“抛弃”的哈根达斯,真的只是因为贵吗?

范东臣


1、哈根达斯一直走的高端路线,然而现在社会发展,大家经济条件好了,对这个冰激凌并不觉得新奇,想吃就可以吃,而且其他高端品牌的不断的更新换代,所以大家也就不怎么觉得新奇了。

2、随着烘焙走进家庭,自制面包、蛋糕、披萨、冰激凌,都不再是什么难事,甚至自己做的比外面做的更好、没有添加剂、用的材料更高端。下图就是我自己自制的冰激凌,用的蓝风车淡奶油、日本进口的抹茶粉、用的兰葟可以生吃的鸡蛋,外面的店基本做不到用这么高端的材料。

3、现在年轻人吃东西都讲究一个新鲜感,对于其他更多高端品牌的出现,年轻人更愿意去尝鲜,所以和贵也没什么关系,比哈哥达斯更贵的很多。






陶宝妈美食


以前没买过,因为挺贵的,现在好像是38一颗球,后来有个朋友送了我一张卡,去吃了几次,太甜了,吃完再也没去过!对于现在的物价来说38块吃个冰淇淋也不算是特别贵,很多人也都能消费得起,但是口味我觉得不是那么好,我更喜欢吃麦当劳四块钱那种原味甜筒,哈哈哈


晓阳姐


因为中国人已经不傻了

我记得我小时候,十几年二十年了吧,那个时候肯德基里有卖面包的5块钱一个,我印象特别深,因为我缠着我妈给我买了一个,就是干面包,里面没陷的。当时我妈就说这不是骗人的吗?那时候我家那边面包店里,有那四个大的面包无馅的,八角一个。现在你会去买吗?那个时候,只要贴个外国的标签,价格很贵都有人去消费。

现在呢,中国人有钱了,很多知道,外国的月亮跟中国是一样的。你标签贴的再美,大家认为不值得就不会去买单。

哈根达斯就是这样,88两个球,如果你这个味道特别好吃,其他地方就是买不到,那可以,你880都有有钱人消费,但是不是啊,肯德基汉堡王的冰淇淋都很好吃啊,还便宜,为什么选你贵的呢?


曼妙游离995


就我个人而言,首先是贵。

上学那会,哈根达斯对我来说确实是太贵了,后来出去旅游的时候,和女朋友一人买了一个球来吃,说实话,对于我而言,感觉有点太甜太腻了,不是很喜欢。

后来工作以后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于是又去吃了两回,发现果然不符合我的口味。也不能说不好吃,就是太甜太腻,于是彻底放弃。


一禾嵌入式


我原来没吃过,孩子大点了她爷爷一买就一冰箱哈根达斯,不让她吃太多我就跟她抢着吃,也不是说不好吃吧,就觉得料儿足,但是我自己肯定是不买,我还是爱吃苦咖啡和火炬,至于去门店买个球坐那吃,我觉得纯粹是装13,我就是那么俗不可耐


王大俊2


2000年开始读高中,那时候打算出国,我爸对我真是有求必应啊。可能想想要送出去了,有要求尽量满足。生活一个富裕,当时带着小女朋友一起,点了个200多块的哈根达斯。阿拉斯加火焰山,记得这个名字。。吃太多冰的后来拉肚子。。


大湘圈哥


不是因为贵,而是因为之前刻意打造的高端形象,在网络信息传播之后被人揭穿。运营公司又没能及时调整战略,就成了现在这样的结果。

在中国市场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外资品牌,都很希望自己占据高端市场,所以一开始,无论自己本身的出身如何,都力图营造一个高端的形象。哈根达斯在海外就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冰激凌制造商,产品主要通过零售渠道销售,几乎没有自营店面。在零售渠道当中,其定价也不过是属于中低端而已,和高端没有任何关系。进入中国市场以后,却采用了和某国完全不同的运营模式。采用高定价的方式,并且在商场内开设自营店面,通过奢华的装修,刻意营造自身的高端地位。

采用同类型策略的外商品牌其实非常多。还可以再举出不少的例子。八九十年代进入中国的两大世界著名快餐连锁品牌肯德基和麦当劳,当时就采用了高定价模式。套餐价格堪比当时民众前往著名饭店的人均消费。不过当时民众依然趋之若鹜。在服饰方面有一家企业原本是外资品牌,后来被香港人收购,在大陆以二线奢侈品的形象出现,一度很受欢迎。最近在上海开业的阿尔迪超市,在德国就是一个典型的廉价超市,进入中国以后定位显然偏高,主要是为高收入阶层服务。其后开业的开市客,在美国主要是为中产阶级服务的,也就是中等收入人群。但是上海闵行店的主要对象看来是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以及上海本地的高收入阶层,档次显著提升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两个。一个是中国人在近代以来长期形成的崇洋媚外的思想观念。很多人迷信外国商品的质量,因此也就接受了外国商品的高定价。另外一个是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中国人对其在母国真实地位的无知,自然也就相信了他们的虚假品牌宣传。

那么这种现象的破解,就自然集中在针对这两个原因上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民众的民族自信心在显著提升。中国商品的质量提升也给了民众更充足的底气,在这种情况下,崇洋媚外的意思逐步在收缩。外国商品的高定价不再受到欢迎。而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得到了显著的环境。关于此类在中国冲大牌的品牌,被揭秘的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越来越广泛,自然也就使得他们苦心经营的形象在逐步破灭。

所以现在又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大量的外国品牌在高端化之后,现在又不得不平民化。这实际上是外国品牌竞争力削弱的一个显著表现。还是以肯德基与麦当劳为例。如果要说中国这二三十年来涨价幅度最小的几个商品洋快餐可能是比较有典型代表性的。80年代末在北京开出第1家肯德基的时候,套餐价格为7.3元。现在的套餐价格由于类别比较多,浮动性就比较强,但一般在二三十元的居多。价格翻了大约3~5倍之间。但考虑同期的食品价格涨幅就会发现,洋快餐价格的变化是相对比较小的。不少人感叹,洋快餐已经从高端变成了低端。现在的定价其实就是大众化的价格了。而外资家用电器的定价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一般是同类型同功能国产的2~3倍。现在能够有50%的溢价的外商品牌都已经不多了。有不少干脆退出了中国市场。苹果手机曾经始终维持中国市场相对于美国市场30%左右的高溢价,并且很少在中国市场上大规模的提供价格优惠。而最近一年的降价不仅次数多,而且规模大。使得中国市场相对于美国市场的高溢价不复存在了。

从品牌层面上来讲,这意味着外资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初期阶段所享受的品牌溢价逐步在消失,消费者更关注产品本身,而不是虚幻的品牌价值。这背后实际上是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的。

哈根达斯冰淇淋,这个品牌在努力塑造高端形象之后,现在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逐步下滑。在这种情况下,哈根达斯管理层战略制定失误。很显然,他们还幻想着能够继续维持其高端定位,从而在中国市场上谋取高利润回报。但实际上由于品牌形象的破灭,这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现实的发展战略就是学习洋快餐的模式,主动将产品从高端转入低端运营,采用广泛开店降低价格的模式发展。这样的话后续还有发展潜力。


用户4325101516


作为一个冰淇淋爱好者,千千我想从一个年轻人的角度谈谈哈根达斯为什么会被年轻人“抛弃”,我觉得不仅仅是因为贵,而且还有很多综合原因。

当然哈根达斯确实是贵的,价格是影响年轻人选择哈根达斯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哈根达斯贵的让年轻人觉得没有价值,不值得花这个钱去买哈根达斯的冰淇淋,一是因为哈根达斯这个品牌在年轻人的眼中已经不是高端品牌了,可能在中年人眼中还是高端冰淇淋的代名词,但是年轻人对哈根达斯确实不太感冒;加上哈根达斯的营销和产品的更新速度太慢,不符合年轻人潮流时尚的追求。

但是除了贵以外,其实还是有很多原因,让哈根达斯落后于时代,被年轻人抛弃了。比如产品更新换代太慢,包装不够潮流新颖,没有做符合年轻人的营销,主打高端和原材料的精选,但是无论从口感还是体验来说,都没有那么优秀。相反现在很多网红冰淇淋店层出不穷,网红奶茶店也出起了冰淇淋,星巴克等咖啡店也有冰淇淋系列产品,大家的选择太多了,而且这些网红店更符合年轻人的需求和品味,符合他们追求潮流、分享晒单的消费心理。

综上所述,不是年轻人抛弃了哈根达斯,是哈根达斯真的落后于时代了,如果还停留在自己高端冰淇淋品牌的地位,故步自封而不做改变,那么哈根达斯也终将被时代所抛弃。


吃货阿祖


首先,跟这个时代年轻人的购买点相悖。

这个时代较火的冰激淋品牌有一个叫DQ(冰雪皇后),这个品牌的冰激凌价位在5-30元不等,分为暴风雪、梦幻雪、华夫至尊等系列,每个系列都给消费者以不同的配料惊喜。

并且DQ冰激淋还可以DIY,这对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另外,DQ冰激淋的颜值颇高,可以供当代年轻人拍照发朋友圈炫耀。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比起其他甜筒冰激凌,他可以做到“倒杯不洒”,这确实有很大的便利性!

所以你会发现,这个时代,多样性、个性、好看、便利会成为年轻人选择购买的因素。

而我们再来看哈根达斯,哈根达斯的冰激凌百年不变的原始包装,厚重的红色和金色为主的欧洲贵妇形象,在今天的年轻人看来,有点丑!

再来说说哈根达斯的口味,哈根达斯有的口味,雀巢5块钱一个的甜筒也有,这也就说明,哈根达斯没有根据今天的消费者进行创新!

可能你会说45块钱的哈根达斯,跟5块钱的雀巢口感肯定有区别,用的奶油品质也不一样,但是真正有多少人能尝得出来呢?又有多少人会因为哈根达斯奶油的好品质而持续消费呢?你买一次哈根达斯,够买9次雀巢了。

说到价格,当然也有的人不在乎价格,但是他也不会买。为什么呢?有的人认为哈根达斯不值那个钱!这话从何说起呢?

去过美国、泰国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哈根达斯冰激淋在美国是最便宜的冰激凌。在美国的售价折合人民币不到10块钱。而DQ在美国的售价折合人民币至少20元。

所以,对比又出来了。

可能有的朋友又会问了,那为什么在中国哈根达斯卖这么贵?一句老话:中间商赚差价!一个哈根达斯到达中国需要经历货运、海关、代理商等,而且会受汇率影响。

谈到和年轻人购买点相悖,还有一点因素是年轻人对低糖的追求。一是为了健康,二则是为了身材。走在大街上的女孩子,8个里面有3个会告诉你她要减肥。

而美国的又一款冰激淋品牌: Halo Top,则主打低脂、低糖、高蛋白的口号,在全球健康趋势的引领下,年销售额达到6000万美元+。

在经历了其他品牌的打压之后,哈根达斯在人们的心目中只剩了一个“死贵死贵”的形象。请问这时谁还会记住它?

谈到这里,有些80、90后的小伙伴可能会觉得不服:那哈根达斯还象征着爱情呢!是的!“爱她,就带她去吃哈根达斯”这句话将哈根达斯深深印刻在这代人的心里,但是,哈根达斯后期叛变了!当哈根达斯革新后,它的广告词变成了:一种日常的非比寻常。

单说看字面意思,你能懂吗?不太懂!好记吗?不好记!还失去了品牌特色。

同样用爱情来做产品定位的德芙,是不是每期广告都围绕爱情?而德芙巧克力,是不是依旧卖得火?

所以说哈根达斯在应该转型的地方什么也没做,而不应该动摇的地方却做了转型,这样的品牌,如果哪一天无人记起,也不奇怪!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71304033557024051"} --}

筑邦网


不是贵,而是不值那个价格,三十多块钱就一团奶油冰淇淋,我三块钱的巧乐兹,里面有坚果奶油巧克力,炼乳,何必拿一百块钱去买一颗白菜,而不是买两斤排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