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用一年就下水,西太“准航母”又多了一艘,我国同类舰还未出现

昨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开始试航。而今日,2018年5月14日下午2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南棒第二艘LPH 马罗岛号官方下水。标志着其拖延已久的独岛级两栖舰建造计划又开始推进。

仅用一年就下水,西太“准航母”又多了一艘,我国同类舰还未出现

今日南棒发布的图片

注意前文提到的“官方下水”一词。事实上这艘船早在5月9日就已经下水,但是经过了一些修整,官方公布的下水时间是5月14日。相较于上一艘“独岛”号,这艘舰建造速度惊人。实际开工时间尚不明确,但是从能够确认船体计算到下水不过一年时间。一方面是由于作为二号舰尽管有一些升级但是相对技术稳定。另一方面则也展现了作为造船大国之一的韩国其造这种技术含量一般的大铁壳子还是较为迅速的。

仅用一年就下水,西太“准航母”又多了一艘,我国同类舰还未出现

建造中的马罗岛号,其建造速度确实很快

马罗岛号总体尺寸与独岛号相同,均为199米长,满载排水量可能略有增加但是基本维持在20000左右。雷达系统和武器系统进行了升级。采用16联装垂发系统,可以发射射程在40-50千米左右的中程防空弹。和前段时间中东土豪国购买的“防空型LPD”有异曲同工之妙。

仅用一年就下水,西太“准航母”又多了一艘,我国同类舰还未出现

马罗岛号更换新型相控阵雷达取代独岛上的三坐标雷达

不过,马罗岛号上安装的16单元垂发系统是韩国国产的“K-VLS”垂直发射系统,虽然可装填韩国国产的“海弓”中程防空导弹和韩国国产的“K-ASROC”反潜助飞鱼雷甚至韩国国产对地巡航导弹。但是通用性较差。从KDX-2开始韩国海军都是把这个系统与MK-41混装。

仅用一年就下水,西太“准航母”又多了一艘,我国同类舰还未出现

独岛号测试MV-22起降,马罗岛也具备这一能力

众所周知,随着2000年以后韩国经济的腾飞,韩国海军迅速从一支区域力量向外海扩展,到2008-2009年前后达到一个高峰,尽管现在看来KDX-3这种组装货也有问题,但是从外观上看KSS-2\3 独岛、KDX2\3的现代感还是较为明显。而且第七战团的出现也体现了其走向外海的决心。在那个中国海军刚开始批量造船,052D还不见踪影的时候,甚至往往有一种棒子海军都要压过我们的感觉。


仅用一年就下水,西太“准航母”又多了一艘,我国同类舰还未出现

建造中的马罗岛

但是众所周知的天安舰事件以及近些年来的东北亚局势紧张导致韩国海军将很多注意力转回到了近海炮战上。于是出现了尹永夏这种高速导弹艇和仁川级、大邱级。如果说尹永夏和仁川还属于近海作战舰艇,但是到了大邱级,又具备了一定的中远海作战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日渐陈旧的KDX-1。而随着弹道导弹危机等原因,逐步缓过来一些的韩国海军又提出建设三艘KDX-3的计划。


仅用一年就下水,西太“准航母”又多了一艘,我国同类舰还未出现

KDX-3并不像其“看起来”那么强大,但是也不容小觑

从当前进度来看,如果一切顺利,一年后马罗岛号就能交付韩国海军。即便三号舰有所推迟,韩国海军依然拥有了当前东亚优势远洋两栖舰队(DDH的垂直登陆能力实际不行,而大隅就是个船坞登陆舰)。虽然总体运输能力与中国的“六座大山”还有差距。但是在垂直投送方面具备优势。而且还有一个“火力强大”的优势(虽然这个优势似乎意义不大)。


仅用一年就下水,西太“准航母”又多了一艘,我国同类舰还未出现

071垂直投送能力不足

现在,鬼子有了虽然蹩脚但是好歹算是“半个直通甲板”的大隅级(没有机库),南棒子有了虽然尺寸小设计局促但是好歹算是直通甲板的独岛级。(不过这货的外观还是挺漂亮的),不知道传说中的2万吨级和4万吨级的我国两栖攻击舰,什么时候才能出现。

仅用一年就下水,西太“准航母”又多了一艘,我国同类舰还未出现

建造中的马罗岛号

由于前一段时间爆出日本可能购买F35B的消息,之后又爆出韩国的两艘两栖攻击舰可能增加相关设备,改造为轻型航母。但是且不说耐火材料的问题,2009年独岛号曾经参加过青岛观舰式活动,当时展现了一般人视角下的机库而不是摄影师艺术化特定光影角度下的机库。实在是。。。。。嗯看看就行了......

仅用一年就下水,西太“准航母”又多了一艘,我国同类舰还未出现

马罗岛号CG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