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呔”耶?“老奤”乎?——關於闖關東昌灤樂人稱謂的溯源

“老呔”耶?“老奤”乎?——關於闖關東昌灤樂人稱謂的溯源

“老呔”耶?“老奤”乎?——關於闖關東昌灤樂人稱謂的溯源

“老呔”耶?“老奤”乎?——關於闖關東昌灤樂人稱謂的溯源

“奤”和“呔”(發tǎi音)同為方言,由此衍生而來的“老奤”和“老呔”作為一個地域性稱呼,通常用來專指昌黎、灤南、樂亭人。從查閱到的資料和相關文章看,這個語彙大約出現在清乾隆末年,地點在東北地區,最早應該是用來稱呼到東北經商的樂亭人的。

  清王朝一統天下後,白山黑水間的大片土地,作為女真人的“龍興之壤”被劃為禁地。順治十年之後,朝廷為解決關內饑民的生計問題,開始開放東北禁地,“招民墾荒”,允許關內百姓“出關就食”。自此,山東、河北、河南等地的大批流民,走上“闖關東”之路。

  樂亭距山海關不遠,靠灤河、臨渤海,河運海運發達。因為土地鹽鹼和灤河多水患,縣民在農業生產之餘,多借助水運優勢,從事山貨、海產品、糧食等物資的販運、交易來獲取利潤,以維持生計。乾隆二十年《樂亭縣誌》記載,樂亭“地近邊關,邑之經商者多……所易之物以布粟魚鹽為主,布為本地產物,粟則來自關外……實民餬口之一助也”。京東碩儒、著有《全史宮詞》的樂亭清道光二十年舉人史夢蘭詩云:

糧艘商船聚叢叢,

十九坨前水路通。

斥鹵無須問豐歉,

全家溫飽仗關東。

  當雍正、乾隆年間,東北地區進一步解禁,大批民眾來這裡從事墾荒、伐木、淘金等重體力勞動時,頭腦靈活的樂亭人,從中捕捉到了更大的商機。他們從販賣鋤板等開荒用具,到開設大車店、貨棧經營糧草、日用百貨,再到開錢莊、建工廠,從事加工製造業,創造了輝煌百年的經商傳奇。

  樂亭人到東北經商,有文字記載的,見於《清代東北經濟史》,這個人的名字叫張嘯瞻,時間為乾隆十五年。到乾隆末年,則出現了劉新亭、張希孔這樣的名商巨賈。劉、張二人,短短几年時間內,就靠在東北經商發家致富,積累起了萬貫家財。特別是汀流河劉家,因富可敵國,在清光緒年間,就有了“京東第一家”的桂冠;到了民國年間,更是名聲大振,在北方有“關內劉,關外牛”之謂,在全國則有“南榮北劉”之說。關外牛指的是吉林牛家,南榮為上海的榮毅仁家族,劉則為樂亭汀流河劉家。

  這如同“天方夜譚”般的致富傳奇,吸引了大批縣民紛紛效仿,挑擔出關、去東北經商做買賣,成為一代又一代樂亭人的追求。後來,大名鼎鼎的母海嶽、王執中、趙漢臣、楊煥亭、劉臨閣、孫秀三、武百祥、李雲亭等商界翹楚,都是受此影響,從樂亭走出去的。

  對當年樂亭人在東北經商的盛況,民國年間樂亭縣誌記載:“清光緒年間,到‘九·一八’事變前,不完全統計,樂亭籍商人先後於東北、華北大中城市和較大縣城,開設的商店和製造業,多達1000餘家;除主店之外,一般皆有分號,少則幾處,多則百餘處。到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樂亭去東北經商、習商人數達到十數萬之眾,形成了名揚全國的‘老奤幫’。“榆關內外人常雲:東北三個省,無商不樂亭”。在民間,則有一個更形象的說法:“關裡關外,凡有家雀的地方,就有樂亭人開的買賣”。

  樂亭人經商所獲資金利潤,在民國年間縣誌中,同樣有一個記載:“縣外經商者,總共擁有資金近四億銀元,年創利潤五千餘萬銀元,樂亭商人年均向家鄉匯款達千萬銀元。”

  時間雖然過去了近百年,廣袤的黑土地上依然留有樂亭商人的烙印,流傳著樂亭商人的故事。

  在今天吉林省會長春寬闊的長春大街上,立有一個寫有“樂亭街”的路標,路標指引下的一條街道就叫作“樂亭街”。清嘉慶年間,長春還是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朝廷為鼓勵百姓墾荒,在這裡設置了一個叫“長春堡”的居住點。當墾荒流民湧入時,樂亭商人把農具、糧草和生活用品也販運到了這裡。到1912年,在這裡居住的樂亭人達到了1000多人,開設的較大商號,就有30多個。因此,民國13年在繪製長春地域圖時,便標出了“樂亭屯”,作為這個地方的名字。在後來的發展中,“樂亭屯”成為長春市的一個街區,也就有了現在的“樂亭街”。

  同樣,在黑龍江省會哈爾濱,有一個香坊區。這裡是哈爾濱八大市政區之一,也是最早的市政區之一。香坊區 “香坊”二字的來歷,源於樂亭商人,在這裡開辦的一家制作線香作坊。清嘉慶十年,樂亭一李姓商人,來到尚未開埠的哈爾濱,建起了一家作坊,專門製作,祭祖、敬神等喜慶喪葬活動時燒的線香。由於他的線香質量好,很受當地人歡迎,生意日漸興隆。後來,在擴大作坊規模時,這位商人在新建的門樓上,掛起了刻有“香坊”兩個字的招牌,由此“香坊”成為這個地方的標誌。在當地民間,至今仍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先有線香坊,後有香坊區”。

  而在遼寧瀋陽,則有一個叫“老呔窩”的地方。“老呔窩”位於今天瀋陽正陽社區中路。清末民初,瀋陽還叫奉天,這裡是奉天舊皇城屬地,緊鄰熱鬧的商貿街。樂亭商人在奉天開的商號貨棧,多在此地。來投親靠友,想習商經商做買賣的樂亭老鄉,也多居住在這裡,漸漸就佔據了半條衚衕。後來,奉天人便把這裡叫作了“老呔窩”。

  樂亭商人留在東北的,不僅僅是這些,還有至今仍叫得響的一個個商標品牌。樂亭人王玉堂於1922年創建的“積德泉”牌燒酒,曾成為偽滿洲國的“御酒”。在歷經公私合營和改革開放幾次改名後,現在又打出了老招牌“積德泉”,被商務部首批認定為“中華老字號”。

“京東第一家”劉家,1898年開業的“東發合茶莊”,今天仍矗立在長春大街上,連鎖店已發展到20餘家。“東發合”被評為吉林省著名商標,同樣被認定為“中華老字號”。

  劉家“益發合”掌門人孫秀三,在日寇佔領東三省後,為圖民族工商業自強,把經商重點由原來的商貿流通,轉移到了興辦實業上來。在做強益發銀行的同時,投資興辦了米麵加工、織布、制酒等企業。解放後,經過公私合營改造,益發銀行併入了國家銀行,益發合面粉廠成為長春市第二制粉廠,織布廠成為長春市色織廠,制油廠成為長春糧油加工廠,制酒廠成為長春市釀造廠,泰發合百貨商場則成為長春第一百貨公司……可以說,為後來當地的民族工商業發展,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老呔”這個帶有地域色彩和人文符號的稱呼,就是因這些樂亭經商者到來,開始在東三省叫響的。

  這個稱呼的來源,跟樂亭人說話的口音有關。樂亭是樂亭大鼓、樂亭皮影的發源地,樂亭人說話的音調裡,本身也帶有一種音樂感。有研究樂亭話語音特點專家指出:樂亭話聲母、韻母發音,大部分與普通話不同;在語氣上,四個聲調的發音,與普通話對比:一聲平仄下滑,二聲、三聲相似。這樣,樂亭話聽起來婉轉平和,起伏不大,加上每句話最後一個字,多帶有習慣性的長音,而且還要轉幾個彎。在外地人聽來,就像唱歌一樣。當年,這些在東北習商經商的樂亭人,不論是掌櫃的、賬房先生,還是跑堂的、送貨的,滿嘴都是歌一樣的樂亭話;而那些推車挑擔貨郎,走街串巷的叫賣聲裡,既有樂亭大鼓的韻調,也有樂亭皮影的唱腔,比唱歌還要好聽。

“呔”字,是一個方言,常被用來形容“說話帶外地口音”的人。

  這些樂亭商人與當地人說話的口音差別很大,而且極富特色,自然是“呔”了,漸漸就有了“老呔”的稱呼。時間長了,樂亭商人成了“呔商”,樂亭話成了“老呔話”,去東北演出的樂亭皮影也成了“老呔影”。

  昌灤樂地處灤河下游,三縣交界,樂亭商人闖出一條致富之路後,同樣帶動了昌黎、灤縣等地百姓出關去習商經商。三縣地相連、水相通、親連親,互為“昌灤樂”老鄉,在經商中也互相合作。樂亭劉家的商號不僅聘請了昌黎、灤縣、灤南人擔任掌櫃和賬房先生,還和昌黎張家結成了親家,劉家的長孫劉灝娶的就是昌黎名門張家的女兒。這位張氏精明能幹,頗有經商之道,嫁入劉家後,因丈夫是個紈絝子弟,親自主持執掌長門“合德堂”的商號管理,成為有名的商界女強人。

  昌灤樂人同喝灤河水,文化相通,說話口音也很多地方相似,儘管有的區域有明顯差別(比如平原和山區),但在東北人聽來卻不好分辨,也就同樣把昌黎、灤縣人稱為“老呔”,到後來,連帶有唐山一帶口音的人,也被稱為“老呔”了。

  那麼,表現在文字上,究竟是“老奤”?還是“老呔”呢?

  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民國年間樂亭縣誌中,記錄樂亭商人時,用的是“老奤幫”,後來涉及到這個字時,也多用“奤”字,如“老奤影”。現在,則改為了“老呔”,如前幾年樂亭編寫的一部記錄百年輝煌商史專著,書名就叫《呔商之路》,在介紹樂亭皮影時,也改為了“老呔影”。在鄰縣昌黎,則一直用 “老奤”二字,併成立了“老奤文化研究會”專門研究“老奤”文化,唐山其他地方也常用這個“奤”字;而且對 “老呔”,還是“老奤”,還引起了不小的爭論;同時,對“老奤”、或“老呔”這個稱呼的褒義和貶義也多有評說。

  在此,我們不妨從“奤”和“呔”字的釋義,分析一下“老奤”和“老呔”,哪個說法,更合字義、更合情理、更加確切。

  先說“奤”字。

  從查找到的一些資料看,“奤”是一個多音字,有三個讀音,分別為:(pò)(hǎ)(tǎi)。

  這三個讀音的基本釋義為:

  一、奤(pò),臉龐肥大。

  二、奤(hǎ),地名用字:奤夿屯(Hǎ bāTún),位於北京昌平馬池口鎮。

  三、奤(tǎi),1、一些地方對身軀肥大,行動笨拙人的謔稱。2、舊時南方人對北方人的貶稱。

  在一些工具書中,對“奤”字(發tai音)的釋義為:言不正。見《玉篇》(《中華字海》422頁)。

  《廣韻》“奤”(發tai音),註釋為:言語不正。(《漢語大字典》第1卷,695頁)。

  《字彙補》“奤”(發tai音),謂語音不正,或與本地不同,多指操北方口音。“奤子”猶“侉子”,南方人稱操北方口音的人。明陸容《菽園雜記》卷十二:“南人詈北人為奤子。”趙元任《鍾祥方言記》:“奤,稱北方人叫奤子。”(《漢語大詞典》,1553頁)。

  奤(發tai音)亦作“呔”。方言。說話帶有外地口音。(《辭海》1627頁)。

  另外“奤”在貴州方言中,讀“mang”,一聲,常用來稱呼臉大肉多的人,含有喜愛的意思。奤子:胖子。“你家么兒(年幼的兒女)臉奤嘟嘟的,好可愛哦!”

“奤”在關中方言中,讀xin,一聲,意思:1、臉大的專用名詞。2、有“二”的意思。引申義為 “二桿子”,常用來貶低或貶損人。例:“這人滿奤的!(這個人好愣啊!)” “這娃臉奤的!(這個孩子的臉好大啊!)”。

“奤”在安慶方言中,讀hǎ,意思:(商品)質量差,(人)弱勢或品德差、心眼壞。例:“這種子是奤的,你要好的,我給從新找。”“那個人奤得死,你莫跟他纏(你別跟他摻和)”。

  再說“呔”字

“呔”字有兩個讀音:分別是(dāi)和(tǎi)。

  一、呔(dāi),嘆詞。 突然大喝一聲,使人注意。多見於早期白話,如:呔,狗奴!快些拿了頭來,就放你去!(《說岳全傳》)。過去,聽劉蘭芳、單田芳講評書《楊家將》時,常聽到這樣的一聲喊。

  同時,“呔”( 發dāi音)為甘肅武威等地的方言口語,是打招呼、喊人的意思。

  從這些資料中看,“呔”和“奤”(發tǎi音)最相通一點,是說話語言與本地不同,或用來稱呼有外地口音的人,而且兩者可以互用,因為在“奤”字的釋義中,有一條解釋:“奤”亦作“呔”。

  《昌黎文化研究》刊登過一篇題為《老奤的來歷》文章,講述了一個民間故事,意在輔證“老奤”的來歷。故事的大意為,昌灤樂一帶,歷史上有位叫王蘭春的武將,在每次率兵打仗都要身先士卒,衝鋒在前,有萬夫不擋之勇。這位王將軍上陣打仗,從不以真面目示人,而是臉上戴一個碩大如斗的面具,並從不與交戰方通報姓名,只告之是京東永平府人(昌灤樂地區),同時,在動手之前,還要大喊一聲:難道不認得這張大面具!

  當時,雙方交戰有文官負責記錄戰場的情況,敵方記錄戰事的官員,不知道這位頭戴大面具的將軍姓甚名誰,只得記下“大面”將軍,如何能征善戰。因古時字是豎寫的,記錄者書寫得匆忙,把“大”和“面”字,寫在了一起,“大面”將軍寫成了“奤”將軍。後來,軍中就直接稱王老將軍“老奤兒”將軍。

  清末民初,昌灤樂一帶到東北經商做買賣的人越來越多,這些帶有外地口音的人,被當地人稱為“老奤兒”,商人們覺得這個稱呼不雅,有貶義,就和當地人講起“老奤兒”將軍的故事,稱讚“老奤兒”將軍的威名,還說這就是 “老奤兒”的來歷。

  這個說法,有些望字生意,像拆字遊戲,顯然忽視了“奤”字的發音。因為“大面”組成的“奤”字,其釋義為“臉龐肥大時”,確切的發音為“pò”,而非“tǎi”。

  同樣有意思的是,在樂亭也有“老呔兒”為樂亭二字的諧音,“老呔兒”是老太爺的簡化,是對樂亭人的尊稱等說法和故事。

  民間只所以演繹,或編造出這些故事,主要原因是,過去昌灤樂人認為“老奤”,或“老呔”這個稱呼含有貶義。即便是現在,人們對此仍爭論不休,有的認為是貶義,有的則認為含有褒義,可謂褒貶不一。

  那麼“老奤”或“老呔”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裡面究竟含有“貶義”,還是“褒義”呢?

  通過分析“奤”字和“呔”的釋義,基本上可以得出結論,東北地區當初稱昌灤樂人為“老奤”或“老呔”,是因為口音不同而來的,就如同我們當地人稱操南方口音者為“侉子”。

  這個稱呼是貶義的?還是褒義的呢?應該說,褒義是沒有的,貶義的成分也不那麼大。

  在“奤”字的釋義中,最具貶義的是:明陸容《菽園雜記》卷十二中“南人詈北人為奤子。”詈,是罵的意思。這個例子《康熙字典》,在“奤”字中也引用了。但這個說法出現時,昌灤樂人還沒有被稱呼為“老奤”,而且南人和北人的範圍很大,這裡的北人並非專指昌灤樂人。

“老奤”帶有“貶義”,是前面加了“猾”這個形容詞,或定語後產生的。

  由於在東北經商的昌灤樂人頭腦靈活,精明能幹,所經營的貨棧、店鋪、錢莊幾乎遍佈東北各地,而且一個個掙了大錢,發了大財。

  舊時講的是“士農工商”,商人的地位比較低下,在人們的傳統觀念裡,也認為“無商不奸”, 稱商人為“奸商”,也就形成了昌灤樂人奸詐、狡猾的偏見,並留下了“奸老西兒(晉商),猾老奤兒(昌灤樂),又奸又猾蘇老蠻兒(蘇州南蠻子)”的說法。

  經商之道,自然以逐利為目的,但商家自有道義,並非逐利不逐義。著名樂亭商人孫秀三,擔任長春商會會長多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東三省淪陷,日本人極力拉攏這位東北商界的領軍人物和社會名流。孫秀三作為一個有民族氣節的愛國商人,對同僚說:人們常說商人逐利不逐義,商人奸猾,無奸不商,但商人要逐小利知大義、明大理、有大節。人們可以說我是奸商,但絕不能讓人們罵我是漢奸!

“事變”發生後,孫秀三指示在哈爾濱的益發合分號,捐款支持馬占山的抗日隊伍。隨後,他辭去長春商會會長職務,不再出席各種社會活動。1932年,日本扶植的偽滿洲國傀儡政府成立後,孫秀三乾脆以養病為名,躲避大連黑石礁別墅,對日偽政權任命的所謂“新京特別市自治委員會委員”等職務不予理睬。

  總之,從“奤”和“呔”字的釋義分析,稱“昌灤樂人”為“老奤”,或“老呔”,沒有褒義,也沒有什麼太多的貶義,不過只是一個因口音不同,演變而來的民間俗稱,沒有必要強調它的褒義和貶義。

  至於,書寫用字上,是“老呔”?還是“老奤”?在今天,隨著最漢字的進一步規範,從“呔”與“奤”字的釋義,以及兩個字的字意詞意上分析,“老呔”要更為確切和合理。

  一是“呔”和“奤”在釋義上相通,可以互用。二是“呔”可視為象聲詞,“奤”可視為象形詞,用在區別口音不同時,“呔”字更為貼切。三是新版《現代漢語詞典》,根據“呔”和“奤”的字形和詞形,進行了規範和劃分,“奤”字(發tǎi音),歸納在了“呔”(發tǎi音)字目下,把“奤”(發tǎi音)列為了“呔”(發tǎi音)的異體字:

  呔(奤)tǎi 方言,形容詞,說話帶外地口音。(見2005年第五版《現代漢語詞典》1317頁,2016年第七版《現代漢語詞典》1263頁)。

  同時,新版《現代漢語詞典》中,“奤”字(發tǎi音)沒有單列的字目,其單列字目:“奤”(發hǎ音)為地名,即位於北京的奤夿屯(Hǎ bā tún)。

  另,在“奤”字(發tǎi音)的釋義中,有一條為:“一些地方對身軀肥大,行動笨拙人的謔稱。”如以此意理解“老奤”,就有了貶義,但昌灤樂人和東北人比起來,身體並不肥大,行動也不笨拙,如果因此稱昌灤樂人為“老奤”,似沒有什麼道理,可見這個“奤”並不確切。這樣看來,當初選擇這個字,或是不清楚東北人稱昌灤樂人“老奤”的原因,或可能沒能瞭解“奤”字的釋義和詞形詞意,結果以訛傳訛。前面說過,臉龐肥大的“奤”,其發音為“pò”,而非“tǎi”。

  昌灤樂人有特點的,是說話的口音。由此可見,“老呔”應該更符合這個因口音而來的稱呼的原意。

“老呔”耶?“老奤”乎?此文作為商榷,望可拋磚引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