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揚州的大明寺位於江蘇省揚州市西北的蜀崗中峰上,大明寺之所以名揚海內外,其悠久歷史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這裡曾經出了一位大德高僧,他就是唐代的鑑真和尚。鑑真和尚曾在大明寺講律傳戒,名聞遐邇,為僧俗所景仰,有著崇高威望,享“江淮化主”之譽。

之所以取名大明寺,是因為該寺建於南朝劉宋孝武帝大明年間,故稱大明寺。隋仁壽元年,文帝楊堅六十壽辰,詔令在全國三十個州內立三十座塔,以供奉舍利,其中一座建立在大明寺內,稱“棲靈塔”,寺從塔名,故“大明寺”又稱“棲靈寺”,又因大明寺在隋宮、唐城之西,亦稱“西寺”。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鑑真,俗姓淳于,揚州人,生於唐武則天垂拱四年,圓寂於代宗廣德元年,享年75歲。鑑真14歲出家,從大雲寺智滿禪師為沙彌。18歲從道岸律師受菩薩戒,立志捨身,弘揚佛法。20歲隨道岸西遊二京,究學三藏。21歲在長安實際寺隨弘景律師登壇受具足戒。道岸、弘景皆律宗巨匠,精通“五明”,鑑真遂能在佛經義理、戒壇講律、焚聲音樂、廟堂建築、雕塑繪畫、行醫採藥、書法鏤刻等方面多所領悟,時有進益。此後,更從高僧融濟、義威、遠智、大亮、全修、慧策等請教,不囿於宗派門戶,遂能博學益智,境界高遠。27歲回揚州大明寺,興戒壇、繕道場、建寺舍、造佛像、修塔宇、講法誦經、寫經刻石、廣施醫藥、普濟眾生,不遺餘力。46歲繼道岸、義威之後,為一方宗首、持律授戒,獨秀無倫,前後授戒度人略計四萬有餘、澤及遐邇,道俗歸心,仰為“江淮化主”。下圖為鑑真大師坐像。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他的百折不回的堅強意志,令後人無比景仰與敬慕。鑑真在日本傳播佛教戒律、興造寺廟佛像、廣授書畫技藝、推廣醫藥飲食、弘揚大唐文化,被日本人民奉為“文化恩人”。日天平寶字三年,鑑真率弟子普照、思託等在奈良建成唐招提寺,並由東大寺移居於此。經營既久,佛光普照,遂成日本律宗之祖庭,而鑑真亦有扶桑律宗太祖之稱。鑑真大師是傳教弘法的光輝典範,是中國人民的友好使者。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罕見的傑出人物,也是大明寺最大的榮耀和驕傲。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大雄寶殿前面,儘管下著雨,香客仍絡繹不絕。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大明寺的歷史,可以說是多災多難的,唐會昌三年的時候棲靈塔遭大火焚燬。會昌五年,武宗詔令毀全國大寺四千餘所、中小寺院四萬餘所,佛教徒稱之為“會昌法難”,大明寺未能免於此難而遭毀壞。唐末吳王楊行密興修殿宇,並更名為“秤平”。宋景德年間,僧人可政化緣募捐。集資建塔七級,名“多寶”,真宗賜名“普惠”。但寺廟直至至明初仍沿稱”大明寺”。明英宗天順五年,僧人智滄溟決心重建廟宇,經師徒三代經營,規模漸復;後經變亂,塔寺又再度變為荒丘。萬曆年間郡守吳秀建寺復塏。崇禎年間巡漕御史楊仁願又重建寺廟。清康熙、乾隆二帝多次南巡維揚,寺廟不斷增建,規模逐步宏大,光祿寺少卿汪應庚費力頗多,大明寺遂成為揚州八大名剎之首。雍正帝曾題聯“萬松月共衣珠朗,五夜風隨禪錫鳴。”乾隆帝曾題額“蜀岡慧照”,題聯:“淮海奇觀別開清淨地,江山靜對遠契妙明心。”清廷因諱“大明”二字,曾沿稱“棲靈寺”。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乾隆三十年,當高宗第四次巡遊揚州時,御筆題書“敕題法淨寺”。咸豐三年,法淨寺毀於太平軍與清軍之兵燹。同治九年,鹽運使方浚頤重建。民國二十三年,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邑人王柏齡(字茂如)一度重修寺廟。民國三十三年,大明寺住持昌泉禪師與程幀祥募集資金,由王靖和董理工程,重修廟宇佛像。1951年修建寺廟。1957年8月,法淨寺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1963年,又重修寺廟。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平山堂”初建於宋慶曆八年歐陽修知揚州時,年42歲。公務之餘,寄情于山水詩酒,遊目騁懷,築平山堂作講學、遊宴之所,數月而成。因望江南諸山,含青吐翠,飛撲於眉睫而恰與堂平,故定堂名為“平山堂”。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北簷下有清光緒二年林肇元所題匾額:“遠山來與此堂平”亦點明含義。山堂建成後,歐公寄書前任太守韓琦曰:“獨平山堂佔勝蜀岡,江南諸山一目千里”。可見歐公於平山堂前眼界寬廣而心曠神怡,歐陽修有《朝中措·平山堂》詞,抒發其堂前感受:“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植堂前楊柳,別來幾度春風?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盅。行樂直須年少,樽前看取衰翁。”這首詞後來被人刻石嵌人廊壁。平山堂前築石臺,圍以欄檻,歐公親植柳樹,時稱“歐公柳”。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今日之揚州大明寺平山堂是同治九年鹽運使方浚頤重建。其建築為宏宇敞口,面南五楹,七架粱,前有卷柵廊。在明間北廊柱軸線上設落地罩,從罩到簷柱以北設走廊與“谷林堂”相連。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歐陽修在楊州關心民瘼,秤擊暴斂,深受百姓愛戴。民感其德,曾建生祠於“舊城”,歲久祠廢,後移於平山堂後。乾隆五十八年,鹽運使曾按宮廷藏本臨摹歐陽修圖像懸於壁間,咸豐年間,祠毀於太平天國兵燹。光緒五年,兩淮鹽運使歐陽正墉集族人白金五千餘,以楠木重建今日之歐陽文忠公祠。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寺內的藏經樓,面南背北,二層五楹,九架樑,單簷硬山,前有捲棚廊,大廳內頂棚作藻井狀,每一方格中彩繪盤龍圖案,顯得威嚴隸穆。鏤空花脊,屋脊之上,陽嵌“法輪常轉”四字,陰刻“國泰民安”四字。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藏經樓外,石榴花正紅。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藏經樓正廳玻璃龕內供奉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白玉坐像,佛龕前方下設寶座,寶座前置香案一張,上置佛像、香花燈燭等。此處為方丈或法師弘揚佛法、宣講佛經之所。藏經樓二樓為藏經處,置高3.5米、寬1.8米的大型書櫥10張。內藏乾隆《大藏經》、《佛光大藏經》、敦煌《經卷》等諸多佛教典籍。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寺內的臥佛殿,每天會有實景演出《鑑真東渡》,介紹大師不平凡的一生。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重點說下這個棲靈塔,該塔共九層,始建於隋仁壽元年(601),唐代詩人李白、高適、劉長卿、蔣渙、陳潤、劉禹錫、白居易均曾登臨,並留下千古絕唱,反映了被譽為“中國之尤峻特者”的棲靈塔氣勢磅礴、高聳雲天的雄偉氣概。這個塔是整個瘦西湖景區內最高的建築,登臨塔頂可將瘦西湖美景一網打盡。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該塔始建於隋仁壽元年。仁壽元年文帝楊堅六十壽辰,詔令在全國三十個州內立三十座塔,以供奉舍利,其中一座建立在大明寺內,稱“棲靈塔”。唐代詩人李白、高適、劉長卿、蔣渙、陳潤、劉禹錫、白居易均曾登臨,並留下千古絕唱。唐唐武宗會昌三年“滅佛”,棲靈塔亦被拆除,大明寺只剩“棲靈遺址”。宋真宗景德元年,僧人可政募集資金建造了一座七級多寶塔。這座塔又於南宋時毀圮。直到1980年,鑑真大師像從日本回揚州“探親”,大明寺僧眾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經幾代住持虔心操作,多方募化資金,終使寶塔於1995年歲末落成。塔為方形,九層,為仿木構樓閣式,凸顯唐代建築風格。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從塔頂往下看,可飽覽瘦西湖美景。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目光所到之處,滿目清秀,嬌翠欲滴。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綠色環繞中的瘦西湖。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此時天光頓開,遠處的揚州城赫然在目。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揚州大明寺門向南,門前建有一座古樸的牌樓,四柱三簷,斗拱託頂,仰如華蓋。青瓦朱柱,翹角飛簷。上方正中篆書“棲靈遺址”四字額,為民國初年鹽運使姚煜手書。寺門兩序牆八字向,左序東折牆壁上嵌雍正年間石刻“淮東第一觀”五大字,書法由金壇蔣衡(湘帆)書寫。右序西折牆壁上嵌石刻“天下第五泉”五大字,據唐代張又新《煎茶水記》中引用劉伯芻的話,將國內最宜煎茶的七處著名水源評定等次,列大明寺泉為第五,故有此刻。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而今的揚州大明寺建築,主體建築多為晚清風格,從牌樓、山門殿兼天王殿、大雄寶殿等主體建築佈置在一條南北中軸線上,並依山勢由低向高逐漸登升的佈局看,它與中國寺院建築的傳統程式是一致。近30年來,又陸續增建鑑真紀念堂、藏經樓、臥佛殿等建築,錯落於大明寺東園中,則又是另一種風光,尤其是重建的棲靈塔,在東園的偏南處突兀而起,高聳雲霄,塔前有鐘樓、鼓樓互為犄角,與居北處的一組建築群相呼應,匍匐於棲靈塔四周,若眾星拱月,輝映成趣。踏上蒼松翠柏掩映的百級石階,可直達大明寺。

揚州這座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的大明寺,到底都有哪些不俗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