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夷陵之戰贏了會怎樣?

小意

夷陵之戰,是劉備伐吳時的一場重要戰役,劉備在這場戰役中大敗而歸,蜀漢軍隊損失殆盡,劉備不久也病死白帝城,使得本來蒸蒸日上的蜀漢從此走了下坡路。很多人不禁為劉備惋惜,認為是他的一時疏忽大意致使輸掉了戰爭。其實,仔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劉備其實很難取勝,即便勝了夷陵之戰,也很難消滅孫權集團。



第一,戰略方向上的錯誤。劉備伐吳的重要原因,是孫吳背信棄義,偷襲奪取了荊州,殺害了關羽。劉備和關羽是結義兄弟,憤怒之下,才要舉兵報仇。但伐吳之前,諸葛亮等人苦苦勸阻,因為蜀漢的主要敵人是曹魏,應該繼續堅持“東和孫權,北拒曹魏”的戰略,伐吳只能使鷸蚌相爭漁人得利。諸葛亮主張對孫吳還是應該採用外交手段進行斡旋,不宜兵戎相見。但劉備和張飛不聽,堅持伐吳。這就犯下了一個大錯,就是戰略方向上的偏差。我們都知道,如果戰略思想上有誤,是很難取得戰爭的勝利的。

第二,各方面因素的制約。剛才我們說了,劉備伐吳的戰略是極其有問題的,是不太可能取得勝利的,因為受種種客觀條件的制約,伐吳根本不是明智之舉。

首先,從政治軍事上來說,當時的形勢是,曹魏統一了北方,幅員廣闊、人口眾多,經濟發達、軍事強大,可以說曹魏是一家獨大,而且時時都在想著滅掉孫權、劉備。劉備伐吳時,其實北方的曹丕一直都在密切注視戰爭的走向,如果劉備勝了夷陵之戰,曹魏肯定會有軍事動作,而不會放任劉備消滅孫權集團、使蜀漢發展壯大。

其次,當時蜀漢立國不久,當方面都不穩定。劉備伐吳是在自己稱帝三個月之後進行的,當時的情況是,劉備剛剛奪取了西川和漢中,人心不穩、局勢不穩,南方的少數民族控制區域還時常作亂。很多人說劉備伐吳不帶諸葛亮等於自己作死,其實諸葛亮勸阻劉備、劉備心中不悅只是其中一個小因素,最主要的是當時蜀漢建國不久,必須要有一個能力超強、威望極高的人來留守主持大局,除了諸葛亮,好像沒人能夠勝任。但是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劉備伐吳的時機根本不成熟。

再次,孫權集團的力量也不可小覷。劉備伐吳時,孫權在江東已歷三代,控制了長江以南的大片土地,民富物豐、基礎牢固,而且孫權手下文臣武將、人才濟濟,孫權又很會用人,夷陵之戰就是他力排眾議、堅持啟用陸遜而取得的勝利。夷陵之戰前,劉備軍隊勢如破竹,取得了一些戰術層面的勝利,但是孫權集團的主力沒受什麼損失,而且如果陸遜堅守不戰的話,勞師遠征的蜀漢軍隊是拿他沒辦法的。即便沒有火燒連營七百里,陸遜也還是有其他辦法的,而且即便是劉備贏了,恐怕也是慘勝,根本沒辦法徹底消滅孫權集團。


老眼讀書

孫權殺關羽、奪荊州的行為是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主要原因,所以夷陵之戰說白了就是雙方圍繞荊州歸屬問題而發動的戰爭。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建立了三國之一的蜀漢政權,並大造戰船、準備伐吳。

時間回到219年,劉備剛在漢中打敗曹操,自立為漢中王。漢中之戰後,劉備分封麾下的文武百官,勢力也達到了鼎盛。當時的劉備除了據有益州以外,還有荊州的南郡、武陵郡、零陵郡,這與諸葛亮當初在《隆中對》裡規劃的“跨有荊州和益州”的戰略設想基本符合。

東漢十三州(深紅色部分為荊州)


219年,前將軍關羽為了響應劉備在益州的勝利,也在荊州發動了北伐戰爭,包圍了曹操的襄陽和樊城一帶。一時之間,關羽軍隊聲勢滔天,連曹操也不得不避其鋒芒、商議遷都的事宜。然而好景不長,孫權趁關羽北伐的機會,派遣麾下的呂蒙、陸遜等人偷襲南郡。曹操與孫權合力擊敗了關羽後,關羽鎮守的荊州南郡、武陵、零陵全部落入孫權的手中。220年,關羽父子在臨沮被孫權軍隊俘虜後遭到了斬殺。孫權奪荊州、殺關羽的行為不僅嚴重損害了劉備之前與孫權約定的“聯盟”,更使得諸葛亮《隆中對》的設想化為泡影。

荊州七郡地圖



因此,劉備稱帝以後立即攻擊孫權,盡起水陸兩軍5萬多人沿江而下,深入荊州地界數百里。為了避免與吳軍水師交戰,劉備又命令蜀軍捨棄戰船全部上岸。劉備在荊州夷陵與陸遜相持了半年之久,始終無法前進,士氣低落、後勤困難,最後遭到陸遜的火攻,一敗塗地。亂軍之下,蜀軍只要依靠焚燒盔甲、糧草堵塞道路,才勉強保護劉備撤退回永安。夷陵之戰中,劉備派出去東征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滅,連隨軍的傅彤、馬良、張南、馮習全部戰死,鎮守江北的黃權被迫投靠魏國。夷陵之戰後不久,劉備在悲憤交加中病逝。可以說夷陵之戰是蜀國丟失荊州以後又一重大的挫折,它不僅使得蜀國奪回荊州的夢想破滅,更使得諸葛亮後來的北伐不得不繞道遙遠的漢中出兵。益州北部山川險阻、路途遙遠,使得諸葛亮北伐多次徒勞無功。如果劉備能在夷陵之戰中取勝,至少有三條路可以走:

最好的結果:統一南方,二分天下

夷陵之戰後,劉備可能會分兵進攻荊州各郡。只要他在荊州重新站穩腳跟,就有機會攻擊長江下游的孫權。平定江東以後,南方的交州也會歸附於劉備集團。事情能夠發展到這裡,中國的“南北朝”時代將會提前到來,最終的結果就是魏、蜀平分天下。不過以劉備的兵力很難做到這種程度,因為孫權與江東的士族集團聯繫密切、民心依附。

一般的結果:奪取荊州,罷兵言和

夷陵之戰後,劉備肯定會全力進攻荊州。當時的荊州7郡已經演變為了9個郡,主要是曹操在南陽郡的基礎上分離出了章陵郡和襄陽郡,其餘的武陵、長沙、零陵、桂陽、江夏、南郡6個郡都在孫權手中。夷陵之戰的失利會加大孫權防禦荊州的難度,也會動搖東吳的軍心。筆者推測劉備如果在夷陵之戰取勝,或許會奪取孫權佔據的荊州各郡,再與孫權停戰。如果劉備的兵力足夠強大,或許可以做到這種程度。

最壞的結果:平分荊州,吳蜀聯盟

如果劉備在夷陵之戰後取勝,但又無法徹底打敗東吳,或許會與平分荊州,重新回到214年“湘水劃界”後劉備和孫權在荊州的歸屬劃分。前提是劉備在夷陵之戰取勝,而雙方又同意何談。就算不能取得整個荊州,劉備拿回的荊州三郡也有利於後來的諸葛亮北伐。諸葛亮可以從荊州的漢水流域出兵,不必再翻越險要的秦川,勞師遠征。


中外歷史

首先得說,夷陵之戰劉備是不可能贏的!因為缺乏條件!其次,夷陵之戰看似劉備慘敗實則是蜀漢國庫不支所致!比如,在當時,蜀漢全國軍隊十一萬多,人口不足百萬。夷陵之戰劉備起兵七萬二,再加上為其提供補給的人員大致在三十萬人左右。三分之一人口參戰一年,除了每日耗糧是一個天文數字外,蜀漢勞動力嚴重不足,整個生產幾乎癱瘓。要不是劉璋在川中積累二十多年,真心敗不起這個家當!

其次,就算拋除以上因素,讓劉備攻破宜昌,佔領荊州。那麼劉備耗盡糧餉的問題還是客觀存在的!這時候,曹丕不會坐視不管的!曹丕在當時忙於整軍,無暇侵略兩國,但是卻一直保持兩國平衡!比如,蜀漢敗退以後,曹丕不但沒有趁機伐蜀,卻出兵東吳,大家都認為是曹丕太蠢,實則是曹丕不想讓東吳坐強!反過來,劉備擊敗東吳,曹丕也必然干涉,不會放任東吳不管的!而以劉備疲憊之師肯定難以繼續與曹魏對抗!所以,結果只能是劉備被魏吳兩國圍毆!


優己

這個問題問的相當有質量。

我個人覺得,當時以劉備的兵力和武將配置,確實是有可能打贏的。但是能有多少收穫卻又有2種可能性,分開討論。

可能性1,全取東吳全境,兵臨建康,生擒孫權。東吳滅亡。按三國演義所說,當時曹丕的策略是坐山觀虎鬥,等一方戰敗,再去攻擊勝利方,可以統一天下。假設劉備全取東吳,與曹丕還有一戰,此戰凶多吉少,很有可能是戰敗,不過也有可能僵持住。

壞情況就是劉備先取東吳,再敗給曹丕,一來一回等於幫曹丕打下了東吳。你再經營荊州和西蜀,也很難阻止魏國統一了。

好情況就是劉備超神殺戮,先取東吳,再敗曹丕,無人能當。大家聽說過一個哥們叫劉秀的麼?就是那麼秀。比陳獨秀還秀。發一封郵件,讓諸葛亮按照隆中對說的,兩路出兵,馬超當時還想著報仇,劉備自己正面,馬超去西涼立威,分分鐘魏國就難受了,可能可以統一。

第二種可能性,正面戰爭僵持住了,劉備雖然擊敗了陸遜,卻也沒有能力攻擊東吳的老本家,那很正常,曹操開始就沒人在東吳的地盤打贏過東吳。那麼劉備收下荊州。暫時言和。那麼就回到了最初的起點,就是關羽尚未北伐的局面。各自發育。未來慢慢打唄,可能諸葛亮就不是六出祁山了,可能就六處荊襄樊了。補給比岐山好很多,說不定能打,能不能打下比較難說,等諸葛亮掛了以後,還是魏國的天下。


小僧鳩摩智裝逼沒輸過

這個假設提得很好啊,我就說說我的看法。

如果劉備在夷陵之戰獲勝,那劉備就會率軍乘勝追擊收復荊州,收復荊州後劉備可能就不會回成都了,劉備會自己守荊州同時有張苞關興等輔佐,而成都會由諸葛亮輔佐劉禪,這樣一來隆中對戰略還成立。

如果上天能在給劉備十年休養生息的時間,劉備就會把荊州治理的比關羽還好,劉備收復荊州後會和東吳暫時和好,在荊州養精蓄銳,待時機成熟和諸葛亮兩面夾擊曹魏。

可天不遂人願,劉備夷陵慘敗後託孤白帝城,至此,隆中對戰略徹底瓦解。


天宇的文史情懷

夷陵之戰決定勝負的地方是在夷陵,但他實際上是一場孫劉之間的全面戰爭,戰線從長江北岸,一直拉到交州的紅河,珠江。

除了在夷陵對峙的劉備陸遜,馬良在武陵唆使五溪蠻暴動,庲降都督李恢領交州刺史從南中而出,交州刺史步騭率萬人北上,士燮煽動南中士族暴動,孫權親自蒞臨江夏督鎮。

也就是說即便劉備圍殺了夷陵的孫皎,擊穿了江陵的陸遜,他還是要面對洞庭湖對岸的孫權本部。但此時孫權的駐地在江夏,而不是他的大本營秣陵――孫權此時還有的打,戰爭將繼續陷入對峙。

這個時候我們再看,劉備已經被陸遜在夷陵拖住了很久,師老兵疲,而三峽路窄,夏季一過,後糧難濟。孫權前線盡失,士氣低沉,後方自己本身威望不足,難保萬一,曹丕又在一旁虎視眈眈。也就是說孫劉都拖不起了,於孫權可能更糟糕。

但問題關鍵是什麼?雙方再一次回到了湘江!劉備的水軍和孫權的水軍不知道誰強,但第二次湘水之盟上演的可能性非常高了……


慢了半拍4


這是個可笑的提問,

夷陵之戰已經失敗了,歷史沒有如果,那麼就來個如果吧,如果劉備戰勝東吳,把東吳滅了,那麼蜀漢也遍體鱗傷,只伸一口氣吧,魏國大軍一到,順勢把將死之蜀一口吞了,統一三國就會提前四十年,中國百姓就會提前四十年過上安定的生活。


老林230627576

這個問題很有深度!

三國三大戰役之一:夷陵之戰註定是失敗的,天時地利人和沒有一點是佔到的!最大的敗點還是出自於劉備本身,擁兵自重,帝王心強,忠言逆耳…

若此戰勝出,曹丕則兵分兩路,一路攻取漢中,一路攻打合肥直逼建安,屆時蜀漢將首尾難顧,劉備必敗!白帝城彈丸之地不能久守,劉備只能逃回漢中(不排除在半路被殺的可能)。漢中乃漢高祖舉義之地,易守難攻,加上有諸葛亮的把守,一時之間不會淪陷。即便是劉備安全逃回漢中,也是敗局已定,荊州,陳倉等咽喉要地以被曹丕佔領,曹丕只需休養生息三五載便可一舉拿下蜀漢!


峰戲說三國

我覺得一切都是龐統之死導致的,不調諸葛到西川,呂蒙攻不下荊州,後面一切都不會發生,主要是劉備人太少了,武將還是有幾個能打的,頂級謀士就那麼三兩個,少了就週轉不開了,沒有世家支持劉備,草根逆襲不容易呀。


有個賣衣服的人

三國時期,戰局風去劇變。官渡之戰,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大勢;赤壁之戰,決定了三國鼎足而立的局面;而夷陵之戰,卻隱約透露了蜀國的敗意,此戰之後明眼人早已看出了蜀國猶如強弩之末,開始走了下坡路。可是“欲申大義於天下”的蜀漢終究會讓人有些嘆惋,那麼我們假設一下,夷陵之戰如果結局反轉,又會怎麼樣?



蜀漢疆土擴大了,卻並不得人心



三國鼎立,從表面看,是一場戰爭決定的,但就根本而言則是源於三股門閥士族力量的碰撞。譬如曹操,代表的就是血統正朔,只要掌控了擁有血脈傳承的皇帝,其他的政權都是反革命;再比如劉備,代表的就是制度正統,想恢復的並不是漢獻帝的皇權,而是漢朝以來“非劉氏稱王者,天下共擊之”的制度;再比如孫權,則是佔山為王的諸侯割據的做派,也不管誰當皇帝,只要不去覬覦我父兄的遺產就行,而赤壁之戰更深刻的背景就是以此為基礎的。



龐統為什麼要獻連環計,周瑜為什麼堅持抵抗曹魏,徐庶進曹營為什麼一言不發。他們難道不明白統一之後可以減少兵戈,有利於百姓安居樂業麼?不,龐統、周瑜是江東士族的傑出代表,並不希望曹魏佔領江東,徐庶則是劉備陣營的,也認同恢復“劉漢天下正宗”的觀點。除此以外湧現的英雄,荀彧、黃蓋、韓當、闞澤、關羽、張飛等等,雖然有些出身武將,但他們的立場很鮮明,字裡行間可以體會到他們的堅持。

所以,夷陵之戰也一樣,即使劉備勝了,佔據了江東,也不會得人心。因為此時不比西晉滅吳,孫權仍是江東士族傑出的代表,保護著江東的門閥文化,也堅守著江東的士族規則,而劉備則是打破規矩的搗蛋鬼,短期內不會被當地士族、當地輿論接受。

不會一觸即潰的吳國,最終會倒向魏國



夷陵之戰後,蜀國沒有立刻滅亡,吳國也不會。所以,無論出於何種原因,吳國都會倒向魏國。吳國不同於蜀國,從來不講究正統,只是想保守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蜀國攻打吳國,絕對是滅國戰爭,因為蜀魏都是力圖統一的,都有著不能打折的理想。這迫使削弱的吳國轉而投靠魏國,要說報仇也好,也說歸順正統也好,總比活生生的兼併要體面的多。而吳國的倒戈最終會讓蜀國腹背受敵,吃不消,最後又強大的魏國“光復”。

蜀漢最終會在內憂外患中滅亡



蜀漢本身就是一個外來政權,只是在劉漢天下的口號裡隱藏了這個身份。局面良好時,還可以利用興興向榮的趨勢敷衍各個派系,一旦外界壓力太大,必然導致內部各派系互相抱怨、傾軋。內憂不除,外患尤強,即使張良在世也回天乏術,更不用說一個諸葛亮乎。

所以,有時候一場戰爭的失敗要比勝利更好,因為它牽動著局勢的變化,雖然失敗會帶來些許折損,但是可以避免頗多樹敵,反而讓局面更加開朗。這就是身為武將的劉備和身為軍事的諸葛亮之間的區別,這裡面的智慧差著境界呢。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雖然我們有時看不懂歷史,但仔細琢磨,也會對聖人的經典有些感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