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理論家蔣百里在二戰中依據中國地形提出開闢淞滬戰場正確嗎?

九龍福地

能不能不要吹蔣百里了,什麼在日本考第一...蔣方震(百里)至多是軍事教育家,或者理論家,他連一個連排都沒實際指揮過。(蔣百里只提過對日的持久戰和國防論,《國防論》主張守住“洛陽—襄陽—衡陽”,也許國軍難免有改變日軍進攻路線想法,於是開闢淞滬戰場。)

要說開闢淞滬戰場,我說日軍也可以吧?老蔣介和陳誠也想在上海打一仗(陳誠建議先幹掉上岸的日本海軍陸戰隊,但是打不下來,日本軍艦到了,低估了艦炮的作用和威力),還有就是想吸引歐美的注意和調停,想撿個軟柿子捏,把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給滅了,提提士氣;但是沒做到,而且成了填油,雙方都後來加入了精兵,成了大的會戰。

所以人越打越多,日本陸軍也來了,重武器都到了...結果中央軍先快打光了,別的派系一看老蔣都拼家底了,我們也一塊打吧。但是國軍的戰術和各方面均落後,首先說前面打海軍陸戰隊,攻堅就不行;其次進攻日軍陣地,還是用軍閥時期的老套路,以為對方是國內軍閥一衝就垮呢,結果桂軍精銳對陣日軍,用老戰術,死傷大半。日軍可不會見你一個衝鋒就撤退或膽怯,換來的都是精準的射擊和絕對有效的壓制。


後來呢,長江流域是國軍統 治 中心,沿著設計的路線撤退,可這不是古代了,那些河流哪裡擋得住現代化的軍隊?這下好,日本人沿長江兩岸追擊。也就是說淞滬會戰硬生生打成了添油戰,國軍集中了中央軍和各軍閥的精銳還是沒打的過鬼子....也讓日軍主戰派來了精神,一聲嘆息!


李三萬的三萬裡

這個問題不夠準確。開闢淞滬戰場建議是非常正確的,但不是蔣百里,而是他的學生陳誠。保定軍校第六期學生,中國國民革命軍上將,當時的國民政府軍委會軍政部部長。

一,1937年9月,曰蘇蒙戰爭在熱河打響。軍委會派陳誠等人赴熱河考察這場戰爭,為我國抗戰做準備。陳誠回南京後,向軍委會提出“牽牛鼻子”計劃。即:鑑於日軍機械化程度高,會象蒙古騎兵一樣由北向南風掃中國。在華北平原我軍很難有效抵抗其機械化裝備。建議在上海開闢戰場,將曰軍引入多山多水的長江一線,減弱其機械化的威力。我軍則可以利用地形水勢,與倭寇迴旋持久作戰,以空間換時間。恰好,陳誠的建議與蔣百里的《國防論》,軍委會德國軍事顧問法肯豪森的意見相符。統帥部經過連續三天討論,並報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同意後,主動挑起淞滬之爭(以日軍人數超出領事館駐軍規定,且有在華犯罪紀錄為由)。戰爭開始一個月,日軍只派一個師團增援,尚在觀望揣測中國政府意圖。但四川軍閥楊森帶著三個軍星夜到達無錫蘇州一線時,並宣揚殲滅在滬日軍。日軍這才迅速調集關東軍和海軍部隊進入淞滬。總計日軍投入兵力28萬,艦船157艘(包括航母2艘),飛機470架。我軍投入兵力59萬,艦船63艘,飛機291架。

二,淞滬戰爭是一場不宣而戰的戰爭。因此中日戰爭很長時間都沒宣戰。直到1939年,中國政府才向日正式宣戰,加入反法西斯陣線,贏得世界各國支持。日本在這年遭到中國提案強烈遣責,以19:0通過,被迫退出“萬國會議”。


三,淞滬戰爭歷經三月,雖以失敗而告終,但打破日軍“三個月佔領中國”的神話,使日軍陷入“中國人民汪洋大海”之中。毛澤東據此寫下《論持久戰》,將牽牛鼻子戰略上升到理論高度,指導全國抗日戰爭。具體請查閱筆者舊作《1938.武漢大撤退》。


嚴家慶

蔣百里在其所著之《國防論》中的確提出過開闢淞滬戰場類似想法,不過最終國民政府決定在上海主動出擊,開闢淞滬戰場是經歷了一個比較複雜的決策過程,蔣介石是基於自己對日本軍部的認識以及他的智囊和幕僚的意見所做出的決定。

蔣介石曾經在自己的日記中明確表明了自己的國防戰略,即“強國之國防,重邊疆,採攻勢;弱國之國防,重核心,採守勢”。除了蔣百里之外,蔣介石身邊的德國軍事顧問法肯豪森也向他提出了類似建議,法肯豪森建議蔣介石以四川為最後根據地,並且向蔣說明了應該建立最後之總預備隊。同時,法肯豪森還建議國民政府應該設法引起國際交涉,這樣對於中國是有利的。

在抗戰爆發前,蔣介石已經派員赴四川等西南地區進行考察,意在為未來建立抗戰根據地做準備,1935年蔣介石曾經親自飛赴重慶,並很快建立了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重慶行營。在注重西南的同時,蔣介石以及國民政府還非常重視開發西北。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蔣介石以及他的高參們迅速決策,決定在上海主動出擊,將日軍主力吸引到中國南方來,因此有了“八一三事變”的發生,事件的發生也的確按照蔣介石的構想來的,日本軍部在上海發生衝突後決定以南方為主要戰場,華北地區的大量日軍被抽調到華東,日本的海軍主力也在上海附近集結。淞滬戰場上中國軍隊投入了近70萬人,日軍方面投入了大約四十萬人,最終中國軍隊付出了將近20萬人的傷亡,淞滬戰役的成功之處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神話,同時為戰略後撤做了很好的準備,不過當中國軍隊從淞滬戰場撤下來後,後續的安排就亂套了,因此才有了後來的慘烈的南京保衛戰的發生。

因此可以這樣評價蔣介石及南京國民政府的開闢淞滬戰場的策略:構想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在執行過程中並沒有完整仔細的配套措施。


青年史學家

抗日戰爭就日本當局來說可以說是早有預謀,大的稱霸策略“欲稱霸世界、必先征服中國;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中國東北”可以說是很早就已確定。

對中國的相關各方面的情報工作也從清末就持續不斷的進行當中,對中國的官場、各地武裝勢力、各方面生產能力、民情鄉俗、兵地要志、山川水文、交通設施及狀況等等所有方面均花大量人力物力作過詳細調查。

相關作戰計劃、預案等也早就制定完畢;兵旗推演亦進行過不知凡幾。

然而,由於日本軍方的縱容,日本軍隊養成了下克上的習慣。9.18事變就絕不是按日本戰略步驟進行的,雖然進攻方向沒錯,但進攻時間確是以板垣徵四郎、石原莞爾為首的少數幾個參謀及低級軍官在奉天特務機關土肥原賢二和花谷正配合下擅自發動的。

而7.7瀘溝橋事變這一幕又重新上演,雖然日本軍方早有預謀,也排兵佈陣到位。但攻進時間依然是為低級參謀官佐所左右。

而到淞滬會戰時,本來中日雙方在華北地區正打的戰火紛飛,日本海軍立功心切,其陸戰隊藉機生事挑起戰端。中國軍事家蔣百里先生認為如日軍真從上海發動大規模攻勢,那麼沿長江逆流而上成仰攻勢態,對中國抗戰是十分有利的。長江流域水網密佈、丘嶺眾多對擁有重武器、機械化優勢的日軍來說並不佔地利。而且這樣一來也勢必分散日軍兵力,變為多點進攻。中國方面正好可以利用地形、地貌及內線優勢和水上交通彌補陸上運力不足,更加有利於集中兵力與日軍對抗。

事後抗戰形勢果然證明了這個點戰略的正確。日軍主力在中國東北、華北、華中地區分兵三處,面對幅員遼闊的中國,本就不多的兵力可謂捉襟見肘。看似步步緊逼、凱歌高奏,實際上卻無法取得決定性的戰果。而中國方面卻得以在廣闊的華北、華中、華南除正面戰場外,又到處開闢敵後戰場。使日軍徹底陷入了中國戰場的泥潭。

這一戰略為中國抗戰爭取到了戰略主動,也爭取到了戰爭時間。然而日本方面由於對戰爭資源的迫切需求,在中國戰場僵局的情況下,又以賭博心態開闢了太平洋戰場,而終於迎來了滅徹底敗亡。


史可見證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還原當年的狀況。抗戰之前,中國與日本的綜合國力與軍力,和日本相比相差巨大;兵源素質和訓練更是天壤之別。所以無論蔣百里還是委員長,考慮更多的是在這樣的前提下如何打,如何勝的問題。

從中國歷史上看,從北部中國向南部中國出兵,在敵強我弱及兵種裝備優劣明顯的情況下(古代是騎兵對步兵,當時是機械化陸空立體對單一步兵),從北向南的勝率壓倒性優勢(歷史上南向北統一全國只有朱元璋和國民革命軍)。尤其是北向南方向,南方一旦失敗,則失去戰略後方,直接面對大海,尤其是當北軍北向南同時迂迴四川貴州廣西(南宋崖山之敗就是前車之鑑)!

而中國歷史上逆長江由東向西,第一、有寬廣的戰略後方(無論西南還是西北),同時與戰略合作國有直接的陸路溝通(東南亞、蘇聯);第二、中國江河的支流,大多南北走向。長江沿岸河網縱橫,不利於大機械化部隊的展開和進攻,地形能將雙方裝備優劣差別降到最低。第三、南中國氣候與日本差異巨大,利於利用水土不服造成敵方戰鬥力下降。

基於此,蔣百里與委員長制定了抗戰戰略方向,以及持久戰的方針-空間換時間!基於此,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中國軍隊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集結全國精銳而主動發起淞滬會戰!目的就是將日本的戰略進攻方向從華北南下變成從上海西上!

至於說決策是否正確,需要看結果:中國抗戰的最終結果,實現了委員長的:空間換時間、全民族抗戰、待國際事變而取得最終的勝利!

從這個意義上,淞滬會戰扭轉了中國戰場的戰略方向,將戰略主動抓在中國手中,並最終取得了抗戰的勝利!無疑是正確的!


孤鷹--張靜

這個問題的本質就是所謂的把日軍進攻方向改變,也就是把日軍由北到南的進攻路線誘導為由東到西。不過這種理論自然是有一定的錯誤性,因為這理論是在看到日蒙戰爭中,日本機械化部隊的作戰能力,並且由於當時蔣百里到過德國,很清楚機械化部隊在平原地區的戰鬥力。所以才會主張把日軍誘向山川密佈的江南,不過這卻導致了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那就是將整個防禦重心放在了長江沿岸。



日軍的機械化部隊本來機械化程度比較低,基本算得上是隻能用來快速機動。但是日本海軍可不是吃素的,國軍將士就算是最精銳的德械師,一放到淞滬戰場上,都註定是被束縛住,畢竟你敢在日軍戰列艦射程之內作戰嗎?日海軍460毫米艦炮,一炮可以報廢掉一個營。讓陸軍去冒著艦炮轟擊作戰,實在是不理智。何況日寇作戰計劃中,就已經有了佔據長江而上的計劃,也就是說日本進攻分兩路,一路是由北入南,一路在海軍的協助下攻下長江沿岸重要城市。



而當初蔣介石選擇在淞滬戰場主動出擊的原因,並不是蔣介石希望什麼誘導日軍由東到西。因為日軍大本營早就有了規劃,不是蔣介石所能改變。蔣介石希望在淞滬這個美英法租界眾多的地方作戰,以達到引起國際干預的目的。這是蔣介石抗戰最大弊端之一,沒有看懂國聯只是一個帝國主義利益買賣的地方。


並且這個開闢淞滬戰場是陳誠在借鑑蔣百里的理論上提出的,所以其實這個所謂的開闢淞滬戰場理論,不是蔣百里所制定的。而戰後出於抬高蔣介石功勞的目的,硬是把蔣介石主動在淞滬戰場進攻視為是英明的開闢淞滬戰場。


小司馬遷論史

首先,蔣百里確實是戰略理論家,但日軍打不打上海完全和老蔣無關,也和蔣百里無關,可以說這場仗必然會打,和近些年吹噓老蔣的什麼由東向西戰略沒有一點關係。

反正都要打,晚打不如早打,趁日軍較少又自以為優勢較大直接A過去滅了就是。至於有沒吸引華北主力一說,可能有,但並不重要,畢竟上海是遠東金融中心,是老蔣的錢庫,又離南京這麼近,決不允許眼皮底下有日軍。

但上海的問題在於地理位置對國軍太過不利,實際上國軍高層也認為上海很難守住。所以蔣百里的淞滬防禦策略真正的意義是保護南京,甚至是保護兩湖。這個戰略的重點是設立足夠大的戰略縱深,把防禦重點放在江陰一帶。然後再通過迂迴穿插切斷日軍補給,包抄消滅日軍,當然這是理想狀況。

國軍高層也基本接受了這個策略,早在三十年代初就在南京與上海之間設立了多條防線和要塞,包括戰時體制的規劃都做好了。

只是實際執行層面太次,先是淞滬會戰開始時大量部隊都沒有剿滅少量駐防日軍,接著在日軍大規模登陸後多次出現指揮失誤。最後在明知不可敵的情況就為了等國際干涉,非要繼續投入部隊。結果導致損失過大,撤退反而演變成潰敗,缺少縱深後備隊導致日軍長驅直入,更讓建設多年的江陰防線形同虛設,為南京快速失守埋下伏筆。


臥家人

蔣百里深諳日本侵華戰略,就是採用元滅南宋由東北入華北進陝入川戰略迂迴,先乘中國尚未準備,入主西南,佔據中國戰略大後方,然後戰略機動兵團由北而南下,平原丘陵地帶便於大規模機動前進全殲中國軍隊主力完成佔領中國之構想,蔣百里在淞滬之戰役戰術之死地,平原丘陵地帶開闢第二戰場,實則是打亂日本險惡之戰略用途使其分兵,則使戰役死地轉換為戰略生地之奇計,日本島小兵力少資源匱乏,必陷於持久戰之中,且政治經濟上歐美在華東的利益重大,勢必與日本不斷產生衝突。藉以淞滬開戰,

達到空間換時間以弱勝強之目的。


荷昇

軍事理論家蔣百里提出在淞滬開闢戰場絕對正確。

在淞滬會戰中,當時國民政府把中央軍主力幾乎全部調了上去,其中包括30個德械師,在會戰中中國軍隊付出了屍山血海的代價,30個德械師幾乎傷亡殆盡,後來很多人批評蔣介石不該把德械師放在淞滬一帶,因為淞滬一帶水網密佈,不利於德械師作戰,從淞滬會戰的結果看,好像是這麼回事,可實際上在水網密佈的淞滬會戰是當時最好的選擇。

淞滬會戰是中日兩軍第一次大規模會戰,中日兩軍都付出了重大傷亡,很多人只看到了水網密佈的淞滬戰場限制了德械師,可卻沒看到實際上日軍手受到的影響更大,眾所周知,在淞滬會戰時,日軍兵鋒正盛,而且日軍機械化水平要遠高於國軍,而國軍調集重兵把日軍堵在水網密佈的淞滬,實際上是限制了日軍機械化部隊,想想看日軍機械化部隊在戰場上要是一旦展開,在憑藉海空軍的優勢,那對缺少重武器的國軍來說就是大屠殺。

舉例說,日軍在淞滬會戰的同時也在平津調起戰爭,平津一帶都是大平原,當時國軍在平津一帶也佈署了重兵,同時戰前就做了充分準備修建了大量工事,可日軍在華北平原展開了機械化部隊向前平推,缺少重武器的中國軍隊哪裡是對手,幾乎一潰千里,當時在長城抗戰中出盡風頭的宋哲元部中央軍劉峙所部也不能說不用命抵抗,可是卻真打不過啊,劉峙更是被當時國人稱為長腿將軍,而在淞滬會戰卻沒有出現中國軍隊一潰千里的這情況,在同樣將士用命的情況下就只能說佔了地利的優勢。

蔣百里提的這建議確實為國家立功了,因為戰前日軍喊出了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口號,而淞滬會戰就死頂了日軍三個月,可以說極大的鼓舞了中國軍民的士氣,如果中國軍隊不在淞滬打會戰,而是在平原打,那 中國抗戰形勢真就不好說了。


天宇的文史情懷

在上海進行主力決戰,是寄希望於在上海利益巨大的西方列強進行調停,可惜西方列強主要精力放在對付蒸蒸日上的納粹德國。淞滬會戰幾乎拼光了精銳的中央軍,幸虧後面改變了會戰策略,敵前敵後全面抗戰,利用地形地利拖住日軍,就是不談判,就是不投降,堅持到先有蘇聯,後有美國的援助,堅持到日本偷襲珍珠港,反法西斯聯盟的成立。淞滬會戰犧牲巨大,但敢於亮劍,點燃全民族抗戰熱潮,如果像張學良那樣不抵抗政策,兵敗如山倒,大小軍閥各個忙退路,重蹈東北軍覆轍。熱血捍衛國土,中央軍不是東北軍,蔣中正不是張漢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