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古代“四大圩鎮”指的是?

夢隱晨

廣西古代“四大圩鎮”,指的是桂林的大圩、賓陽的蘆圩、蒼梧的戎圩、 貴縣的橋圩。

桂林的大圩

大圩古鎮在灕江東岸,父子巖東南,磨盤山北。史載,古鎮始建於北宋初年,中興於明清,鼎盛於民國時期,距今已有千年歷史,遠在600年前,大圩以其“大”,成為廣西四大圩鎮之最。

古老的大圩老街順著灕江綿延2公里長,不寬的街道上鋪著青石板,石板路兩邊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古鎮現在還保留著許多竹編作坊、草鞋作坊、傳統的喪葬用品店、草醫診室、老理髮店等一批古老的手工作坊。

始建於明的單拱石橋萬壽橋,仍雄跨鎮南;清代建築的高祖廟、漢皇廟和廣東、湖南、江西會館等,以及長達5裡的青石板路,鎮上的青磚青瓦樓房,都成為古老圩鎮的見證。

萬壽橋始建於明朝,重建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單拱石橋,位於馬河與灕江匯合處,橋體穩健古樸,為縣重點保護文物。古樸的大圩鎮,使電影"劉三姐"在此取了很多外景,十幾部電影,電視劇均在這裡進行外景拍攝。

古墓群位於大圩鎮馬山東麓(俗稱七星坡)。當地老百姓流傳,此墓群是靖江王的宗室——附近村屯中朱姓人的先祖墳墓。雖然古墓與七星的關係至今還是一個謎,但從古墓中出土陶盒、陶罐、青銅劍、鐵斧和石璧等隨葬品看,關於此墓群是靖江王宗室之墓一說系謬傳,它與1974年發掘的平樂銀山嶺戰國至西漢墓有相似之處,應屬同一時期的墓葬,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

端午節,大圩的龍舟賽是傳統的項目,

桂劇、彩調、龍船歌、送船歌等等,更是人們喜愛的傳統曲目。所有的風貌和習俗如今依然存在,有的更賦予了新的內容和含義,是大圩商業文化和傳統文化的一個縮影。

大圩鎮飲食文化以正宗的狗肉系列和大圩灕江清水魚為主,眾多美食之中,尤以正宗靈川狗肉為最。1991年榮獲中國首屆民文化博覽會“最佳飲食文化獎”後,更是名揚天下,蜚聲中外。形成了南狗(靈川狗肉)北鴨(北京烤鴨)的中國飲食文化大觀。

大圩古鎮的釀酒從明代開始就很出名,至今為止很多桂林市民仍然對當地的土米酒讚不絕口。口感純正、醉也不上頭是大圩古鎮土米酒的特徵。

賓陽的蘆圩

蘆圩古鎮地處賓陽縣城,是廣西四大古鎮之一。蘆圩古鎮形成了皮革、魚苗、竹編等特色產業,產品種類繁多,款式新穎,暢銷全國,出口歐美及東南亞。

該鎮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豐富多彩,迴風塔、蒙大賚恩榮坊以及炮龍節、遊彩架等民俗文化尤具魅力。

迴風塔與大橋鎮的秀峰塔一起,稱為賓陽縣兩大古塔。迴風塔為一座由青磚砌成的七層寶塔,距今已一百二十多年。每層塔簷外伸,略為上翹,造型古雅,簷下飾有各種圖案。塔頂的八個簷角各掛一個銅鈴,風吹鈴響,清脆動聽。清南海張中武題書“迴風塔”三個大字刻於塔門之上,塔門兩側為寶塔建成時知州葉茂松題書石刻“秀氣凌雲天上星辰俱動,祥光耀日人間將相迭興”。

蒙大賚“恩榮坊”系明嘉靖皇帝為虎炳蒙大賚之功德而賜建,代表賓陽縣明代文化的一部分,是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亦是一座精美的建築,但歷經滄桑,建築物遭到嚴重破壞,大部分已不存在,1997年開始籌資重建。

蘆圩古鎮有一個很隆重的傳統節日——炮龍節,每到正月十一的時候都舉行,遠近聞名,節日的晚上都很熱鬧,人山人海的。滿城盡是炮煙籠罩,這一天晚上,人與人之間沒有悄悄話,不是吼的完全就聽不到。第二天起來,大街上像是鋪了一層厚厚的炮紙地毯一般。

賓陽酸粉作為爽口消暑的夏日食品,以其特有的嫩滑、酸甜可口、香脆誘人而聞名遐邇。酸粉是一種涼拌粉,把酸甜的醬水拌到蒸粉托里,加以紅燒肉、臘牛肉巴、油炸肉、酸豆芽、花生米、蒜末、生辣椒等佐料,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酸粉便呈現在你的眼前。

賓陽的白切狗是廣西名菜。凡是吃過賓陽白切狗的人,都不會忘記那蘸料的特殊香味。賓陽白切狗的蘸料,就是用蘆圩的香菜為主料做成的。

蒼梧的戎圩

戎圩古鎮位於廣西東部,潯桂兩江匯合地區,環抱桂東中心城市梧州市,“瑤連五嶺,總納三江”,素有“廣西水上門戶”之稱。

爽島民族風情旅遊區、李濟深故居和粵東會館是主要旅遊景點;“古鳳荔枝”、“沙頭遲熟荔枝”、“倒水早熟沙田柚”聞名遐邇、“六堡茶”馳名中外。

蒼梧京南米粉選用當地優質大米和石山礦泉水精製而成,光亮潔白,柔韌耐煮,嫩滑爽口。藤縣同心米粉始於清朝初期,根據有關記載,當時的縣衙、州府的食品貢物中就有同心米粉。

歷史悠久的龍圩鎮,有著各式各樣聞名遐邇的土特產,蒼梧豬油餅就是其中一顆美食明珠。

戎圩豬油餅有兩個品種,一是酥餅(可食豬油餅),二是軟餅。酥餅和軟餅各具風味特色,都是品嚐、送禮的佳品。

酥餅,酥香撲鼻,微呈金黃色,表面有花生、芝麻和“可食”圖案,餅心有冰肉。入嘴頓覺酥化爽齒、清甜可口、甘香四溢、肥而不膩;食後齒腔留香,回味無窮。

貴縣的橋圩

橋圩鎮是貴港市東南部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港南區中心鎮。但歷經滄桑,古代建築物遭到嚴重破壞,大部分已不存在。

橋圩鴨肉粉用梅子、姜、白糖、酒,把鴨肉的騷味去掉,酸酸甜甜,非常開胃,比飯店裡的冰梅鴨有過之而無不及。


胡楊農夫

廣西有四大古代圩鎮,其中包括桂林的大圩、賓陽的蘆圩、蒼梧的戎圩、 貴縣的橋圩 (位於貴港市港南區)

桂林大圩古鎮,建於公元200年。古老的大圩老街順著灕江綿延2公里長,不寬的街道上鋪著青石板,石板路兩邊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明清時,大圩鎮已是南北商賈雲集之地,各地商人均在此建有會館,有名的廣東、湖南、江西會館及清真寺等。鋪面商號有“四大家”、“八中家”、“二十四小家”之稱,展示出當時大圩的繁榮狀況。走進古鎮,不寬的街道由青石板鋪成,路兩邊多為明清時期的青磚青瓦房,街區之間的隔火牆,沿街騎樓,可拆卸的木結構鋪面等,古風濃郁。古鎮現在還保留著許多竹編作坊、草鞋作坊、傳統的喪葬用品店、草醫診室、老理髮店等一批古老的手工作坊。來到這裡,彷彿回到了古色古香的過去。大圩古鎮在灕江東岸,父子巖東南,磨盤山北,距桂林23公里水程。史載,古鎮始建於北宋初年,中興於明清,鼎盛於民國時期,距今已有千年歷史,遠在600年前,大圩以其“大”,成為廣西四大圩鎮之最。

橋圩鎮素有“貴縣四大名圩”和“桂東南商貿重鎮”美稱,位於貴港市東南,鬱江平原南部。東鄰湛江鎮和玉林沙塘鎮,西交瓦塘鄉,南接木格鎮,北界八塘鄉、東津鎮,距貴港市區29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黎湛鐵路、324國道橫貫橋圩鎮。建置沿革 橋圩建於明朝,晚清稱為郭南里四圖,民國初期沿用清代區劃名稱,至民國22年(1933年)更名為橋圩區,轄13個鄉。自然環境 境域為平原低丘地形,成土母質主要有砂岩、頁岩和砂頁岩,土壤肥沃,土層較深。屬典型亞熱帶季風氣候,春暖秋涼,夏長而炎熱,冬短且寒冷,四季分明,乾溼季劃分明顯。年平均日照為1703小時,光能分佈,上半年少,下半年多;春季最少,秋季最多。戎圩氣候溫和,全縣森林蓄積量94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74.3%,是全國科技興林示範縣和八大產脂縣之一;境內大小河流107條,集雨面積4000平方公里。可開發水利資源15.6萬千瓦,現有發電裝機容量2.1萬千瓦,為全國初級電氣化縣;爽島民族風情旅遊區、李濟深故居和粵東會館是桂東南的主要旅遊景點;“古鳳荔枝”、“沙頭遲熟荔枝”、“倒水早熟沙田柚”聞名遐邇、“六堡茶”馳名中外

賓陽縣蘆圩鎮是廣西四大古鎮之一,地處賓陽縣城,距首府南寧80公里,是賓陽縣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信息中心。蘆圩鎮自古商貿繁榮,個體私營經濟和傳統手工業發達。該鎮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豐富多彩,迴風古塔和被譽為“百年中一人才矣”的明代進士蒙大賚恩榮坊以及炮龍節、遊彩架等民俗文化尤具魅力。

1、大圩古鎮是四大古鎮中保存的最好的,現在旅遊業紅紅火火。知名度應該在四個中最高的。經濟數據用手機就不找了。2、橋圩鎮是自治區小康示範鎮,全國重點鎮。2005年被評為貴港市經濟發展“十佳鄉鎮”。全鎮現有大小企業700多家,形成了羽絨、塑編、化工、建材、精米、麻繩、中藥材加工七大支柱產業多家,從業人員3.5萬人,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有30多家,2010年實現固定資產投資12.5億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8.3億元。是港南區人口第一大鎮,經濟總量第一大鎮,同時也是港南區的中心鄉鎮。先後榮獲了“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先進集體”、“中國羽絨之鄉”、“全國農產品加工基地”、 “首屆中國鄉鎮投資環境300佳”和“全國鄉鎮企業合作示範區”、“廣西鄉鎮之星”、 “全區發展鄉鎮企業先進鄉鎮”、“廣西文明鄉鎮”、“廣西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等榮譽稱號。


愛吃菌

【中國神皇口🎂將鄉喜鳳山】齊天鎮國平臺海🔔靖世聯師鎖鳳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