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这首词仅27字,琅琅上口直白易懂,何以写尽相思离愁千古传颂

莫道想思苦,寒夜捣衣声。你有过相思之苦吗?你能说出那是什么滋味吗?你一定会说出很多很多来,或者说,想说的太多了,以至于无言。你可能还会想到很多诗词来吧。可是你知道吗?今天我们说的李煜的这首仅27字,连小学生也会读,可是那种相思的意境却能让后人争相传颂。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吧。

李煜这首词仅27字,琅琅上口直白易懂,何以写尽相思离愁千古传颂

深院静,小庭空,

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

数声和月到帘栊

那么这首词写于何时呢?

话说975年,宋朝灭南唐,亡家败国的李煜,肉袒出降,被囚禁于开封。从此过起了囚徒生活。而他的词作就多了些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多了沉郁哀婉,也因此他的词更加感人至深,最终成就了千古词帝。《捣练子令·深院静》就是他这个时期的作品,写出了词人因寒夜捣衣之声而引起的各种离怀愁绪。

李煜这首词仅27字,琅琅上口直白易懂,何以写尽相思离愁千古传颂

制白练的人在远处敲打,倾听的人在深院寂寞。深院的小庭本已孤寂,月夜的砧声更增凄苦。捣练总勾起对远人的思念。断断续续,断续着长夜不寐的愁情。

这首词的词牌的就是因其内容捣练而得名的。李煜通过对一个失眠者夜听砧上捣练之声的描绘,写出了他内心的焦躁烦恼和离愁。深院静,小庭空, 静显示少有人来,正如他所说,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没有人来当然静了。小和空字,显示他的空间不大,那种空虚,那种被幽禁的悲情。“小庭”则写所居之地只有一个空荡荡的小小天井,不仅幽静,而且空虚,那种内心的寂寞无聊。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远处被断续风声吹来的砧上捣练之声才有可能被这小庭深院的人听到。

李煜这首词仅27字,琅琅上口直白易懂,何以写尽相思离愁千古传颂

自古以来,砧上捣衣的声音一直成为夫妇或情人彼此相思回忆的材料;久而久之,也就成为诗词里的典故。李白就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杜甫也说:“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宁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这种断续的有节奏的捣练声并没有从头至尾一声不漏地送入小庭深院中来。明明是人因捣练的砧声搅乱了自己的万千思绪,因而心潮起伏,无法安眠;这里却偏偏翻转过来,说人由于夜长无奈而睡不着觉,时断时续地达到了耳畔。而且夜深了,砧声还在断断续续地响,是伴随着月光传入帘栊的。听觉和视觉在这里相互结合起来,触动了这位“不寐”者的心弦。看似在不经意间,以人们熟知的月光和砧声唤起了读者对一个孤独无眠者的同情。李煜高明的所在也就是这了。

李煜这首词仅27字,琅琅上口直白易懂,何以写尽相思离愁千古传颂

朴实无华而自然流畅,通俗易懂而感人至深,这就是这首词给人的印象。

好了,关于李煜的捣练子的故事我们就说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发现历史,每天有更新,谢谢大家,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