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利尿剂和遗传性肾病,是她们痛风的罪魁祸首

说起痛风,这似乎已经成为了男性的专利。

确实,痛风多见于男性,女性痛风者较为少见。雌激素水平在女性绝经前明显高于男性,雌激素不仅能促进肾尿酸的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而且能够抑制尿酸盐结晶的形成,抑制痛风急性发作期炎症因子的释放,因此,男女痛风发病率之比在绝经前后存在明显差异:男性中青年人群中,痛风的发病率是绝经前女性的5到10倍;在65岁以上患者中,男性痛风发病率约为女性的1.5倍。另外,在痛风的发病年龄上,女性也比男性晚7到12年。除了生理特点外,男性相比女性,社会应酬多和压力大也是造成其痛风多发的原因。

雌激素、利尿剂和遗传性肾病,是她们痛风的罪魁祸首

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近些年来女性痛风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女性痛风在不同年龄阶段均有各自的特点。您身边如果也有女性痛风患者,可以对照其发病及病例特点是否与下述内容一致。同时,针对女性痛风的防治思路也可作为男性痛风防治手段的有效借鉴。

1、绝经后痛风

女性痛风多见于绝经后女性,绝经前痛风相对少见,绝经后女性痛风占女性痛风的90%以上,这与雌激素的促尿酸排泄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女性绝经后,随着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尿酸水平接近于男性,痛风发病率也更接近于男性。但是,绝经后女性痛风也表现出一些不同于男性的临床特点。

比如,女性痛风患者中,慢性肾病和恶性血液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利尿剂更容易导致绝经后女性痛风的发生;女性痛风患者更容易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女性痛风患者更容易出现肾结石及痛风石,甚至早于痛风性关节炎而成为首发表现;在痛风性关节炎方面,女性痛风起病关节以距小腿关节为主,男性则以第一跖趾关节多见,同时,女性痛风患者累及上肢关节较男性更为多见;女性痛风患者更容易合并骨关节炎,推测与发病年龄较晚有关。

雌激素、利尿剂和遗传性肾病,是她们痛风的罪魁祸首

2、绝经前痛风

绝经前女性痛风发病率明显低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20比1,绝经前女性痛风患者大多有痛风阳性家族史,或是继发于其他原因导致的高尿酸血症。遗传性肾病是导致绝经前女性痛风最常见的原因,药物使用也是导致绝经前痛风的重要因素。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器官移植后的病人,同时使用环孢素A和利尿药。而且,单独使用利尿药导致绝经前女性痛风的案例也有报道。

此外,有一类不寻常的痛风案例,少量女性使用泻药后出现痛风,并且伴有全身乏力,低钾血症、碱中毒等症状。让它些症状与泻药的使用互相依存,低钾血症又可导致肠道蠕动减弱,使得患者需要进一步使用泻药,有习惯使用泻药减肥(也会降低雌激素水平)的女性朋友需要警惕。怀孕期女性发生痛风非常罕见,仅有少数个例报道,且均为其病因导致的继发性痛风,利尿药的使用、肝功能受损和内分泌紊乱被认为是出现怀孕期痛风的重要原因。

雌激素、利尿剂和遗传性肾病,是她们痛风的罪魁祸首

不论男女,痛风患者一般均不应选用利尿剂作用降压药,尤其是呋塞米等襻性利尿剂和噻嗪类利尿,因为这些利尿剂可以抑制尿酸排泄,增加血尿酸水平,诱发或加重痛风症状。如果痛风患者伴有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患必须使用利尿剂时,最好选用螺内脂等保钾性利尿剂和乙酰唑胺等温和性利尿剂,它们即能利尿,又可一定程度地促进尿酸排泄。

雌激素、利尿剂和遗传性肾病,是她们痛风的罪魁祸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