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朝流行诗、北宋流行词、元流行曲,而明清则是小说?

夢醒時分-月兒moon

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书看少了。

唐朝不是流行诗,而是唐朝的诗在经历了从《诗经》、《楚辞》到魏晋风骨、六朝粉黛一系列内容和题材的积累以及酝酿后,由俗入雅(比如乐府诗大多数是民歌,到了唐朝玩乐府的全都变成了文人),达到了一个总结的高峰。

然而玩诗玩久了终归会腻,于是像李白这种人就开始写词,格律更宽泛,体裁更灵动。

比如他写的《忆秦娥》和《菩萨蛮》,就是为了突破原有诗的限制,而去创造出一种新的诗的表现载体:

《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其实技术含量变化也不大,说白了就是写长短句,然后——配乐演唱。(此处手动doge脸)

然后经历了五代词的积淀和酝酿,到了宋朝,达到了词的高峰。

不过在那时,诗依然是文人最钟爱的体裁,而词反而是市井的玩意儿,直到苏轼之后,词这个玩意儿才第一次能入得了士大夫阶层的法眼。

所以在老百姓看来,柳永才是当时最牛逼的人。

所以宋朝也不是流行词,而是词到了这时候更好玩罢了。

我能告诉你陆游这辈子写的诗比写的词要多得多吗?

同理,元朝也不是流行曲,而是宋朝时大家已经玩腻了词,要突破要革新,配乐已经不足以满足人们的日常娱乐了,他们要加剧情。

于是就有了曲。

至于小说,那其实是从南北朝时的《世说新语》就一直流行的东西,到了唐朝也有《游仙窟》和《柳毅传》这种东西,宋朝元朝还有一大堆话本小说,给明清时积累了无数创作素材。

简单来说,《西游记》的主要史实原型是唐朝的《大唐西域记》,其中作者通过收集大量宋朝话本比如《三藏法师取经记》,还有一大堆元杂剧比如《通天河》《盘丝洞》,加上各类民间传说,才成就了这本小说。

而《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就更明显了,一个取自《三国志》加上各类民间传说,一个取自《大宋宣和遗事》加各类民间传说。

说白了就是,积累到了,就出来了。

积累不到,就是个别人士玩票。


熊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

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要比题主想象的广泛。

第一个角度是语言的发展:无论书面语还是白话,语言结构的复杂程度在前两年前的历史中都是逐步增加的:无论从诗经之四言,到汉魏的五言,再到七言;还是从先秦古语,到魏晋誌怪,到唐宋变文。小说之前的标志性文学:诗、词、曲,都属于韵文,并在韵文范畴内发展到了极致。到了明清,唐宋以来繁盛发展的白话已经完全有资格取代变化日趋缓滞、结构日趋稳定的韵文文学。

第二个角度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导致粮食增产,人口迅速膨胀。伴随而来的,白银大量使用,工商业城镇兴起,产生了大量的市民层级。这部分新型人口,有钱,识字,自然也有文化消费需求。可他们的消费需求和文人士大夫又判然有别——士大夫侧重文学的审美和教化,在唐代甚至以诗赋取士;而市民阶层则全无这个需要,他们要的就是消遣与娱乐,就是俗文学。

第三个角度非常重要,但常常被忽略,就是印刷业的发展。唐宋印刷水平已经很高,但主要以官刻为主,主要出版机构有:国子监、崇文院、秘书监、国史院、进奏院、刑部、大理寺、编敕所等。由于宋版书印刷精美(部分),数量稀少,现在宋版书都是按页卖的,价值连城——其实,早在明代,宋版书都已经按页卖了。可见其传世之少。到了明清,家刻,坊刻大量出现,刻书也逐渐由国家文化、政教活动,转向民间商业活动。 书籍数量猛增千百十倍。

小说与前代诗词曲最直观的区别就在于长……它必须依赖发达的出版业才能传播流行。如果换成经卷装,甚至简牍,恐怕一部小说就要「学富五车」了……所以明清出版业的发展,也是小说流行的必要条件。


吴季玄

关于这个我说一下自己的看法,主要是能认字儿的越来阅读,其形式就越来越贴近大众生活。

比如说这个唐诗,我们会觉得很优雅,很高尚,其实你看《诗经》和《乐府诗》这些诗歌更像是,现在说的民歌,比如“辣妹子辣”

在诗经《国风·召南》中《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翻译过来就是,野外有死鹿,弄个白茅草,包起来。有女孩子怀春了,我那这个钓钓她。下面不可描述。

比如这个《国风·郑风·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仲子哥哥别天天翻我家墙头,树都坏了。我不怕树坏,怕我爸妈看见。我想你,但是怕爸爸说我。

这种民间的形式,到了后来被拿过来用了,而且在诗歌向士大夫阶层流动之前。比如汉代,非常流行骈体文,这也是格律要求非常严格的文章。大部分以四六句式为主,这是由先秦的散文,到汉赋一路走来的。格式要求越来越严禁,加上唐朝寒门兴起,带着这些民间诗歌加上骈体文的格律形成了短小精悍的唐诗。

宋词呢,就更是一种流行歌曲,又叫“曲子词”是拿过来给青楼女子们唱的。所谓填词,填词就是根据曲调填入词语,这样就可以拿来唱了。

而宋朝呢是文人士大夫兴起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他们非常喜欢给女子们写歌,让他们唱。所以开始的宋词大多粗鄙描写艳情。张炎说:

“簸弄风月,陶写性情,词婉于诗。盖声出于莺吭燕舌间,稍近乎情可也。”

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就是这样的。

而且唐宋的时候印刷术得到了改进,唐朝出现了调版印刷,宋朝出现了活字印刷,这都造成了可以写大篇幅文章,并得到传播的可能。所以唐有传奇,宋有话本,这都是小说的祖宗。

但是虽然诗歌和宋词兴起了,散文这种东西,还是受到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因此唐宋时期还留有非常著名的唐宋散文八大家,因为毕竟诗和词的来源不像散文那么高大上!

到了元朝,流行曲,这个就是话本+宋词了。拿来演戏拿来唱,给谁看呢?不再是像汉赋,唐诗宋词之类大多在上层流动,而是给普通老百姓看了,所以就更加的容易懂。

比如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这就非常白话了。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到了明清,连戏也不要看了,看戏不花钱啊,看小说吧,买本书就行。这说明啥,老百姓相对之前日子宽裕了点,大家都能看,所以原本被上层高雅人事看不起的小说兴起。书生写小说能赚钱啦。比如《金瓶梅》。

到了现代,网络兴起,更多人的能够参与进来了,你写小说都不一定有人看,大部分就喜欢段子了,短小精悍,百转回肠。看的人哈哈一笑,写的人赚点钱。

所以: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人民段子。

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提倡“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目西

你提出的这“四个流行”不是很准确吧?比如,什么叫“唐代流行诗歌”,“宋代流行词”,“元代流行曲”,“明清流行小说”啊?

那汉代就不流行诗歌了?我是千千千里马,今天我们从文学与“流行”这个话题谈起。

今天,既然限定在“流行”文学,我以为,我们还是从大众阅读谈起吧。

大众消费文化,那是自古有之的事情。自有人类语言,我们认为,“流行”口头文学,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所以《诗经》就是最早的诗歌口头文学。


《诗经》对中国文学影响巨大,汉代、晋代,《诗经》都是正统流行的文学。因为读《诗经》如后来读《三字经》,只要识字读书,第一本书肯定是背《诗经》。这个传统到民国初年还存在。

但是,诗歌也在发展。经过四言诗和汉代五言诗为主的发展,六朝研究把诗歌语言的音律研究得很成熟了。

唐代,中国的诗歌已经是七言诗创作居多的时代,加上科举对诗歌的重视,那么,阅读诗歌,蔚然成风,应该是非常合乎情理的。

那么,为什么说唐代还“流行”诗歌?因为诗歌也是音乐文化的主体,唐代歌舞盛行,自然需要大量诗歌创作。王维,王之涣的诗歌都是音乐家争相喜爱的大诗人。

李白也创作看大量易于传唱的作品。他进入唐玄宗的皇宫,就是因为唐玄宗需要音乐人才。

晚唐时代,这个风流余韵并没有减退多少。


晚唐已经有词,五代北宋,写词成为新的文学创作风气,词做传唱也更加具有丰富多姿的音乐表现力,所以,词成为一种文人雅士趋之若鹜的文学喜好。

但是,完全以为北宋流行词,那也是有些以偏概全的。

北宋的市井文化非常发达,底层老百姓的文化消费并不是词,而是听书,也叫阅读“话本小说”。

著名的《清明上河图》里就描绘了汴京城里的市民在“瓦子栏勾”听书的场景,但是,没有描写填词做赋的场景吧?可见,大众文化消费,在北宋还真排不上词。

元代出现的“元曲”,是继宋代喜剧文化而发展起来的文学。但是,要说流行,恐怕有点勉强。

仅仅是从文学史的角度看,出现了元代一起没有的文学体裁罢了。

实际上,元代的大众文化是戏曲,才说得过去。因为,越是接近大众,则越具有“流行”的气候。


清明时代,是中国最发达的时代,无论人口还是经济总量。明清时代都是堪论最好。

只因为我们总是喜好什么“盛世之治”,所以,对明清的国民生产总值是有一定忽视和偏见的。

当然,清明的文学成就是小说,因为这一时期没有产生像李白、杜甫,苏东坡这样的大诗人,所以,传统的诗歌领域没有什么色彩。只有大众阅读的小说,在这一时期非常发达。清代中期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小说艺术成就思想成就最伟大的作品。


千千千里马

这应该是和留传的载体有很大的关系。文学形式都是以文字语言为基础的。流行传颂有口头和记录两种形式。口头流行的随着年代久远而失传。只有记录的有可能留传下来。但古代记录条件有限,朝廷官府只作史誌的记录,文学形式只能是私人爱好而记录。《诗经》的记录是用竹简刻录,到唐时用绢抄录。到宋时才出现活字排版印刷。所以,此前多是诗词类短小精概类文字和优美的文艺精品有留传。而其它形式虽有也只是口传代传,自然失传容易。到明清,纸张印刷术都已完备方便。于是如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也能广为流行传阅。所以也成为时代的标签。这和生产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