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餐饮行业2018年新春联谊会上薛莹巧与荞麦园同获大奖

陕西省餐饮行业2018年新春联谊会1月30日在省政府综合楼举行。陕西省商务厅、中国烹协协会、陕西省工商联、陕西省民政厅、陕西各市商务部门领导纷纷登台,发表新年祝福。会上,荞麦园艺术餐饮获得了2017年度最佳餐饮品牌,荞麦园董事长薛莹巧获得了2017陕西餐饮突出贡献奖。

陕西省餐饮行业2018年新春联谊会上薛莹巧与荞麦园同获大奖

陕西省餐饮行业2018年新春联谊会上薛莹巧与荞麦园同获大奖

陕西省餐饮行业2018年新春联谊会上薛莹巧与荞麦园同获大奖

荞麦园的第一个店在大雁塔西北角,那是1999年薛莹巧初试锋芒的地方,开业不到一年就知名度很高的荞麦园,在那个大家还追求大鱼大肉、生猛海鲜的年代里,她用前瞻的目光每天孜孜不倦地传播着健康饮食的新理念和充满正能量的国际文化,店内生意红火,几乎每天都是排队等座,供不应求。2002年的初夏在美院这里开了第二家分店,现在已是全国知名的四星级绿色餐饮名店。荞麦园的店里布置的很有浓厚的艺术气息,这也吸引了大批文人争先恐后地前来品味。

陕西省餐饮行业2018年新春联谊会上薛莹巧与荞麦园同获大奖

陕西省餐饮行业2018年新春联谊会上薛莹巧与荞麦园同获大奖

后附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的文章《荞麦园》,以供赏鉴了解。

《荞麦园》| 贾平凹

如果说陕西人的性格保守,那是吃出来的,他们之所以不能四海为家,因为离不得陕西的饭菜。现在的西安城,似乎成了一张大的饭桌,各县的吃喝都往上摆,人嘴就吃馋了,也吃叼了。

城南有家饭店,叫荞麦园,专卖荞麦和陕北土饭。文化界的朋友聚餐,一打电话,问:到哪儿?差不多都说:荞麦园呀!

陕北原本是苦焦地方,越是苦焦的地方,饭菜做得越细法。虽然都是一些荞面、糜子、南瓜和土豆,这样的饭菜养育了革命,现在更符合饮食时尚。

陕西省餐饮行业2018年新春联谊会上薛莹巧与荞麦园同获大奖

吃饭有各种吃法,有要显派的,有要办事的,也有要应酬的。这种饭不到荞麦园去。是给自己吃,和亲近的朋友一块吃,要能吃出头上的水,我就到荞麦园去。去年冬天有一次在那里吃高兴了,写了一张条幅:鼓腹而歌。

荞麦园的老板是个陕北女子,人很白净,性格也活泛。办饭店当然要挣钱,但她坚持“财上平如水”,几年下来,没有钻到钱眼去,反倒多了贵气。文化圈的人都知道她,她名字叫莹巧,大家都叫她:荞、荞。

非典期间,差不多的饭店生意都清淡了,荞麦园依然客满。几个画家竟端着碗蹴在店门口吃,故意招揽。

荞麦园里有一面墙,专门为顾客签名的,上面的名字密密麻麻,如果仔细看,西安城里的所有的文化人名字都能找见。

人活在世上虽然不能说是为了吃喝来的,这如同买了车不是纯为加油,但车要加油,却又须加好油。荞麦园里饭吃得久了,容易上瘾。我几次碰见一对年轻男女去那里,男的曾经对女的说:“请相信我,我对你的爱如胃一样专一”。

胃是讲感情的,荞麦园培养了一大批忠诚的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