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航“世紀備降”之後,人們為什麼要提到《薩利機長》?|沸騰

文 | 熊志

5月14日早上7點左右,四川航空3U8633重慶至拉薩航班在飛行途中,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機組實施緊急下降,安全備降成都雙流機場,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14日上午9點,四川航空官方微博,作了簡短的披露。不到一百字的通報,將此次備降解釋為“因機械故障備降成都”,“旅客已有序下機休息”。

針對這一事件,中國民航局在今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進行了通報說明,表示已成立“5.14”事件調查組,於當日趕赴成都,會同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開展調查工作。同時,民航局已向法國航空事故調查局(BEA)和空客公司發出通知。法方將派出專業技術人員來華參與事件的調查工作。民航局相關負責人還表示,脫落的右側風擋玻璃為該機原裝件,投入運營至事發前,未有任何故障記錄,也未進行過任何維修和更換工作。

川航“世紀備降”之後,人們為什麼要提到《薩利機長》?|沸騰

━━━━

在為機組鼓掌之外,也該追問真相

隨著相關照片的曝光,以及接受採訪的機長對操作場景的還原,人們才意識到,的確是“消息通報越短,事件重要性越大”——

駕駛艙瞬間失壓,氣溫降到零下40度,大量機載自動化設備失靈,副駕駛半個身子被“吸”了出去。每個驚魂細節,都意味著這是一次足以載入航空史的奇蹟,機長也當之無愧,配得上“英雄”二字。

不少業內人士,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大多直指機務維修不當。但具體原因仍然需要調查,也不宜妄自揣測。

在被驚魂細節和英雄意志感動,冷靜下來,剋制地追問真相的聲音,值得注意。川航在今天凌晨3點發布的回應,除了致歉之外,更多是感謝各界支持,並沒有談及事故的發生原因。

川航“世紀備降”之後,人們為什麼要提到《薩利機長》?|沸騰

▲機組人員制服被狂風撕裂。

那麼在為機組鼓掌之外,公眾到底該不該追問真相?如果回顧以往的一些事故,要避免壞事當喜事辦的道德滑坡,答案則不言而喻。

━━━━

《薩利機長》怎樣調查 備降真相

電影更多是還原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與薩利機長之間,圍繞備降之外是否有其他選擇的博弈。

川航“世紀備降”之後,人們為什麼要提到《薩利機長》?|沸騰

▲薩利機長通知乘客備降

無情的調查委員會,沒有給英雄任何面子。一方面是出於職責,另一方面,也是囿於媒體的監督,所以調查委員會的成員說,“他們在盯著我們,不能讓媒體抓住把柄”。

委員會只想搞清楚一個問題,在飛鳥撞擊導致雙引擎失靈的前提下,為什麼薩利機長沒有選擇返回北卡羅來納州備降,而是選擇危險性最高的哈德遜河水面備降。

為了搞清真相,委員會諮詢了鳥類專家、乘務人員、航空工程師,並且通過計算機模擬了數十次安全備降在陸地的可能性。所有的專業調查,最後都化作聽證會上的唇槍舌劍。

這種近乎刁難般的審問,甚至會讓觀影者感到不快——為什麼英雄要承受如此責難?而被審問的薩利機長,更是發出哀嘆:過去幾十年接送上百萬乘客,最後卻為了208秒被判決。

薩利機長沒有被問倒,他依賴多年飛行經驗做出的應急反應,被證明是最安全的方式。調查委員會的嚴謹,反倒是讓薩利機長的英雄底色,多了些分量。此外,聽證會上嚴格的審問和回答,也讓人反思,傳統的條條框框應急手冊和計算機模擬,是否忽視了“人的因素”。

電影誇大了委員會與機長的對立,以此來凸顯質疑和追問的重要性。不過在各司其職的冷酷背後,事件的真實調查體現了對任何一起航空事故嚴肅負責的精神。

川航“世紀備降”之後,人們為什麼要提到《薩利機長》?|沸騰

━━━━

人們需要英雄,也需要事故真相

正是來自業內,嚴謹的調查程序,才讓航空安全避免落入海恩法則所描述的困境。

在這種事件當中,人們當然需要能夠挽救局面的英雄,當然也需要真相。因為,事故的真相才真正連接著航空安全,才會吸取教訓,讓更多的乘客免於險境。

來自媒體和民眾的質疑聲音,有業內人士指責不專業,不過對於航空安全這種專業門檻極高的領域而言,信息的壁壘,意味著對真相的需求,顯得越是必要。

目前,川航、中國民航局以及中國航西南地區管理局等多方已展開調查,空客公司也派了專門的團隊提供支持,這些都是感動之後該有的步驟。

事件發生之後,川航公開道歉,表達也算剋制,但不少輿論已經開始自動加戲,大有把壞事當喜事辦的態勢。這種氛圍才是令人感到擔心的。

此時,公眾頻頻以《薩利機長》說事,其實並不是要否定英雄的價值,而是希望有關方面能夠拿出科學、嚴謹的態度,來對待這一事故。這才是真正的為乘客生命和航空安全負責。

畢竟,航空安全沒有試錯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