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樂天:內亂與陣痛

2017年4月,韓國首爾,高達555m的首爾樂天世界塔宣佈正式開場。這座以樂天集團旗下的綜合遊樂設施“樂天世界”取名的大樓,將成為樂天集團掌門人的辦公室及樂天集團的總部。

不過,在樂天世界塔正式開場的那一天,除了開場儀式上的陣陣煙花爆竹及媒體採訪的快門聲,似乎一切都是靜悄悄——就在剛剛過去的幾天前,樂天集團發佈的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樂天集團的核心業務流通產業虧損嚴重,尤其是樂天瑪特在中國市場的鉅額虧損,而樂天瑪特也正將中國部分門店出售止損。

與此同時,位於中國遼寧省瀋陽皇姑區、投資近3萬億韓元的瀋陽樂天世界項目也遭遇門庭冷落的困境。

如今,樂天集團在韓國被稱為“零售業恐龍”,也是在韓國的許多民眾,乃至部分學者眼中“又愛又恨”的企業。

起底乐天:内乱与阵痛

口香糖大王背後的兩個日本人

近期,由韓國媒體整理的樂天集團股份架構圖,在韓國網站引起巨大反響;這份圖片詳細顯示了韓國樂天集團旗下的各關聯公司之間的關係。

這份圖片能在交叉持股、循環控股等財閥控股形式成為常態的韓國,引起韓國輿論的注意,是因為這是首次以如此詳盡的形式公開了樂天集團的架構,而這也是緣於一場意外——2015年11月,韓國金融監督院在樂天酒店欲發行2000億韓元規模的無擔保公司債的過程中,因其披露的大股東信息不夠詳盡,而要求樂天集團補充提供有關控股信息的資料。

此前,有關韓國樂天集團內部的具體控股情況,乃至於韓國樂天與日本樂天的關聯,以及持有韓國樂天集團控股公司樂天酒店99.3%股份的日本樂天控股的情況,在韓國並沒有太多人知曉。

這份資料及後續披露的財報顯示,截至2017年底,韓國樂天集團的控股企業樂天酒店(HotelLotteCo.,Ltd)及其關聯公司的總資產為108.9萬億韓元,遠超過日本樂天集團的控股企業樂天控股(LotteHoldings)及其關聯公司的44萬億韓元;在韓國樂天的銷售額中,流通業佔據45%,遠超過食品、金融、旅遊等其他產業。

隨著韓國樂天的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甚至超越日本樂天,自然也引發了韓國輿論對於樂天集團歸屬的爭議。

公開資料顯示,樂天集團於1948年在日本成立,後於1967年以口香糖進入韓國市場,並在市場規模上迅速超越日本樂天。

樂天集團的創始人辛格浩出生於日本殖民統治下的韓國,與許多同齡人一樣,辛格浩也來到日本,並在東京早稻田大學開始半工半讀的生活。

而說起辛格浩的“起家”,不得不談到兩個日本人。

1948年,辛格浩在運營一間當鋪的日本人“花光”先生的資助下,以5萬日元(相當於如今的4億日元)的本金,創辦了日本樂天制果公司;這家制造口香糖的公司,取《少年維特的煩惱》中的人物“Charlotte”的“Lotte”(樂天)為公司名稱,並以“口中的戀人”作為廣告詞,一時暢銷日本全境。

辛格浩曾表示:“如果我沒有創辦企業,則現在很有可能是一個文學作家。”

辛格浩也成為了日本遠近聞名的“口香糖大王”。

第二個日本人,便是辛格浩的現任妻子,日本人重光初子。

據由韓國媒體人鄭順泰(音譯)於1998年出版的書籍《樂天的秘密》中指出,辛格浩的發展與甲級戰犯重光葵擁有重大的關係。該書描述,辛格浩認為自身的外族身份,是其在日本事業發展的重要障礙:工廠重建後的1949年,辛格浩取了日本名重光武雄,並不停地追求,甚至不惜拋棄糟糠之妻,與重光初子再婚。作者認為,重光初子是日本前外相、二戰甲級戰犯重光葵的外甥女。1949年11月,重光葵獲假釋出獄,之後重返政界,當選為眾議院議員及改進黨總裁,而重光葵在日本政界得以“重生”,也使辛格浩的商業帝國開始發展,辛格浩憑藉與重光初子的關係,一舉躋身日本政界和商界上層,並開始進入食品、旅遊等行業。

樂天方面對於辛格浩是否依靠重光葵得以發展,乃至重光初子與重光葵的關係不置可否;直至2015年,隨著樂天內部矛盾在韓國引發輿論風暴後,樂天集團出面否認辛格浩與重光葵一家的關聯性。

日本方面的資料顯示,截至上個世紀80年代,樂天集團已經成為了日本的前十大企業集團之一,辛格浩本人也成為日本前20的財閥之一。

“大韓海峽的王子”

1965年,日韓結束敵對關係,並正式建交;在建交前,許多日本的企業家,開始對因朝鮮戰爭而陷入廢墟的韓國市場虎視眈眈,其中也包括許多希望“衣錦歸鄉”的韓國裔企業家。

辛格浩就是其中之一。1958年,辛格浩曾向其弟弟辛哲浩匯款300萬韓元,並向辛哲浩提供口香糖的配方,在韓國首爾的龍山區設立樂天株式會社。這可以視為韓國樂天前身的公司,但卻在兄弟間的所屬權紛爭之下寥寥謝幕;最終辛格浩決定親自進入韓國市場,在日本樂天成功的信心之下,於1967年設立樂天制果公司。

朝鮮海峽橫跨日韓兩國,辛格浩因每年奇數月份在韓國,而偶數月份在日本,負責兩國樂天集團的運營,因此那些年,辛格浩在業界,還有一個外號——“大韓海峽(韓國對朝鮮海峽的稱呼)的王子”。

樂天制果公司成功,樂天集團也被當時的韓國朴正熙軍事政權宣傳為“為了祖國投資”的愛國商人,當時韓國推進“政府+大財團”的經濟發展模式,並推動“資金+技術+人才”的高效融合;在此過程中,韓國政府更是推動了大規模的“國退民進”流程,將大型的航空、鋼鐵等巨頭企業私有化,並以優惠措施分配給大財團。

公開資料顯示,1973年11月,時任總統的朴正熙接見了辛格浩,要求其接手半島酒店,將其重建為“符合國際標準,且能對外展示韓國優秀形象”的國際化大酒店;辛格浩在接手後,多次組織人員出國參觀及學習。

1979年,半島酒店經過翻修後,作為樂天酒店重新開張,並在酒店地下建造購物店鋪。而辛格浩將該店鋪取名為“樂天購物中心”。

如今,韓國樂天集團旗下擁有樂天百貨店、樂天瑪特超市、樂天影院、樂天免稅店等韓國知名的流通業巨頭,也被稱為“流通業恐龍”。

樂天集團的股份構造並沒有因為韓國事業的不斷擴大而發生太大變化。截至2014年底,韓國樂天集團的控股企業樂天酒店的股份,仍然由日本樂天集團持有19.2%的股份,此外若追加多個以“L”打頭的日本私募基金,則持股比率將接近90%以上;由此也引發韓國民眾對於樂天集團不透明性的批判,這種批判不僅使樂天在韓國的名聲大幅度下降,更使韓國金融監管當局重新考慮對於樂天酒店等韓國境內核心企業的IPO請求。

資料顯示,日本樂天集團的控股企業為樂天控股,在樂天控股的控股結構中,有一家被稱為“光潤社”的企業出現,這家公開資料中僅有3名員工的包裝生產企業,卻持有樂天控股28.1%的股份,該企業被懷疑為樂天集團的父子及家屬持有絕對性的股份。

對於韓國國內的爭議,韓國樂天表示“樂天集團在韓國的收入,不會向日本匯款一分錢,而是全部用於在韓國的投資”,日本樂天方面也表態“日本樂天與韓國樂天,在經營上並沒有關聯性”,樂天集團似乎也明白韓國民眾對於“日本企業”的反感。

一方面,韓國樂天不斷強調辛氏一家的韓國背景,並表示辛格浩之子辛東主和辛東彬均為韓國國籍,韓國樂天也很少宣傳樂天集團在日本的業務。另一方面,韓國樂天於2017年10月宣佈,將其核心子公司樂天制果、樂天購物及樂天七星飲料等分割為投資及事業兩大塊,並將其中的投資部門統一合併至樂天制果旗下,將樂天制果轉換為韓國樂天集團的控股公司。

長期研究韓國財閥控股結構的韓國高麗大學政經學院教授李國憲認為:“樂天集團試圖通過此舉解決樂天集團的複雜且脆弱的循環控股股權結構,並向韓國輿論傳遞韓國樂天集團是韓國企業的訊息。樂天集團與此前宣佈解散未來戰略室的三星集團相反,內憂外患之下,選擇將強化集團的集權功能,將集團此前負責戰略樹立及子公司整合的政策本部,改名為經營革新室,並強化這個機構的作用。”

起底乐天:内乱与阵痛

日本式經營

樂天的這一層日本背景,使樂天具有許多日本企業特有的形態;其在韓國發展的過程中,這一日本背景,為樂天帶來過繁榮,卻也埋下隱患。

1967年成立的樂天制果,如今已成為韓國規模最大的食品企業,而樂天制果的口香糖,正如其在日本所獲得的“口香糖大王”的稱號,在韓國同樣獲得成功;而樂天制果生產的零食以範圍廣泛而知名,甚至超過許多曾在韓國生產某類零食的企業。

辛格浩在經營過程中,秉承了被韓國業界所稱的“日本式經營”。例如,運營過程中強調現金流及市場份額的絕對穩定,不喜動用銀行債務運營企業,抑或是直至爆發內亂前的2015年,辛格浩仍然參加到企業經營的一線,時不時前往樂天旗下的店鋪參觀。

同時,韓國樂天在許多希望進入大企業工作的就業人員中,以“工資低、待遇差,但有保障”而知名。

韓國就業信息網站JobPlanet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韓國國內的十大集團中,樂天既是正式員工平均薪資最低的企業、員工滿意度最低的企業,又是平均工作年限最長的企業。

許多專家也指出,樂天正是向韓國出口了“日本式的服務業”,並植入系統化的服務業操作指南,這在當時的韓國服務業引發巨大轟動,也成為樂天能在韓國的流通業突出發展的原因之一。

“樂天集團近年來雖因持續進行擴張性的戰略,導致其債務狀態不斷擴大,不過整體來看,樂天集團的資金狀態在韓國的大型財閥中,屬於非常良好的一家,其債務股本比僅為60%出頭;良好的財務狀態,也使樂天能夠在中國事業全線崩潰的前提下,仍然堅持瞭如此久的時間。”

一方面,樂天依靠日本式的經營模式,一度使韓國樂天步入正軌;另一方面,這種運營方式也為樂天的“王子之亂”埋下隱患。

據韓國媒體披露,上世紀80年代,辛格浩試圖將日本樂天分配給其長子辛東主、將韓國樂天分配給次子辛東彬,但隨著日本經濟的衰敗及樂天在韓國的營業規模遠超出日本,外加上辛格浩對於樂天的運營仍然抱有較大的熱情,成為“王子之亂”的導火索。

2015年8月,辛東主和辛東彬為爭奪繼承權掀起內訌,致使辛氏家族分裂為兩派,樂天集團兩兄弟的經營權鬥爭當時連日佔據韓國媒體頭條,引發民眾反感;最終,這場內訌以辛格浩退出樂天集團的運營收尾。

有關資料顯示,辛格浩及辛東主偏向家族化管理,而辛東彬則偏向專業經理人管理;這也成為辛格浩支持辛東主的主要原因,不過辛東彬也依靠帶領韓國樂天發展的業績,兩次將辛東主罷免。2017年6月,辛格浩在日本樂天控股的董事一職被解除,即辛格浩被兒子趕下寶座。

雪上加霜的是,樂天集團的負面新聞頻發,使韓國政府及輿論更加關注樂天的其他弊端。樂天因涉嫌貪汙和行賄等問題,被韓國檢查部門全面調查,懷疑樂天集團高層管理人員涉嫌侵佔公款、營私舞弊以及行賄,涉案規模約3000億韓元;近日樂天還被曝光為了獲得免稅店的特許權,向“閨蜜干政案”主角之一的崔順實所控制的基金進行非法捐款。

“如今樂天的內亂,是樂天在日韓兩國的地位及辛格浩本人的過度慾望所釀成的悲劇。”李先生說。

中國市場“滑鐵盧”

在中國市場的“滑鐵盧”,也成為樂天集團的心頭之痛。

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5月,樂天瑪特以鯨吞北京萬客隆8家門店為標誌,正式進入中國內地市場,最初發展不錯,在2009年底將門店數量提升至100家。當時的樂天瑪特希望到2018年能在中國內地市場將門店擴至300家。

可惜一系列麻煩接踵而來,和另一家韓國零售巨頭易買得一樣,在中國市場遭遇水土不服等一系列問題,不僅沒有實現300家店的雄心壯志,反而關店頻頻。

據韓國媒體此前報道,樂天方面為維持在中國市場的經營,曾分別於2017年3月和8月調動3600億韓元和3400億韓元資金,為樂天瑪特中國區緊急“輸血”;而自從2017年以來,樂天瑪特在中國市場的損失規模約為5000億韓元,樂天方面預計到年底,損失規模將達到1萬億韓元。

各種業績壓力和紛擾之下,樂天瑪特開始尋找買家,意圖出售中國內地市場的門店。

最終,在近期,利群股份(601366.SH)披露,該公司擬收購樂天購物(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持有100%股權的香港法人公司2家及華東地區法人公司10家,以實現收購該12家公司直接持有或通過其子公司間接持有的15處房產和72家門店等經營性商業資產之目的,交易對價為人民幣16.65億元。

“由於成本高企和電商衝擊等,中國市場的實體零售業者壓力很大,陳舊的傳統業態或水土不服的企業都會有問題。樂天瑪特和易買得就是典型的敗走案例。”資深零售業專家丁浩洲分析。

據悉,隨著這些門店的售出,樂天瑪特在中國內地市場將僅剩十幾家店。據悉,樂天在華的利潤連年下降,以至於辛格浩曾痛斥辛東彬所主導的韓國樂天“貿然進入中國市場,導致大幅度虧損”,並以中國事業虧損額高達1萬億韓元為由,試圖召開理事會會議,以解僱所有主導並參與樂天中國事業的韓國樂天高管。業界估測,之後樂天瑪特也會逐步撤離中國內地市場。

“雖然韓國樂天的業績仍在繼續,但這也許是最艱難的一段日子,中國市場事業的不振、內訌過程中爆發的負面消息、來自競爭企業的追擊、總負責人的入獄,都發生在了這個被稱為‘第二次創業’的樂天集團身上。特別是在韓國的財閥體系之下,最大的特點便是有一個堅固的精神領袖,而精神領袖的崩潰,很有可能就成為一個集團崩塌的始發點;因此,集團的權力交接,也是整個財閥運營過程中最敏感之處。”李國憲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