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與新王朝:劉邦的原生家庭教會他什麼?

小人物与新王朝:刘邦的原生家庭教会他什么?

楚漢戰爭打到最膠著的時候,劉邦的父親被項羽抓了,兩軍對峙,項羽指揮手下搭起高臺,放上砧板,架鍋燒火,把劉太公拎到臺上,衝劉邦喊話:“再打下去,就把你爹煮了。”

按照正常的戲路,劉邦應該含著眼淚,大吼一聲:“爹,孩兒給你報仇!”指揮千軍萬馬殺將過去,最後當著眾兄弟的面,在硝煙中抱著劉太公煮熟的遺體痛哭。

劉邦可不這樣,他妥妥地答覆小二十幾歲的項羽:“當初咱們約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把你爹煮了,也得分我一碗肉湯嚐嚐。”

好端端的雙雄爭奪天下,原本可以氣勢恢宏一點,結果變成了流氓罵街。

小人物与新王朝:刘邦的原生家庭教会他什么?

長樂未央瓦當

後來劉邦擊敗項羽,當上皇帝,修起未央宮,大宴群臣,請劉太公坐了主席,劉邦端著玉酒杯,嬉皮笑臉給太公敬酒:“您以前老嫌棄我無賴,不如我們家老二會置產業,現在,是我的家當多,還是老二家當多?”

不知道劉太公怎麼捧哏的,反正殿上殿下鬨堂大笑,沒一點正形。

漢朝也沒人審稿,司馬遷這麼寫,竟然就這麼流傳了下來,好多本分的讀書人看了這段,都只能尷尬地說一句:漢高祖果然豁達大度。

高級黑。

小人物与新王朝:刘邦的原生家庭教会他什么?

睡虎地秦簡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從來不讀書。”唐人寫詩喜歡誇張,劉邦是讀過書的,劉家也不是沒人讀書。

盧綰小時候與劉邦住同一個社區,兩人同一天出生,關係一直很好,直到盧綰當上燕王、叛逃匈奴為止,都是很親密的朋友兼戰友。劉邦年少時,就和盧綰一道學書,學到什麼程度,畢業了沒有,史書沒有記載,但是從側面可以稍微瞭解一下:

1975年,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了一批秦簡,裡面包括秦代律法和曆法,精細程度令人驚歎,比如規定收公糧時,得將秈稻和糯稻分開入倉,徵人服徭役時,遲到三天到十天,分別怎麼處理,都一清二楚。條文之繁瑣,如果不是長期從事這項職業,恐怕背都背不下來。

秦人以吏為師,自然需要大量人員來參加基層管理工作,秦王朝在每個行政區域都派出了主官,剩下的執行崗位,主要從本地選拔人才填補空缺,選拔設置了考試程序,這應該是中國最早的基層公務員考試。

吏員當然也有上升空間,櫟陽縣主管監獄的吏員司馬欣,曾經受人請託,私下放走一個疑犯。多年之後,司馬欣逐級上升為上將軍章邯的長史,與反賊們作戰,反賊頭領就是他當年放走的那名疑犯:項梁。

有了上升空間,大家都樂意去考試,劉邦就是通過考試之後成為泗水亭長的,另一位歷史人物韓信也參加過考試,結果落榜,所以遭受了胯下之辱,假如他也考上亭長,淮陰市上那位屠戶敢拿他不當幹部?

劉邦上面有兩位兄長,長兄早死,劉邦也不講客氣,照樣帶著狐朋狗友到長兄家裡蹭飯吃,嫂嫂實在怕了他,盛飯時假裝沒飯了,拿鍋鏟把鍋底颳得吱吱響,聽得人牙酸,一夥人尷尬離去,劉邦走到廚房一看,飯還有的是。

家裡光景最好的還是老二,無怪乎劉太公將老二視為家裡的榜樣,和老二相比,慣常在外晃盪的劉邦,確實更像一個不良少年。

小人物与新王朝:刘邦的原生家庭教会他什么?

影視劇中的呂后形象

劉邦的老婆是騙來的。縣令有個好朋友叫呂公,躲避仇人逃到了沛縣,以蕭何為首的一幫本地大佬前往道賀,來賓地位按照送禮標準一刀切:送千錢以上的,坐堂上,其他人坐堂下。

劉邦大喇喇闖進來,高喊,送一萬錢,實際上一文錢都沒有。呂公趕忙出來迎接,也不知道看上了劉邦哪一點,竟然把女兒呂雉許給他做老婆。

呂雉嫁給劉邦之後,估計每天都在家裡戳她爹的脊樑骨,老公成天不著家,呂雉要帶著兒女上田裡幹農活不說,劉邦還早就跟別的女人生了個娃,叫劉肥。

劉邦的母親過世很早,老劉太公續絃後生了個兒子,叫劉交,劉交長大以後,到荀子的弟子浮丘伯那裡學習《詩經》,認識了好些個當世大儒,直到公元前213年,始皇帝下令焚書,禁止民間私自辦學,劉交才肄業回家。

劉太公肯定不是個簡單的土農民,家裡四個兒子,一個去世早,一個務農家道殷實,一個安排唸書,當了基層公務員,還一個派去學《詩》,如果劉老太公沒有見識,沒有相應的財力,能佈下這樣周全的局?

耕讀傳家,能攢下一份家業,娶兩個老婆,還知道送孩子讀書,這是個挺有眼力的老頭。

小人物与新王朝:刘邦的原生家庭教会他什么?

漢磚畫像中的場景

劉邦當上亭長後,和縣裡的基層幹部們打得一團火熱。

夏侯嬰在縣裡負責駕車,有一次和劉邦戲耍,被劉邦打傷,叫人當成刑事案件給報告上去,劉邦是亭長,按律當從重處罰,夏侯嬰始終為劉邦開脫,坐了一年的牢,嚴刑拷打多次,他都不鬆口,終於把劉邦給摘了出來。

任敖是縣裡面大牢的獄吏,劉邦犯了事逃跑,呂雉被抓到牢裡審問,官吏輕薄呂雉,任敖一看有人欺負嫂子,大怒,衝上去把官吏暴打了一頓,救下了呂雉。

屠狗為生的樊噲,賣布的灌嬰,出殯時當吹鼓手的周勃,都是劉邦的死黨,這其實是一群卑賤的小人物,誰能想到,就是他們,開創了一個新王朝。

蕭何與曹參,在縣裡面都算了不起的角色,蕭何是主管人事的主吏掾,曹參和司馬欣一樣,掌管縣裡的刑獄。秦朝嚴格的律法,訓練出了這些精幹的基層管理人員。

劉邦起兵時,空降來的沛縣令在蕭、曹的攛掇下,原本想投降,後來又變卦,蕭何、曹參逃出城去,沛縣父老殺了縣令降劉,劉邦最初的班底,就來自於這些人。

劉邦手下,大多是這樣兢兢業業的普通人。千萬別小看這些基層幹部,擱在任何一個朝代,他們都是最熟悉中國國情的一批人。

假如沒有戰爭,即便秦朝的法律嚴苛,這些小人物們也會在縫隙中拓展生存空間,儘量活得像個樣子。

年輕時的劉邦過得很刺激,他的偶像是信陵君魏無忌,他當著鄉鎮幹部,時不時請假回家種種田,家裡老婆孩子熱炕頭,外面也有女人有娃,老爹身子骨硬朗,有一批交情過硬的朋友,到處都吃得開,偶爾去帝都咸陽出個差,一臉羨慕地看著始皇帝出行,還假公濟私安排手下去給自己幹私活。

也許只有劉太公會經常逮著他罵一頓,然後自我安慰:壞是壞了一點,這幅混不吝的德性,倒挺像我年輕時候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