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保山83歲老人步行千里給兒子送大公雞,你怎麼看?

卜2013211

其實是步行40多里,但是這可能也不是一天走的。可能是走了很長時間。百善孝為先,送雞隻是老人找了個看孩子的理由,給孩子說,爸給你送只雞,城裡買的雞沒鄉下自己養的好,其實是思子心切,可憐天下父母心,又有幾個能明白父母的心呢?

父愛如山,父親樸實之人,不善表達,把對兒子的愛深藏在內心。可能農村裡雞是最滋補之物,父親把送雞給兒子,當作是給予兒子最好之物,在他心裡千里送雞,很正常,也沒覺得苦,也不去想值不值得!他的心裡僅僅裝著對兒子最深沉的愛!

老父親之舉,在某些人看來,是愚化之舉,但在我眼裡,那是大愛之果,是人世間最真摯的情感。 看了這個新聞真的是猛然間心裡急懼的疼痛、有些時候我們做兒女的為了忙於生活、還真的忽略了父母的苦心,希望天下所有做兒女的都善待自己的父母吧!

現在很多外出工作就忘記老家的爸媽,放假小長假就去玩不是回家看爸媽,那怕電話都少。儘量抽空在父母有生之年多陪陪,錢是永遠賺不完的,家人的時間是有限的。不管你們怎麼忙,請記住你遠方還有年老的父母。


笑搞

首先,要糾正題中的兩個錯誤,提問中提到的“步行千里”和“老母雞”有誤。原文是寫的“步行40多公里路”,沒有題主說的“千里”那麼誇張;老人家給孩子送的是公雞而非母雞。希望題主以後注意。

先來說說老人徒步40多公里的原因。這位父親因為思念在外打工的兒子“凱順”(音),又不想讓兒子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家。於是自己背上大公雞,收拾好東西,想步行前往城裡看望兒子。當晚,老人在走到保山市隆陽區一小區後發現自己迷了路,便打算在小區樓道內休息一晚,第二天繼續趕路。小區內的住戶看到老人家一直坐在樓道里,出於安全考慮便選擇了報警。民警趕到現場,在老人的隻言片語中瞭解到,老人是來找兒子的。民警便根據老人提供的線索,開始對全市範圍內名叫“凱順”(音)的人員進行排查。最後,民警根據老人家自己的姓名和住址,查到了老人自己的戶籍信息,在根據老人的戶籍信息查找到了老人家兒子的信息。民警立即通知了老人的兒子,凌晨兩點,老人的兒子趕到小區將老人接走。

父愛如山,也許他從不言語自己的思念,也許他從不表現他的疲憊。父親對我們的愛也許不會體現在每天做早中晚三餐,也不是寒天數九的噓寒問暖,但這種無言的愛更加深沉和厚重。無論是母親的絮叨,還是父親的嚴厲,都是在對孩子表達愛意。

“凱順”在得知父親是為了給自己送公雞來城裡時,留下了眼淚。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事業有成、孝敬長輩。同時也希望,這一家人的生活越來越好。


時報傳媒

感動得熱淚盈眶!為思夜兒子步行40多公里送雞,在小區迷路的83歲大爺感動!為半夜三更不辭辛勞給大爺找親人的民警陳自明感動!為隆陽某小區的熱心居民們感動!

整個故事,有感動,也有揪心,總之心裡滿是淚水:

1. 2018年5月18日零時,保山市隆陽區某小區一住戶,發現自家單元樓地下坐著一位老人,衣裳破舊單薄,鞋子滿是泥濘,神情疲憊。身邊一個揹簍,裡面有隻鮮活的大公雞。他問情況,奈何語言不通。如果讓老人就在過道冷一夜,實在不忍心。善良的住戶報了警。


2. 隆陽縣公安局永昌派出所巡邏中隊五中隊值班民警陳自明接到報警,已經是0:13分。他仔細詢問老人,奈何老人耳聾還是鄉間土話,只能聽出反覆唸叨的“凱順”。

3. 第一套尋人策略:以“凱順”為線索,民警在兩名社區幹部和熱心住戶幫助下,挨家挨戶打電話查詢。“請問你家有叫凱順的人嗎”?半夜被打擾的人們知道真相後,不但沒有埋怨,還有一起來熱心尋找。但是沒有成功!

4. 第二套尋人策略:以老人提供的模模糊糊名字為線索。同名有板橋的、下村的、水寨的……經過排除,估計是水寨鎮的。陳自明立即請求水寨派出所核查老人身份,並聯系家人。

5. 凌晨2時,兒子終於與83歲老父親見面!原來老人已經不辭而別獨自離家3天,為了來看望日思夜想的兒子,並且給兒子背來了大公雞補身體!只是到了小區,高樓長得一樣,又是夜裡看不清,沒法分辨。

真不知道老人這三天是怎樣風餐露宿的?真不知道40多公里的遙遠路程,83歲的人是怎樣在思念的支持下一步步堅持走完的!


前不久也有看到報道,90歲老人坐火車,千里看望長春監獄裡的兒子,實際上就是今生永別!

估計這位兒子也有五六十歲,但無論你有多大年齡,父親再老也要牽掛愛護你!無論你有多遠,父親再窮也要用腳步翻山越嶺來看望你!你永遠是父親心裡的寶!

看著這位衣裳襤褸、滿身勞苦的老人,這樣簡樸老實、年齡衰老的老人,這樣再窮再苦也要愛兒子的83歲老人,我心理除了感動,也有心酸!

希望天下兒女,創造條件多陪陪老人,沒條件多打電話問候老人,真的不要“娶了媳婦忘了娘”啊!父母的牽掛永遠沒有停息過!

同時,民警也提示:多關心老人,多帶老人熟悉小區環境,並且老人身上最好有表明身份的信息,尤其是老年痴呆的老人,要不然真不容易查找到身份。


邊河靜靜流1

首先糾正一下,這位83歲的老人是步行40公里,即80里路去給他在保山城裡的一個叫“保貝”的兒子去送一隻大公雞。送得不是老母雞。路途也沒有那麼誇張,遙遠,只是80里路。



並沒有題主描述的步行千里,這是要出省甚至出國的路程呀!老人再怎麼節省,再怎麼不懂,若走千里之遙的路再怎麼也知道坐火車坐汽車的。事實是老人因想念在城裡的兒子,一時興起,也不和家裡人打個招呼,車也不坐,就揹著個大公雞步行到城裡去看望他的兒子去了。而他又沒去過他兒子住的小區,雖聽兒子講過,但他又辨別不出來。於是才有在尋找兒子無望時在一棟樓的過道里過夜的經歷。老人因年齡大了,記性已不好,居然連自己,兒子,家人的真名都不知道。這才有了好心人報警後,警方的細心查找,從而讓他與他的“保貝"兒子團圓。


值得注意的是,老人的兒子“保貝”他並不是什麼不孝子。在老人走失了,他得知消息後也在著急尋找。看來,是老人和家人之間缺乏溝通的原因,才發生這麼大費周章的父行百里給兒子送大公雞的事情。事情雖然不應該發生,但反映出了兒行千里母擔憂,父愛如山的一個大大的愛字。反映出來父母對兒女的濃濃深情,深深疼愛。這種愛,這種情,是父母骨子裡天生的大愛之情,它不會隨著時間的消失而消失。即便是你父母老年痴呆了,他依然記得兒女的疼,兒女的痛。並想方設法,那怕是步行千里也要去為兒子送上補養身體的大公雞!所以我們每個人做兒女的,一定要記得父母的大恩大德。在父母年老時,要千方百計多抽時間去陪陪父母。只有這樣,你才能對得起父母的恩情!



小太陽958

83歲的老人步行千里,揹著一隻大公雞,去看望自己的孩子。看了這個消息以後,我感到非常的,感動又非常的心酸。

老人去看望孩子更多的是對孩子的一種思念。她覺得很長時間沒有看到孩子了,她想念孩子。孩子在他心目中就是唯一的一個寄託,她想知道孩子的現狀,想讓孩子陪伴自己。可是呢,孩子不在身邊,孩子在遠方,因此她收拾好了家裡的大公雞,揹著給孩子送去。因為思念孩子,哪怕是千里之遙,做母親的也要一步一步地走過去,因為思念孩子,她要把家裡最好的東西給孩子捎去,家裡的最好的東西是什麼呢?就是她親手養大的大公雞。

大公雞也是母親的最愛。它陪伴著母親在家鄉,度過了許多寂寞而快樂的時光。在家鄉的原野上,母親揹著編筐,佝僂著身體,挖一點兒野菜,拔一點野草,這隻大公雞真正是綠色的,純天然的,沒有吃過任何添加劑的純正的公雞。母親想,等兒子回來的時候,我一定要給兒子燉這隻大公雞吃。可是兒子呢,他一天天地不回來,一天天地不回來。母親等不及了,母親的心很難受,她想念兒子,她遙望著遠方,一天天地看著孩子當年遠去的小路,希望兒子在那裡出現孩子的身影,但是一直沒有出現。

兒子在外,他也很忙,他也有自己的家庭,83歲的母親,不再是他的唯一的牽掛,他有自己的事業,有自己的老婆孩子,甚至他自己年齡也大了,他也老了,也不願意走動了。家鄉,在自己的夢裡,有時出現,有時不出現;母親,在自己的心中,有時想起,有時忘記。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千里兒不愁。我們無意責怪這個兒子,無意責怪這個已經當了父親的兒子,可是我們怎麼對得起年邁的母親呢?

願天下的母親都幸福!願天下的子女都盡孝!這不僅僅是自己的責任,更是我們這個社會所應該倡導的一種良知。我還能說什麼呢?面對這一白髮蒼蒼的母親,我只想跪在她的面前,表達我們作為兒女的懺悔。


春秋老師說教育

老父思兒獨進城,帶個公雞補兒身。人生地生迷了路,蜷曲樓道抖淋淋。

千里?不是事實,應該是40公里,在這裡糾正一下。讀者不要被問者誤導了。

事件經過:

1.5月18日凌晨12點,雲南保山市一名衣衫襤褸且單薄的83歲老人,席地蹲坐在隆陽區某居民小區單元門口的牆角。原來,他已獨自離家3天,從農村老家徒步40多公里到城裡看望兒子,還特意揹著一隻大公雞來給兒子補身體,沒想到卻迷路了,只能在樓道間休息等天亮。寒風中,老人蜷縮成一團,衣衫破舊單薄,一雙布鞋因行走了太長的路,早已泥濘不堪。所幸,有市民發現這一幕並及時報警。
2.這麼晚了,這位老人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他的兒女呢?帶著這樣的疑問,熱心的住戶詢問老人,誰曾想,這名老人不僅年老耳背,更是滿嘴鄉音與住戶語言不通,難道就這樣狠心地讓老人獨自在樓道里過夜嗎?善良的住戶權衡再三,決定電話報警,向警察尋求幫助。
保山市公安局隆陽分局永昌派出所巡邏中隊五中隊的值班民警陳自明接到這起求助電話趕到現場時,已是凌晨零時13分。經與老人耐心溝通後,終於從老人口中珍貴的隻字片語裡得到了有用的信息。

3.原來,老人思念離家的兒子,千里迢迢從農村步行40多公里到隆陽城區找他,為給兒子補補身體,還特意捎帶上了農村自家養的大公雞。但當老人走到兒子所住的這個小區時,卻發現這裡的樓房長得一模一樣,加上夜晚天黑根本讓他分辨不清方向,自己已然找不到去兒子家的路了,無奈之下,只好到這幢樓的過道里,打算坐等天亮再找。
民警詢問老人,他的兒子名叫什麼時,老人嘴裡反覆嘟囔著一個名字“保貝”(其子小名,已作化名處理)。
4.為讓老人早日與兒子團聚,民警陳自明與2名社區幹部及該單元熱心住戶立即分頭行動,四處查找老人口中這個名叫“保貝” 的男子,社區幹部找出了登記冊,翻找查詢是否有這個名字的住戶,民警與熱心住戶則是一家一家打電話或者上門詢問。
5.凌晨1時許,小區內凡是與老人口述沾上點邊的住戶,都被電話或是敲門聲吵醒了,最難能可貴的是,當他們聽到老人尋親的故事後,都選擇了諒解,有些甚至還熱心地一同尋找。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大家都有點疲累了,但“保貝”卻依然不見蹤影,再這樣下去,今晚很可能會一無所獲。會不會,老人口中的“保貝”並沒有住在這個小區?會不會,老人兒子名中,並沒有“保”或“貝”這兩個字?民警陳自明這樣一想,立即做出決定,重新制定計劃,從老人身份入手幫助老人找到兒子。

6.老人模糊地告訴了民警陳自明自己的名字,陳自明便利用公安系統查詢與老人同名人員信息,這些人裡有來自下村的,有板橋的,還有水寨的……陳自明一個一個仔細核對,終於,保山市隆陽區水寨鄉一名83歲的老人與這名老人對應上了。
7.民警陳自明立即與水寨派出所值班民警取得聯繫,請求核查老人身份,並找到與老人家人的聯繫方式。凌晨2時許,匆匆趕到的“保貝”終於與老人相聚。
8.“保貝”告訴民警,老人3天前就不聲不響地從水寨老家離開,家裡人都急壞了四處尋找,沒想到老人卻是因為想見他而一路步行40多公里到城裡找他當看到老人背籮裡,特意為他帶來的大公雞時,“保貝”頓時熱淚盈眶。

首先,我想說的是這名離家的兒子:“保貝”,應該常回家看看老父親。

通過推斷,這名“保貝”兒子大概也有五六十歲了,應該來說是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的狀態。住在城市的小區裡,亦然成了城裡人。可是83歲的老父親,還是個農民。他在農村還要自己勞作。在父親眼裡,兒子多大還是兒子,他會想兒子的。“衣衫破舊單薄

”,說明老人的生活還很拮据,做兒子的應該拿出錢來孝敬老人,讓他老有所依。“一雙布鞋因行走了太長的路,早已泥濘不堪”,老父親捨不得坐車花錢,走了三天才到城裡,一路上風餐露宿,不怕艱難,為的是能見兒子一面。都這麼一大把年紀了,還能在世上活幾年,做兒子的應該好好孝順他才對,俗話說得好:“養兒防老”,什麼時候防?已經到時候了!做兒子的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回去看看。他想兒子了,說明兒子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去看他了,兒子是欠缺的。

養個公雞都不捨得吃,帶到城裡給兒子補身子,這就是父親對兒子的真愛!

父親的愛,是博大精深的,是不拘小節的。父親的愛,總在兒子犯錯誤時,給予兒子正確的指導;父親的愛,總是在兒子遇到難題時,給予兒子正確的教導。如果說,母親的愛如水一般深遠,那麼,父親的愛就如同山一般的厚重。兒子小的時候,父親肯定為了養育他成人吃了不少苦。通常是自己省吃儉用供兒子上學。兒子也給他爭氣,進城落戶成了城裡人。從此,父親就和兒子見面少了,兒子就成了他的榮耀,成了他的牽掛。以前他有勞動能力的時候,是不想去城裡麻煩兒子的,現在他老了,勞動能力差了,不由得讓他經常會想起自己的兒子,當思念集聚到一定的時候,他太想自己的兒子了,就決定獨自一人進城尋兒。但是他想到空手進城,對兒子不好,就把他自養的土公雞給兒子帶上了。這就是父親對兒子的真愛!我想,當兒子啃著雞腿的時候,還是想想給父親改善一下生活吧!“父親特意為他帶來了大公雞時,“保貝”頓時熱淚盈眶。”“盈眶”過後該怎麼做?總不需要我來重說一遍了吧!落實到行動上!

讓父親多住一段時間吧!

既然找到了父親就帶回家好好孝順幾天,讓他享受一下“養兒防老”的喜悅,這才是兒子應該做的事。跟父親說,下次想進城先打個電話,你去接他。年紀大了獨自進城很危險啊!也跟農村家裡人說說,不要讓老人走路進城了!

父愛是一座山峰,讓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風霜雨雪也沉著堅定;

父愛是一片大海,讓你的靈魂即使遇到電閃雷鳴依然仁厚寬容.

父愛是一道光輝,讓你的心靈即使瀕臨與黑暗也能看見光明大道;

父愛是一陣微風,讓你的思想即使沾上骯髒的汙垢也能煥然一新.


千島湖FIRST哥

身背一隻大公雞,匆匆步行八十里,不顧耄耋年歲大,老人思兒內心急:數月吾兒家不返,那就為父把步移。能見一次算一次,莫到成仙空嘆息。


來到小區天已晚,老人難辨東與西,兒住幾棟也忘記,無可奈何過道棲。業主發現人行善,報案民警現場移,但見老人衣服破,鞋子兩腿沾滿泥,一隻揹簍旁邊擺,內裝鮮活大公雞。

雙方和言把話對,真相大白現端倪,民警旋即把人找,很快父子就團聚。見面父把兒子抱:為父終於看到你。兒子一臉也羞澀,兩顆淚珠悄落滴。


可憐天下父母心,兒女永遠嵌心裡,父愛如山沉甸甸,母愛似海暖兮兮。億萬兒女要謹記,孝順報答擺第一。父母並沒大奢望,就是盼孩身邊棲。

不管你有多忙事,抽空常常回家裡。莫待人去空回憶,再見身影絕難覓。


平淡人生一帆順

看了報道,很感動。老人因為思念兒子,帶著雞步行三天,迷路了,在民警的幫助下終於見到了期盼已久的孩子,老父親見兒子一面不容易啊。



題目給我們很多信息。“衣服單薄破舊”、“布鞋沾滿汙泥”、“揹簍裡大公雞”、“83歲”,可見,老人是貧寒的,生活是拮据的,看起來讓人心酸。老人83歲,估計孩子應該50左右了吧,老人長期留在農村,孩子住在城市,父親成了留守老人。

案例中兒子應該沒有盡到孝心。83歲老父親為什麼要步行那麼遠來看孩子?說明好長時間沒看到孩子一家了,很想念,也側面說明孩子一家很少回老家。父親那麼大年紀了,還在路上走了3天,倘若出現意外,做孩子的於心何忍?幸好沒事!



常回家看看,這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老人年歲越大,越需要親人的陪伴,老人不圖兒女的錢物,只希望兒子們不要把他們忘記了。筆者父母都年近85歲,時常回家看望,有時候沒什麼事也回家坐一坐,父母每次都格外的高興。我能深切的感覺到,兒女的看望是父母最開心的事。



孝親敬老,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兒女盡孝很簡單,回家陪父母吃一餐飯,聊一會天,打個電話問候一下身體,讓孫子跟爺爺奶奶視個頻,都是行孝。


文軒閣

老父親省吃儉用把自己能給的都給了兒子,為孩子犧牲了太多。老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每一個人讚揚、致敬,但老人奉獻似乎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尊重、贍養,我們不得不疑問:“你兒子去哪了,你這樣做值得嗎”?

當前,農村的空巢老人太多太多,年輕人越來越忙,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老人越來越孤獨,很多老人為了見兒女一面,甚至不遠千里徒步看望兒子。

報道中的老人為何不坐火車、汽車?我想該老人還是在於為兒子省錢、不想給兒子添麻煩。

希望我們這些從農村出來為事業打拼的年輕人,平常休息時候給父母打個電話,郵寄些禮品,買些衣服,常回家看看父母,父母的養育之恩,作為兒女即使無以為報,也請不要再讓老人操心、流淚、甚至絕望?


信陽劉偉

83 歲 ?千里 ?

年輕人 、不負重空手,5 公里 / 每小時,老人家 83 歲 、不停、走多少天 ?沒法看 !火車還得跑 10 多個小時,哈爾濱到北京的距離,不可想像點事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