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娃之後,你最討厭別人說什麼?

朵媽是大王

有娃之後,認識一些人就更深刻了,我尤其討厭這幾句話:

1 你胸部這麼小,以後肯定要餵奶粉

是,我是小胸妹,但是我也有一顆要全母乳的心!在懷孕的時候胸部也增大了三個罩杯,並且也讀過一些育兒專家的書籍,明白奶量多少和胸部大小沒太大的關係 但是總有人在我身邊說讓我感覺準備好奶粉,奶粉我會準備,但是我還是有一顆全母乳的決心。

2小孩捂六月

我家孩子夏天出生,熱都熱死了,不讓開空調就算了,還一個勁的和我婆婆說小孩捂六月,再熱也得穿兩件,婆婆剛開始沒經驗就聽了,我攔都攔不住,結果孩子熱的脖子都起滿了溼疹。我趕緊讓去買溼疹膏,並且讓那人再也別見我家孩子,要捂你自己去捂,我們自己科學帶娃!


3 小孩冷不冷,摸摸小手心

也是隔壁鄰居,她家的孫女被她穿的走路跟企鵝似的,一看我家孩子大冬天也穿三件,老是說摸手心有點涼,還說什麼書上說的。我就鬱悶了,哪本書說小孩冷摸手心了,都是脖子後,況且一個冬天她家孩子感冒好幾次,我家孩子好得很,還是那句話,科學育兒。

4 母乳六個月以後就沒營養了

也不知道是奶粉商為了銷量還是醫生為了提成,家裡這邊的人都說母乳過了六個月就沒營養了,就得喝奶粉。我就想不通了,奶粉不也是奶牛產的,怎麼它一直都有營養並且比我們人類高級動物還有營養,國際上一直提倡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我就堅持下來。


5 給孩子穿開襠褲

夏天到了孩子穿尿不溼多少都有點熱,我的做法是把尿和多買褲子,萬一尿了換褲子就是。總有人說這麼小穿什麼閉襠褲,開襠褲有尿直接蹲下尿多好,我是覺得小女孩穿閉襠褲一個是更文明,還有一個是防細菌感染。

7 你怎麼還在家帶孩子?

在他們眼裡,孩子生下來就是屬於奶奶家的,媽媽就應該出去上班,誰規定的呀,我在家帶孩子是為了孩子好,而且也不吃你家的,用你家的,用你說嗎?

8 孩子都這麼大了怎麼還不送幼兒園

我們家孩子剛過兩週歲,一些親戚就和我婆婆說讓送幼兒園,我覺得那麼小送幼兒園大家也都是沒辦法的事,孩子都還小,先別說吃飯和上廁所的事,光是她被人打了搶了東西都不會還手,我就覺得送她上幼兒園還太早了。

以上就是我經常聽到的一些話,當然我也不是什麼老封建,別人說的對我也會學習,因為一個寶媽進修本來就是從一無所知到超人的過程。


派球育兒經

有了娃之後,我最討厭這15句話,句句戳心……

有了娃後,周圍總是有人七嘴八舌的評論你,不是說帶娃方式不對,就是提一些令人無語的建議。

有了娃後,你最討厭別人說什麼?

01

你現在要餵奶,斷了奶再減肥

朵媽我當初就是聽了這樣的話,才不管不顧放肆追追追,再加上個人體質,以至於現在橫看豎看都大胖媽媽,幸好臉型還不顯老。

否則啊,真就是名副其實的30+了。

為了給寶寶最好的口糧,你需要追奶,需要喝下各種高脂肪的營養湯,也要注意鍛鍊,在家走一走,出去散散步,切忌吃了睡睡了吃。

不然脂肪就是對你最大的見證,不行試試咯。

02

一胎女兒好,二胎沒壓力啊

我就奇了怪了,怎麼每個媽媽身邊都被一群七大姑八大姨圍繞,如果生的是女兒,她們會對你說,閨女好啊,壓力小啊,沒多久又可以生一個。

未必女兒就能自己長大、不花爹媽錢不要用心培養?

無論一胎兒子還是女兒,有能力的不用說也會考慮二胎,沒能力的生一個夠嗆哪敢要兩個啊。

03

看這眉毛多濃密,長得像爸爸

這絕對是媽媽們聽得最多的話,奶奶們抱孫子,怎麼看都順眼都喜歡,時不時就會說,長得真像他爸爸,有的找不到像的人,甚至說像太爺爺。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就像爸爸這邊的人。

我也醉了,這話說得彷彿孩子和我們這個懷胎十月的娘不相干一樣,非得分清伯仲幹嘛。

孩子那麼小,哪兒就能那麼像爸爸,再者說句像媽媽一樣漂亮,安慰下我們不行啊。

04

哭的這麼頻繁,是不是沒吃飽

一哭就是我們為孃的沒把孩子餵飽,每當聽到這話,內心就會有100頭草泥馬奔騰的情形。

我們實在是親媽,硬被說出了狼外婆的感覺,敢情是我們不想喂孩子,故意讓他們餓著?

小孩子稍不如意就用哭聲來表達不滿,誰說哭就一定是餓了啊,還陰陽怪氣的指責我們的不是,搞笑!

05

你們小時候就是這麼長大的

我們小時候?那是幾十年前的事了,把幾十年前的育兒經驗用在當下,未免過時。

話說回來,我們小時候汙染沒這麼嚴重,轉基因食品還沒遍地開花呢。

科學育兒很重要性,不要老用頑固思想來誤導我們,我們的孩子自己做主。

事實上,我們當媽的接受能力最強,無論誰分享育兒妙招,我們都願虛心學習,只是不喜歡用這話壓我們,同意的趕緊舉個手。

06

孩子手抖,肯定是你剖腹產給害的

在開關門時,有些小寶寶緊握的小拳頭可能會抖一下,有人說這是沒安全感,有人說這是發育不成熟,有人說……

導致孩子手抖的原因那麼多,幹嘛就一定要怪在我頭上,說我不負責任。

剖腹產是權衡利弊後選擇的生產方式,盲目順產才是對自己和孩子最不負責任呢。

話說回來,剖腹產也是孩子爸爸簽字認可的,幹嘛要陰陽怪氣的怪我一人?

07

兩個女兒比兩個兒子壓力小

誰不想兒女齊全湊個好字,但遺憾的是,我就是生了兩個兒子,可那又怎樣,吃我的喝我的用我的,幹嘛要你可憐兮兮的來同情我?

生女兒未必就不花錢啊,我身邊很多生女兒的家庭,花銷更大:鋼琴、舞蹈、畫畫、英語……一個不落下。

現在養育孩子的成本都一樣,壓力的關鍵不是性別上的男女,而是數量上的一二。

08

過幾年喊媽媽給你生個弟弟妹妹

現在二胎放開了,總能聽到這話:過幾年喊媽媽給你生個弟弟妹妹。

每到這時,我都撇過臉去:我就要一個怎麼了,我把我全部的愛給他,幹嘛還要生一個來分。

有些人自己的事都顧不來,還管別人家生兒育女,真是夠夠了。

二胎政策放開,關我毛事啊,我的愛只給一個孩子,有錯嗎?

09

就你們愛給她穿這麼多(少)

這都大冬天了,你們家孩子還穿這麼少,會不會冷?春天都來了,你們家孩子還穿這麼多,會不會捂出痱子?

我現在算是明白了,無論我給孩子怎麼穿,總是有人來以過來人的口吻教育你。

拜託!我是親媽,好麼?我還能把我的孩子給凍著不成。

要是你覺得穿的不合適,那也是有原因的,不要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好麼?

10

你又不上班,照顧孩子多麼輕鬆

說這話的人大多是一副羨慕的表情,搞得我好像很輕鬆愜意,每天只帶帶孩子,逛逛街。

我又不是少奶奶,全職要做的多了去:做飯打掃衛生洗衣服照顧孩子做飯……我就是一個讓主人放心的全能保姆。

自從全職在家帶孩子了,我甚至連“輕鬆”兩個字是什麼鬼,都不知道了。

請問,你還羨慕嗎?

11

剖腹產沒有順產那麼痛

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你是順產,是經歷了十級疼痛,未必我剖腹產就是輕輕鬆鬆五分鐘,一點疼痛都沒有嗎?可笑至極。

為了生孩子,我平白無故的在肚子上開個口子,擱誰都痛,女人何苦挖苦女人啊,看不慣的,完全可以閉嘴啊,再者,剖腹產真的是後勁十足啊,不服氣的,下次你試試。

12

誰誰誰家的孩子8個月就學走路了

你們家孩子頭還搖搖晃晃,你們家孩子還不會翻身,你們家孩子還坐不穩,你們家……

你看那誰誰誰家的孩子,8個月就能扶著學步車往前走了,真厲害(一副崇拜臉)。

我真心不著急我家孩子比別人家的晚,不一樣的孩子發育有早晚,這是被自然界認可的,我幹嘛要著急,你看我的孩子不一樣健健康康,成天笑哈哈嗎?

真是受夠了!皇帝不急急死太監。

13

你家怎麼還在用尿不溼

我就是那個到了2歲半還在給孩子用尿不溼的疑似後媽,但這又怎樣?

我們已順利過度到了白天晚上都不用尿不溼的階段。

因此那些路人甲乙丙丁們,不要詫異於別人家孩子的教育方式生活習慣,它們總有自己存在的特殊原因。

不要有事沒事盯著別人家的孩子,累得慌。

14

喝什麼牛奶,多吃飯才能長高

這話在家裡長輩中出現的頻率更高:你讓他喝那麼多牛奶,還怎麼吃得下飯,飯吃得少,又怎麼長的高?以後還是要少喝牛奶多吃飯,吃飯才能有力氣。

12月齡以下的寶寶以乳類為主,其它食物均為輔食,但家中長輩為了讓孩子趨於他們心中的正常化,常常要求給孩子多喂點飯,少喝牛奶。

剛開始我還會解釋原因,後來乾脆呵呵噠。

15

出個門你帶這麼多東西,搬家啊

不就是帶孩子出個門嘛,至於要大包下包嘛,搞得和搬家一樣樣的,也太誇張了點吧。

可是孩子的必須品有那麼多,我有什麼辦法。

我也想背上精緻小包就出門,但帶孩子出門有備無患總是好的,況且我帶的尿不溼啊、溼巾紙啊、幹紙巾啊、隔汗巾啊、水啊……

這哪個不是必備的,哪個可以擱置,你告訴我,我拿出來。

互動環節:還有什麼話讓你一聽就想瞟白眼呢?趕緊留言告訴我吧。

END


我是朵朵媽媽,為寫文章放棄減肥的職場媽媽。做及格的職場媽媽,帶娃、職場、婚姻、生活,關注我們,讓你每天都進步一點。


朵媽是大王

有娃之後,你最討厭別人說什麼?

有了孩子之後,周圍的這些過來人,亦或有經驗的媽媽,可能總會對你的育兒觀念評頭論足,尤其是不加思索的隨便對別人的孩子作評論。

先從月子裡說起:

1、不喝湯,哪來的奶水。

我從小不愛吃肉,更不喜歡喝那些下奶的各種湯,比如豬蹄湯、雞湯,月子裡家裡的老人見我遲遲不下奶,各種勸說,讓我喝湯,永遠記得月子裡我喝的第一碗黃豆豬蹄湯,我閉著眼睛,捏著鼻子,喝了半碗,喝完我就痛苦的哭了,不是我矯情,是真的喝不下去。

整個月子我聽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不喝湯,哪來的奶水,還好後來寶寶吸的多了,奶水量自然就上來了,那句話真的是讓我痛苦了好長一段時間。

2、看著寶寶好像沒長肉呢……

婆婆喜歡拿別人家的孩子和孫子比,在她看來,我不愛喝湯,奶水少,導致孫子沒有別人的孩子長的胖,所以就時不時的在我面前說道,說孩子沒長肉。

3、你對孩子要有耐性一點。

覺得很可笑的是,孩子基本上是我自己照顧,偶爾累到崩潰,再加上孩子調皮,會有忍不住發脾氣的時候,而這個時候,如果被婆婆看見了,她會來句:“你是他媽,要對孩子有耐性一點。

簡直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啊,如果有心可以幫忙搭把手,既不幫忙,還挑剔,真的讓人很無語。

日常生活中:

4、我都養大三個孩子了,什麼情況我沒見過。

這樣的話語似乎都會發生在家裡長輩的身上,比如我們年輕的父母可能不提倡給孩子把尿便,早早給孩子刷牙,會跟老人解釋,而往往老人家一句:“我都養大三個孩子了,什麼情況我沒見過。”就把你噎個半死……

5、這孩子看著挺老實的,不愛說話。

有時帶著孩子在附近玩,沒見過面的老人,跟你開口說話,第一句就會說:“這孩子看著挺老實的,不愛說話。”其實我挺奇怪,又不認識你,你也不瞭解我的孩子,怎麼能一開口就給人下個定論呢……

6、你家孩子平時不愛吃飯吧?

每次體檢,我孩子的身高體重都是中等偏上。可是外表看上去,給人的感覺就是高高的瘦瘦的,比較苗條。老人一般會說是孩子肉長的緊實,所以顯瘦。

而在外面玩的時候,那些長的胖的家長就會弱弱的來問一句:你家孩子平時不愛吃飯吧?其實我兒子從來不挑食,他的身體各項指標發育良好,還偏優的狀態。所以遇到別人這樣問,還是挺煩惱的。

7、春捂秋凍,你給孩子穿太少/多了。

這條肯定不指我一個人中招了吧。大春天,非要給孩子穿的厚厚的捂著,見到比自己穿的薄的,就說春天得捂著。大冬天不給孩子戴帽子,說小男孩不能多穿。

其實冷了就加衣服,熱了就減衣服,這麼簡單直接的事情,非要整個“春捂秋凍”。

8、別人家的孩子不都這麼長大的。

這句是我老公說的,當我有時對孩子的養育方式,他不贊同時,他就會甩出這麼句:“別人家的孩子不都這麼長大的。”其實我很納悶啊,別人家的孩子,你怎麼能瞭解那麼清楚呢……哈哈,有沒有被這句說過。

9、“某某媽,你別太講究了,大家不都吃零食嘛”

在小區裡玩,一般我不會帶零食,一起玩的幾個夥伴,他們的奶奶,每天都會帶著吃的,有時看著小孩手髒,就不想讓孩子吃,就會被鄰居奶奶說,不要太講究了,大家不都吃了嘛……呵呵,這點也很無奈,可是話說回來,他們的孩子確實經常鬧生病,而我的寶寶一年也病不了一次(不是自誇,是真的)。

10、“你不上班在家帶孩子?總待在家裡,時間長了,老公都會嫌棄你的。”

這句是最最戳心的,那年我剛辭職,全職照顧寶寶,有一次,在小區裡,一個不認識的老太太,和我攀談幾句後,驚訝的看著我,然後說:“你不上班在家帶孩子?總待在家裡,時間長了,老公都會嫌棄你的。”

聽到這話,我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好,原本我以為的母親照顧孩子,天經地義的事,做起來,那麼困難。而隨著我照顧孩子的時間越長,我經歷面對的越多,我就更能體會,不上班帶孩子,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你的價值無法短時間內體現出來,沒有收入是事實,被人議論也無法避免。


佳楠育兒記

有娃之後,我突然變得勇敢而敏感了。


有娃之後,我最討厭別人這樣說:

1、能休產假真幸福。(產假期間)


【原因】一般說這句話的人都是沒生過孩子的人,他們根本不理解帶娃的艱辛,看熱鬧不嫌事大,他們只關心你不用工作了,語氣還帶那麼一點點羨慕和嫉妒,讓人聽起來很不舒服。



2、你天天呆在家裡,除了吃飯帶娃,什麼都不用幹啊?(產假期間)


【原因】一般說這話的人年齡結構比較大,多年不帶娃,他們只看見娃經常在睡覺,沒看見娃的媽媽忙碌疲憊得一塌糊塗,毫無同理心,讓人生氣。


3、寶寶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你太舒服了!(產假期間)


【原因】說這話的人語氣比上一個問題還要糟糕,他們根本不關心你的娃,甚至連禮貌性的問候都沒有,直奔主題,就是你生娃很閒!你怎麼什麼都不做,這麼舒服這麼閒!簡直讓人不想繼續回答下去。

4、找個保姆,上班去吧,還比你有經驗。(娃的奶奶)


【原因】娃的奶奶覺得我沒有經驗,不會帶娃,但是又喜歡指指點點,指手畫腳,評頭論足,關鍵是總說我帶不好娃,但是她又不搭把手,我做完月子,她立馬跑回鄉下,與世隔絕,我要恢復工作了,她怕我請她出山幫忙帶娃,先給我說清楚,別指望我,你不行,你又忙,自己找保姆去吧!

5、拉粑粑了,快點來打整!(娃的爸爸)


【原因】娃的爸爸非常懶惰,從來不主動幫忙帶娃,尤其怕髒,每次寶寶拉粑粑或者需要換紙尿褲,他不是立馬抽菸就是上廁所,躲都躲不及,至今娃一歲多了,他根本不會換紙尿褲!娃是我生的沒錯,但是帶娃不是我一個人的事,大家說對嗎?




6、天天就知道上班,娃也不看!(休完產假)


【原因】每次只要加班,娃的爸爸就要發脾氣!下班幫忙看會兒娃,他沒能好好玩手機,每次加班到晚上,回家之前都心情不悅,反覆告誡自己,不要生氣,大度點!



7、帶個娃這都搞不好,你還能幹好什麼?(娃的外公外婆)


【原因】娃的外公外婆都很愛娃,容不得娃有半點不高興和不舒服,只要孩子哭鬧,就衝我發脾氣,語氣特別難聽,也特別讓人難受,一開始我會忍不住解釋幾句,後來我直接沉默,不懂你的人,說了也是白說!




【心疼寶媽】

帶娃不僅疲憊,更主要的是要承受來自各方的壓力,懇請每個家庭都能相互體諒,希望社會各界能富有愛心,用同理心體諒和幫助,孤立無援,疲憊艱辛,欲言又止的寶媽們!

帶娃的苦楚,旁人怎麼能懂,圍觀怎麼能體會寶媽的焦慮和苦衷,大家說是不是?


吧啦小精靈

有娃之後最討厭別人說什麼,這個問題我似乎沒有深究過,但是仔細一想可能也有自己討厭的。

當孩子不小心又感冒的時候,旁人就會說,你看這第一次當媽的真沒經驗,時常把孩子凍感冒了。其實誰希望孩子感冒?我的孩子我可是盡心盡力,晚上他一不小心或者是白天他跳熱了,出汗了,由於工作太忙,一時疏忽了,而導致感冒都有可能。看見孩子感冒那麼咳嗽,做媽媽的能不心疼嗎?而旁人卻在旁邊指責,心裡就更難受了。



還有就是最討厭那種自以為有經驗的,經常給你傳輸一些毫無用處的育兒經。比如說,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奶水過多,孩子吃不完,時常覺得餓兩個乳房特別脹痛。我想把奶水擠。而有的不能說,千萬不能擠,擠一之後來,奶回了以後孩子都沒有奶吃了。結果痛的我難受極了,我就回到家把奶擠了。後來還去看了醫生,然後兩邊腋窩長的結塊才消散了。

還有就是討厭有的人不明就裡的評論。有一次我們單位的一起聚餐,我抱著孩子,感覺孩子已經拉屎了。這時旁人看見我抱著孩子吃飯有點不方便,很熱心的說:“我幫你抱吧。”因為我小孩子已經拉了,我得趕快把飯吃了,回家處理,我就很客氣說:“不用。”然後那個人馬上就高聲說:“你看,生了個孩子,連我們抱都不用抱了,稀奇得像個寶一樣的。”我只好尷尬的向別人笑笑。那時我能說我的孩子拉屎了嗎?那樣不是影響在座人的口味了嗎?



當然,也許他們都以為自己的經驗是正確的,他們都以為自己的看法是正確的,才發表那樣的觀點。但生活當中,有時候最怕這樣的所謂的熱心人,在那裡亂指點江山。


睿心媽媽

我是一個二胎爸爸,我來說一說有了二胎寶寶之後,最討厭別人說什麼的話題。

NO.1,“哎呦喂!你的孫子好可愛,好帥氣,爺爺好福氣呀”!

有了二胎兒子,避免不了帶孩子去公園等公共場所。有些閒得無聊的大爺大媽,見到我兒子就是說“哎呦喂!你孫子好可愛,長得可真讓人心疼”等等。

一開始,我和孩子媽媽雖然心裡不高興,但嘴上還是解釋一下“不好意思哈,這是我兒子”。

三次五次時間長了,心裡特別不舒服。最氣的是老婆,一邊嘟囔著問我,你說他們是不是眼睛不好使呀,還是故意的?我們有那麼老嗎?

作為二胎父母,年近中年,年齡不上不下。我家大寶是女孩,今年17歲;大寶和二寶相差12歲,二寶今年5歲。

本來心懷歡喜兒女雙全,滿滿的幸福感。但是這種爸爸媽媽被人誤解成爺爺奶奶的尷尬,最最最讓人無法接受!

NO.2,“你給你家孩子報什麼興趣班”?

兒子3歲上幼兒園,家長們就在群裡討論“我們家報音樂,舞蹈,英語,畫面”,呱唧呱唧的很讓人討厭。


到放學接孩子的時候,幼兒園門口除了圍了一堆家長,還有一堆培訓班的業務員。

業務員一邊給你推銷,旁邊的有些家長還在隨聲附和,“嗯!我家孩子也在這裡學,你讓你家孩子也去吧,挺不錯的”!

都是一起接送孩子,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相互說認識也就點頭之交。但是,你家孩子願意上是興趣班你的事情,我們家孩子不想上是我的事情。

為人父母,我不強迫孩子做他不喜歡的事情。有很多家長都沉浸於比較心理當中,無法自拔。別人家怎麼樣,我們家孩子也應該要怎麼樣……

這也難怪有人說中國人都把日子過反了!“孩子小的時候,應該玩卻被家長逼著學習;大學生應該學習,他們卻沉迷於遊戲;年輕的時候身體被拖跨了,到老年了才想到健身”!

每一個父母都意識到這種危機,但是每一位家長又都在“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想像和焦慮中左右為難!

NO.3,“已經這樣了,ta還是一個孩子”!

孩子剛上幼兒園那會兒,總避免不了小孩子之間有點摩擦。一般情況下,只要是在一個可控的範圍我都不會管。

但是有一次接孩子放學回家的路上,一個大班的小胖子手上拿根棍子耍來耍去,他的家長也不見管管。

小胖子一路小跑路過我們時,小胖子居然拿起棍子朝我家孩子掃過去,就差一點點就打到頭。

我當時勃然大怒,上去就要揍他。這時他家長就過來說“你看,他還是個孩子,都已經這樣了……”。呱唧呱唧一大堆屁話。

我說你們早就看見你孩子手上拿著棍子,你們不制止?早幹嘛去了?非得等你孩子惹禍了出事了,才給人賠理道歉?而且你孩子明顯的以大欺小!

有些熊孩子,家長如果不及時管教,自然有人替你管教

比如前段時間才發生的新聞:

小孩對著電梯按鈕尿尿,導致電梯停運;

小孩猛推孕婦,差點導致孕婦流產;

安徽一名孩子為了手機遊戲,親手殺死了自己的母親……

孩子惹禍了,這些家長就替孩子解釋“都已經這樣了,還是個孩子,不懂事……”。這種無理無知的藉口,讓人聽了就很反感!

……


爸爸不講理

1.可以斷奶了。

這是我帶我的二個兒子的過程中最討厭最煩別人提到的話。老大37周因為我的原因剖腹產,心裡總覺得虧欠他,想著他能吃而且我還有母乳的情況下儘量讓他吃。但總會有人天天問,斷奶了嗎?這麼大了,可以斷了……,吧嗒吧嗒一大堆,好像我兒子吃她奶一樣。到了帶老二又一樣,吧嗒吧嗒又開始給我上課了,什麼半歲了吃輔食就可以斷了,什麼娃兒半歲後母乳就沒有營養了,又說該斷不斷會影響娃兒正常吃輔食,還說會影響娃兒性格,特別是男孩,容易戀母……我真的,每次聽到人問我斷奶了嗎這個問題,我就特煩,不知各位寶媽有沒有同樣的經歷和感覺哈?

2.可以讓他吃乾飯了。

我一般都會單獨給娃兒煮飯,軟軟的細細的,再加入剁的細細的蔬菜或肉類。但往往會有人說,搞點湯泡飯就行了,煮的太精細會影響娃兒的咀嚼功能,還趁我不在喂他吃大人的飯菜。有些人甚至在我面前顯擺,我家娃兒才多大多大(一歲不到)就和我們吃一樣的飯菜,太能幹了。我心裡想,不是你娃兒能幹,是你自己無知。目前二寶14個月,他的飯我任然單獨煮,細細的軟軟的。我覺得我能這樣精心照顧他的時間並不多,我很享受這樣的時光。

3.尿片不要換得那麼勤,太浪費了。

我家兩男寶,從來尿片都是溼了就換,我和他爸爸不想讓他穿著溼尿的尿片,想想自己,一個月那幾天,溼了就很快換了,大人都覺得不舒服,娃兒會舒服嗎?有些人一天限制娃兒尿不溼的數量,溼了一大坨重重的都捨不得換,我真的捨不得我的孩子受這樣的罪。

4.要讓他吃鹽。

一歲的娃兒是不能吃鹽的,作為媽媽我們都知道。但總是有人和我說,不讓吃鹽他沒有力氣,不放鹽沒有味道,無滋無味的哪個吃嘛?說實話,遇到這樣的,聊天是聊不下去了,轉身走人。

5.你家娃兒好膽小,抱一哈都不幹。

遇到想抱我載的人,我熟悉的也不好拒絕,娃兒讓抱就抱一哈。但往往我兒子不喜歡別人抱他,這時候這句話就來了。說實話,我特反感。有時也會半開玩笑的說:不要說娃兒,你一個大人走在街上,來一個認得認不得的要抱哈你想哈你,你會不會幹嘛?對我家娃兒來說,你就是個陌生人,他不要你抱不要你親不是很正常嗎?


春夏秋冬319

有娃之後,最討厭別人說的話,特別是婆婆說的話,真是讓我不敢恭維。

我也來吐槽一下…

一、吃那麼多,還沒有奶水啊!

月子裡,聽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婆婆說:“有奶水了嗎?”“吃那麼多怎麼還沒有奶水啊?”由於身體的各種原因,月子裡奶水不夠寶寶喝,不得已給寶寶添加奶粉混合餵養。而月子餐也是催奶的湯,一個月子都是煲湯,可是奶水依舊不足,而婆婆卻不依不撓,本來月子裡自己帶寶寶,身體就已經累得吃不消了,婆婆卻動不動就來火上澆油,卻始終不見婆婆問過我“有沒有錢買奶粉。”不僅如此,只要有親戚來看望,婆婆還是說,都沒有奶水啦!

二、好臭奶水味,要開門開窗。

每天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還沒邁腳進房間,婆婆就開口“好臭奶水味啊!你要開窗開門啦!”大冬天做月子,屋外是牛毛細雨,寒風刺骨卻讓我敞開大門坐月子,再說了寶寶除了喝奶還是喝奶,能做到沒奶味嗎?

三、孩子睡覺了,你就做這個做那個

好不容易熬到出月子了,婆婆開始催我著去做家務。“以前我也是這樣啦,誰誰誰都是這樣啦,孩子睡覺了就要趕緊去忙,要不然他醒了你什麼都做不了……” 聽著這樣話心裡跟不舒服,好在我是個大度的人,理解婆婆的心直口快,不在乎她每天的嘮叨。同時,寶爸也會安慰我說:“媽媽就是那樣的人,你不要在乎她的話。” 其實即使我不去做,婆婆也不會說什麼,她還是默默去把家務活做完。





四、攀比孩子的各種

又一個厭煩的話題出現,家裡的親戚開始攀比孩子的各種各樣。“你家孩子困時怎麼那麼鬧,我的孩子不這樣,我的孩子很好帶啊,睡覺可乖了。” “我的孩子可好餵飯了。” “你家孩子怎麼總是那樣那樣啊……”說到心裡都煩了。

每個寶寶都是獨特的個體,每個寶寶都不可能規規矩矩的按著他人的方法來表達自己。

……

以上是本人經歷最深刻的體會,好在這一切都已成為過去,我們要做的不是去揭痛歷史的傷疤,而是認真過好每一天。偶爾吐槽,學會排除不良情緒,做個積極樂觀的媽媽。

寶媽們,有娃之後,最討厭別人說什麼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米諾米媽成長記

有了孩子以後,對一些話語會比以前更加敏感。比如以下這些話就是我特別討厭聽別人說的。

1.他哭的這麼厲害,就是沒吃飽。

寶寶剛出生幾天,爺爺奶奶過來看他,當時奶還不是特別多,但是足夠他吃了。有時候奶奶抱著她的時候她在哭,奶奶就總是跟爺爺偷偷摸摸小聲的說:他就是沒吃飽!那個樣子就好像是我這個媽媽沒有喂他吃奶樣的,氣人。

2.長得好像爸爸呀。

奶奶總是說,呀,這個酒窩好像爸爸,這個大手大腳的好像爸爸。這裡也像爸爸,那裡像爸爸,好像跟我沒有一點關係,我就是個生育工具似的。

3.你給他多穿一點,他冷。

帶孩子到小區下面走走,總會有很多的婆婆媽媽在那裡指點,一下子又說你穿太少了,要多穿點,一下子又說你要給他穿什麼鞋子,你要給他吃什麼東西……一堆事兒媽在這裡囉囉嗦嗦的指指點點。

4.太瘦了,你多給她吃點東西,不要捨不得。

在別人眼裡,好像小孩一定要圓圓胖胖的才是正常標準,身材或偏瘦一點,在他們看來都是父母沒有給她吃好吃的東西,捨不得花錢買好的。而他們的孩子總是吃得圓滾滾的,他們在小區裡面總是帶著很驕傲的表情,覺得自己的孩子長得特別好。

對,他們這種標準是從我們傳統中傳下來的,自古以來的福娃娃就是胖娃娃。

想到了別的再補充吧。


好父母是學出來的

我在當媽媽後確實發現自己比以前敏感多了,只要關於寶寶的事情,我都會特別緊張與計較,以前根本不算事的事在我看來都是大事。尤其是在對待如何帶娃這件事情上,最討厭別人跟我說這些。

第一,你這麼瘦的,奶夠不夠吃啊。拜託大家不要再這樣跟一個母乳媽媽說了,這是最傷人的,你完全就是在質疑媽媽的哺乳能力,況且奶量是否足夠並不是看胸部大小,真沒法跟人解釋。

第二,這麼大了,還在用尿不溼啊,趕緊穿開襠褲把尿吧。殊不知寶寶在有排尿意識之前過分把尿對孩子很不好,現代人這麼多得痔瘡的,估計很大原因都是以前把尿的結果。而且穿開襠褲危害多大,他們也不知道,容易感染細菌不說,要是出了意外傷害算誰的呢?

第三,孩子都8個月了,還沒斷奶呢,都沒營養了,給吃奶粉吧。母乳是最合適寶寶的食物,可以給寶寶提供多種營養,增強寶寶的抵抗力等等,這些都是奶粉不可能完全做到的。

第四,還沒給孩子吃鹽啊,那孩子肯定沒力氣了。孩子有沒有力氣跟吃鹽沒有任何關係好不,孩子在一歲前都是不需要添加鹽的,因為會加重孩子腸道負擔,而平時吃的奶粉和輔食中已經含了,不需要再添加了。

第五,別讓孩子地上爬了,爬多了就走的慢了。我都不知道這些理論從何而來,孩子的生長都是要經過爬行階段才能順利過渡到步行階段,如果貿然剝奪了孩子的爬行期,那不是揠苗助長嘛。而且孩子通過爬行促進手眼四肢的協調能力,會變得更聰明,所以我為什麼不讓孩子多爬呢。

第六,你怎麼還不去上班呢,不然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呢?難道我們用心學習提高自身素養,並將用於孩子的教育上算浪費嗎?誰說上了大學的媽媽就一定要出去上班呢,在家陪伴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三年,並且好好教導他,塑造良好的三觀,這不是比上班更有意義更重要嗎?

討厭的話真的是太多了,說都說不完,如果媽媽們還有什麼討厭的語句,可以下方留言討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