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理解孔子所說的“六十耳順”?

朱毅說

《論語·里仁》: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
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說:“參呀,我的理論貫穿了一條主線。”曾子說:“嗯。”

孔子出去了,別的門生便問曾子:“老師講的啥意思呢?”曾子說:“老師所講的道理,只是忠恕而已。”

《說文解字》:“忠,敬也。盡心曰忠。”《說文解字段注》:“恕,仁也。……為仁不外於恕。析言之則有別,渾言之則不別也。仁者,親也。”一言以蔽之,忠恕者,盡心為仁而已。為仁者,又不外乎寬容別人。

忠恕,即忠於恕道,“恕”作動詞,跟“受人之託,忠人之事”裡的“忠”用法形同。“忠恕”一詞用來給小孩起名會很好,有一種低調的大氣與奢華。

這樣我們就明白了,所謂“六十而耳順”,不是說六十歲之前一直聽別人說話都不順耳,而是說,人到了六十歲,歷經成敗榮辱,嚐盡酸甜苦辣,修養的功夫到家了,就很容易寬容別人。不管別人說什麼,即使他說得不對,也不容易生氣,有容人的雅量。

輕易不生別人的氣,不怪罪別人,做到像孟子說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看似簡單,實則極難,只有大人物或者修養深厚的人才能做到。所以佛家稱“貪、嗔、痴”為三毒,其中的“嗔”,就是嗔怪,生氣。


華夏國學漫談

先說一下這句話的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句話的意思確實有爭議。

孔子的這一段原話,是孔子自我介紹,這一生當中,幾十年做人、做事、做學問的經驗。這些經驗綜合起來,就是人生閱歷和人情世故,把萬事萬物都看透了,看破了,懂得做人做事了。

那麼“六十而耳順”,這句話非常有爭議,就是大家都有一個疑問,難道孔子六十歲以前耳朵背,過了六十歲,耳朵反倒靈了嗎?

其實樓主的意思的是對的,孔子想表達的應該就是你說的這個意思:六十歲以前,別人說什麼話可能還聽不進去,耿耿於懷,或者跟人抬槓置氣。但經過十五歲到六十歲做學問的積累和磨練,已經看開了,看明白了,聽什麼都不那麼反感了。

這個“耳順”,就是好話壞話儘管別人說去,自己都聽的進去了,不生氣,心態平穩,你罵我幾句也沒事,心裡平靜如水。

但是這個平靜如水,不是說黑白不分,是非不辨了。是已經有了很明確的善惡標準,看到好的就會去鼓勵你,看到不好的,就會想辦法幫助你改正,對任何人都是用愛心對待,不再偏激,不再分清,不再慷慨激昂。

以上是個人理解,大家如有不同意見,可以在下面留言互相交流。


一聲佛號一聲心

前段時間,有位和我玩的比較好的書友突然問我:為什麼“耳順”在“知天命”後面?四十而不惑,不惑之後不就應該不介意他人的言論了嗎?為什麼又過了二十年才耳順? 算是有點切題了吧。

很久沒有在悟空上回答關於《論語》的問題了,在此拋磚引玉。希望可以共同討論一下。

分割線


理解什麼是“六十耳順”這句話,需要從整體上看,最好能結合孔子的性格(這需要通讀《論語》)進行理解,整句話是這樣的: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我說,四十而不惑,是指有足夠的經驗和智慧分辨是非,一旦認清是非,就會堅持自己的是非觀念,希望對他人、對世界有所影響和改變。

五十而知天命,是說發現自己終究很難改變外物,也沒有辦法讓別人認同自己。

六十而耳順,是對別人一些哪怕並不正確的見地,也聽得進去了,不再起不必要的爭論。因為知道很多人很多事無法改變。“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連堯舜都很頭疼,更別說一般人了。

四十不惑,還是壯年,還有激情和抱負,還想去改變世界和他人。

五十知天命,就通達一些了,因為知道自己很難去改變世界、改變他人。世界和他人的改變,並不是因為自己,把那看作是自己的功勞或過失,就自負了。每個人的改變,歸根結底,都只能靠自己。知道了這些,就知道了天命。雖然知道了天命,還是得與人相處。那麼,哪怕別人不理解自己,也能不奢求別人的理解而依然去愛他;哪怕別人並沒有道理,也能善巧地避開不必要的爭吵。所以,要到六十歲,才能做到耳順。耳順和不惑,是不一樣的境界。

孔子說,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你們以為我有什麼隱瞞的嗎?沒有呀。他始終願意被理解,又永不奢求被理解。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哪怕相隔了遙遠的時空,如果有能理解你的人,那也是快樂的;如果終究還是沒有,卻並不因此而失落,那就可以算君子了吧。

偉哉孔子!

——————


不易先生

“六十耳順”出自《論語》為政篇:“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關於其理解,前人有太多的解讀,所以我只是做搬運工,把一些典型的解釋搬過來,供大家參考。

曹魏王弼《論語釋疑》中這樣理解:“耳順,言心識在聞前也。”

曹魏何晏編纂的《論語集解》引鄭玄所注:“耳順,聞其言而知其微旨也。”


東晉李充《論語注》中這樣理解:“耳順者,聽先王之發言,則知先王之德行。從帝王之則,莫逆於心,心與耳相從,故曰耳順也。”

東晉孫綽雲:“耳順者,廢聰之理也。朗然自玄悟,不復役而後得,所得‘不識不知,順帝之則’也。”


南宋朱熹先生在《論語集註》中這樣理解:“聲入心通,無所違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

清代焦循所作《論語補疏》中這樣理解:“耳順即舜之‘察而言’ ,所謂善與人同,樂取於人以為善也。順者,不違也。捨己從人,故言入於耳,隱其惡,揚其善,無所違也。學者自是其學,聞他人之言多違於耳。聖人之道一以貫之,故耳順也。”


楊伯峻先生在《論語譯註》中這樣理解:“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

南懷瑾先生在《論語別裁》中這樣理解:“到了六十歲,好話壞話儘管人家去說,自己都聽得進去而毫不動心,不生氣,你罵我,我也聽得進去,心裡平靜。……是很活潑,很明確是非善惡。”

綜上,“耳順”的大意是:無論聽到什麼話都能不違於耳,不逆於心,豁達通順。


日新錄

孔子六十歲之前聽別人的話都不順耳…………請問你和提孔子說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如何理解呢,難道那個時候的規矩這麼複雜,七十歲才能搞清楚?是同一個人嗎?

孔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耳順是什麼,聽任何的聲音都講不在刺耳,我們可以用不動心來說明。

不動心是孟子說的,孟子說自己四十不動心,孔子什麼時候不動心的,我不知道,但是在六十歲的時候,讓一定是不動心了,耳順啥意思呢?其實就是別人說的話我都能聽進去了,辱罵我的,對我的讚譽,好的壞的,這個境界很難得的,別人的話對我沒有了任何的作用,一旦這種語言的力量對我沒有了任何的作用,那我所蘊藏的心理力量是多大?這就是不動心的力量

我們可以想一想,呆若木雞的故事,呆若木雞,別人在外面如何挑釁,我都不動如鍾,堅持自我,任何強大的敵人在我們面前都會得到最大的回擊。

我們都看過《三國演義》、沒看過《三國演義》、也應該看過最近的《虎嘯龍吟》吧,裡面有一個情節是,諸葛亮為了逼迫司馬懿出戰,給司馬懿送婦人的衣服,寓意他是個女人,在古代人的心目中,這種侮辱是極大的,比之我們叫跪地下就別人爺爺還嚴重的地步,現代人可能很難理解這種侮辱,反串的都那麼多,穿件衣服怎麼了?當然不一樣。

司馬懿忍了,但是忍的時候,他內心肯定是劇烈的,他內心想要反抗,但是知道這裡要堅守陣地,不動如鍾,所以他穿了,他不耳順,但是做到了表面上的耳順,心裡面的耳順並沒有做到。

而如果這個時候是六十歲的孔子呢,戰略需要不能動,那好,我就不懂,孔子穿上婦人之衣,可能內心毫無波瀾,這就是心理上的耳順,不被外物所動心。


庠序學社的鬼故事

本人生活中孔子的故鄉,儒家文化可謂在我們這裡已經達到流到每個人的血液裡的地步。


歷久不忘

這句話出自《論語》,是孔子在自己的暮年對一生的回顧和總結。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六十而耳順不能孤立的理解,他是在前五十年的基礎上才能行成的。意思就是說他經過前五十年的自身沉澱和積累,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已經能夠接受外界的各種言論,而且能夠做到不生氣、不傷心,其實是已經達到了一種大智若愚的境界,這就是“六十而耳順”。


雨後天空228077583

原話出自《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是,孔子說:“我十五歲確定了做學問的志向,三十歲能獨立做事,四十歲不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歲明白了有些事情是人力所無法控制支配的,六十歲接納與自己不同的意見和看法,到七十歲的時候做事才隨心所欲,因為我明白哪些事情是不能逾越規矩。”

所以六十耳順是說可以接納不同的意見,而不是說語言順不順耳。


學妹左左

聖人修心也是一步一步來的,並非天生就是聖人。

從四十不惑開始才是真正的入道階段,其後知命,其後耳順,其後從心所欲不逾矩。從心所欲才是真正地成道成聖。

可是凡人自問:四十不惑的又有幾個呢?

沒有聖人的智慧和自制力,活到八十還有凡心亂動的呢!

看到這幅圖你不動心我都不信


九畹貞風

六十耳順就是經過大半生的人生閱歷和修身養性,能大徹大悟,內心能接受並容納來自各種不同的觀點同時存在自己心裡,淡定從容,心胸豁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