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神有哪幾位?

財神中尤以“趙公明”的塑像最容易找到,傳說這位“正財神”原是商王朝助紂為虐的一員猛將,神通高妙,曾與燃燈道人鬥法,肉身離世時眼睛被姜子牙用計射盲。但是在明代的《封神演義》中,姜子牙將趙公明洗白,封他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

財神有哪幾位?

趙公明專司金銀財寶,迎祥納福。

因此要是誰告訴你他的趙公明是漢代的,你不要相信他,因為明以前趙公明還不是財神爺。

今天,趙公明率領招寶天尊蕭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利市仙官姚邇益,統管人間財富。

金面黑鬚的趙財神執黑鞭、跨黑虎,手擎蒼龍,豹頭環眼,他的形象氣勢如虹。一個反派角色最終成為人們爭而奉之的神明,在我們這個唯主流意識是瞻的文化傳統中,也算獨樹一幟了。山不轉水轉,走不了政路走財路的趙玄壇,十分灑脫。

財神有哪幾位?

關公姓關名羽,字雲長,河南解梁寶池裡下馮村人(今山西運城解州),民間拜關公十分盛行,其廟宇遍佈各地,關公幾乎是無所不能的大神,司財只是神職之一。古人將關公奉為財神,主要原因是推崇他的忠義。以忠義誠信之人為財神,也是在警示世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否則,武財神關公手中那把青龍偃月刀是不會留情的。關公和趙公明一樣,既是武將,是門神,又被作為財富的象徵,是中國財富信仰的精神偶像。

財神有哪幾位?

關公在中國是一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物。關於他的傳說很多,據徐道《歷代神仙通鑑》記載的一種傳說,關公的前生本是“謝梁老龍”,漢桓帝時,河東連年大旱,老龍憐眾心切,是夜遂興雲霧,瀝黃河水施降。玉帝見老龍有違天命,擅取封水,令天曹以法劍斬之,擲頭於地。

  據《三國演義》載,關公因在原籍惡豪倚勢凌人,遂殺惡豪後奔走江湖。東漢末年,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誓生共死,同起義兵,爭雄天下。建安五年,曹操出兵大敗劉備。劉備投靠袁紹。曹操擒住關公,看中關公為人忠義,拜為偏將軍。後曹操察覺關公心神無久留之意,便用大量金銀珠寶、高官、美女來收買,但關公絲毫不為錢財名利所動。當關公得知劉備在袁紹處,立即封金掛印,過五關斬六將去尋劉備。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封關公為五虎大將之首強。曹操得知大怒,與司馬懿設計,聯合孫權共取荊州。劉備拜關公為“前將軍”都督荊襄郡事,令取樊城。關公分荊州之兵攻取樊城,不幸中呂蒙計,痛失荊州,夜走麥城,兵敗被擒,不屈而亡。

  關公死後,其忠義事蹟被宣揚流傳,為佛、道、儒三門崇信,歷代建廟加封職銜,故此他具有司命祿、治病除災、驅邪辟惡、闢護百姓等功能,而商家敬仰關公忠信之心,大多奉祀關帝。世人尤其商賈門都敬佩關公的忠誠和信義,希望關公作為他們發財致富的守護神。另外,人們希望商賈堅守誠信進行交易,把關公奉為公證人,來維護傳統的道德秩序。

財神有哪幾位?

  關公當財神不是偶然的事,而是有多種原因和理由的,這些原因和理由有些源於傳說,有些源於民俗,有些源於古代典籍,這些都深化了關公的財神形象。

  一是說關公生前十分善於理財,長於會計業務,曾設筆記法,發明日清薄,將賬目記得清楚明白。商家供奉關帝始於明代。傳說關公掛印封金之時,將曹操所贈金銀布帛悉數留下,還附上一本詳細的原、收、出、存賬冊,即日清簿,也就是現今一般商人使用的流水賬。這種計算方法,非常祥明清楚,被後世商人公認為會計專才,所以奉為財神和商業神。

  二是因商人談生意做買賣,最重義氣和信用,關公信義俱全,追求公平,故尊奉之。因關公以信義為本,公平公正,又設計了簡明日清簿,商人們為了確保相互的信賴,請一位尊神來做監護,十分必要,關公應公平公正,所以被尊為財神。關公的義不負心形成了以仁義、公正為核心的商品交易準則,形成了義中求財的商品交易道德,並因此成為關帝文化的重要內容。

  三是傳說關公逝後真神常回助戰,助人取得勝利。關公真神常回到人間助戰,商人在生意受挫後若能得到關公相助,就會東山再起,所以商人都希望有朝一日生意受挫,能像關公一樣,來日東山再起,爭取最後成功。

  四是道教職系排列中,關公被規定為財神。這是關公成為財神的宗教原因,在道教中,關公具有“司祿命庇護商賈,招財進寶”的能力和職責,又因其忠義,他被更多人樂於接受為財神。

五是追求誠信的商業

倫理需求。關公變成財神形象,最本質的原因是源於追求一種商業倫理的需要。在做生意的過程中需要誠信,而忠和信其實就是誠信。關公最初的形象是對劉備君主的忠義,忠義關係可以用於不同社會關係的處理,行業之間和行業內部的交往關係也可以通過忠義這種原則來處理,一諾千金的關公形象轉變為一種行業的道德形象,甚至成為一個行業的行規,最後變成能帶來財運的象徵。

財神有哪幾位?

  直到今天,關公仍是公認的財神,關公作為武財神的地位已經非常鞏固了。因為中國人認為,只有講誠信講,將倫理道德的關係處理好,才能得到財富,主張採取正常的手段,強調好人有好報,關公作為財神形象其實體現了倫理道德的追求。

趙公明是道家形象,身上自帶一脈霸氣與仙氣。而讀春秋的儒將“武財神”關雲長則不然,且不論塑像的尺寸大小、刀法的節儉還是繁奢,關二爺渾身上下都自帶著一脈儒家的雅緻和英氣。

現代人用黃楊、紫檀、紅木等硬木給他塑像非常常見,但在民間木雕小像中,關羽卻不如趙公明常見。彷彿任何一段木頭都可以隨手雕出趙公明的叱吒,而關公的材質卻要略微講究些。

因為這二位普遍受到大家的信奉,題材既不稀有,精品自然相對也就多些。

關公走麥城後先被佛家收做伽藍菩薩,後來因義生財,被人們奉為財神,也算修成正果。

雲長丹鳳眼臥蠶眉,青龍偃月刀常常隨著年代久遠而脫離了本尊。山西雖然也有、福建一帶則更多出現三人一組的關公像,兩邊分立著文關平、武周倉。他們面沉似水,敦厚英武,不由令人心生幾分感動。

財神有哪幾位?

再說說比干成了財神

曹雪芹說林黛玉“心較比干多一竅”,可見他認為這個妹子有名士鬚眉的見識。

國神比干,心有七竅。他是福建林姓的始祖,後來被自己的後裔拜做財神而逐漸被人們認可。何以忠義的比干成了財神呢?

在《史記》裡,比干說要是君主犯了錯,大臣不以死相抗,無辜的百姓就要深受其苦,所以他要直言勸諫商紂王。紂王大怒,說聖人之心有七竅,王我要打開看看聖人比干的心到底有幾竅?

財神有哪幾位?

不過後來《列女傳》把這殘暴血腥的話讓“九尾神狐”蘇妲己說了出來。九尾神狐,你信嗎?古時的文獻和先古神話交相雜糅,亂花迷眼。

總之比干進諫被殺,為後代忠臣英雄所稱道。自古“文死諫、武死戰”就是忠勇的化身,這到底是誰的價值觀呢?忠臣為之身死的那個天下,是誰的天下?

傳說精通法術的比干被剖心後並沒有立刻死去,而是一身白衣牽白馬出城,他緩慢地行走在烈日下,路遇一婦人叫賣“空心菜、空心菜…”

他走上前去,那婦人說“此菜無心,而人無心則亡。”於是比干倒地而死。那婦人就是妲己。

在古代要罵哪個君王最狠的就是“堪比桀紂”,夏桀有個妹喜、紂王有個妲己,他們的故事很相似。春秋時比干還只限於“諫而死”,到了戰國,屈原《涉江》中說“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菹醢,就是剁成肉醬。呂不韋的門客說他剖心而死。而如今你我都相信紂王剖開他的心已經不是為了比干對於王權的挑戰,而是為滿足愛妃的好奇了。

孔子有錢的門生子貢第一個覺得蹊蹺,大概商人比文人士子看問題客觀些。他說:“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後世言惡則必稽焉。”

郭沫若也認為商紂王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更覺得他的英雄末路“有點像後來的楚霸王”。(莫論郭沫若人品,那也許是他的夢想,更不在小文範疇。)

號稱“不虛美,不隱惡”的太史公大概也沒有條件做充分的調查研究,而在《武王伐紂平話》話本、許仲琳編《封神演義》廣為流傳後,紂王、妲己就被銅烙了千秋萬代。

財神有哪幾位?

就像元大罵宋、明大罵元、清大罵明、民國大罵清政府一樣。周武王伐紂被孟子描繪得兵不血刃,可《尚書·武成》中記載周商在朝歌附近的牧野惡戰,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漂杵。亞聖孟子認為這樣描寫誇張過度,他說武王的軍隊是仁義之師,不會濫殺無辜,紂王殘暴,士兵會紛紛起義的,哪裡會死這麼多人?我挺愛孟子,但不包括他在此處愚蠢的意淫。他是不是不知道周朝建立後,紂王之子帶領百萬商朝遺民燃起抗周的烽火,三年後才被熄滅。紂王是否全然無道,尚可爭議,而周武王為了師出有名、立國有道,借個女人黑掉商紂王倒是符合歷史規律的。

傳說比干服了姜子牙靈藥並未死去,看來後者破了妲己的空心菜魔咒。擁有七竅玲瓏心的比干,原本生性耿直公正,參破生死後更加無心無向,被玉帝封為財神,來到民間廣散財寶。

如今范蠡和比干的形象合而為一,一例美髯儒生的模樣,安享著人們的香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