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金融投資理財,越早懂越好?

在我看來,有兩類知識,越早明白越好。

一個是金融投資理財的技能,一個是性教育愛情觀。

大學裡面,真該開這兩門課,而且是必修課。

這兩樣事情,越早學會,在人生道路上越不會吃虧,還能成為命運的寵兒。

2017年開始,區塊鏈炒幣風潮,一波高過一波,產生很多“暴富”故事,但我更多地看到,很多人沒有基本的投資方法,在行情的大波動中,被當做韭菜割掉。

2015年上半年,A股進入大牛市,好多股市新兵不斷往上加槓桿(融資、借錢、貸款),結果在7月份的暴跌調整中,被“屠殺”至盡,負債累累。

這些不是我嚇唬人,是我看到的一些真實故事,就發生在我周圍。

為什麼說金融投資理財,越早懂越好?

所以,我說學校的教育,只教會了學生如何成為一個好員工、好醫生、好工程師,卻沒教會他們,如何讓“錢生錢”,如何認識金融,怎麼運用投資理財方法,怎麼規避基本風險,而這恰恰是每個人都需要掌握的知識。

金融領域的投資理財知識,是所有人都離不開的。

現在的人,都會接觸一些金融產品,保守點的,接受不了高風險的,會買些理財產品,比如基金、分紅險等,當然,餘額寶也算。

膽子大些的,能適應高風險的,那麼股市、P2P、民間高息借貸,也包括現在的區塊鏈炒幣、ICO等等。

除非你安心於每天上班月底拿工資,而與金融投資絕緣,但是通貨膨脹下的人民幣不斷貶值,物價逐漸上漲,又會逼著你,對手上的現金進行保值增值。

2008年,一碗牛肉麵,15元就夠了,現在快要30元,還沒幾塊肉。你還能說,投資理財沒用嗎?

有人說,買房,就不需要金融知識。

為什麼說金融投資理財,越早懂越好?

但在我看來,城市裡的買房炒房,更是種金融投資行為。現在的房子,早已脫離居住的民生屬性,成為能夠保值增值的投資對象,充滿著泡沫,再加上附屬其上的抵押、擔保、貸款功能,明顯帶有金融屬性。

而且,買房按個揭,銀行貸款利率也很關鍵,2009年金融危機後,政府鼓勵民眾買房,來刺激經濟發展,貸款利率在基準利率上,還能再打幾折,而在2011年,房地產過熱,政府宏觀調控下,按揭利率馬上超過基準利率的10%、20%。

買個房子,也得懂金融的相關知識,懂得看清國家政策方向,不然,每個月多出來的幾百塊房貸,會讓你少買幾件衣服的。

有些時候,就算你不想做金融投資,也會有周圍的人來影響你。

比如2015年上半年,周圍都是一片炒股聲,到店裡吃個面,也都在談論股票。

2016年,杭州房價翻了番,到處都在談論買房炒房,那個景象,彷彿就是你不談買房,就是外星人。

2017年,周邊年輕人都在談論比特幣、區塊鏈,一個禮拜賺了一倍,兩個月賺十倍,這種賺富神話,讓人“心癢癢”“按捺不住”。

這些情形下,很少有人能夠“把持的住”,聽著聽著也就順從大眾意見了,“你買什麼,我也跟著買”。不過,往往是連街頭的大嬸大媽都買了,這個牛市行情也就到頭了。

為什麼說金融投資理財,越早懂越好?

與其被動受影響,讓周圍人給自己做決策,還不如自己主動學些金融投資方法,看清楚行情走勢方向,不至於虧損受損。

金融投資理財,金錢永不眠,是一個很好的“睡後收入”渠道。

“睡後收入”,指的是你不用去管它,它都自動能幫你賺錢的收入。

金融投資,即是其中一項。

當你選擇一個對的金融投資項目,比如買入一支潛力股,精選一隻基金,買對一套好地段的房子,甚至在2017年初,買一些比特幣。

這些都會讓你賺到一筆不菲的錢,如果正好遇到一輪大牛市,或者趕上房價上漲,再或者遇上區塊鏈風口,那更是一筆可能抵得上你幾年工資的收益。

當然,這些都是建立在你懂得金融投資的基礎之上。

為什麼說金融投資理財,越早懂越好?

懂得一些金融知識,學會一些投資方法,在工作、學習、做生意的同時,多了幾個收入渠道,一份的時間,擁有幾份的收入。

而且,金融投資過程中,隨著時間的積累,還會產生令人驚歎的複利效應。

舉個例子,一隻股票翻倍,需要10個漲停板嗎?(一個漲停板為10%)。

答案是,不需要。

股票翻倍,只要7.5個漲停板就行了,根本不需要10個10%。

這就是,複利的威力,如下圖。

為什麼說金融投資理財,越早懂越好?

假設鄭先生我在20歲時,投入了閒散資金一萬元,作為金融投資的本錢,如果每年的收益率保持在10%,30年後,即在50歲時,我將會有17.449萬元錢,(不考慮通貨膨脹),而不是4萬元。

其實,聳人聽聞的高利貸,也就是這麼一回事,利滾利,本金加上利息,一直滾上去,直到天文數字,比如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裸貸、校園貸等。

金融投資和理財的過程中,肯定會有吃虧遭遇,但是這種虧越早吃越好。

就像總會有姑娘找我傾訴,尋求意見,因為她們知道鄭先生總會給出一些不錯的建議。

前幾天,一姑娘問,她不敢談戀愛,怕遇到渣男,這怎麼辦?

我的回答就是,

“感情路上,肯定會有遇到渣男的可能。女人想避免渣男的方法,就是多接觸點男人,多長點教訓,懂得保護好自己,直到找到如意郎君。最怕的是,遇到了渣男,弄出了孩子,那樣選擇餘地也沒了。”

投資的道路上,也是如此。

為什麼說金融投資理財,越早懂越好?

2016年,爆出這麼多的“校園貸”“裸貸”,如果大學生懂得一些基本的金融知識,就不會有這麼多悲劇。這也是我為什麼一直強調,大學裡要開投資理財課的原因。

2015年上半年,我見到過不少年輕人,辭去工作,專職炒股,結果在夏天的股災裡,不僅輸光了盈利和本金,又背了不少債,還沒了工作,這日子怎麼過?

就像這兩年風風火火的區塊鏈炒幣,也是如此,基本靠膽大賺錢,有些人連白皮書都沒看過,就敢投ICO,一下子還投入幾萬十幾萬的錢,這比賭博還厲害。

做生意也好,做金融投資也罷,都會遇到虧損和挫折,就像女人會遇到不合適的男人,遇到渣男一樣。

重要的是,把這種損失控制在一定範圍內,這個損失不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還能夠東山再起。

我有個朋友,看到別人在幣圈炒幣賺了幾十倍,於是抵押車房還借錢,全部All in 炒幣,結果正好遇到大調整,暴跌虧了大半,被人追債,這樣想再爬起來,就難了。

做金融投資,用的必須是自己的閒散資金,哪怕損失了也沒關係,只要吸取了教訓,總結了經驗,還能賺回來。

而且,這些虧,這些挫折,越早經歷越好,人總是痛過了才會長記性,年輕的時候,就該吃遍所有的虧,這樣,以後的路才順暢。

好比,我有時候會跟姑娘開玩笑,“大學裡你成天學習不談戀愛,工作了又忙著事業,等到30歲,沒一點戀愛經驗又一心想結婚,這樣的你,是渣男們的最愛啊。”

為什麼說金融投資理財,越早懂越好?

有些事情,比如金融投資理財,一定得越早懂得越好,年輕時哪怕全輸光了,也還有時間資本,全賺回來!

從定期存款、股票、基金、保險、房產,到餘額寶、紙黃金、P2P、比特幣,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金融投資產品,在創新出來,而且,出現的速度在加快。

其實,不管是現在被捧上天的區塊鏈各種幣,還是傳統的房子買賣,背後的金融邏輯和投資方法都是一樣的,萬變不離其宗。

日光底下無新事,過去經歷過的,未來將會遭遇的還是一樣,都是同樣的套路,一樣的本質。

當年,P2P互聯網金融出來的時候,又何嘗不是被捧上天,其實,仔細分析,還是老套路,擊鼓傳花的遊戲,你看看幣圈炒幣,是不是也是如此。

為什麼我一直說,金融投資理財知識,為什麼越早懂越好?

還有個原因,未來還有無數個類似“比特幣”投資(投機)商機會出現,如果你懂得金融投資規律,能夠分析背後的本質邏輯,說不定,不出一段時間,就能捕捉到一個更好的投資機會,可以讓自己少打拼幾年,甚至實現基本的財務自由。

所以,哪怕錯過這一個牛市、錯過這一輪暴漲,都不打緊,這都不是回事兒。

重要的是,分析它們背後上漲的邏輯,研究如何低買高賣的方法,然後,把這些投資規律、理財方法,運用到等待(或尋找)下一個機會的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