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如情場,離職現人性

1.事可以做絕,但人不能失去底線

職場如情場,離職現人性

從朋友這裡聽說了一個故事。

幾年前她的一個同事Lisa,以一個新手畢業生的身份入職,在公司做跟單員。跟著公司幾個業務員的單子。

這幾個業務員也是公司的精英骨幹,訂單比較多。Lisa剛入職,什麼都不懂,連最簡單的存出倉記錄都不會做。

跟的訂單亂七八糟。害的幾個業務員勞神費力,跟在Lisa屁股後面,給被Lisa做壞的事情收尾。

老闆收到業務員們的一致投訴,但懷著一顆仁心,沒有將這個柔柔弱弱楚楚可憐的Lisa開掉。

反而手把手教她從倉庫存銷系統開始,一步步教到她能夠獨當一面。

就在Lisa順風順水做了兩個星期的跟單員之後,她突然要求轉崗到銷售部。

老闆想了想,還是被Lisa眼裡的野心,和胸中的抱負所打動。竟然同意了她的請求。將她調到銷售部。

而對自己事必躬親地培養提攜之勞苦不以為意。

Lisa也算是能力配得上野心的人。

她進入到銷售部後,一個星期就簽單破蛋。一個月之後就完成了基礎任務。從第二個月開始,客戶量在不斷增加。雖然都是以底價成交。但老闆很欣賞Lisa的勁頭,給了她很大的價格權限和技術支持。

此後,Lisa就以勢不可擋的勢頭,客戶量不斷增長的同時,利潤也在大幅增長。

期間,前公司組織業務員參加國外展會。要求是供職兩年以上,且業績屬團隊前三的業務員,才有機會出國參展。但因Lisa的拼勁和努力,老闆破例讓她也參與其中。自此,只要有公司參加的國際展會,必然有Lisa的名額。

這段時間,Lisa跟隨公司逛遍了歐美國家大大小小的行業展會,積累了豐厚的參展經驗,以及優渥的客戶資源。

順帶著,開闊了眼界,也提升了語言能力。

眼看著Lisa 由一顆好苗子,即將成長為公司骨幹精英時,她卻突然向老闆提出離職,並向老闆亮出一個月前已經註冊好了的公司執照。

公司老闆被她這一招一式,晃得目不暇接,雖十分震驚也格外痛心,但好歹同事一場,亦未為難她,大手一揮,放她走了。

而Lisa早已將電腦資料刪除乾淨,併火速帶走自己名下的客戶資源,另起門戶,成為公司的競爭對手。

若故事至此,Lisa或許只是做事狠絕。但遺憾的是,故事並沒有結束。

Lisa 另起爐灶後,那些老客戶並未完全追隨她而去。而是一邊與公司合作,一邊與Lisa合作。

期間,一些客戶來中國走訪Lisa前公司。通過客戶,Lisa的前公司才知道,Lisa對客戶說了很多不利於公司形象的話。好在客戶並未全然相信Lisa。

Lisa前公司老闆悔不當初,後悔自己帶出來一個白眼狼。當初還以為自己慧眼識珠,沒想到引狼入室。

如今,前公司和Lisa在客戶面前,都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客戶並不在乎誰對誰錯,他只在乎誰能給他更多的利益。

到最後,Lisa和前公司可謂兩敗俱傷。

2:職場如情場,離職現人性

職場如情場,離職現人性

聽完這個故事以後,我不由得感慨,果然職場如情場,都是分手見人心,離婚現人性吶。不同的是,職場分手是轉崗,離婚是辭職。

就上述這個故事而言,我個人佩服Lisa的工作能力,卻並不贊同她的做法。雖然客戶屬於自己開發出來的,真要帶走,也是無可厚非的事。能帶走客戶的業務員,多少也是有些真本事的。能被業務員帶走的客戶,多半也是公司留不住的。

但我非常不贊同的,是Lisa詆譭前公司的形象。

事情可以做絕,畢竟商場如戰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但做人不能失去底線。底線,是一個人混社會的根本保障。沒了底線,即使一時的風光,最終還是會自己把路走死。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那就是:

  • 職場中,企業和員工最好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 離職後,企業和員工最好的狀態又是什麼樣的?

我覺得,企業和員工的關係,彼此平等是合作的基礎,相互成就才是長久之計。

企業和員工的關係,像婚戀中的男女,一方強而一方弱,早晚會分手。

若一方成長太快,另一方跟不上節奏,時間久了,必然會分道揚鑣。

所以,企業和員工最好的關係,是共同成長,相互成就。這樣旗鼓相當的關係,才會維持地更久。

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更何況是建立在合作基礎上的關係。

所以,再好的公司也有留不住的員工,再好的平臺也有留不住的人才。

離職後,雙方對彼此的態度,就彰顯出一個企業的格局,和一個人的素質來。

3:包容的公司,有格局,彰氣度,顯實力

職場如情場,離職現人性

娛樂圈裡,黃毅清和黃奕離婚互撕,對罵揭短曝隱私等一系列動作,除了滿足一群吃瓜群眾的窺探欲,於他們夫妻的名譽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害。這場離婚鬧劇,兩個人都落得聲名狼藉的結局。

再反觀文章出軌,馬伊琍一句“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不僅平息了這場出軌風波,還為自己贏得了良好聲譽。更為自己的復出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

當然,我並不是說,為了所謂的良好聲譽,就委曲求全一聲不吭。

該出手就出手,該發聲就發聲,對屬於自己的利益捍衛到底。是企業,和個人,應有的權利。

但,無需以開撕、對罵、揭短、曝隱私這類低級手段。這樣只會顯出企業狹隘的格局,和個人低下的素質。

最好的解決辦法,是關起門來,該理論理論,該對簿公堂的就呈堂供證。

這個社會,離職後的公司與個人,既有對簿公堂的,自然也有把酒言歡的。

在業界內,騰訊是對員工——尤其是離職員工——最具包容性的企業。

它不僅不會詆譭或者阻攔離職員工,甚至還會為離職員工提供經濟上的幫助,實現離職員工的抱負。

而那些從騰訊離開後的員工,大部分都會對老東家懷著深深的感激之情。

即使有些人離職時,並未獲得騰訊任何經濟或者精神上的扶持與幫助。

我想,能做到像騰訊這樣,對離職員工懷著莫大的包容之心,是一個公司格局和氣度的最好證明。也是其實力的最好證明。

企業只有包容寬厚的格局,兼濟天下的胸懷,才能廣納賢才為己所用,才能更加壯大。

而只有以雄厚的實力為底氣,才不會擔心人才的流失帶走公司的資源。

4:懂得感恩的人,真智慧,高素質,好教養

職場如情場,離職現人性

我也經常能在一些知識付費的平臺上,看到一些知名大咖們,對前公司表現出很高的敬意,以及深厚的感激。

其實,所有離開公司的人,大抵都是兩種情況:一種是攢夠了失望,一種是攢夠了資本。

無論哪一種,對前公司的體驗,都不會如他們字裡行間那樣,溢美之詞流於言表。

但聰明的人,都選擇了對不好的方面一筆帶過,而對好的方面大肆宣揚。

因為他們都懂得,前任也曾是對的人。否認前任的一切,就是承認自己曾經的愚蠢與不堪。

這種踩踏他人而不利己的事兒,只有雙商不足、素質低下、教養缺失的人,才會幹得出來。

所以,人在職場混,如在情場飄。別隨便交付真心,更別輕易傷人心。

若彼此合適,不妨懷著“且以深情共白頭”的美好心願,真心實意地一路扶持走下去。

若走到了分岔路口,不得不分手,那不如“大路朝天各走半邊”地瀟灑轉身吧。

如果做不到想起彼此還會忍不住嘴角的彎翹,那不如保持一種“你來,我當你不會走;你走,我當你沒來過”的淡然吧。是一份智慧心境,更是一種人生境界。

職場如情場,願所有人,既有馳騁職場的能力,也有縱橫情場的得意,更有美好人性的堅持。

End

婚戀|深漂|職場|筆記

冷眼看世間,熱心享生活。人生如夢,何妨透徹與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