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戰是謝安最牛的一場秀?這個道具暴露了他的真實內心

淝水之戰後,有兩個人被奉為東晉國家英雄,一個是實際指揮作戰的將軍謝玄,另一個是他的叔叔—宰相謝安,後者的聲望更是達到了頂點。

淝水之戰是謝安最牛的一場秀?這個道具暴露了他的真實內心

然而從史書記載來看,前秦大兵壓境之際,謝安除了把謝家子弟推上前線外,其實沒幹什麼正事,而且自己不幹也就罷了,還不讓別人幹。大將軍桓衝專門從外地調了三千精銳來戍衛京師,卻被他以京師防衛力量足夠為由,勒令撤回。

桓衝拗不過謝安,只能對手下人大發牢騷,譏諷謝安不懂兵法,大敵當前,他卻“遊談不暇”,只顧把寶押在一些未經戰陣的年輕人身上。

然而,戰局的發展卻大大出乎桓衝的預料。由於東晉降將朱序臨陣倒戈,導致前秦一次普通的戰略後撤迅速演變成一場大潰退。謝玄等人抓住機會,火速率軍渡河作戰。前秦副總指揮剛要遏止秦軍潰退的勢頭,卻突然馬失前蹄,被晉軍所殺,秦軍就此兵敗如山倒……

這樣的結局戰前誰都沒想到,桓衝固然要驚掉下巴,謝安也不免大喜過望,連鞋上的木齒被門檻折斷了都沒發覺。

一根斷木齒,暴露了一個真實的謝安。他表面上風平浪靜,內心卻早已是波濤洶湧。戰後是如此,戰前也是如此。

淝水之戰是謝安最牛的一場秀?這個道具暴露了他的真實內心

戰前的謝安,除了跟輿論較勁外,其實還幹了一件大事——和謝玄下棋。

謝玄無可奈何地去了,愕然發現謝家的親朋好友都在那兒,那架勢像是在開聯誼會。大夥兒熱鬧一陣之後,謝安又邀謝玄下棋,這棋也不白下,還有賭注,賭的就是謝安的這套別墅。

可憐謝玄心還在半空懸著呢,哪有心思下棋?本來他的棋藝比謝安強不少,而這次默默下了半天,二人也只是勢均力敵。可是謝安又開始耍花樣了,他竟然讓外甥替他下棋,自己跑到山裡去遊玩,天黑了才回來。

這個舉動看似無關緊要,其實大有深意。

謝玄的心理癥結,顯然是“敵強我弱”四字。謝安和他下棋無非是想告訴他:就棋藝而言,你謝玄強,我謝安弱,可是在特定的情況下,強者未必能戰勝弱者。所以,心高氣傲的前秦也未必能戰勝東晉。

淝水之戰是謝安最牛的一場秀?這個道具暴露了他的真實內心

棋下到一半,謝安就“溜”了,是他突然變得不淡定了嗎?當然不是,那是因為他的話已“談”完,多“談”無益。至於外甥與謝玄對弈的勝負如何,已經不重要了。謝安或許只是想借這場沒有結局的豪賭暗示謝玄:成敗尚未可知,你不要把結果看得太重,安心去做即可。

謝玄年紀輕輕,肩頭就擔負著整個國家的命運,壓力之大可想而知,謝安為他做做“心理按摩”,減輕壓力,當然是極其必要的。他總不能對謝玄說:“侄兒啊,你放心,我們一定能打勝仗!”這話說出來,恐怕連他自己都不相信吧!

謝安歷來被看作一個胸有成竹的大智者,似乎淝水之戰盡在其掌握之中,這其實是過分苛求他了。戰前,前秦在苻堅及丞相的領導下,兵強馬壯,虎視天下;而東晉偏安一隅、國力孱弱。面對這樣的壓倒性優勢,即便是名滿天下的謝安,也沒有錦囊妙計來扭轉乾坤。

謝安能做的只是兩件事:一是盡力穩定人心,為此他大秀“名士風度”,並不惜橫遭非議,強行撤走了桓衝調來的三千精銳(如果前秦大軍真的打到了京城,三千精銳毫無用處,統統撤走反而能安定人心);二是將軍隊指揮權交給合適的人,並儘可能地為他們創造條件。

謝玄是謝安手裡僅有的“王牌”,兩人那半局棋的“交談”,對於淝水大捷到底有多大幫助,恐怕只有謝玄本人明白了。

淝水之戰是謝安最牛的一場秀?這個道具暴露了他的真實內心

為了贏得這場希望渺茫的戰爭賭局,謝安押上了他的全部家當——他的國家、他的家族,以及他經營了大半生的蓋世英名。一旦戰敗,這一切必將付諸東流,“用人唯親”“疏於職守”“苟且偷安”等惡名足以將他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使他萬劫不復。這是一個殘忍的賭局,謝安則是一個輸不起的賭徒,但他又必須賭這一把,別無選擇。

非常時刻,忍常人所不能忍,行常人所不能行,這樣的人,不是“智者”,又是什麼?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趙 彥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