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重耳为何流亡在外十九年?

諾壓壓壓壓壓最有愛的說丶

如果说晋文公重耳是整个春秋时期的“最强霸主”,那也几乎毫无争议。可就是这位春秋时期的“最强霸主”,其平生所遭受的磨难曲折之多、之长,也堪比唐三藏西天取经了。

公子重耳那个心机婊“后妈”骊姬设毒计迫害晋太子申生,并诬陷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为太子申生的同谋。于是,公子重耳逃到了蒲邑,公子夷吾逃到了屈邑。公子重耳那个“糊涂老爹”听闻二个儿子“畏罪潜逃”后勃然大怒。于是,派勃鞮率师前去蒲邑谋杀重耳,勃鞮以剑斩断了重耳的袖子,重耳得以侥幸翻墙逃走。重耳逃到了“姥姥家”--翟国,在姥姥家还娶了位美丽的妻子-季隗,生活倒也融融了一段时间。可是,自从晋惠公夷吾即位,惧怕晋人的内心中仍然依附重耳。就派勃鞮率人去追杀重耳,限其三日内动身,结果勃鞮第二天就动身了。给了重耳的一个猝不及防,只好忍痛与娇妻季隗相别离,并含情脉脉地说:“等我二十五年,二十五年后我还不回来,你就嫁了吧!”。

屋漏偏逢连夜雨,值此重耳匆忙逃亡的时刻,为重耳保管钱袋子的小吏-头须,卷走了重耳一行人的所有盘缠跑了。重耳一行人又没盘费,又不得不行,好不愁闷,真是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一心想往齐国去,投靠齐桓公小白。可是,路还得一步一步地走,去齐国就必须经过卫国。在经历几天的艰难痛苦的长途跋涉后终于到达了卫国的国都,一心指望卫国国君能念在同姓之谊,能够接待一下,给点盘缠,让自己一伙人修整一下。可是卫文公毁怕花钱,不接待,派人把他们撵走了,把重耳这伙人气得六窍生烟,只好忍饥绕城继续走。走到五鹿这个地方,看到一伙农民在田边吃饭,于是,向前想讨点饭吃,结果,被请吃土(过五鹿,饥而从野人乞食,野人盛土器中进之)。气得重耳拿起鞭子就想抽这伙农民,结果被赵衰拦住了,说:“得饭易,得土难;土者,国之基也,此乃得国之兆,又何怒焉?”。

重耳一伙人又走了十几里,实在饿得走不动了,就躺在大树底下休息,其他人去采一些野菜煮来吃。重耳实在咽不下去,此时,介子推端来一碗肉羹,重耳几口狼吞虎咽下去后,问介子推:“哪来的肉羹呀?”。介子推说:“这是我的大腿上的肉呀!”。重耳被感动的痛哭流涕呀!于是,这伙人就这样边要饭、边挖野菜,半饥半饱的到了齐国。

齐桓公对重耳相对地好,刚一听说重耳入齐国边境。就派专使去迎接,迎入公馆,设宴款待,又从齐国宗室的女子中选一貌美者配与重耳为妻,还赠其车马二十乘,自从重耳在齐国安稳地住下了七年时间,就如唐僧留恋女儿国一般,那自然是乐不思蜀了。可是,重耳手下的那批人不干了,当初投奔齐国,是希望能借助齐国的力量回国即位的。如今,齐桓公已死,齐国内乱、自顾不暇了,自然没法帮助重耳回国即位了。而追随重耳的这伙人都是冀望重耳将来能即位为君的,也好为自身及家族博个前程的,如今重耳却迷恋姜氏,不愿离开齐国是个嘛意思。

于是,重耳的舅舅狐偃与姜氏商量,在夜晚时分把重耳灌醉了,扶上车就离开齐国了。重耳醒了后,天也渐明,离开齐国都城已经百余里了,重耳大怒,拿起戈就往他舅舅狐偃身上刺,还好狐偃跑得快,这会,大伙都上来劝重耳,说:“这个是大伙的意思。”。重耳还是恨恨地朝他舅舅狐偃说:“如果这次回去事成了还好说,事不成的话,我将吃了你的肉。”。

其时,宋襄公正图谋诸侯霸主之位,又以“仁义”闻於诸侯,重耳一伙人就直奔宋国而去。在去宋国的途中,经过曹国时,曹国那个没品行的国君曹共公听说重耳天生骈胁,这个猥琐大叔竟然偷窥重耳洗澡。遭到重耳一伙人的极度怨恨。后来又经宋、郑、楚到秦国,最后借助秦缪公的帮助才得以回到晋国即位为君。在经过宋、郑、楚、秦这四国时,只有郑国没有接待重耳,其他三国对重耳是极其地礼遇,视为国君相待。秦缪公还把自己的女儿怀赢(原为重耳的侄儿晋怀公之妻)嫁给了重耳,这也是“秦晋之好”的“最后一好”了,后来秦晋崤之战,双方自此交恶,整个春秋时期也都再无“秦晋之好”了。

晋文公重耳一共在外流亡了19年的时间,经历了8个诸侯国,历经磨难、备尝艰辛,最终才得以回到晋国即位为君,那时已经62岁了,垂垂老矣。但是就在其人生的仅剩的几年时光,整治了晋国的国政,平定了周王室的王子带之乱,又在城濮之战战胜了强大的楚国,将华夏诸侯国从楚人的“魔爪”下解救了出来,成为了春秋时期最强大的霸主,也位整个春秋时期的晋国百年霸业落下了重重地一锤。


历史闻知社

晋文公流亡十九年,最直接的原因是晋献公废长立幼引发的“骊姬之乱”,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曲沃代翼”的余震。

“曲沃代翼”

晋国在东周列国中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个诸侯国,原因在于它启用外姓卿大夫,而废除了公族大夫制度,从而避免“公子作乱”。当然,后来的历史告诉我们,即便没有“公子作乱”,还是会有六卿作乱,进而三家分晋。

晋国之所以废除公族大夫制度,源于自晋穆公去世之后开始的晋国内乱,后来晋昭公将叔叔成师封在了建制尚在冀城之上的曲沃,成师成为曲沃桓叔,自此,曲沃和冀城开始了近七十年的争夺战,最终“曲沃代翼”。曲沃武公在周天子的许可下成为晋武公。

晋武公之后即为晋献公,两人为了维护统治,大肆斩杀原晋国公子,到了晋献公时期,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迁都绛城,斩杀原晋国公子,甚至连曲沃桓叔这一支的公子也不放过。

“废长立幼”

晋献公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他对内加上中央集权对外开疆扩土,使晋国在他手上成为强国,在这期间,他攻打骊戎,得美女骊姬和少姬。公元前665年,骊姬生奚齐。

此时晋献公已经有了八个儿子,其中,太子申生、重耳、夷吾三人最贤能,各有自己的追随者。然而在晋献公看来,这些儿子中只有一个能活下来,那就是未来的晋国国君,其他的必须死。

自从骊姬生下奚齐之后,晋献公便动了立奚齐为太子的想法,并做了一番部署,将申生封为曲沃,重耳封在蒲城,夷吾封在屈城。而奚齐则留在绛城,做为未来的储君培养。

骊姬也开始了一系列的小动作,收买了晋献公身边的“二五”,又让申生去祭祀母亲齐姜,然后在申生带回的胙肉中下毒陷害申生。被逼无奈,申生选择了自杀。

重耳逃亡

重耳和夷吾听说了这件事怕惹火上身遂连夜跑回了封地,公元前655年,晋献公以此为借口,起兵攻打蒲城和屈城,并派人追杀重耳和夷吾,重耳不肯自杀,遂逃去了狄国,夷吾逃到了梁国。

43岁的重耳第一站到了狄国,他母亲的国家,在这里住了下来。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荀息先后拥立奚齐和卓子,都被武将里克杀死,晋国国内已无公子,里克想拥立在狄国的重耳,重耳拒绝,后来又拥立夷吾,夷吾与秦国达成协议才回国,公元前650年,夷吾继位,是为晋惠公。

重耳在狄国一住就是十二年,期间,他娶了赤狄另一支的公主季隗,并生了两个儿子。

晋惠公对内不施仁政,对外礼仪尽失,使他的国君位子岌岌可危,为了保住位子,公元前644年,晋惠公派人追杀重耳,重耳不得不与季隗告别,逃去了卫国,结果卫国不搭理,随从建议去找齐桓公,于是重耳一行到了齐国。

齐桓公隆重的接待了重耳,并把宗室里的齐姜嫁给了重耳,赐车马和房屋。重耳开始了舒适的幸福生活,五年后,齐桓公去世,齐国内乱不止,重耳的随从开始商量离开齐国,而重耳不愿意离开,这一年,重耳59岁,他不愿意继续颠沛流离,后来在齐姜的设计下,重耳被绑起来撤离了齐国,然而又去了好几个诸侯国,最后被秦穆公接到了秦国,并让女儿怀嬴嫁给了重耳。

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公元前636年,重耳顺利回国,杀死晋怀公,继位,是为晋文公,自此,重耳历十九年流亡终回国继位图谋霸业。

不可谓不艰辛,不可谓不曲折,然正是这十二年的经历磨练了重耳,让他在62岁的年纪做了国君,后来又争霸天下,号令诸侯。


萧晓四姑娘

晋文公的流亡,是因为晋国乃至东周列国持续不断的动乱导致的。起点是晋献公晚年废长立幼,逼死太子申生,驱逐群公子。而公子重耳只是被驱逐的儿子中的一个,另一个儿子则是公子夷吾,后来的晋惠公。此外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公子,也在驱逐之列,只是没有留下事迹。公子重耳刚开始逃亡到了蒲城,公子夷吾逃到了屈城。但随后晋献公发出追杀令,群公子在晋国彻底呆不下去了,于是纷纷逃亡外国。重耳逃亡到了狄人的地盘,而夷吾逃亡到了梁国。公元前651年(晋献公二十六年)九月,晋献公去世,晋国开始陷入进一步的内乱,晋国大夫里克连续杀害了晋献公的两名幼子奚齐与卓子,公子夷吾则借机与秦穆公达成土地割让交易,诱使秦穆公和齐桓公拥立自己为君,是为晋惠公。晋惠公八年(前643年),晋惠公担心哥哥回国,于是派人继续追杀公子重耳,于是重耳继续踏上流亡之路。他先来到卫国,但没有得到优待,于是奔齐,在齐桓公的照顾下过了几年安省日子。晋惠公十二年(前639年),齐桓公去世,齐国内乱,重耳被迫再次踏上流亡之路,辗转曹、宋、郑、楚等国,最终来到秦国。秦国对晋惠公的毁约懊恼不已,一度与其交战并俘虏了晋惠公,不料自己的夫人(晋文公、晋惠公的姐姐)以死相逼,于是将其送还晋国,直至其去世。晋惠公去世后,他的儿子从秦国逃回晋国为君,是为晋怀公。秦穆公派人刺杀了晋怀公,拥立公子重耳回国,至此终于结束了流亡生涯。


大意觉迷

颠沛流离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neardup_id": 14243928094967723097, "vname": "\\u98a0\\u6c9b\\u6d41\\u79bb.mp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