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衛國:留在記憶中的鄉村土灶臺還在嗎

瞿衛國:留在記憶中的鄉村土灶臺還在嗎

那個年代城市裡煮飯用煤球爐,一排排房道里冒出的是嗆人的黑煙。而在鄉村裡,鄉民們家家戶戶燒火煮飯的卻是自己砌的土灶臺,煙囪裡那嫋嫋的炊煙,似乎在述說著鄉村裡的那份淳樸。

我喜歡撿拾記憶中的歲月碎片,總樂意把擱在腦袋瓜子裡的那些陳年往事掏出來回味回味,在難忘的時光裡陶醉心情。比如那個年代鄉村裡的土灶臺·····

瞿衛國:留在記憶中的鄉村土灶臺還在嗎

那個年代城市裡煮飯用煤球爐,一排排房道里冒出的是嗆人的黑煙。而在鄉村裡,鄉民們家家戶戶燒火煮飯的卻是自己砌的土灶臺,煙囪裡那嫋嫋的炊煙,似乎在述說著鄉村裡的那份淳樸。68年我下鄉務農,不僅對鄉村裡的土灶臺有了進一步的瞭解,而且對他有了非常親切的好感。

那個年代的土灶臺,是鄉民們用土做的磚坯一點一點砌成的。基本上是兩個灶門,一個大一點的用來煮飯,一個小一點的用來炒菜。還有的鄉民家在兩個灶門之間裝個熱水罐,好方便用熱水洗刷碗筷。那時鄉村砌個灶臺是很有講究的,可不是隨隨便便的就可以的。

瞿衛國:留在記憶中的鄉村土灶臺還在嗎

首先,要選擇個好日子,請村裡會做泥瓦匠活的人來砌。一般來說兩三個人一天就可以砌好。灶臺砌好後,要讓這家的女主人點火試燒。鍋裡放些稻子、麥子、大豆和蠶豆等。灶膛裡柴火熊熊噼啪有聲,灶臺上鍋裡稻麥和大豆蠶豆飄香。然後,再把這些分給左鄰右舍,圖個興旺發達,共享新灶臺落成之喜。

瞿衛國:留在記憶中的鄉村土灶臺還在嗎

在鄉村燒飯非常方便,燒鍋的柴火遍地都是,通常灶臺前堆滿了枯樹枝、玉米杆、稻草和黃豆綠豆杆等。燒火是件既麻煩又講究技巧的活。點火後用要把鍋燒熱,因此得多添柴火,還要不停地撥弄,有時火被壓住了,要用嘴吹氣來使火頭旺起來。燒開後就要用小火慢慢煨。一般幹這種燒火差事的大多是小孩子們,他們燒火時總喜歡往灶膛裡扔個小紅薯,等飯燒的差不多了就把紅薯從灶膛裡掏出來。不管他燙不燙,也不管他髒不髒,是邊剝邊往嘴裡塞。紅薯甜的心裡美,可小臉蛋就成了張飛了。

瞿衛國:留在記憶中的鄉村土灶臺還在嗎

那時鄉村吃飯很簡單,基本上以麵食為主。早中晚都一個樣,在大鍋裡放把米熬粥,鍋的四周貼面粑粑。玉米粑粑、紅薯粑粑和高粱粑粑,加上自家釀的臭豆腐乳,那叫一個香啊。鄉村灶臺燒飯不僅香,而且能吃上香噴噴的鍋巴,這在城裡是絕對享受不到的美味。米飯盛出來後將最底下保留厚厚的一層米飯,用小柴火悠悠地微燒,燒的金黃金黃的。出鍋後蘸著菜湯吃,既嘎嘣脆又滿嘴香。有的家還把用微火燒好的鍋巴放在鍋裡用油炸,吃起來又是一種風味。

我們這些知青在家裡哪燒過這樣的土灶臺,但是你既然成為“新農民”就必須得掌握吃飯的本領。好在我們年輕,燒飯炒菜哪有學不會的,幾天的功夫就ok了。應該說土灶臺既比城市裡的爐子方便,燒出來的飯菜也特別的香。那時我們在隊裡分的紅薯、胡蘿蔔和花生豆不少,有時候早晨圖省事就煮一鍋紅薯或者胡蘿蔔,一人拿幾個邊吃邊走去幹活。到了中午貼一鍋麵粑粑,炒個西紅柿炒辣椒,配上老鄉給的自家釀的醬豆,是飯菜地下飯和好吃。

瞿衛國:留在記憶中的鄉村土灶臺還在嗎

當時,我們最喜歡吃的是蜀黍面粑粑和西瓜皮炒辣椒。大傢伙都說:“蜀黍面粑粑炒辣椒,越吃越上膘”。說起用土灶臺燒飯,有兩件事讓我忘不掉。

一件是那天輪到我在家做飯,我麻溜地在鍋裡放一小把米做米湯,然後和好面在鍋的四周貼上面粑粑。一切都收拾利索後,一面生火燒飯,一面看我從好朋友那借來的《包公案》。誰知道我被書中的故事情節吸引住了,並沒有注意到爐膛中的火,燒水開以後得用小火慢慢煨著,好把面粑粑煨的焦黃焦黃的。

瞿衛國:留在記憶中的鄉村土灶臺還在嗎

可鑽到書裡的我一味大火地燒著,等聞到糊味已經晚了。中午收工回來的大傢伙見我滿臉流淚忙問怎麼了。不問還好,這一問我實在憋不住了,躲到門後哭了起來。當時擔任知青組長的玉霞姐心細,一掀開鍋蓋滿屋都是刺鼻的糊味,就知道是怎麼回事。玉霞姐拿起一塊,啥也沒說就往嘴裡送,還說:“真香啊!”見玉霞姐這麼一說,大傢伙都紛紛拿起焦黑的面粑粑連說好吃,好香。吃著吃著,一行行淚水像小河一樣從我們的臉頰上滾滾流淌。

瞿衛國:留在記憶中的鄉村土灶臺還在嗎

還有一件是那年大雪紛飛的冬天吃狗肉。那年的雪特大,我們正窩在屋裡拉呱,同村的小夥大牛拿來一條鹽狗腿,說給我們驅驅寒。大雪封門寒風呼嘯之際吃狗肉,多好的事。於是,大傢伙抓緊忙活起來。冒著熱氣的狗肉從鍋裡撈出切好放到盆裡時,香味撩的每個人都嗷嗷叫等不及了。大牛拿出一瓶白酒,給每個人碗裡到上點說:“來,喝酒吃狗肉,讓我們的心暖暖的。”那天,不會喝酒的我們都喝了不少,藉著酒興,未來也暢想了不少,理想更是放飛了不少···

瞿衛國:留在記憶中的鄉村土灶臺還在嗎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轉眼離開鄉村已經幾十年了,鄉村土灶臺已經很難見到,更吃不到香噴噴的鍋巴。但鄉村土灶臺時時在腦海裡浮現。因為,在農耕文化壯闊而樸實的畫卷中,他是一幅獨特的風景。每當我們回味那幅獨特的風景時,總讓我們不得不追思那過去的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