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六贼之首蔡京,他是如何将大宋江山推进了深渊?

北宋六贼之首蔡京,他是如何将大宋江山推进了深渊?

蔡京从一介书生到成为执掌大宋帝国的宰相,在他的人生中,有两位宰相对他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位是韩忠彦,另一位是曾布。

蔡京是熙宁三年(1070)年的进士,当时正值王安石变法方兴未艾之时,神宗视王安石为股肱,新党人士当政,于是蔡京便加入了新党,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去世,哲宗即位,随着高太后和旧党人士司马光的上台,蔡京意识到新党的气数已尽,于是他又加入了旧党。

但是,世事难料,没想到高太后一死,哲宗为了报复高太后对自己的压迫和严格管束,又排斥旧党,起用新党,废止旧法,推行新法,蔡京也迅速的更换了脸面,以新党人士的面目出现,并且当上了户部尚书,成了章惇眼中的红人。本来前程大好,有可能跻身执政大臣的行列。可是章惇却被曾布打败,章惇遭贬之后蔡京也跟着倒霉,被撵到杭州去了。

蔡京是一个时刻都寻找机会东山再起的人。

哲宗赵煦自从高太后死后,生活上开始肆无忌惮,纵欲过度,没过几年,便一命呜呼了!徽宗赵佶登基之后,尽管做了皇帝,但依旧没有忘却他自己喜爱的艺术,因此他让人在杭州设置了一个访求古玩书画的明金局,并派宫里的宦官童贯负责这个事情。

使北宋灭亡的两位罪魁祸首的人物就在杭州聚首了。精明的蔡京知道童贯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因此他想法设法的和童贯拉上关系,将自己搜集到的一些古玩书画以及一些他自己所绘的一些屏障、扇面托童贯交给赵佶,由于蔡京的书法绘画在当时也是首屈一指,因此得到赵佶的大力称赞,再加上童贯替蔡京说了一些好话,蔡京就被赵佶起用了,刚开始做了定州的知府,不久之后,又改任大名府。

北宋六贼之首蔡京,他是如何将大宋江山推进了深渊?

徽宗即位之初,请向太后听政,向太后倾向于旧党,韩琦之子韩忠彦和曾布分任左右仆射。忠彦“柔懦,事多决于布,布犹不能容”。

由于曾布与韩忠彦不和,因此他俩在朝廷中明争暗斗,争权夺利的事情时有发生,但韩忠彦的权谋不如曾布,明显处于下风。为了扳倒老对手曾布,韩忠彦想到了此时的蔡京,因为蔡京符合皇帝的口味,这样的筹码必然会使得他和曾布的竞争中更胜一筹。蔡京就在这样的关系中被召入京师,任翰林学士承旨兼修国史。之后爬上了宰相的职位,深得皇帝宠幸,独揽朝政大权。

自从蔡京当朝,徽宗基本上不再过问国事,每天只是琴棋书画。而蔡京只需要逢迎徽宗即可。1101年,为了修景灵西宫,朝廷派人从苏浙一带开采了许多太湖石,这些千奇百怪的石头立刻引起了徽宗的浓厚兴趣。蔡京为了迎合赵佶,便派人在苏浙一带寻找花石纲,从百姓手中巧取豪夺来的奇珍异石源源不断的运往京师,从此百姓苦不堪言。

就这样,蔡京慢慢的将大宋江山推进了深渊,他也成为了历史的罪人,正所谓“人在做,天在看”,在历史的洪流中,像蔡京之流,必将会得到后世正义的审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