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闲话大秦帝国发展史上关键君臣——秦昭襄王

大秦帝国:闲话大秦帝国发展史上关键君臣——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 嬴姓,赵氏,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本来按照秦国的传统,嬴稷本无缘继承王位,不过有些人注定是天下王者,纵然一时偏离轨道,可终归会再次回到正途的。

秦武王四年,武王东征三晋返回时路过东周都城,或许天意,秦武王此时竟然一时心血来潮,跑到了周王畿去举鼎,结果天意使然,鼎刚举到一半,结果重心不稳,举鼎而亡。此时的武王无子,惠文后欲立自己的儿子公子壮,宣太后欲立自己的儿子公子市。结果在秦国邻国赵国的干预以及内部诸多权势的争斗下,多方妥协决定迎立在燕国为质的公子稷为秦王。

秦昭襄王并非是一个天生的王者,他的成就更多是被逼出来的。在执政初期,宣太后实掌国政,魏冉擅权伟大不掉。但秦昭襄王对权利的渴望一刻也没停过,他先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那就是拿回原本属于他的权力,真正掌握一个王该有的实权。因此,为摆脱太后、魏冉,他叛逆并惹下了不小的祸端,甚至使秦国陷于不利的地位。但嬴稷毕竟聪慧,他在诸多成败中,在母亲的深情呵护下渐渐成长,越来越有了君王资质。

可是他的君王资质越是深厚,他就越是痛苦,要一个有才能人装作一个傀儡,这对于当时的秦昭襄王来说就是莫大的痛苦。他与太后之间,是君臣,是母子,宣太后是嬴稷的政治导师,正是在宣太后的呵护之下,秦昭襄王才一步步的成长,可是宣太后同样也是他独掌王权的桎梏。

大秦帝国:闲话大秦帝国发展史上关键君臣——秦昭襄王

大秦帝国:闲话大秦帝国发展史上关键君臣——秦昭襄王

范睢与张仪的遭遇有些相似,都是遭人误会,然后投奔秦国而来。这范雎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

范睢与魏冉并非像大秦帝国中那样,范雎没有试图投奔魏冉。电视剧中,范雎为了换个主子,给王稽送礼,在厕所拜见魏冉,给魏冉擦屁股。极尽谄媚之能事,这些都是电视剧凭空加的。

但范睢入秦后却敏锐的察觉到秦国的现状,他知道当朝秦王对魏冉和王后的不满,同时,他也知道自己如果想要报被冤枉之仇的话,魏冉也绝对是他仕途晋级上的一大阻力。为了自己也为了秦王,他便自然而然的站在了魏冉的对立面上。于是“郎有情,妾有意”,在形势要求,权利需要的前提下,亲昭襄王和范睢便搭起了班子。

范睢不仅在遭遇上与张仪有些相似,更是在能力上也与张仪有相通之处,范睢的嘴巴厉害,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一张嘴巴,能顶百万雄兵。如果说白起以剑杀人,那么范睢以嘴杀人;白起杀人不眨眼,范睢杀人不见血。

范睢入秦之后,曾与秦昭襄王上演过战国版“隆中对”:“臣闻穰侯欲越韩、魏而攻齐,此计差矣。齐去秦甚远,有韩、魏以间之。王少出师,则不足以害齐,若多出师,则先为秦害。今伐齐而不克,为秦大辱,即伐齐而克,徒以肥三晋也,于秦何利哉。为大王计,不如远交而近攻,即远交齐楚,近攻三晋,自近而远,如蚕食叶,天下不难尽矣。”也正是这次“隆中对”,范睢提出了他的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为秦国之后的发展确立指导方针。

大秦帝国:闲话大秦帝国发展史上关键君臣——秦昭襄王

接下来几年内,范睢尽心尽力为秦国出谋划策来对付自己的祖国魏国,并接连攻下怀地、邢丘两座重要城池,这之后,秦昭襄王日益亲信范睢,使他掌权,秦国的三极政治结构被彻底打乱,新秀范睢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公元前269年,秦王派出秦军中仅次于白起的名将,也是魏冉一党的胡伤,率领十万大军,前往攻打赵国重要关隘阏与,可惜却被赵国名将赵奢率兵万余击败,损兵数万,这一战使秦军数十年来保持不败的神话破灭,也让其他国家看到了希望,强大的秦国也并非不可战胜。

同时这一战也让范睢看到了机会,秦昭襄王在范睢的谋划下趁此机会,开始疯狂打击以魏冉为首的外戚势力,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连废去宣太后之权,并驱逐穰侯魏冉、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即宣太后的两个弟弟和两个儿子,皆权势喧天,号称秦国四贵)回关外封邑,不得再参与军政。

这种情况下,牵扯出了秦昭襄王时期另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武安君,战神白起。

大秦帝国:闲话大秦帝国发展史上关键君臣——秦昭襄王

白起本是魏冉提拔起来的,但白起又和宣太后、魏冉等人不一样,甚至可以说他跟秦昭襄王也不一样,或许他跟秦孝公有些相似。在他心里,他白起是大秦的武安君,不是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武安君,甚至都不是秦昭襄王的武安君,他只忠于秦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白起果断的与宣太后、魏冉等人划清了界限。

大权在握的秦昭襄王开启了属于他的时代,他独自掌权的时代。

于是,公元前266年,秦任范雎为丞相,封应侯。

公元前265年, 秦攻赵,陷三城,直到齐国发兵救赵,秦国才退兵。

公元前263年,秦武安君白起攻韩,陷南阳。

公元前260年,秦左庶长王龁攻赵,陷上党,赵大将廉颇知不能战,严垒相峙,俟机进击。秦国深以为忧,乃用离间计扬言秦不惧廉颇,惟惧赵括。赵果命赵括代廉颇,秦密遣大将白起代王龁。秦军以50余万大军依靠地形围住人数几乎相等的赵军,赵军断粮46日,大溃。秦杀赵括,坑赵降卒40余万于长平,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其余各国皆心惊胆颤。白起更因此战而得“杀神”之名。

大秦帝国:闲话大秦帝国发展史上关键君臣——秦昭襄王

公元前258年,秦五大夫王陵攻赵都邯郸,不能克。遣王龁代之,仍不能克,乃围邯郸,赵震恐,向各国乞援。于是引发了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典故。

公元前256年,秦大将赵掺攻韩,陷阳城,斩首5万。攻赵,陷20余县,斩杀及俘虏9万。

同年秦起兵攻周,掳周赧王延入秦,既而释归。赧王崩,周亡,立国879年。

秦昭襄王打的是歼灭战,一生都在消耗六国国力。尤其是长平之战,终于打垮了战国后期国力最强的赵国,扫清了统一六国最大的障碍,为秦始皇统一六国铺平了道路。

特别是灭周表明秦国统一天下的决心和意志,显示了秦已具备击败东方各国联合进攻的雄厚实力,扫除了一统天下最后的道义上的阻碍,这一事件会给各国造成深刻的心理威慑,意义是深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