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真正開始學中醫了,該如何去培養中醫思維?

一杯清茶2357

【不要學中醫,更不要學中醫思維】

在學習任何一門學問之前,我們都要首先理解這門學問究竟是做什麼的,在學術系統裡的地位如何。就像相親找工作,先來個背景調研總是沒有錯的。調研之後你就會發現,【中醫】用於治病的思維模式是錯誤的,是早已被否定的。

子曰,必也正乎名。首先,大家說的【中醫】【西醫】的名字就是不對的,這兩種醫學不是中(東)、西對比,而是古今對比。中國古代傳統醫學,跟西方古代傳統醫學,思路其實如出一轍,犯了同樣幼稚的錯誤,只是具體形式不同,好比你穿了西裝還是一系長衫,是旗袍還是晚禮服,從遮羞保暖裝飾的基礎功能上來沒有區別。

我們所謂的西醫,其實是不分國家民族背景的【現代醫學】。

中國古代講陰陽五行,古代希臘講四元素,它們都是古人試圖探究我們這個世界包括人體組成時,觀察到的現象,錯誤地當做了本質規律,信以為真。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國、西方兩種古代傳統醫學,其實是方法論上的“親哥倆”。



(好了,很多人問,不管中醫思想基礎是不是錯的,那為什麼中藥治病有效呢?)

其實“中藥有效”是一個大坑,因為傳統醫學沒有真正【驗證有效】的方法。我們得知道,人體是有自愈功能的,比如普通感冒之類大部分疾病,其實不需要吃藥就會自愈。(有時吃藥是為了改善狀態,比如你一公司高管,總不願意鼻涕橫流去開會吧,吃藥能減輕狀況)。

所以,大部分患者確實吃了藥,過一段時間好了,起作用的未必是吃下的藥物。而是他們的身體機能本身。缺少邏輯證明,造成了醫患雙方其實都不知道究竟是怎麼治好的,怎麼沒治好。當然大部分患者還是有機會送上“妙手回春”的錦旗的,那些沒機會的,嗯,古代醫生治病不知治命啊,掛了是命該如此,對吧?

缺少【證明有效】的方法,造成了中醫從業者流派紛呈,甚至互相矛盾,莫衷一是。古代中醫們自己對於同一個病症、藥物的認識都不一致,這都很難稱得上是一個完備的學術體系,因此也更難談得上是“有效”的。缺乏根本的方法論探討,讓中醫實際上是一堆堆(都不是一套)尚待整理的粗淺認識。古人所說的【驗方】,並不是經過【對比驗證】的,只是【用過,好了】,也就是有人吃過罷了,有沒有效,必須重新檢驗。

那麼中藥到底有沒有效呢?這就必須從根本上進行鑑別。注意,這並不是說,拿來古人的方子,直接找一群人去驗證,【從形式上】驗證一番就完了。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從原理上,重新審視古代流傳下來的知識。因為【指導古人開出方子的理論已經被推翻了】,這就意味著【方子】其實也並沒有真正的作用。古人壽命普遍不高,能夠購買到最好醫療的皇帝、貴族,與吃不飽穿不暖更看不起病的平民百姓,具有幾乎同樣的平均壽命,就是明確的證據。驗證,需要從根本上進行驗證,而不是形式上。

我們在過去教育中,在學習科學知識的時候,過於注重零碎的知識點,忽視了(至少是沒有強調)科學思維、科學精神的作用。以至於我們會認為,既然有兩種看法,那麼可能都是對的;但對於現實的科學理論來說,有著統一性、同一性的要求,有著邏輯自洽的要求。不可能兩種矛盾理論並存。我們更忽視了,其實舊理論早已被證明是錯誤的,被拋棄了。

比如,在我們教科書上,嘲笑亞里士多德對世界的某些認識的時候,其實被顛覆的,不僅僅西方古代對自然界(包括生命、人體)的基礎理論認識,也顛覆了同時代中國古人對自然界的基礎認識。換言之,當【西方古代傳統醫學】被現代科學推翻、拋棄的同時,【中國古代傳統醫學】也同樣被推翻、拋棄了。只不過因為現代科學在歐洲誕生,我們沒有覺察到這種影響罷了。

當現代科學從西方傳來的時候,我們不由自主地給它貼上了“西方的”標籤。其實,無論從實用主義,還是從理論高度來說,沒有中西方之分。當我們先賢在過去兩百年向西方尋求救國救世的方法時,心裡何曾存在著“西方”就得抗拒的心理呢?

因此,我們不可因為某些現實政策的變化,而放棄已經被證明行之有效的現代科學方法,去盲目追捧早已被證明是錯誤的古代方法,那些方法連古人自己都並不認為真實有效,莫衷一是,只是暫存以待來者。來者當鑑之,而不是盲目崇拜,以為其中存在多麼了不起的古代智慧。

對於學習過現代科學的人們來說,既然現代科學已經對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有了相當深入的認識,無論是物質的基本成分,包括動物、植物、人體的基本結構、功能、原理,那麼對現實世界的討論,就必須從這個基礎來進行;而不是從“古代理論”“古代思維”去開始。

反過來,憑藉現代知識,只要我們有著科學眼光,不盲信古人,其實可以很容易鑑別出古人哪些認識是對的,哪些認識是犯了錯誤的,哪些是錯得一塌糊塗的。對於古人的認識,尤其是想繼續繼承發展的認識,必須從對於古代典籍的閱讀和批駁開始,而不能採取跪拜的姿勢,認為一切都很高明,比現代人還很高明。實際上,只要接受過完整義務教育的現代人,如果回到古代,(只要不被當做異端燒死),就可以輕鬆秒殺古代一流的學者,數百年來的科學進步是古人難以想象的。

作為現代人,要學習現代知識,科學思維,而不是讓古代思想借屍還魂。沒有批判的繼承,是懶惰而不負責任的,也是羞辱了努力奮鬥才讓我們得以存在的祖先們。


松鼠老孫

所謂的中醫思維,就是先不要跟著西醫思維走,也先不要對自己不瞭解的事物過於較真兒。比如什麼是陰陽,什麼是五行。怎麼證明陰和陽,怎麼證明五行的存在等等。

剛開始學中醫,首先要從中國文化入手。除了學中醫學著作之外,還要對養生、道家、易經、甚至自然等學科有所涉獵,並且要學會慢慢理解,融會貫通。

中醫之學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正如任何事物中都可以體會到人生的哲學一樣,,生活中的點滴,也都是可以感悟到中醫哲學的。什麼叫寒性收引,什麼叫溼性纏綿,什麼叫陰極陽生,什麼叫否極泰來等等,諸如此類。


學習中醫要靠個人的悟性。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學習中醫的,就好比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說相聲一樣。中醫學是一個學科,也是一門手藝。外人看來似乎很神秘,其實想學好是非常難的,也是非常需要人刻苦努力,一生積累的。如果沒有十年的刻苦努力作為基礎,可以說是很難成功與邁過第一道門檻的。

正所謂天道酬勤,只要肯努力,只要對中醫感興趣,有無基礎,或者有無文化,都無所謂的,通過努力的學習與積累,一樣可以成為一代名醫。



中醫實戰筆記

《培養中醫思維,中科的合理性就在於中醫的實用性,在於中醫可以實實在在地治病救人》

一、中醫邏輯體系與現代醫學邏輯體系完全在不同層面研究,用西醫的“科學”邏輯來套用中醫的實用性只會帶邏輯上混沌;中醫是一種真理!

圖:現代醫學全部按照現代科學邏輯建立起來的分析診療邏輯體系統

在中醫“科學性”的驗證上,不能用“科學”這種概念來描述,只能用“實踐與真理”這兩個標尺來加以驗證。“實踐證明了中醫可以治病救人”,那麼實踐已經檢驗了中醫至少滿足了真理的標準。

中醫幾乎提煉了所有東方文明的一切成果,西醫甚至可以歸納為中醫的一個小小分支。

現在的醫實際也認可了中醫的實踐效果!至少國外部分醫家是如此使用中醫的!

很多西方人、韓國人、曰本人都虛視耽耽的奇珍秘方,比如雲南白藥、玉林正骨方,還包括針炙技術、刮痧技術等等帶點奇異性的療法現代西醫現代科學理論都不容易說明其中的原理。西方科學的實用主義思想與中醫的實用到上原則如出一門。

幾種草、幾種礦石,甚至幾種作料,再加上同不能精確解釋的砲制方方,出產的藥丸藥水就能治病救人。用西醫理論以至現代科學的理論體系不能解釋,但是使用中醫的思維方式卻可以分析清楚。

三、必須小心國外仇華文化勢力對中醫文化教育的故意干擾與混淆,讓中醫思維體系教育再被束縛高閣;

醫學是一門直接與生命相關的學科,背後同意存在文化的對比與經濟搏奕。大名鼎鼎的美國總統尼克松出版本過一本書叫《1999年:不戰而勝》。在這本書裡,他就一句專門針對針對中國年輕人的文化“和平演變”的一條策鑑略:他是這樣指導他的後來人的:“當有一天,中國的年輕人不再相信他們老祖宗的教導和他們的傳統文化,我們美國人就不戰而勝了... ...”這句話能說明的是他們知道中醫這類東方古文化成果與實用對對此存在著一種恐懼心理!

四、中醫的困惑:兩種文化、兩大經濟體的較量;

現代世界人類文明可以總體分為兩種:一種是以西方科學為代表的西方文明;另一種便是以中華文明為代表東方文明。西醫隨著西方微觀科技推理手段深入到了分子大小水平,通過肌體病變狀態放大觀察,發現細菌,發現病毒,發現"與眾不同“進行數學量化。從而對靶施藥,消滅異相,人們得健康恢復。一種"結果有效就科學有用“的典型推理邏揖。


中醫的治癒標準在於恢復人整個生理系統的恢復。中醫的驗收標準卻不同,它強調的是追根朔源,找到根源解決根源,既要驗證本症的恢復,又要確定標症的好轉。這應該是中醫西醫在實踐標準上的最大不同。


中醫的中心理論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學說;陰陽平衡學說。雖然與西醫數學生理體系不能說明,但是中醫的理論邏輯卻又可能解說西醫!,在這種事實面前,我們應該分析西醫理論體系的侷限性。

六、中醫西醫理論體系思考方法分析:中醫力求以系統論哲學來描繪保健與病理,西醫力求以物理化學數學量化病理。

中醫藉助帶有點玄幻色彩的陰陽五行理論,分析診斷病者的身體總體狀態,觀一葉推身體陰陰五行失和,配以"抑南長北"的五行陰陽調理思想,"指東打西"也能治好人的病症。有很多還是西醫都絕望的難症。

用中醫理論講究“調理”,西方醫學講究“治理”。中醫主體講究化敵為友,西醫講求排斥機體異己。中醫有其糟柏,西醫同樣有很多錯誤。對待歷史,我們需要的是理性,以現代的知識“去粗取精”。也許到了未來,我們還會有新的發現。

中醫的實用性證明中醫也是有用的!

而那種作為西方資本的代理人的抵毀者,他們為了是混沌中國文化,為了是讓後代們不承認中國文化,只認西方文化邏輯社會價值觀。這類人是中國文化的忘本人,更是中國文化復興的敵人。


繼續整理中......


創新炎黃

我是一名中醫大夫,學習中醫十年有餘了。關於中醫思維我有一點自己的看法。

許多人想學中醫都被告知要用中醫的思維來學,

回想起當初我們學習中醫的時候,由於專業的原因,首先是學習了兩年的西醫基礎。但是導致後面,一個大班140人,喜歡中醫的,大多改從了西醫。

因為一開始,腦袋裡植入了西醫的思維模式,大腦根本運行不了中醫的東西。很多人無法理解乃至排斥甚至厭惡。

到底什麼是中醫思維呢?

其實深入學習中醫之後才有所體會,所謂的中醫思維就是傳統的國學思維。也就是中華大地上,古人的一個思維習慣和對世界的認識方式。

概括起來,我覺得有兩點。一個是"象"思維,一個是"比類"。也就是所謂的取象比類,格物致知。

自然界觀相,體察規律。觀象以查臟腑。

天人合一貫穿其中。

想要有這樣的思維或者習慣這樣的思維,就得從古人的經典當中或者是文學作品當中去學習吸收。

例如詩經裡邊應用了大量的比興手法,各個朝代的詩詞歌賦之中大量應用取類比象,象的思維。例如對秋天的悲涼描寫實際是在寫人心情惆悵………

當然這所有的這些思維,在易經,這部經典當中,高度的概括了。也有人說,不知易嫣知醫,醫易一體等。

古代文人就是學習這些東西成長起來的,學起中醫來很自然的接受。所以在古代才有"秀才學醫,籠中抓雞。"這樣的說法。

所以想要培養中醫的思維,必須,從,我國古代的經典當中,文學作品中去吸取。

正所謂一葉知秋,望而知之。


中醫二羊

很多人都說要學好一門學科,首先就要具備這門學科思維。 學中醫也是如此,首先我們就要具備中醫的思維,才不會走偏。
中醫學有數千年的悠久歷史,經歷了長期醫療實踐的檢驗,逐步形成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中醫學從整體恆動的觀點出發,研究人體各種內在聯繫和內外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進而闡明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和疾病發生髮展變化的基本規律及其防治方法。 因此,對於如何培養中醫思維,個人認為應該首先具備中醫整體觀念和辯證論治的思維,中醫是以整體觀念為指導思想,以辨證論治為診療特點的獨具特色的醫學科學,在學習中醫時,我們必須瞭解中醫學這兩大基本特點。

一,整體觀念。在開始學習中醫時,我們就應該把人看成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認識人與自然與社會環境的統一性。同時,還應與時俱進,培養現代醫學的思維模式。
二,辨證論治。其思想的精髓就是根據疾病
發展過程中不同質的矛盾採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的做法。

此外,中醫學還有一些特有的思維方法,這裡簡單列舉下:1.司外揣內,又稱從外知內或以表知裡。 2.援物比類,也就是“類比法”。 3.以常衡變,也就是事物的異同比較。 4.試探和反證,也就是先對研究對象提出設想,從結果反證原因的一種逆向思維方法。 5.內景反觀,這與人體的自我感知能力有關。



天使穿了我的衣裳Lisa

我覺得,題主出的這個題是非常好的,學中醫,培養中醫思維是至關重要的,有了正確的中醫思維方式,學起來事半功倍,進步神速。

如果是理論功底紮實的老中醫,他就會告訴你,某某病人是什麼脈象,為什麼病人會出現這種脈象,出現這種脈象的病人有什麼什麼情況,這就進入中醫學理論的核心了。

中醫藥理不同於西醫藥理,這也是進入中醫思維的關鍵所在。不懂中醫藥理學,或者按照西醫的方式理解中藥,完了,這種人永遠與名中醫絕緣了。

其實從這些文字分析,可以看出來,中醫入門很容易的,難就難在中醫學易學難精,要想成為醫術高超的好中醫,還得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正確的思維方式,紮實的理論功底,豐富的實踐經驗,是成就好中醫的必由之路。

要想立志繼承中華傳統中醫學,成為好中醫,路漫漫其修遠兮!


曙光over

一、中醫的世界觀:中國古代哲學的物質觀,從五行的多元論到陰陽二氣的二元論,最終統一於氣的一元論。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這一點先進於西方2000多年),構成世界萬物的本源是元氣。然後,就是陰陽學說和五行理論。都是建立在氣一元論的基礎上的中醫世界觀。

三、治未病的預防理念:中醫認為人與自然與社會整體統一,都是恆動的,是在不斷運動變化的,所以中醫提出“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的預防理念。

中醫理論系統博大精深,以上只是簡之又簡的概述。希望有所幫助,希望你學有所成,給中華傳統中醫文化增光添彩!


身心健康尹通

該如何培養中醫思維呢?

我首先要問,題主可是一時興趣,可是決定行醫一生,大醫至誠能否做到醫心公正。這問題很重要,請慎重回答。中醫之事不可兒戲,如若心志不堅不如趁早放棄。

勸你是為你好,免得走一路半拉拉放棄浪費時間浪費精力。

因為現在中醫真的不好學。確切來說,就目前形勢,庸醫易做,真心難逢。

我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真正的中醫,是一條孤獨之路,當你懂得中醫真正的內涵後,你將不敢與人道言,因為你已經與這社會格格不入了。倒不如庸醫實在,不知道也不會擔心知道的煩惱,自在。

但我相信凡此時說學醫的,誰不想學三分真本事。醫道難生,做一些合乎潮流的事沒錯,如果不是心性大堅大勇之輩,勸君還是不要摻和中醫這檔子事了。為你好。



今朝有酒地天長

中醫精華是做到天人合一的,學生學中醫如果採取古代傳法路經肯定是培養出好中醫的,學醫術先學醫德,如果按現在的學園派,出來的學生將來中醫自斷絕路,說一句有些人很反對的話,當是也是事實現在的專家教授本身就沒幾個真懂中醫的,寫論文高手。


中醫心

中醫是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土壤中的一門學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培養中醫思維,首要的要具備傳統文化的底蘊和功底,如果不學習傳統文化,想學好中醫,無異於緣木求魚。學習中醫過程中,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閱讀諸如詩詞,散文,文選,傳記等。其次熟讀經典,中醫四大經典,本草,名家醫案等,如《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必須要熟讀甚至背誦,再次,孫思邈說過:“不知易,不足以為大醫”,要重視對《易經》的學習,培養象數思維。最後,“醫者意也”,要培養“天人合一”、“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等中醫思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