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中的“還”字,什麼時候讀“hai”,什麼時候讀“huan”?

惜歡娛樂君

漢字中,多音多義字比較常見。影響文字讀音有兩個非常重要因素:一是意義,意思不同,讀音便有可能不同。二是書面語與口語之間的差別。

詩詞中的“還”字,因其意義不同,或讀作hái,或讀huán,或讀作xuán。

其一,當“還”意為“歸來,回去”之時,讀作huán,不能讀作hái。

比如以下諸例:

先秦的《詩經·采蘩》中“被之祁祁,薄言還歸。”

西晉的美男子潘岳《思子詩》:“一往何時還,千載不復生。”

南北朝時期江淹《雜詩·古別離》:“雲蔽千里,遊子何時還。”


再如隋唐之際的王績所作《贈學仙者》:“仙人何處在?道士未還家。”

盛唐時期,李白《蜀道難》:“問君西遊何時還?”

中唐時期元稹《西歸絕句十二首》其六:“ 還鄉何用淚沾襟,一半雲霄一半沈。世事漸多饒悵望,舊曾行處便傷心。”

其二,“還”作“又,再;依然,仍舊”等意時,應讀作hái,但也可讀作huán。

如南唐後主李煜,懷念過去的帝王生涯,其詞中的“還”字,多有“依然、仍舊”之意,比如:“還似舊時游上苑”,“拂了一身還滿”、“更行更遠還生”、“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香作穗,蠟成淚,還似兩人心意”等。

“還”常作“再,又”講,姑且略舉輸例:

孟浩然《過故人莊》中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蘇軾《水龍吟》中的“似花還似非花”。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情況下,詩詞中的“還”字,也讀作huán。

為何呢?大概“還”字最初讀作huán,後來才有了hái的讀音,讀作huán歷史感更強,顯得更為文雅,因此,書面語中,常讀作huán。這就是書面語與口語所造成的差別。

其三,作“迴旋;迅速,立即”等講時,讀xuán。

曹操《嵩裡行》中“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種,“還”為迅速、馬上之意,說明聯合攻打董卓的諸侯很快便內鬥起來。

蘇軾《水龍吟》一詞中,“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等句中,“還”字為迅速、馬上的意思。

而李煜的“拂了一身還滿”中“還”字,也可讀作xuán,意為梅花紛紛飄落,剛把身上的花瓣拂去,馬上落了一身(梅花)。

相對而言,讀作xuán的情況減少,讀作huán一般很少出錯。具體該怎樣讀,應該結合其語境語義了。


說明:此題請教了友人賢明君,特此致謝!

更多文史精彩解讀,請關注:風雅人文觀察。


風雅人文觀察

在《平水韻》體系中,還字可分入兩個韻部,常用的是十五刪韻,平聲 (huán),其二是一先韻,平聲 (xuán):音旋。意亦與旋同。



在漢語拼音中,“還”是多音字,分讀:hái和huán。

拼音讀hái時,作副詞用。

1、表示某些語氣,或作連接前後分句。“還”表示的語氣大體上可以分成平、揚、抑三類 。例句:

白頭還戍邊。唐·杜甫《兵車行》

取酒還獨傾。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2、表示行為動作或狀況不變,相當於“仍舊、依然”之意。例句:

白頭還戍邊。唐·杜甫《兵車行》

取酒還獨傾。唐·白居易《琵琶行》

一樽還酹江月。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拼音讀huán時,多作動詞。相當於歸還。

還,復也。《說文》。還,返也。《爾雅·釋言》 。例句:

還而不入。《詩·小雅·何人斯》

還部白府君。(回到府裡報告太守。)《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送兒還故鄉。《樂府詩集·木蘭詩》

割慈忍愛還租庸。(歸還)杜甫《歲晏行》

但要注意一點,有時作副詞時”還”仍讀這音,如解作仍然,重複時。例句:

子孫日以長,世世還復然。柳宗元《田家》

作反而解時,例句:

譬畫虎不成,還為狗者也。《三國志·陳思王植傳》裴松之引注



而上面提到,古漢語中,還字有時會與旋通用,(解作迅速)。詩詞句一下想不到,列兩個文言文例句:

食駿馬之肉,而不還飲酒,餘恐其傷女也。《呂氏春秋·愛士》

鬼魅不能自還兮,半長途而下顛。《漢書·揚雄傳上》


筱靜話詩詞


還這個字在《平水韻》的十五刪裡,是沒有hai這個發音的,記得評書裡和京劇得唸白裡常有一句話:還則罷了,還讀作huan。

古詩詞包括賦裡的“還”有不少例證,比如曹植的《洛神賦》中:

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
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注意韻腳:安、還、顏、蘭、餐。魏晉時還沒有出現官方的韻書,寫詩賦都是按照口語押韻。還有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唐朝以後有了韻書,大家寫詩押韻大都是按照官方韻書的規則。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宋朝王安石:明月何時照我還。依然沒有hai。



以上的“還”都是動詞,今天讀作hai,是作為副詞。作為副詞除了上面舉的評書和京劇的例子,更主要的證據是看《康熙字典》和《說文解字》,古人每一個字都是有注音的。



康熙字典

1.《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音環。

戸關切:hu+guan=huan。

2.又《集韻》《韻會》旬宣切,音旋。與旋同。《禮·禮運》五行、四時、十二月,還相為本也。《註》迭相終而還相始,如環無端也。

旬宣切:xun+xuan=xuan 。

3.又《集韻》《韻會》《正韻》胡慣切,音患。遶也,圍也。《儀禮·旣夕》祖還車不易位。《司馬相如·子虛賦》旋還乎後宮。

胡慣切:hu+guan=huan。去聲。

《康熙字典》是成書於清朝康熙五十五(1716年),這時應該保留了不少中原古音。


更早的《說文解字》,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許慎著,成於漢安帝建光元年(121年)。清朝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關於還的說明是:

(還) 復也。釋言。還復返也。今人還繞字用環。古經傳衹用還字。從辵。睘聲。戶關切。十四部。


可見,中原古音裡“還”沒有hai這個字的發音。詩詞裡也沒有hai的發音。我猜測hai可能是清朝入關以後帶進來的口音,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南方那些保留中原古音的方言裡,也應該沒有hai這個發音,不知道是不是這樣。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還是個多音字,當作為副詞時讀hai,“仍然、依舊”的意思。

如: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當作為動詞時讀huan,是“返回”的意思。

如: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其實,古代“還”就讀huan音,hai是現代人區分出來的。有一些古詩到底讀“hai”還是“huan”一直存在爭議。


生活百科c

我想把“還”字分開寫分開念,比如把繁體的專念一個音,簡體的一個音,一個音一個意思,以後可以減少官司上的糾紛。例如“還”念hUan,就是hUan給人家的意思,“還“念hai就是還有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