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狙與SVD有何區別?

隨風2060456

國內軍隊一直未裝備狙擊步槍,雖說軍工搞過一些樣槍,但軍方都看不上眼;79年初,南方邊境爆發衝突戰中,軍方繳獲了對手裝備的幾支蘇制德拉貢諾夫狙擊步槍,簡稱SVD。

於是,國內軍工在繳獲的SVD基礎上,開發出了一款外型與口徑一模一樣的狙擊步槍,槍長1.22米,重量3.8公斤,被命名為1979年式7.62毫米狙擊步槍。

對於79狙擊步槍,個人記憶猶新,因為當時《兵器知識》雜誌,專門有過文章介紹,發射的是53式7.62毫米重機槍子彈,有效射程1000米,殺傷力絕對驚人。

79狙被配發部隊,給予特等射手使用,84南疆衝突中,成了有效的遠距離殺傷武器,據記實小說《中越邊境衝突戰》中記載,對手露頭就被爆,死於該槍之下的對手數量驚人,79狙由此在軍中名聲鵲起。

兩山輪戰後,79狙被重新命名為85式狙擊步槍,由於79式狙擊步槍,是蘇聯產SVD的仿製品,在原理結構及戰術性能等各方面都與SVD基本類同,譬如導氣式自動方式,槍機迴轉式閉鎖,10發彈匣供彈,4倍光學瞄準鏡等。

85式狙擊步槍與德拉貢諾夫狙擊步槍區別,主要還是使用彈丸不同,因為開發專用的狙擊步槍子彈,成本極為高昂,1發狙擊彈的價格相當於10幾發53式機槍彈的價格之和,所以國內軍方就用53式7.62毫米重機槍子彈充當了85式狙擊步槍的子彈。

由於重機槍子彈裝藥量大,造成了85式狙擊步槍後座力極大的問題,容易使射手疲勞;此外,85狙槍身太長,不便於攜行,不利在車內射擊,以及在狹小空間內使用。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2018年3月20日於杭州。


國平軍史

每日點兵,為您解答

在對越自衛還擊戰中繳獲了越軍使用的SVD(德拉貢諾夫狙擊步槍),於是就利用這種戰利品進行仿製設計,在1979年定型出1979年式7.62毫米狙擊步槍,於1981年試產並裝備部隊,主要用作邊防哨所和步兵狙擊手使用的單兵武器,殺傷中、遠距離上的單個重要目標。一般稱為79式狙擊步槍。由於當時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不承認知識產權(中國是當時唯一有專利法的社會主義國家),因此對於這樣的直接仿製蘇聯也沒有追究。後來該槍在1985年正式生產定型,並重新命名為85式狙擊步槍。

85是生產定型 79/85跟SVD的區別主要是槍本身的做工和所配用的槍彈。前者的主要問題見於瞄準鏡的製造工藝和其與槍身的連接不夠牢固,後者主要就是沒有相應的開發高精度狙擊彈,而使用53式的7.62毫米機槍彈,調整了槍膛結構。另外專門配備85狙擊步槍的瞄準鏡裡用來夜間瞄準用的瞄準境內表尺照的明設備,由原來的鎢絲燈泡換成了發光二極管(也就是led)。


每日點兵

一句話概括就是85式狙擊槍沒有采用專用的槍彈,所以射擊精度沒有svd好。

79/85式狙擊步槍是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繳獲的蘇聯SVD狙擊步槍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由於沒有配套研製專用的槍彈,直接採用53式重機槍彈,所以在遠距離上子彈擴散面積較大,精度差。

實際上,無論是85式還是SVD都不應該稱呼為狙擊步槍,它的精度也就是比普通步槍好了一點,只能稱之為精確射手步槍。SVD步槍是在AK47的基礎上變形而來,是為了替換老舊的莫辛納甘步槍,製造工資差,成本低,是為了大規模裝備連排一級的狙擊步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