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哪裡的老豆腐好吃?

persistent1194716308

作為太原的地道早點,當然少不了“麻葉兒、老豆腐”。

“老豆腐”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但各有其名,有叫“豆腐腦”的,有叫“豆花兒”的,而太原人把這種豆漿經凝固劑點漿後形成的固狀物叫“老豆腐”。

按照“老豆腐”其實又嫩又軟,吃食遍佈全國,都差不太多,形狀也大同小異。太原的“老豆腐”之所以與其他地方不同,那是因為除了豆腐本身外,還有自己最獨特的地方——粉湯。

這種粉湯其實是“老豆腐”的澆頭,其講究也都在這澆頭上。這種粉湯是用粉面勾芡而成的,色深而味重,裡面煮有粉條、黃豆瓣、海帶絲、黃花菜,還有的放有腐竹、豆芽菜等。

在白白的“老豆腐”上為什麼要再澆上這種粉湯呢?其實,這種粉湯主要是起著色、起糊作用。

因為單單一碗老豆腐,色調純白單一,看上去稀湯寡水的,太原人的吃食普遍“口重”,講究“色”要濃,“味”要重,在白豆腐上再澆上粉湯,色澤就豐富了,也有了嚼頭,色香味俱全,看著就饞人,令人食慾大增。

要問哪家的老豆腐好吃,太原人會告訴你說“你家樓底、你單位樓底”,的確,每家豆腐老攤都有自己的真愛粉。

太原正宗的老豆腐是不放滷的,老闆會用扁扁的做撥魚兒的那種胖胖圓圓的片片將嫩嫩的豆花一層一層削出來。白白的豆花上再澆一些綠色的韭花和紅色的辣椒,清清爽爽融於口。

比起北京色澤發黃的質地的豆腐腦,就是用滷也遮不住豆腥味兒。

如果要尋大店,那就找老字號“六味齋”吧。

在太原市有這樣的老話和說法:“杏花村裡老白汾,太原城內六味齋”、“不吃六味齋,不算到太原”。市中心的柳巷商業街是人氣最高的,是那種古香古色的百年老店,雖然是名店,但是分量還是給得非常足,讓人吃起來相當過癮。

早晨一碗熱呼呼的老豆腐,再把油條使勁摁進去蘸著丟進嘴裡,幸福啊。


武漢壹周

老豆腐也算是太原的傳統小吃之一了,太原的老豆腐比較有自己特色,全國大多數地方都叫豆腐腦,太原的叫老豆腐,當然,還是略有區別的,比如晉南-西安一帶的豆腐腦是豆腐多,粉湯少,而太原的則是粉湯很多。

說起太原的老豆腐,你這麼一問,我恍惚間想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時候的太原早點,老豆腐絕對是最常見的。但對比現在,那時候很奇怪,有兩種叫法,豆腐腦就是白豆腐,沒有粉湯,價格似乎便宜一些,人們上點韭花就吃了。還有個叫法是老豆腐,也就是和現在一樣的豆腐腦+粉湯的形式,還依稀記得以前吃老豆腐,大家都要隨口說一句“兩樣兒”,意思就是要帶粉湯的,可現在,全城的老豆腐都統一“進化”了,標配“兩樣兒”。還有,那時候管油條叫麻葉,這是太原獨有的,我去運城都叫麻葉,人家聽不懂,可現在太原人也都叫成油條了,被通化了?哎,這種記憶估計年青一代是不會有的,一不小心就暴露了年齡。

和過去還有個區別,上世紀的太原,哪有老豆腐當晚飯的啊,全是早上吃,在我印象裡,老豆腐就一直一直是早點的。可是現在,不光是早上,傍晚時分,哪哪都是坐個小桌吃老豆腐油條的。也許是人們注重減肥晚上不想吃大飯,吃點小吃不餓就行,又或者是人們油水大吃膩了,看到這老豆腐,恰似一股清流。搞不懂了,總之雖然還是叫老豆腐,但和以前的吃法、習慣都有明顯改變了。

而在十幾年前,有那麼一陣子,加榨菜的西安老豆腐在太原挺流行,大多都是推著小車賣,現在也不怎麼見了。

你問太原哪裡的老豆腐好吃,這可太多了,在中心城區,幾乎每個街區都有那麼一兩家好吃的老豆腐。而要在中環以外,就不那麼容易找了。拿我為例,我覺得我家對面的老豆腐就很好吃,在整個桃園也算有名的,和旁邊的呂師傅雞蛋灌餅也是同一家,兒子和媳婦做灌餅,母親做老豆腐,不過他家的灌餅和老豆腐在太原算偏貴的。好多年以前,雞蛋灌餅就總是排長隊,這幾年,把旁邊店面租下來了,開了老豆腐攤,一樣是人流不斷,生意好的很,把不遠處的蒸碗老豆腐頂的不行。相信只要你用心找,一定能在身邊找到好吃的老豆腐。哦對了,實在找不到,我最近發現外賣裡晚上也有老豆腐,你可以找找看。


山西新聞網

本人生在太原,生活在太原,對太原的“老豆腐麻葉”情有獨尊,無論走到何處,但凡有老豆腐攤都喜歡品嚐一番,尤其是近幾年有了閒暇功夫,個人推薦幾處,請大家品議。

一,六味齋快餐店的老豆腐,味道尚可,粉湯比較單一,油條也一般,有時候有面疙瘩。由於是連鎖配送,全市各地都有網點,比較方便。

二,桃園四巷西口路南,四川人兩口子經營多年的老豆腐攤,特點:豆腐是自己點的,味道非常純正細膩,粉湯味道也符合太原人口味,無論春夏秋冬,附近乃至遠處的居民常常爆滿小攤,美中不足的是粉湯輔料少,油條有時候不夠煊,

大概夫妻二人起五更睡半夜,做了豆腐,又要和麻葉面,比較辛苦,面沒醒到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三,水西關南街東段6點早點店,這家的老豆腐粉湯,豆瓣、海帶等輔料適中,味道略遜四巷,但值得稱道的是油條炸的不錯,堪稱:酥、脆、筋道而不焦糊,口感非常好。

四,水西關南街中段路南,河東酒家早點油條也非常不錯,特點是油好,但是貴點,無任何雜味,粉湯略鹹,不如四巷。

太原的早點花樣不少,老豆腐麻葉絕對是排名在前的,以上為拋磚引玉,望好此一口的朋友提供更多未知好吃的攤點。


秋風r

每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味蕾——於太原市民的早餐,除了在家,在外的話不外乎就是小米粥、豆漿、油條、包子、老豆腐、頭腦了。藝人林俊杰唱愛情歌《豆漿油條》,而不少太原人的油條的標配卻是老豆腐。



太原老豆腐據說源於西漢時期,至少在二三十年前,加點韭菜花的老豆腐可是太原大街小巷早餐攤的主打。不過,隨著城市的改造和建設,如今的老豆腐也開始進入“廳堂”,至少是有了固定的中小飯店在賣,比如說康樂街附近的朱記。有的也進入了陳設更好一點的飯店,比如說老太原菜館、江南、花眾粥府等。



或者是與時俱進吧,不少飯店老豆腐都進入了外賣行列,早晚都有外送。一般是四五元一碗。



另外,在太原西南清徐縣城一帶,紅事、白事招呼賓客的早飯選用的也是老豆腐,這也是多少年的傳統了。客觀來說,在太原鄉村的一些地方,老豆腐的味道或更醇厚與地道。


太原晚報

從小就去體育館旁邊的牛站吃小南關銅鍋老豆腐,滷的配料講究,有兩種滷,豆腐的嫩度適中,最後還要點一滴香油,那個味道別提多好了!還有人專程去吃的。現在城市改造的有一段時間找不到那個買老豆腐的了,最近在雙塔東街南沙河路口又看到那個招牌了,有時間再去嚐嚐味道。


健康一生12416795

說起老豆腐,每個人心裡面都有自己的標準,或者是甜的,或者是鹹的,更或者是酸的,但是不管是什麼樣的味道,都是自己愛吃的味道,太原得早餐文化也是非常的深厚的,清和園頭腦,燒梅,南肖牆丸子湯,還有各種各樣的,山西酥餅之類的,小米粥,但是這些不管有多好吃,人麼最最難以割捨的還是在俗世中永遠存在的油條豆腐腦,這兩樣的搭配,簡直是絕配,返璞歸真,永遠難忘。

要說太原的豆腐腦哪家的好吃,每個人心裡想的都是自己家裡的豆腐腦好吃,每天早晨,太陽不管是熱烘烘的烤還是懶洋洋的曬,總是一碗豆腐腦就讓人恢復元氣,有的人愛吃寡淡一點的,那就把豆腐腦只放上一點韭花,有的人喜歡吃味道重一點的,那就把在前夜裡熬好麼滷澆上一勺子,這個時候,雖然是簡簡單單的豆腐乾,海帶,黃豆,還有粉條,但是就會發生質的飛躍,好吃的懷疑人生。
其實吃豆腐腦還有一種非常特別的吃法,就是把油條泡在裡面,起先油條是有點脆的,但是隨著時間的變化,油條就不脆了,而且其實變成了軟軟的,更是口感豐富,沒這樣吃過的也可以嘗試一下。


老家呂梁

太原的老豆腐就是東北的豆腐腦。老豆腐滑嫩嫩的味道可好吃了。是山西太原老百姓的吃早點最喜歡吃的一樣小吃。老豆腐中含有銅、鈣等礦質,對於中樞神經和免廢系統,頭髮、皮膚以及腦子和肝都有影響,吃老豆腐能夠提高免疫力,調低血壓有好處。所以山西人愛吃老豆腐這樣的豆製品。
我記得我去太原的時候,老豆腐在小區、學校、馬路邊和快餐店都有賣老豆腐的,我朋友推薦說,郭記紅的店子非常不錯,一碗老豆腐,一對油條,真是地道的山西人開啟新一天的生活。


伊春美食美客

說幾個個人感覺口感不錯的老豆腐,一個是開化寺南門早市賣老豆腐的,一個是南海街老城一鍋南邊的蒸碗老豆腐,油條也很不錯。離家遠點的,青年路南口往東100-200米左右,路北有一家賣早餐的,老豆腐也不錯。正到點了都排隊,找個座位還要等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