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西遊記》以外,還有哪些小說裡出現了“黿”這種動物?

gdhycgs

《增修埤雅廣要》中是這樣描述黿的:“黿,大鼈也。鼈以為雄,故黿鳴而鼈應,所謂雄蟲鳴於上風,雌蟲應於下風。”《爾雅翼》則記載:“黿,𪔀之大者,闊或至一二丈,天地之初,介潭生先龍,先龍生元黿,元黿生靈龜,靈龜生庶龜.凡介者生於庶龜,然則黿介蟲之元也”。《博物志》則曰:“九竅者胎化,八竅者卵生。龜、鱉、黿,此諸類皆卵生而影伏。 又曰:大腰無雄,龜鱉類也。無雄,與蛇通氣則孕。”

明代《菽園雜記》中,曾記載了有關黿的一個故事:“國初,江岸善崩,土人謂有水獸曰豬婆龍者搜抉其下而然。適朝廷訪求其故,人以豬與國姓同音,諱之,乃嫁禍於黿。上以黿與元同音,益惡之,於是下令捕黿。大江中,黿無大小,索捕殆盡。老黿逃捕者,不上灘淺,則以炙豬為餌釣之。眾力掣不能起......豬婆龍,雲四足而長尾,有鱗甲,疑即黿也,未知是否。聞黿之大者能食人,是亦可惡。”這個故事的政治隱喻其實比較濃厚,是否為後人杜撰則不得而知。而捕捉上來的究竟是不是黿就更不好說了,鑑於明代還曾將海外進貢的長頸鹿當做麒麟的情況,這裡的“黿”有可能是體型比較大的水生動物。

《西遊記》有不少民間續作、後傳,比如《西遊記補》《續西遊記》兩書,都借鑑了老黿曾幫助師徒四人過河的設定。明代小說《東度記》講的是達摩祖師從南印度出發,東經東印度國,再往震旦國闡化的故事。其中第六十二回——道士三施降怪法 長老一靜服黿精,主要情節是一老黿精因為水族屢遭漁人捕竊,受滾水油鍋之苦,因而懷恨在心,報仇害人,最終被降服的故事。故事中,妖精一方自然是落敗的。法師則勸導老黿:歷代都捕魚,為什麼單害這些漁人; “諒你一個水獸,怎敢把人仇害”。以現在的眼光看,看似正義的一方理由似乎難以服眾。

清代小說《綠野仙蹤》第十六回也是降服老黿的情節。故事中有一段江名為“孽龍窟”,江底有一數百歲的老黿,屢次興風作浪,破壞船隻以食用落水之人。主角為除此害,以雷火珠擊破其背,後拿仙劍斬殺此黿,從這以後,此地商旅免去了舟船傾覆之害。

清代小說《上古秘史》中則有以黿鼉作為海上橋樑的情節,橋總有頭,眾人走過一段,後面的黿即游到前方接續,故而能夠成行。書中還提到:“鼉背狹,黿背闊,睡起來,鼉背萬不如黿背之穩”,因此眾人在黿身上過夜休息。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參考文獻:

《御定淵鑑類函》、《菽園雜記》、《東度記》、《綠野仙蹤》、《上古秘史》


太常吸貓

不單是小說中,正史中也有黿這種動物的存在。



鄭靈公繼位後,其他諸侯國按照周禮都紛紛送上賀禮。楚國人送的禮物就是一隻大黿。

大家都知道龜類動物在夏商周時期算是非常靈性的動物,祭祀、占卜都會用到龜甲。

鄭靈公很開心,就準備做一鍋黿湯給大家喝,黿甲留著準備占卜。

這時候鄭靈公有個弟弟公子宋和另一個大臣子家一起來拜訪鄭靈公,走到大門口的時候,公子宋的手指跳個不停。


公子宋於是跟子家說:你看,今天我們有好吃的了。

子家說:你咋知道?

公子宋說:我這個食指很奇特,只要跳動起來,就準能吃到好吃的。

兩人拜訪完鄭靈公後一看有黿湯喝,兩個人頓時大笑起來。

鄭靈公很奇怪,就問咋回事,公子宋和子家就一五一十告訴了鄭靈公。

結果沒想到鄭靈公是個逗逼,在分黿湯的時候故意不給公子宋。

公子宋認為這是故意侮辱,頓時大怒,跑到煮黿湯的大鼎裡拿指頭蘸了一下,吃了之後摔門而走。

鄭靈公於是很沒面子,準備殺了公子宋洩憤。結果公子宋知道自己闖了禍,提起找人起兵把鄭靈公給殺了。

這可以說是一隻黿引發的血案!

《左傳·宣公四年》:“ 楚人獻黿於鄭靈公。公子宋 (字子公)與子家將見,子公之食指動,以示 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嘗異味。’……及食大夫黿,召子公而弗與也。子公怒,染指於鼎,嘗之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