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袁天罡的推背圖?

若曦軼聞

推背圖看起來特別的神奇,因為從唐朝一直到清朝,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和書中的預言神奇的吻合,書中每一個預言都分為讖和頌兩部分,另外配了一個插圖。比如說推背圖第十象,講了朱溫篡唐:

讖:蕩蕩中原,莫御八牛。泅水不滌,有血無頭。

頌:一後二主盡升遐,四海茫茫總一家。不但我生還殺我,回頭還有李兒花。

八牛是“朱”的意思,泅水和有血無頭加在一起是“溫”,就是說蕩蕩中原都歸朱溫所有了。頌裡面則進一步闡述,一後二主的一後是唐昭宗的皇后,二主則分別是昭宗皇帝和昭宗的兒子唐哀帝,他們都先後被朱溫所殺,所以是“盡升遐”。而第三句“不但我生還殺我”,暗指朱溫是被自己的兒子所殺,第四句“回頭還有李兒花”,是說後來還有李存勗建立的後唐。

八句話,就把唐末五代的大事勾勒了出來,具體到人名。

再比如第三十四象:

讖:頭有發 ,衣怕白。太平時,王殺王。

頌:太平又見血花飛,五色章成裡外衣,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見夢全非。

頭有發,衣怕白,正是太平天國官兵的寫照。太平天國的軍民不剃頭髮,所以是長髮,而太平天國又忌諱穿白色的衣服。後兩句“太平時,王殺王”則是說的天京事變,天王、東王和北王的內訌,以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先後被殺結束,也被看作是太平天國從盛轉衰的象徵。

而頌裡面更是了不得了,“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見夢全非”,裡面完美的嵌入了洪秀全三個字!如果這真是李淳風寫的,那麼這意味著一千年前的李淳風和袁天罡,居然精準的預測到了洪秀全的名字!

李淳風和袁天罡真的有如此超強的預測能力嗎?當然不是。如果我們接著往後看的話,發現在推背圖三十七象,準確的預測出了黎元洪的名字之後,推背圖突然“失靈”了,之後的預測只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句子,再也沒有像三十七象之前神乎其神的連人名都預測到的情況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我們看到的這本推背圖,是一本不斷修改,一直持續到民國的“偽作”。推背圖的版本,如今發現的有七八種,不同版本的內容差別極大,並且越是時間早的,就越簡單,預測後來的就越“不準”,而越是靠後的出現的,就越準確。就說第三十七象這個圖:

一個黎人,站在洪水裡抱著一個首級,就是黎、元、洪三個字。 按理說黎元洪在中國的歷史上並非什麼了不得的大人物,事實證明黎元洪政府的統治非常的短暫,按照推背圖這種三四十年一張圖的跨度,怎麼也輪不到黎元洪當主角。但是推背圖的修改者當時並無法預知黎元洪政府的短暫,以為黎大總統會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會真的統一南北,於是畫了這張圖,還寫下了這樣的讖:

漢水茫茫,不統繼統,南北不分,和衷與共。

而三十七象之後,隨著印刷術的大規模普及,繼續修改已經很難騙人了,於是推背圖和歷史的偏離越來越大,只能牽強附會的來進行解釋,遠遠比不上之前的神機妙算。這也從側面說明,推背圖的所謂準確,只是歷代算命先生根據已經發生的事情修改的結果而已。


客官請留步,先贊再關注!


經史通義

《推背圖》被人稱為是中華預言第一奇書,


共有六十幅圖像,每一幅圖像下面附有讖語和“頌曰”律詩一首,預言了從唐初開始一直預測到以後2000多年在中國歷史上相繼發生的主要事件。最後一篇中頌曰:“茫茫天數此中求,世道興衰不自由。萬萬千千說不盡,不如推背去歸休。”因此這本預言奇書得名《推背圖》。

《推背圖》傳說是當時兩位著名的占卜師、朝廷的天相學家李淳風和袁天罡所編寫的。這兩個人歷史上確有其人。他們是唐太宗時人,精文歷算陰陽之學,我記得中學歷史課本小字部分有他們的介紹——我國傑出的天文學家。

根據正史中的記載,李淳風當時預測有女人當皇帝,正是《推背圖》第二象所示,所以《推背圖》真有此書,非後人杜撰。但後來此書被歷屆朝廷視為“禁書”,嚴令銷燬,此書便流傳於民間,分辨不清真假了。


據說《推背圖》流傳過很多版本,比如彩繪明抄本、明鈔本、清初潘氏八喜樓鈔本、金批本等(明末清初大才子金聖嘆(1608-1661)評批註的版本)。金批本是民國四年(1916年)才公開出版的,現在我們能看到的版本,都是金聖嘆評批版本《推背圖》。據說原本保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中的,但我在其查詢系統中沒有查到相關信息,因此我覺得此說法並不可信。

2.為什麼說是假的?

很明顯的一點,

第三十四象:“太平又見血花飛,五色章成裡外衣。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見夢全非。”

這個關於太平天國的預測也太準了......連的起義軍的髮型服飾特點、天京事件、洪秀全的名字、曾國藩的姓氏都出現了。

金聖嘆是明末清初人(1608-1661),在那個時代,之前的33象是已經發生過的了,接下來的第34象是即將要發生的。如果這版流傳的《推背圖》是出自金才子之手,那麼當時就一定有人讀過啊!並且肯定會著重記錄即將發生的第34象。即便是官方禁止,也一定會有手抄本流傳於民間。但從任何清朝的正史野史裡都找不到關於《推背圖》的蛛絲馬跡!特別是在洪秀全起事之後,天下讀書人那麼多,當時也沒有任何人提到過《推背圖》中的這一象。所以,後人杜撰的漏洞也太大了!如果偽造的模糊些,或許還不那麼容易被察覺。



兩案三地真正用功研究過通行本《推背圖》的並人不多,前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的勞思光教授便是在這個領域比較有名的學者。他也指出通行本《推背圖》不可能是唐朝的原裝產物。

勞教授曾舉出岳珂的《桯史》和陸游的《南唐書》來證明《推背圖》經過竄改,唐朝原本已難求。通行本是清末民初人的偽作,有一些圖象理應是清末術士羼入的,現在已無從稽考。

3.

《推背圖》雖然真本難求,但我覺得,即便是現在流傳的偽造本也是十分值得玩味的。每一象都是高度濃縮的謎語,特別是書中關於未來臺灣問題、中日戰爭等敏感問題的模糊預測也甚為有趣。

總之,其所揭示的陰陽消長對立統一之道,乃天下萬事萬物亙古不變的發展變化之理,無一例外,無始無終;該發生的必然要發生(始者自始),該結束的終歸要結束(終者自終),遠非區區人力所能左右(世道興衰不自由)。

諸葛亮《陰符經序》有云:“天機洩者沈三劫”,意思是“洩露天機”很有可能給自己帶來災禍和不幸。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我們每個人,亦無非是順應趨勢,把握潮流,抓住時機,莫逆天行事,儘自己的一份責任和使命,而已。

一切的一切都是馬後炮,都是後人杜轉出來的,那個朝代的當權者也不會宣傳它,而之會打壓它


運河陶山

感謝題主:我眼中的推背圖其實並沒有覺得如此神秘,而是更加坐實了袁天罡、李淳風等人欺世盜名、裝神弄鬼的本來面目。

對於推背圖我的理解是這樣的。圖和讖文不過就是綜合性極強的塗鴉和概括性總結,正反面解釋都能說的過去的東西。歷代以來包括現在的算命先生常用這種套路,說話一語雙關。怎麼理解都是對的,然後頭腦不清醒的人就上當了。


袁天罡和李淳風要預測後世之事多簡單,直接點說不就行了嗎?何必大費周章搞得如此神秘。其實就和當前的很多所謂的股評專家說的話是一個套路。未來股市是漲是跌一句話就能結束的事情,非要用一個晚上來講所有股民都聽不懂的評論。讓所有人最終還是不知道漲跌,等到第二天出結果了,發現股市無論漲跌,股評專家說的都對。袁天罡、李淳風只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幹了一件今天股評專家每天晚上都在乾的事情。所以就被賦予了神話般的身份。


保持清醒頭腦,冷靜分析歷史事件,才是對歷史最大的尊重。


明清書畫鑑賞

推背圖是將六十四卦出了四極乾坤離坎外的六十卦配圖,揭示華夏李唐開始近兩千年文明運程的書。因其應驗過多導致帝國恐慌,封殺不斷,作者袁天罡李淳風是相學大師,輔助武則天稱帝。

其二人精通相術,地相風水術相當,同時找到乾陵,傳說定穴時李淳風的髮簪穿過了袁天罡之前埋下的銅錢,震驚朝野。李淳風精通天相,夜觀星象可知國運,袁天罡精通人相,看了一次嬰兒時面相就知道武則天可以稱帝,雖然後來提醒了皇上,也沒有讓武則天被找到。

至於說推背圖準不準,我可以確切明確地說:準到讓你冷汗直流。歷史上做過華夏曆史預測的人我們都知道,姜子牙,張良,諸葛亮馬前課,劉伯溫燒餅歌。這裡面寫的最詳盡的就是推背圖了。有圖有詩,信息俱全,但是提前露天機擔因果,所以只能隱晦地說。但是我覺得其實一點不隱晦了已經。

先看圖,地上的馬鞍,一摞史書,一個躺下的女子。就是安祿山,史思明,楊玉環。為何是他們?

來我們看讖語。楊華飛,蜀道難。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祿山發動叛亂,十五年攻佔唐都長安。楊國忠,楊玉環等陪同玄宗撤至四川成都。故這裡有:楊花飛,蜀道難。

截斷竹簫方見日,簫去竹字頭是肅,指肅宗即位,肅宗即位才能看到希望。

更無一吏乃平安,吏字無一是史字,更是更替。指的是史思明被其子所殺之後才能平定安史之亂安。


大同莊園

推背圖 理性看待

《推背圖》,號稱是中華預言第一奇書,傳說是唐太宗李世民時,下旨讓兩位著名道士李淳風和袁天罡編寫的。據說這本奇書,直接從唐代預言到後來兩千多年的命運。

因為這本書預言的事情大多成真,因此被歷代統治者忌憚,也讓這本書成為禁書。至於為什麼被禁後還有流傳,與宋太祖趙匡胤有關。宋太祖繼位之後,也曾表明過嚴禁《推背圖》,但是因為民間藏書頗豐,屢禁不止,於是就想了混淆的辦法。他說:“不必多禁,正當混之耳。”於是改禁止《推背圖》,而放出許多不同的版本入民間,以混淆真正的《推背圖》。今人觀《推背圖》的各種版本,多認為金聖嘆批註的《推背圖》和德國一刊物上刊載的,是比較準確的版本。

一開始《推背圖》不叫“推背圖”,而是叫《太白會運逆兆通代記圖》。後世流傳有一個小故事,說明了原因。當初唐太宗最開始只是讓李淳風和袁天罡推算大唐國運,但是李淳風用周易八卦開始推算之後,卻一發不可收拾,一直推算到了後來兩千多年。一直等袁天罡推了他的背,警告他天機不可洩露,李淳風才結束了推算。也因為這樣,這本預言奇書有了《推背圖》這個名字。

推背圖一共有六十象,預言了武后立周、安史之亂、黃巢之亂、五代十國、宋太祖受禪立宋、王安石變法、蔡京弄權、靖康之變、南宋偏安、宋室滅亡、元祖立國、明太祖朱元璋建明、靖難之役、魏閹亂國、滿清入關、清朝滅亡、日寇侵華等等,一直到天下大同。

這些都是明末清初學者金聖嘆作出批語,分析的預言。在他之前的歷史畢竟已經成真,難免有根據史實對號入座的嫌疑。

——————————————

我認為《推背圖》真假不重要?理性看待…預言即便真也很正常,因為圖與文都是通過周易八卦推演而成《周易》古經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三十卦,下篇三十四卦,構成了共六十四卦8×8=64,每一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組成完整演繹系統,就像加減乘除一樣道理,而要邏輯性相應或對應的推演和各時間週期的運行情況和轉換得出結果…比如推背圖當時:文字選擇古今跟據社會發展和階段性流通文檔進行採集篩選和有代表性字義進行邏輯演繹和配置。圖畫選擇古今各代表性物體或顏色與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的運行和推演加上修飾搭配文字的融合而成。相信當時的推背圖應該有多個版本?也需要多次的完善。

或許有些畫處和文字的表達迷離,也很正常因為一套系統性的推演是不以人意識而表現,儘管作者如何修飾還有怪異奇特之處。

如果你自己有一套運行系統不管是數字的,文字的,圖案的,符號的,能夠完整符合規律經得起考驗的運行系統你也可以進行推演和預測未來的運行情況,不斷打磨修正和驗證到最後你也可以根據完整的系統運行而轉換為預言!

理性看待問題,不要被神話所迷惑和迷信!為什麼那麼多人看到“推背圖”就是驚訝或者震驚,其實就是自然而然的,內容能與現實事件雷同只是時間問題而已,這10年沒出現100年後就會或者500年後就會驚人的巧合重現。

………………………………………

完整的運行系統和精益求精的開拓者就能這樣掌握時間與規律和物質習性等呈現預測和預言!準確度根據預測系統和針對內容的吻合度和操作者的技術和水平有關。這樣不是很自然嗎?其實沒什麼神奇之處。

什麼洩露天機之說更是神乎其神,把許多無知的迷信者嚇得個屁滾尿流,內心顫抖迷得更深信。人千萬不能迷信一定要保持理性…你之所以信是因為無知又神奇,之所以迷是因為對一定規律性的運行系統不解,文字符號困惑對效果震驚!說白了就是一套規律性的運行系統,自然現象而已,理性看待,你如果懂得運作換算你也能預測甚至預言。


代用名

說推背圖是古今世界第一的預言書,是實至名歸的。許多人動不動就否認了它的真實性和價值。當然也可以理解,如果隨便一個人都理解和認同,那它就稱不上奇書了。

頭有發 衣怕白

太平時 王殺王

頌曰 太平又見血花飛 五色章成裡外衣 洪水滔天苗不秀 中原曾見夢全非 。金聖嘆註解:「證已往之事易,推未來之事難,然既證已往,似不得不推及將來。吾但願自此以後,吾所謂平治者皆幸而中,吾所謂不平治者幸而不中,而吾可告無罪矣。此象疑遭水災或兵戎和天災共見,此一亂也。」這是金聖嘆的批註原文。

現在我們看這一象顯然是指的太平天國運動,但是當時金聖嘆並不知道。但他知道又一亂也!

天下有這麼巧的事,這一象裡不僅有“太平”,提到天京之亂時的“王殺王”,北王韋昌輝殺了東王楊秀清。就連頌詞裡都暗藏洪秀全的名字!注意,金聖嘆批註時這些事情還沒有發生。這不是牽強附會,而是讓人驚歎的準確。

有:“中興曾現有奇才”的曾國藩。

有:“倒戈逢八月,半兇還半吉”的南昌起義。



這裡不一一例舉。許多朝代都被例為禁書,可見它的威力。周易八卦就夠準的了,而推背圖比它更具體更精準。所以推背圖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是毋庸置疑的。故請勿讓袁天罡和李淳風等大師在九泉之下不能安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相互交流討論。


大山裡的小家

推背圖是中國文化裡一個非常有趣的文化現象,這個現象自差不多一千年前誕生以來,幾乎每隔幾十年就會流行一段,每次都會有人驚歎其預言之準,感覺原來世界萬事早有定數,進而刷新人生觀和世界觀……那麼推背圖為什麼能這麼“神”呢?

推背圖是誰寫的?

好多朋友一看答主寫這個小標題就笑了,推背圖的作者?誰不知道推背圖是唐朝兩位大師袁天罡和李淳風所著?但其實推背圖的作者正是推背圖一千年來總能被當作神書的奧妙所在。

袁天罡和李淳風

現在存世的推背圖至少有六個版本(其實不止),而這六個版本其實每個版本的內容都不一樣,而且不是一點半點不一樣,而是內容中有相當部分都不一樣,甚至可以說根本就不是一本書。怎麼會有這種情況呢?因為所謂的推背圖根本就不是一本書,而且各個朝代由無數人寫成的無數本書,只是都叫推背圖而已。

推背圖的流傳方式

推背圖自誕生以來,始終都是在民間流傳,也始終登不了大雅之堂。所以從來就沒有權威的傳世版本。而在古代,民間識字的人也很少,人的壽命又只有幾十年,而且各地之間交通非常閉塞,某地這一代有那麼一兩個人看過當時流行的推背圖。過了幾十年,後代裡那一兩個識字的就只是聽過推背圖的名字,沒見過內容了,等他們再看,就很有可能是當時流行的新版本了。因為紙質書籍,真正能在古代社會保存幾百年不損毀的其實真的是鳳毛麟角。

推背圖準的原因是因為每次流行的版本都剛剛創作不久的

知道了推背圖是怎麼流傳的,就離知道它為什麼這麼準只有一步之遙了。因為每個年代的人所流傳的推背圖,基本上都是這個年代之前不久才寫成的。內容裡都加入了大量根據不久前發生的事寫出來的新讖語,新卦象(不是新添加,而是把之前的內容修改),因為都是後人寫進去的,其實只是比較模糊的歷史簡述而已,所以當然大家再看到會覺得怎麼那麼準!!!但其實只是一種很常見的騙術而已。

每個年代流行的推背圖都不完全一樣

而極少數上次流行時倖存下來的老版本,因為本身數量少,加上創作年代早,對近期的歷史事件預測根本不準,所以又會被認為是假的,是後人偽造的,不是袁天罡和李淳風大師的真作,很快就會被仍在一邊淘汰了。殊不知這些所謂的準的版本,其實才是真正的現代人創作的。

因為總是很快就不準了,所以推背圖的流行都總是波浪式的,每次流行之前都要為創作新版本留出空間

所以推背圖的流行總是波浪式的。每隔幾十年會流行一段,因為每個版本就能準幾十年,也只有最近這幾十年已經發生的歷史大事才能給人以心理衝擊,讓人覺得這書是真準。然後再過幾十年,新的歷史大事發生這個版本的推背圖的預測就會顯出根本不準,慢慢信的人就越來越少了,最後又沉寂幾十年,然後會有人再創作一個新版本出來,又流行一陣,如此循環往復,這就是推背圖流行千年的內在機制。


桃花石雜談

《推背圖》是中國第一預言奇書,唐太宗李世民為推算大唐國運,下令兩位著名道士李淳風和袁天罡所著,融合了易學、天文、詩詞、謎語、圖畫為一體。


也就是說,《推背圖》是唐太宗要求推算唐朝命運的,創作之初,作者袁天罡根本沒有考慮唐以後怎麼樣。

對《推背圖》我的理解有這些。

1,推背圖不具有預測性,主要靠後人附會。

推背圖的六十個圖像,以及附註的文字,大都模稜兩可,這就給了後人大量的牽強附會的機會。表面上看,什麼都沒講,一旦這件事發生了,那就可能用圖讖來解釋了。


2,推背圖大多偽作,不一定是袁天罡和李淳風作品。

大凡天子登基,都有圖讖預言,那麼,很多野心家拼命鑽研推背圖,從中尋找造反奪權的信心。

宋太祖趙匡胤在位期間,為了混淆視聽,派人偽造了大量假的“推背圖”。推背圖的偽造活動轟轟烈烈,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

既然是偽造,多半是按照原版本風格,進行部分編造,加入對近期時局理解。如果預測對了,那麼這個版本的推背圖一定會大受追捧。


3,推背圖今天也沒什麼用!

對於預測,現代人最想預測彩票號碼,股票漲跌等等。推背圖並不具有這些功能。


歷史知事


有關《推背圖》,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有興趣可以關注一下。

1.《推背圖》據傳是唐太宗時兩位絕世高人所作,即李淳風與袁天罡,二人合著一部預言書,融合了易學、天文、詩詞、謎語、圖畫多種知識,主要預言了從唐代直至未來的歷史,被譽為東方千古預言奇書。這部書在網上很多,隨便找一下就能找到全文。

2.推背圖的準確性是令人驚異的,爭議也很多。大家可以自己看,就能得出結論,在此我就不多說了。當然也許還說不上 100%準確,但總有70%的準確度。這隻能說明回到過去的袁先生不是歷史學家,他也沒帶上歷史教科書去,能憑記憶寫成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了。

3.有人會說,既然袁天罡要寫,為什麼不寫明白一點,而要寫得這麼難懂?我們可以假定袁天罡是個未來的科學家。雖然他想傳信息給後世的親人,但他也一定考慮到了這可能對歷史造成擾動。這種擾動會發生什麼樣的後果,我們不得而知。但從現代科學的一些見解中我們可以看到,這種擾動有可能造成極其嚴重的後果,甚至是宇宙的毀滅!所以袁天罡只能用隱晦難懂的詞句來寫歷史了。

4.當書中所寫的事發生後,人們會恍然大悟,但在發生前,人們只能作各種推測。這樣,既能保證不對歷史產生過大的擾動,又能向後世傳遞信息,證明自己來自未來。

5.如何你不懂,原因有多方面,有語言理解,有個人悟性,有生活閱歷,有道行修為,等等。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必須下苦工夫。


菩提在雲遊

如果說我們把推背圖做為一種現實說法那麼有一種理解大家討論一下

唐太宗時期有國力強盛,可以說達到了萬邦來朝的水平。貞觀十四年唐太宗冊封了一位公主,也就是後來的文成公主。這位冊封的公主不遠萬里嫁到吐蕃,成為了松贊干布的皇后。

吐蕃是一個神秘的國家,這個國家以占卜術聞名。後來在敦煌出土的古藏文殘卷中發現了吐蕃羊骨辭,記錄了骨卜釋辭,這些占卜術涉及了軍國大事到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當時吐蕃將這些卜辭記錄例為絕秘。

那麼松贊干布乾布後來統一西藏,並且來大唐迎娶文成公主,是不是和他們的占卜有關係,如果真的像骨卜辭錄上記載的,他們可以算出歷史的走向。是不是他來到唐朝以後透露了一些所謂的天像,而當時唐朝設有欽天監一職位,故名思議欽天監主要看天象,觀風水,明氣運。所以後來的“唐三世後有武世女主”包括袁天罡的推背圖是不是和敦煌出土的骨卜釋詞的記錄有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