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似乎什麼魚都吃,為什麼不吃金魚?

茗茗之中-徐瑞

大家常說中國人什麼都吃,上天下海在地的食物,只要是能吃的,好吃的都逃不出國人的“五指山”。可對於金魚這種日常用於觀賞的魚類,國人似乎忘記了它本身是可吃魚類,竟極少人會品嚐它。

追溯原因,和金魚的形成有關。金魚是鯽魚的亞種,是為了供人觀賞而進行人為養殖的一個物種。因其供人觀賞的功能,其養殖的重點不是其肉質、體型、口感,而是顏色和形態。

前面提到金魚是人工伺料的,伺料魚肉的質感不太好,而且金魚是鯽魚的長期變異,味道則不如觀賞那麼使人愉悅了。所以相對於食用價值而言,其觀賞價值更高。再說了,人類的魚類食品已經十分豐富,而金魚體積小,味道也不好,並不太符合人們的飲食要求。加之人們會對基因突變的食物會自然打上“是否安全”的問號,自然,因擔心健康問題大多數人也不會吃金魚。

事實上,“中國人什麼都吃”這一描述也是有些誇大其實了。中國人並不是什麼東西都吃,對寵物和食物是分的清楚的。如人是不會吃自家養的看門狗或寵物狗的。很久以前便有金魚這一物種,當初把金魚從食用魚中分離出來就是表明其觀賞功能的。人們將自然魚類通過育種、基因突變等方式將魚類培養成愚形,體現了中國病態美這一美學情趣。能欣賞金魚的人,想必是衣食不成大問題的,怎麼會選擇去烹飪這既不美味,為供觀賞的金魚呢?


嫣然Tang

作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人的飯桌上可謂是無奇不有,只有你想象不到的,沒有中國人做不出來的美食,無論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土裡鑽的,水裡遊的,不管是看起來能吃的還是不能吃的,中國人的胃都可以接受,中國人在世界範圍來說是出了名的“吃貨”,同樣中國的廚藝和美食也得到了全世界的一致好評。而魚作為國人很喜愛的一種食物,很多的家庭都會在團年飯的時候做魚,娶一個年年有餘的好兆頭,魚做法也是有很多,比如:糖醋魚,紅燒魚,酸菜魚,剁椒魚頭,番茄魚,鯽魚豆腐湯,豆瓣全魚,麻辣水煮魚,麻辣紅白水煮魚等等。那麼為什麼同樣是魚的金魚不被國人所青睞了,沒有出現大眾的餐桌之上了。這其中的源於還得我們一一道來。

首先,金魚是由鯽魚和其它魚類雜交出來的,慢慢培育,最後挑選樣貌不錯的出來。而我國古代隋唐時期,人們就已經在池塘中飼養金魚了。然後在明代開始外傳,1502年傳入日本,17世紀末傳到英國,19世紀初傳到美國。而目前大家對於基因變異的物種爭議很大,像轉基因的食品在國外是拒絕銷售的,大眾還是很擔心會不會吃出安全問題,作為基因突變的金魚,人們當然會謹慎的對待它,不會隨隨便便的下肚。

其次,金魚作為一種寵物被大眾所養著,金魚一直以其美麗的外表得到了人們的喜愛,金魚的觀賞價值遠遠高於它的食用價值,在時間的長河中,金魚被中國賦予了許許多多的美好寓意,比如:年年有餘,和美,吉祥,祥和等等美好的寓意。所以中國人也不會去犯忌諱,破壞哪些美好的事物。同樣作為寵物,什麼貓貓狗狗的人們也很少會吃它們,寵物在一定的意義上可以來說是人們的朋友了,所以大眾更不會吃它了。

最後,金魚都是人工在小水體養殖的,無論是從肉質還是衛生安全方面都得不到保障,所以人們不會選擇金魚最為食物。


遺產君

這是觀念問題

無所不包的菜譜中,除了題主說的金魚,其實還有很多。比如,天上飛的喜鵲,蝙蝠,烏鴉,燕子;地上跑的狐狸,黃鼠狼等等,多數沒人吃,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像金魚等這種觀賞魚類,經過世世代代的培育,已經演化成多個品種,大致分為三類:文種,龍種,草種。經過人類的培育,金魚本身已含有文化,感情等多方面的因素,因而沒有納入人們的菜譜,就像自己養的心愛的狗死去後,通常人們都不會去吃它。

推而廣之,所有的觀賞魚幾乎都不在人們的入口之列。延伸下來,這就變成了一種習俗。至於喜鵲,烏鴉,蝙蝠,燕子,以及黃鼠狼,狐狸等飛禽走獸,這裡面既有迷信,崇拜、圖騰等成分,也有肉質好壞的區別。久而久之,也就變成了人們的習俗,輕易不會被人們所打破。

中國的飲食文化大體上,沒有太多的禁忌。尤其像廣東人,傳說廣東人除了天上的飛機不吃,地上跑的汽車不吃,水裡跑的船不吃,四條腿的桌子不吃,剩下的沒有不吃的。貓,狗,老鼠,蛇,穿山甲,猴腦等等,尤其愛吃珍禽異獸。但食譜不論是寬還是窄的地方,依然會受觀念影響。

這種“歷來如此的習俗”往往會讓人有所顧忌,覺得有違常理。當然在極特殊的情況下,人們連做桌子腿兒樹皮都吃,這是極端的例子。不在我們議論之列。我相信如果往前捋,發現我們的前人也沒少吃過金魚,

那現在這個問題,肯定不是個問題,金魚該吃也得吃!



北京民俗 / 近知北京風物,遠播四海民俗


北京民俗

好奇心食堂,發現更多美食秘密~

中國人可能對於吃天生有種執著,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幾乎沒有不能吃的,但是金魚作為觀賞型魚類還真沒有聽說過金魚的吃法,為此堂妹做了一些功課。

挖掘了關於金魚的猛料,原來金魚的祖先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野生鯽魚, 人們為了觀賞價值而進行人工培育雜交而來的,既然既然鯽魚能吃,堂妹覺得金魚應該也是能吃的,多方資料查閱後總結還是不吃為妙,請看→

金魚經在人工養殖的過程中,為了其觀賞價值會給金魚長期投餵人工飼料和一些藥物,魚飼料內有色素,魚病藥,一般都有毒對人體有害的毒素。日積月累,難以想象人吃多了會腫麼樣。

其實從自然界中也不難看出,顏色花裡胡哨的基本上都帶毒。當然,這個用於金魚肯定是不對的,想想那鮮豔的顏色不知道吃了多少藥物才能有他們本來沒有的顏色,堂妹頓時沒有了胃口。

So,小夥伴們,金魚還是看看就好了,吃的話還是謹慎些比較好。


好奇心食堂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其實只要弄明白金魚的起源,就馬上能明白我們不吃金魚的原因了。

金魚,起源於中國,是鯽魚進化成的觀賞魚類。

其實金魚的祖先就是是普通食用的野生鯽魚,後來人們發現了銀灰色的野生鯽魚中變異的紅黃色鯽魚,後來這些顏值比較出挑的金鯽魚又被挑出來,各種培育雜交,才慢慢有了現在各個不同品種的金魚。


說出來可能有點難以置信,但現在全世界的金魚的孃家都在中國~


所以你看,並不是中國人不吃金魚,而是本來會被吃掉的鯽魚通過變異改變了外貌,獲得了人們的喜愛,才變成了以觀賞為目的的金魚,避免了被吃的命運。

金魚誕生的原因本來就不是讓人類果腹,所以人們也不會想到要吃它們啦。

觀賞金魚在我國可以說是由來已久了。早在晉朝就有了紅色鯽魚的記錄,唐宋時期人們會把金魚養在池子裡,明代的時候又出現了魚盆養金魚。這麼多年來金魚的品種不斷優化,不斷增多。金魚作為一種觀賞魚而不是食用魚的歷史幾乎和整個中國古代史一樣長,不吃金魚,其實也是一種被流傳下來的傳統吧~

另外呢,金魚因為顏色好看喜慶,又和“金魚滿堂”“年年有餘”這樣的吉祥寓意相關聯,自古到今在我國都有點類似於吉祥物,好兆頭一樣的存在。

所以吃金魚?不存在的,總覺得有點犯忌諱呢~


再一個原因,因為金魚的培育,本身注重的就是它的外形,怎麼好看怎麼來,對於吃起來的口感,可能培育金魚的人們並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所以金魚的口感,emmmm,可能並不怎麼樣,我們泱泱大中華好吃的魚那麼多,金魚單論口感大概真的上不了餐桌。


不吃腸的大腸

答 | 獬執事

金魚不是自然進化形成的,而是經人工培育而成的觀賞魚,也就是說中國人改良金魚的目的本來就是用於觀賞而不是為了食用,所以其改良的側重點也不會是其肉質、體型、口感,而是顏色和形態。

中國自古以來是個飲(chi)食(huo)大國,專門為了觀賞而改良出金魚算是一個少見的例外了。大約到了明朝,中國就有了四大名魚之謂,你以為是依據什麼?當然是哪四種魚最好吃啦。所以中國四大名魚從名字和產地上就能感覺出一股香味:太湖銀魚、松江鱸魚、黃河鯉魚、長江鰣魚……是不是聽起來就感覺很好吃?

而金魚呢?它的前身是鯽魚。鯽魚雖然未能躋身於中國四大名魚之列,但也不乏適合食用的品種,比如江西的彭澤鯽、河南的淇河鯽、黑龍江的方正銀鯽……而且針對食用性鯽魚,中國人也進行過相應的改良。所以如果將原始的鯽魚當做一級的“小白”,那改良之後的食用型鯽魚和金魚就是鯽魚界的兩種不同“職業”。辛辛苦苦把鯽魚改良成金魚,可不是為了吃的!吃這麼可愛的小動物,會不會有些焚琴煮鶴的感覺?

所以中國人不吃金魚是因為金魚是觀賞魚吃了太可惜對嗎?如果你得出了這個結論那你就太天真了。錦鯉也是觀賞魚(而且也是中國人改良出來的),比起金魚,錦鯉體格健美、色彩豔麗、花紋多變……吃了一樣很暴殄天物對不對?但還是有很多人把錦鯉拿來紅燒著吃了,而且還研究出了其藥用價值。中國人什麼時候因為小動物可愛美麗就不吃了?

所以……中國人不吃金魚只可能有一個原因:金魚不好吃。以上。


亞歐研究寮

中國人並不是什麼東西都吃的,寵物和食物分的很清楚,早年間把金魚從食用魚中分離出來就是為了觀賞用的。金魚是中國審美中的高雅境界,將自然魚類通過育種、基因突變等方式培養成愚形,體現的是中國病態美這一美學最高境界的情趣。舊時能欣賞金魚的人,一定是衣食不愁的階層,一定不會選擇烹調金魚這樣的惡吃。原本中國美好的玩文化,被掛以飲食,不僅殘忍,而且破壞了文化習慣。


紅小豆館主

中國人為什麼不吃金魚,原因如下:

一,金魚作為寵物與其他寵物的作用不同。比如貓,狗,雞。最早的作用是為人所用,各有其實用價值,捉老鼠或者看門戶等。而只有金魚是唯一生活在水中且只是用來觀賞的。這就無疑在人們的潛意識中提高了他的內在價值,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二,寓意不同。自古留下來的傳統,每年春節期間,即使平時不怎麼養魚的也會在家中擺個小缸,養上幾條金魚,以求得來年能夠年年有餘,有個好兆頭!這又再一次的無形中提高了金魚的身價!

三,在人們的心理上,早就把金魚看成是純粹的屬於精神層面的東西了,與食用層面的各種食物早已經劃清了界線。


四,就算是從食物的角度出發,小小的幼年金魚也不夠塞牙縫的。但凡能順利長大的成年金魚,那都不知傾注了主人多少的心血與汗水,至少主人是不會輕易再去傷害他們,更何況吃了。

五,近幾年,隨著金魚的商品化,金魚從小到大各種藥品和抗生素一樣也沒少吃,對人體也是有害無益的。


六,看看圖片中各種漂亮的金魚,就是一隻只遊動的藝術品,誰又捨得去吃呢?


淘淘2008

不好意思,我就吃過金魚。

小孩從青島動物園的垂釣池釣上來一些金魚,都是草種金魚,個頭不算小。我看一個個都受創甚重,苟延殘喘,心想上天有好生之德,何必讓魚們如此痛苦的活著?不如就此了斷吧!於是乎我開膛破肚,把金魚給酥炸了。

說實話,我在處理金魚時心狠手辣,但真正要吃的時候反而躊躇了。但看孩子他媽吃起來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真是不寒而慄。。。。


五次方物語

金魚的存在不是偶然,是必然。為什麼這麼說呢?金魚的存在,不是在大自然中,物種進化慢慢形成的,而是隨著人類精神需求的提高,人類多次繁殖培育出的魚類新品種,生活水平的提高,魚的功能已經不只作為食物了,漂亮的魚本身具有的欣賞價值,甚至可以當做寵物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




所以,我們這麼美美噠,一直在主人的精心照顧下快樂的長大,不管是道德還是情感,主人,您捨得吃我嗎?



金魚怎麼出現的,也很有趣,目前還沒有定論,主流的說法有兩種,傳說在鯉魚跳龍門的時候,很多鯉魚嘗試多次都沒有成功,一隻身體通紅的鯉魚躍躍欲試,經過多次試驗,最後一躍而起,成功的實現了所有鯉魚的夢想,從此名震天下,這隻脫穎而出的鯉魚就是現在隨處可見,飼養在水塘裡的錦鯉。




另一種比較靠譜的說法就是金魚其實是鯽魚的後代,是人類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通過基因改造,培育出了金魚這個品種,所以人們出於對食品安全的考慮,認為基因變異的食物對健康不利,所以不吃金魚。




麥兜君還聽過一些朋友說過,金魚太小,肉少,刺多,天天吃飼料,味道跟鯽魚差不多,那還不如吃鯽魚呢,鯽魚一斤才10元左右,金魚如果按斤算的話實在太貴了,不划算。



所以,敢吃金魚的朋友大多數是抱著獵奇的心態,但是金魚不管是從本身的肉質,口感還是價格考慮都不適合食用,何況還有那麼多鮮美的魚類呢,所以高顏值的金魚還是適合養在水族箱或者池塘裡供人欣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