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出錢進口糧食,拖垮了國內糧食價格”這個謊言為什麼總有市場?

伊藤英明

從2018年最新公佈的2017年糧食進出口數據來看:

2017年中國糧食累計進口13062萬噸大豆累計進口9553萬噸,稻米累計進口403萬噸,小麥累計進口442萬噸,玉米累計進口283萬噸。

2017年中國糧食累計出口280萬噸,較2016年增加47.4%,其中,大豆累計出口11萬噸,稻米累計出口120萬噸,玉米累計出口8.6萬噸。

2017年國內糧食生產一共是61791萬噸。

把這三組數據一對比,可能大家都嚇了一跳,我國每年進口的糧食居然佔了糧食生產總量的六分之一?

如果簡簡單單這樣看數據的話,“國家出錢進口糧食,拖垮了國內糧食價格”的謠言也就這樣產生了。而實際上,把數據仔細看一下,我國2017年進口的糧食其實主要是大豆,大豆佔了95%以上,13062萬噸糧食裡有9553萬噸大豆,而真正的糧食稻米、小麥、玉米的進口量和國內的糧食生產總量比起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

中國統計糧食進口量的時候,習慣於把大豆也算進去。這也就給這個謠言提供了土壤。如果咱們把大豆撇開,看看中國三大主糧的進口量,是非常的少的。

可能說到這裡,又有人要噴了!難道進口那麼多大豆沒有拖垮國內大豆的價格麼?

大豆是進口了那麼多,可是大豆進口那麼多的原因是啥?不就是中國大豆生產不夠麼?網上總有些噴子不食五穀、不知三農,他們認為中國這麼大,中國這麼多耕地,怎麼可能種不出來大豆呢?中國人吃豆腐?吃豆油還能吃多少大豆?

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中國的耕地現狀,也不知道進口大豆主要的用途是用來幹什麼的?更不知道中國人一年能吃掉多少豬肉?

也不知道,大豆的種植畝產量比起小麥、玉米來要低多少!

他們只知道,中國有得是農民,有得是耕地,只要說種就能種出來,任何農產品都不能進口,必須自己種出來。

自己種得話,肯定不能是轉基因品種,也不能打農藥,還要少上化肥,而且賣得太貴了,還嫌貴。

目前,國內有很多人是這樣的心態。

中國糧食完全夠吃,大豆必須要進口,不進口大豆就沒豬肉吃,要是自己種大豆的話,就得少種三倍的小麥和玉米。這就是眼前咱們的現狀。

當然了,我並沒有說糧食價格就該這麼低,中國的糧食價格確實低,但是咱們一碼事歸一碼事,糧食價格低和進口糧食並沒有什麼直接聯繫。

言盡於此,噴子永遠是噴子,多說也無益!


新農民

題主所說的這個“謊言”,其實真的是經不起推敲的,有人信的原因也大多是因為不瞭解情況,有些多少了解一些的,可能也是進口糧的“受害者”。當然,也存在一些凡是來自國外的,都是對我們有所企圖、要危害我們的“受虐妄想症患者”。

一、所謂國家出錢進口糧食,並不準確。因為進口到國內的糧食,除了一部分是國家必要的庫存調節之外,其他都是企業行為。加工企業、貿易企業根據國內外糧食價格對比、自身企業生產經營的需要等,去採購國外的糧食。比如,我國優質小麥的產量一直以來,都滿足不了消費量,其中優質強筋小麥是做麵包的原料,那隻能去進口像加拿大、美國的小麥,而且對於加工企業來說,國外的小麥都是單一品種、連片種植,品質上比較穩定,國內的大多是一家一戶的種植模式,小麥種子也比較多、比較雜,收購的時候也容易混雜在一起,造成品質不穩定。還有一種就是國內消費者的消費調節需要,比如對泰國香米的進口,雖然國內也有香米,但前些年的種植還是比較少的,市場供應不足。這些企業的進口貿易,肯定用的是企業的資金,不存在國家出錢進口之說。

二、進口糧食拖垮國內糧價更是無稽之談。糧食進口量的增加,特別是國際上的糧食價格比較低的情況下,確實對國內糧價會產生影響,會打壓國內市場,但我國的主要糧食價格形成,始終是在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場的“無形之手”共同作用的,而且“有形之手”發揮了主要主導作用。像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的保護價收購、託市價收購、臨儲價收購等等,國家每年都會對下一年的主要糧食品種價格制定一個指導價,或者叫託底價,參考的依據主要是根據農民的種糧成本。遠的不說,自2004年以來,國家陸續出臺了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和臨儲收購價政策之後,國內的糧價是穩步走高,比如稻穀的價格2004年只有0.7元/斤左右,到2017年的託市價最高達到了1.50元/斤,即使2018年稻穀保護價調低了,粳稻的價格也在1.3元/斤。而國際上的糧價卻經歷了兩次大幅的波動,特比是2012年經歷了大漲又大跌的行情後,這幾年因為供需環境寬鬆,總體上一直是震盪走弱的行情,這也是為什麼國內企業對進口比較青睞的主要原因,價格便宜有優勢啊

但是,我國對主要糧食品種的進口實行關稅配額限制,

這幾年的配額基本上沒有啥變化。其中小麥進口配額963.6萬噸,國營貿易比例90%;玉米720萬噸,國營貿易比例60%;大米532萬噸(其中:長粒米266萬噸、中短粒米266萬噸),國營貿易比例50%。簡單解釋一下,國營比例,是國有糧食企業可以去申請的比例,其他就是社會化企業可以申請的比例,具體的申請流程國家發改委都有公佈

三、最後簡單說明一下,為什麼市場上會對進口糧食比較敏感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我國糧食進口數量大幅增加,

以海關的數據來看,2005年總的糧食進口量是3286萬噸,2010年翻一番達到6695萬噸,但從2014年開始突破1億噸,到2017年達到了13062萬噸。其中,主要的進口還是大豆,佔的比例在70%以上,最高的時候能達到90%。另一方面,除了大豆進口是剛需之外,因為對外依賴程度高,還有一部分品種比如剛才說的優質麥、泰國香米等是對國內的一種調劑,更多的讓市場“詬病”的是其他原本國內有著充足供應的品種,比如飼料用的玉米、高粱、大麥等,比如大量走私進來的東南亞大米。再者,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國內不怎麼缺的糧食進口過來呢?很簡單,國際上的價格低,國內的糧食價格高,加工企業可以降低生產成本,畢竟對企業家來說,都是逐利的

最後呢,這幾年國家提出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糧食安全新戰略,其中的“適度進口”,就是要利用好國際資源和國際市場,一方面可以有效的補充國內糧食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讓我國有限的耕地更好的發揮作用、休養生息。


糧小咖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民生之根本,種糧的農民不僅盼望著每年有個好收成,同時也期待著糧食能賣個好價錢。很多農民看到自家種的糧食賣不上好價錢,而另一方面又進口糧食,自然而然就覺得是進口糧食影響了自家的糧價。進口糧食的確會影響國內糧食價格,只是這帽子扣錯了地方,買進口糧食的錢不是國家出的,而是相關企業自己承擔的。個人認為為什麼很多人會相信這句話,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吃瓜群眾太多

魯迅先生曾說過:“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聽風就是雨,不假思索的把自己心中的怒火傳遞給他人,這實際上是一種負面情緒,容易博得他人同情。祖國這麼大,每個人的思想觀念又不同,什麼樣的話都有很大的市場。

二、不明白糧食賣不上價格的原因

國內糧食價格低迷歸結於進口糧食,實際上是沒有找到原因,從部分國家進口糧食關稅低或者免稅,導致進口的糧食比國內糧食價格低,這種價格差就給貿易商看到了賺錢的希望。商人重利優先考慮價格便宜的進口糧食,冷落了國內的糧食,好在國家在進口糧食上有配額限制,不然這些企業更瘋狂。



三、糧食國際交易相關信息還不夠透明

在進出口貿易這塊,大部分農民搞不懂,比如進口糧食交易的價格、數量等信息都比較難找到,往往只有事後某個新聞中可能說下,信息不透明就容易造成誤解。國內糧食和國外糧食在農民眼裡是互相競爭的,二者只能選其一,自己的地盤當然是希望用自己人的東西。



糧食價格在很多人眼裡是由國家掌控的,比如水稻、小麥等,公佈最低收購價後,基本上收購商就按照最低價從農民手裡收糧。很多農民想不通,國內的糧食庫存都很充足,為什麼還要從國外進口,這也沒辦法,加入了WTO推行自由貿易,競爭與機遇並存。如果您有什麼觀點,歡迎多多指導交流。


微塵微視界

根據商務部和國家發改委公佈的2018年糧食進口關稅配額量為:小麥963萬噸,玉米720萬噸,大米532萬噸。2018年大豆進口數量沒有公佈。而大豆的進口數量9500萬噸是2017年。


從這些進口糧食數量看,玉米、小麥、大米數量不多,對國產糧食價格影響不大。玉米價格下跌主要是庫存數量太多,壓力很大。據權威人士透露現在庫存還有1.8億噸玉米。這些玉米會經常向市場投放。

其實國家進口糧食並不是打壓糧價。而實際上國家對種地的農民給於了一定的資金補貼。特別是對小麥、水稻還是實行最低保護價收購。這些措施是鼓勵農民好好種地。


國家為什麼要進口糧食呢?最主要是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少。國家提出一定要保住18億畝的耕地面積這個紅線。如果再低於這個數字,將影響14億人吃的問題。根據統計局公佈的我國糧食種植數字顯示:2017年玉米種植面積是5.3億畝,小麥種植面積是3.6億畝,稻穀種植面積4.5億畝,豆類1.5億畝。這些主要糧食和豆類種植面積達到了15億畝。剩下的3億畝是薯類,瓜果蔬菜以及經濟作物等。從這些數字來分析,小麥和稻穀是人的主要糧食食物,這兩種作物種植面積是必須要保住的。

我國大豆畝產為300—500斤。生產一噸大豆需要5畝地。2017年大豆進口數量近9600萬噸,這些大豆在我國種植需要4.8億畝土地。這些土地面積從哪取呢?如果把玉米地改種大豆,那麼玉米地只剩下了0.5億畝,這是不可能的實事。所以必須進口糧食和大豆。


山野50

市場經濟下,進出囗已是企業的自主行為,不是國家在出錢。企業要盈利,只要國內外存在價差有利可圖就會有進出口的動力。在三大主糧上,國家有進口配額限制,利用關稅槓桿防止過多進口。


農業家內參

基本就是羅斯柴爾德家族那種無知謊言和陰謀論的同類!


帝國曆史觀察者

什麼謊言,瞎說真的好不,在國外一塊買來,賣給國內商家一塊五,商家兩塊在賣給老百姓,這樣都賺錢了你懂的,地方糧庫基本都是空的


光輝歲月VR

中國人很容易從眾,別人說風就是雨,只要有人挑頭,看熱鬧的是不會閒事大的,愚昧者從來不會少,偏偏這部份人還自以為是,喜歡四處張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