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都打到莫斯科了,日本却不去帮一把反而去打自己招惹不起的美国这是为什么?

唯安80

这个根源在于日本统帅部与陆军、海军部的矛盾。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由于体制原因,陆军与海军之间矛盾日益加深,明治天皇与其继承人大正天皇在位时还能维持平衡,等到裕仁天皇即位后由于内阁被军部凌驾,陆海军的矛盾逐渐激化,深深的影响了日本帝国在二战期间的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并带来巨大的恶果!!

1931年9月,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吞与苏联接壤的中国东北三省。这一举动极大的影响了亚太的地缘平衡,本来就时刻警惕帝国主义战争的苏联因为九一八事变的爆发让本来就敏感的神经突然得到刺激!!

苏联的战略重心在欧洲,但余光一下也没有离开远东。20世纪初日俄战争的惨败和苏俄内战期间日本对西伯利亚的侵略让苏联人对这个个不大野心不小的东亚强国始终不敢有丝毫的警惕。

作为一代雄主的苏联当家人斯大林,经历了片刻的紧张后开始冷静下来,突然发现这是改变苏联极为不利态势的契机!!

西面的纳粹德国是最大的潜在敌人,不过还没有完成战争准备。日本帝国虽然现在气势汹汹,但是夹在了中国与苏联之间,九一八事变让中国反日情绪高涨,中日大规模战争爆发只是时间问题,完全可以利用中国拖住日本,迫使日本南下与美英发生冲突,从而一举稳定东部国境线的安全。

首先,苏联向远东中苏边境大量增兵。九一八事变时,苏联在远东仅有8个师的兵力,到了1935年,苏军增加到17个师约24万人,装备850辆坦克,950架作战飞机,还有20艘潜艇。而同时期的日本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驻军仅有5个不满员的师团、5个旅团和3个独立守备队,总兵力仅8万人,而且还要对付活跃在白山黑水间数以万计的中国抗日义勇军。同时日本统帅部估计,按照苏军的增兵速度,到1936年苏军将达到30万人,装备坦克飞机数以千计,而日本兵力则不会增加。

苏联人搞得这个类似于马其诺防线思维的军备竞赛收到奇效,无意间激化了日本内部各派系的矛盾,以武藤章为代表的日本侵华派占据上风,开始了以征服中国和夺取南方资源为目标的战略。

其次,苏联开始与中国改善关系。从20年代初,苏联一度为中国革命提供大量援助。后来因为国民党政府倒向美英,让中苏交恶,甚至因为中东路问题一度兵戎相见。现在中日战争爆发,综合实力处于绝对劣势的中国需要外援,而尚未完成战争准备的苏联需要一个稳定的东方。在这样一个共识的基础上,两国迅速改善关系。苏联积极推进并促成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抗日,并在淞沪会战后成为中国最大的外援国。

而日本此时因为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潜伏日久的陆海军矛盾迅速爆发。最明显的就是陆军在华北大规模行动刚刚开始不久,海军就在华东挑起战端,战争迅速升级,军事力量更多的往华东倾斜,这就给在华北的中国军队有了渗透日军在华北占领区的机会。中国军队依靠苏联的军援,越战越勇,从全面战争开始还不到两年,日本就已经显得气喘吁吁。

于是,苏联以极为低廉的成本稳定了东方,暂时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困局,开始全力经略欧洲。

苏联谋求与英法等西欧大国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不成,反而招致英法推行祸水东引政策,增加了苏联卷入战争的风险和速度。面对迫在眉睫的威胁、尽可能多的争取备战时间,苏联跳出一子,与纳粹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成为事实上的同盟。随后准备在欧洲大干一场!

这时日本因为侵华战争导致的陆海军矛盾更加激化,陆军因为受到苏联援助的中国军队实力大增,打的力不从心,越发仇恨苏联,一心想要谋求与纳粹德国夹击苏联。而海军因为对华战争毫无建树,全是配合陆军作战,于是主张侵略南洋诸国,夺取资源地带日本天皇和内阁为了调和矛盾,丝毫顾及不到国家战略的需要,居然和稀泥般的出台了“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的同时,积极向南洋发展”、“设置假想敌为美苏兼防中英”这样一个四面树敌、多线作战的愚蠢政策!!

就在苏联准备与纳粹德国瓜分波兰的同时,脑热的日本关东军突然向苏蒙边境的苏军据点诺门坎发动军事行动。这个举动激怒了斯大林,于是斯大林调集兵力兵器占绝对优势的苏军部队给予进犯的日军以迎头痛击,打残关东军两个师团,让日本人领教了什么是内燃机驱动下的现代化战争。这一战让日本彻底明白了自身陆军与苏联间的巨大差异,唯有海军还能走在世界海军的前列,战略重心再度发生变化。

而苏联此时忙于欧洲事务,无暇在亚太过多逗留。1939年9月16日诺门坎战役结束第二天,西线苏波边境的60万苏军就越过边境,与纳粹德国一起瓜分了波兰。到了1940年,中国军队发动局部反击战,内线外线两个战场交相打击,让日本陆军穷于应付,在中国战场越陷越深。1941年下半年苏德战争爆发,日军在陷入中国战场的同时又积极谋求准备南下太平洋——被美国制裁断了资源供应,无心也无力再执行北进政策了……


世纪战争大揭秘

德国入侵苏联,确实很想让日本一起上,按照希特勒的如意算盘,德军从欧洲一面进攻苏联,日本从亚洲的西伯利亚一面进攻,最后两家会师。但是,日本却并没有按照希特勒的意图走。在当时,日本国内军方分为两种路线,一种是进攻苏联,最后与德国军队会师,一种是南下,占领东南亚,最后控制整个亚洲。为此,日军在苏门坎尝试与苏联摩擦了一次,结果日本军队被苏联的坦克群碾压的粉身碎骨,伤亡极其惨重,于是,南下派占了上风。苏联不好惹,那么就把这跟硬骨头留给德国佬啃吧。日本开始把精锐部队派遣攻占东南亚地区。虽然,日本打不过苏联,对对付几个东南亚猴子还是绰绰有余的,甚至可以说是所向无敌,毕竟日本也是当时世界上五六个军事强国之一,在亚洲是绝对的军事第一强国。日本很会做政治宣传,它对东南亚国家说,过去白人总是欺负你们,现在我来解放你们。以后我们一起干,把西方洋鬼子赶跑别说,这一招还真管用,很多东南亚地区都投降了日本。这样一来,美国就坐不住了。在亚洲地区,一直是英国和美国的地盘,日本插这一刀,自然得罪了美国。于是,美国开始对日本封锁海上贸易路线,日本没有了资源,这个岛国就要玩完,当然要跟美国拼命。过去美国在这里是老大,日本是小弟,现在小弟想赶跑老大,自己来做老大,美国自然不能容忍它,就对日本不顺眼。日本被美国威胁的紧,资源通过被美国掐断了,也逼得它打算铤而走险,放命一搏。


怀疑探索者

二战时期日本国内一直存在着北进和南进两种扩张路线——所谓北进就是配合德国在欧洲战场的行动,出兵侵占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最终和德国一起瓜分苏联,成功在高加索地区会师;所谓南进就是南下侵占东南亚和太平洋诸岛。事实上在日本国内这两种路线各有支持者:支持北进路线的主要是日本陆军(尤其是关东军);支持南进路线的主要是日本海军,不过在海军内部也有像山本五十六这种反对南进的将领,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刺激美国——毕竟菲律宾和太平洋诸岛处于美国的控制之下。

尽管二战时期日本和德国是盟友,但从二战的实际进程来看:日、德之间压根就没为对方提供过什么有效援助,这和同盟国阵营中美、苏、英、中之间的协同配合大为迥异。这主要是基于德、日之间战略利益分歧:德国的目标是称霸欧洲,而日本要构建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德国压根没指望日本能在欧洲战场对自己提供任何有效支援,同样德国也不打算援助日本在亚洲战场的行动,德国之所以选择和日本结盟其实就是为了当自己出兵苏联时日军可以牵制西伯利亚的苏军。而日本方面对西伯利亚的确有自己的野心,正是基于这点德日结盟才具有了现实性。问题是日本毕竟太小了,压根不具备在深陷中国战场的同时又向西伯利亚和太平洋两个方向扩张的实力,于是在日本国内就出现了陆海军之间北进和南进路线分歧。那么为什么最终海军主张的南进路线得到了落实呢?日军为什么不配合德国夹击苏联,而要去招惹作为中立国的美国呢?

这首先是因为资源的原因: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弹丸岛国,却妄图侵吞比自己庞大得多的中国。尽管在战争初期日军在正面战场上可谓攻势如潮,然而日军很快就发现自己陷入了中国军民以空间换时间布置下的巨大陷阱,深陷战争泥潭的日本很快就发现自己国内的经济水平和资源储备已难以继续支撑这场战争了。这时的日本迫切需要石油、钢铁、橡胶等战略资源,这些物资在当时的西伯利亚是极难获得的,反倒是东南亚盛产这些战略资源,所以从获得战略资源的角度而言:南进比北进更有利可图。直到战后日本才知道包括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在内的东北亚地区并不是缺乏石油、矿产等战略资源,只是在那个年代受制于当地的地形气候条件难以开发而已,当然当年的日本不可能未卜先知,于是很自然地选择南进以获取战略资源。

其次是因为苏联软硬兼施的外交政策:事实上日军并不是没打过苏联的主意,日军甚至一度付诸行动——日军分别于1938年7月末8月初和1939年5月11日—1939年9月16日在张鼓峰和诺门坎和苏军发生军事武装冲突,此时苏德战争尚未爆发。这两次军事冲突的结果都以苏军战胜日军告终,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正是这两次迎头痛击导致日本改为倾向采用南进的战略目标。苏联在狠狠教训了日本后又转而采用软的手段对付日本——随着纳粹德国在欧洲的日益崛起,苏联力求和日本签订条约以保障东部边境的安全,于是苏联在接连两次取得对日本的军事胜利后和日本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暂时稳住了日本。

最后美国的外交政策逼得日本不得不对美开战:二战对美国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在此之前美国已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工业能力,这意味着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强的战争潜力,但这种军事潜力并未完全释放出来,当时的美国还并不具有称霸世界的绝对优势。然而英、法、苏、德、日等国被卷入二战给美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历史契机——各国均深陷战争泥潭而无法自拔,美国则趁机积攒了雄厚的国力,于是美国逐渐摈弃传统的孤立政策,开始谋求世界霸主的地位。这一时期的美国绝不能容忍某地区出现一个独霸该地区的区域性霸主出现,因为这将威胁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尤其是德国、日本这种极端性的国家一旦做大做强恐怕连美国自身的安全也难以保障。正是有鉴于此,于是美国要求日本从中国撤军,否则将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和石油禁运,如此一来日本的处境就尴尬了——如果按美国的要求行事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侵略中国所得;如果不按美国的要求行事,一旦美国的制裁行动付诸实施,日本将无法继续支撑战争进行下去。在这样的局面下日本决定同美国开战以夺取东南亚和太平洋的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德日的结盟;是双方的权宜之计。

先说德国

德国谈不上对日本有好感和信任,一战日本剥夺了德国在中国胶东半岛的利益,这是德国的耻辱,德国派军事顾问、提供武器训练武装中国,可见德国对日本并不感冒。

德国的战略利益在欧洲,英国是死敌,沙俄是潜在的最大威胁,美国虽在大西洋彼岸,但它是英国的拥趸和后盾,绝不会坐视英国覆灭。有了这样的基本判断,德国在亚洲选择了一个盟友,这就是日本。

一、日本为攫取满洲利益、偷袭驻旅顺的沙俄舰队,在对马海峡围剿沙俄波罗的海远征舰队,俄日仇恨很深;一战后起之秀美国在太平洋阻止日本称霸,日本不会屈从,会与美国缠斗,正好牵制美国;日本打着亚洲人解放亚洲的种族之战旗号,没落大英殖民帝国是首当其冲的靶子。这些条件都是德国可利用的。日本在亚洲军事实力最强,而中国大而不强扶不起。日本有实力居世界前三的海军,正可弥补德军海军的短板。

二、德国的胃口在欧洲,日本的胃口在亚洲,从瓜分世界的划线,德日利益诉求不冲突不矛盾。

三、日本对德国顶礼膜拜,一副学生的脸嘴;德国人得到心理满足。其实,德国小看了鬼鬼祟祟的小日本。

其实,德日虽结盟,德国并不指望日本在欧洲战场帮忙,希特勒甚至私下说;德国与这个打鱼岛国结盟,简直是耻辱!希特勒后来还鄙视日本,他认为日本进攻中国非常愚蠢,就像一条蛇攻击大象,迟早会被大象踩死。

再说日本

它的全球战略是蛇吞象;先征服朝鲜,后征服中国,再征服世界。由于征服中国不顺,陷入持久战泥潭,还被美国卡脖子实行石油钢铁禁运,使战争机器的运转岌岌可危。日本无暇顾及欧洲,才与德国结盟,送德国顺水人情。

这犹如两个勾心斗角的人结婚,各有算计。

德国进攻苏联,并不建立在指望日本在陆空战中出手帮忙的基础上,也没有按盟约强逼,而仅仅是提出过“建议”。日本在关东驻重兵,只是为何捍卫既得利益,构筑了东宁、虎头要塞等永久性防御工事。日本曾以师团级兵力携带轻武器试探进攻过苏军(诺门坎之战),关东军并未倾巢出击。

在德国在苏联战场节节取胜时,日本讨论过是否乘火打劫“西进”夹击苏联。但当时,苏联的软腹部欧洲部分已被德国攫取,日本占领寒冷的西北利亚有何益?最后,日本选择了自私,“南下”控制西南太平洋,猎取丰富资源,成全自己的霸业,并紧锣密鼓暗中策划,与最大拦路虎美国不辞一战。

日本对德国而言,并不是猪一样的队友,而是我行我素,心怀鬼胎。别说尽盟友契约义务进攻苏联。就连偷袭美国珍珠港,也没事先向德国通气。美国借此脱掉“中立”外衣,向德意日法西斯轴心集团宣战,打了德国一个措手不及。气得希特勒破口大骂日本;笨!笨牛!没吃饱的笨牛!笨!


谌人

德日联盟,联而不盟。这种联盟关系只是一种政治上的联盟,军事上日本是没有义务协同德军作战的,这是德日联盟同德意联盟所有区别的地方。而且日本当时同德国结盟,也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同样的不北攻苏联也是日本出于对利益的考量。


当时日本需要获得石油和橡胶资源,而这两种资源在中国都很匮乏,加上当时日本的勘探技术十分有限,所以就连大庆油田也没能发现。所以日本将目标放在了东南亚,那里有日本梦寐以求的石油和橡胶。这两种资源在苏联的远东地区都是没有的,所以日本同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开始着手从英法手中夺取东南亚。


并且日军攻打东南亚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日本海军十分强大,这对于东南亚作战来说是十分有利的,所以日军决定南下。加上当时美国切断了日本的石油供给,同日本彻底闹翻,这就更加坚定了日本南下的决心。在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第二天,日军就进攻了菲律宾,次日便登陆东南亚,在短短一个月之内便基本控制了东南亚地区,可以说日军是早有准备。

但是日本也终究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了代价,日本一直喜欢赌国运,甲午战争是日本的豪赌,日俄战争同样也是,而且两次都被日本赌赢了。不过久赌必输,日本遇上美国这样的对手,虽然一开始占了点便宜,但是等到美国发威之后,日本才明白两国实力的差距有多大。


小司马迁论史

实际上,日本去打美国纯属别无选择,而且日本实际上也帮不了德国的任何一个忙。就算是进攻苏联远东地区,苏联也照样能击败德国。

首先我们来谈谈为什么说日本打美国纯属别无选择。实际上,在日本侵华战争初期,美国一直是日本的废钢铁和石油的重要来源甚至可以说是主要来源。根据资料记载,仅仅1937年美国就向日本提供了上百万吨的石油和近八十万吨的废钢铁。但是随后日美贸易冲突,以及日美关于太平洋的势力划分有着很大矛盾,这笔钢铁与石油来源也就被彻底切断。因此,日本必须重新找到一个新的石油和铁矿石来源,从而维持自己的军事力量。而东南亚的油田也就成了日本的重要目标。

而东南亚的油田均在英法势力下,且美军在菲律宾还驻扎有大量海陆空军力量,英国太平洋舰队也在新加坡驻扎。因此,为了解除美军在太平洋的力量,确保日本的石油安全至少是短期石油安全,日本也就选择空袭珍珠港,一次消灭美军太平洋舰队。

至于日本支援德国,那基本上都是空想。首先诺门坎战役就教会了日军,没有足够的装甲力量和炮兵力量别想击败苏军。其次,就算日本海陆军破天荒的精诚合作击败了远东的苏军,但日军也没有本事将军事力量穿过西伯利亚投送到苏联的乌拉尔山后方。对苏联造成的损失十分有限。而苏联的工业中心并没有被德国摧毁,而且德国本身还十分缺乏石油。因此,对于苏联来讲,即使莫斯科陷落,击败德国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至于日本,假如不去攻击美国,很快就会因为石油不足而彻底崩溃。


军情解析

日本不是不想北进与德国在莫斯科会师,达到瓜分苏联的目的。只是尝试之后失败,被迫改变战争策略。

1941年6月22日,德军以146个师,3580辆坦克,4980架飞机向苏联发起闪电袭击。德国急于通过闪电战结束战争,前期作战效果非常好,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后,纳粹德国的三支集团军在苏联国土上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仅由龙德施泰德元帅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在基辅战役中,就俘虏了苏军65人。形势好于预期之下,希特勒甚至没有为进攻苏联的德军部队准备冬装。按照希特勒的设想,如果日本能够从中国大陆战场上分身一部分军队,北进从蒙古入境,越过西伯利亚与德军对苏联形成战略合围,那么苏联肯定会因支持不住而投降。

日本方面不是没有北进计划,只是日本方面的主要战略重点在亚洲。日俄是老冤家,从清朝末年就开始因为在亚洲的利益冲突发生过日俄战争,日本在那次战争中获胜。北进灭亡苏联与德国会师早在日本陆军部的计划之中,只是日本国内军方对于作战方向存在两种不同意见。支持北上的日本陆军在侵华战争中获得了巨大利益和战略资源,实力强大的日本海军却几乎没有用武之地。因此,长期与日本陆军对立的日本海军极力主张南下作战。而日本国内支持海军的理由很充分,因为中国大陆没有石油(幸亏老日没有发现大庆油田)和橡胶,南下东南亚获取这两样战略资源用来支持日军作战是十分必要的。

苏德战争爆发以前的1939年,日军在诺门坎战役中与苏蒙联军的作战本身就是一种战略试探,如果日军在诺门坎战役中取得胜利,日本必然会将重点放在北进计划上。日军在诺门坎战役中总共投入大约7·5万兵力,虽然前期取得一些战果,但是在后来失去制空权的情况下被朱可夫指挥的苏联红军打残,日本陆军尽管有很强的战斗力,在苏联红军的巨大火力攻击下最终败下阵来。诺门坎战役失败以后,陆军主力都被牵制在中国和太平洋战场,日本陆军再也没有多余兵力参与北进作战。在不能南、北两线同时作战的情况下,支持南下作战的日本海军占了上风,所以后来日本选择了南下战略。

欧洲方面,斯大林吃准了在诺门坎战役中失败的日军不会再挑起新的战事,便把部署在远东地区的20个亚洲师抽调回欧洲参与作战,这给了已经是强弩之末的德军以沉重一击,获得了苏德战争的最终胜利。日本和德国都是小国家,他们在二战中与大国作战完全是一种赌徒心理,所以尽管前期会取得一定战果,终究还是注定要失败的。

头条作者徒步说史期待您的关注;


徒步说史

首先,我们如今在家里事不关己的上网思考的问题,你觉得当时日本参谋本部和战时大本营会想不到?皇道派和统制派,萨摩番和长州番即使内斗的再激烈,对于这种事关民族命运的国策,日本的精英集团还是大部分决定南下策略,是日本当时唯一的出路!首先,日本是个岛国,资源匮乏的岛国,美国的长期贸易和石油禁运,叫日本苦不堪言。海军,日本敢在世界吆五喝六的资本,世界第三大海军,马上就要因为缺油而趴窝在港口了。应对战争的钢铁矿石,橡胶全部短缺,美国的政策日趋强硬!而南亚各国的宗主国,英法等国都混战在欧洲无暇保护,所以,南下抢夺资源,维持巨大的战争能力,叫海军继续有强大战斗力是日本最关键的所在。其次,注意,时间当时是1941年,德国在欧洲还是整体占优势的,虽然在苏联遇到了些挫折,日本参谋本部当时估计英国大概率是守不住本土的,守不住怎么办?英国会带着女皇和那支无敌的世界第二大舰队投奔澳大利亚或者加拿大,世界第二大舰队英国和世界第一大舰队美国马上就要合体了,日本还玩个屁?还不抓紧时间趁英国舰队保护本土,美国没做好准备迅速占领太平洋上的优势资源和要塞港口逼美国人签和平条约?第三,日本人再蠢也没要灭亡美国,累死他也办不到,他是想趁美国没做好战争准备,迅速偷袭,叫美国知难而退,去谈判桌谈判,承认日本既得利益就可以!当时就是最好的时机,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第四,国家利益是绝对利已和自私的,那一纸盟约算个屁?国家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对日本有区别吗?德日同盟就那么可靠?一个不费太大力气占领苏联的德国,一个超超级世界大国德国对日本国家利益有好处??两败俱伤不是更好?只要日本自己在亚洲占稳了,海军强大到谁也不惧了,德国就是输了,回头苏联就一纸盟约递过来,到时候是真心的盟约,不是当时那张狗屁日苏互不侵犯条约,英美也不会差事的,也会拉拢,给日本既得利益没问题!只要自己强大了就行,左右逢源多带劲?后来为什么苏联揍他?马上要死的落水狗谁不打?最后,即使日本真心要北上,也是在南下之后,资源不缺了,美国认命了,最好中国也投降了,再挥师北伐!这才稳妥!


青青子衿27837686

不是不帮是实在帮不了,日本为什么开罪美国,日本人都是傻子么,当然不是日本整套作战可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准备的。有一两个犯傻可以,但是整个团体研究出来的决定还是傻的基本不可能。日本的陆军基本都被拖在中国战场。日本原本就是要速战速决的。海军能干嘛呢,海军不能开陆地上吧。日本人很明白美国肯定背后阴一手,不可能让别人坐大。美国当然就已经在制裁日本了。日本能做的就是先下手为强。


沿阶草夫

日本1931年吞并了中国东北,1937年对中国全面开战,这严重损害了英、美两国在中国的利益。导致英、美对日本进行军事、政治、经济制裁,日本迫不得已才向美国宣战。



1.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和中国华南大片领土后。日本在东北亚的影响力逐步提高。这损害了美国和英国在东北亚的利益。所以美国1940年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禁止对日本出口钢铁和其他战略物资。

2.日本国内本身没有石油等矿产资源,所以日本为了获取苏联的石油,在1939年与苏联打了一仗,结果日本被苏联打败。

3.日本需要矿产资源和战略物资,维持在东亚地区的战争,因此日本需要向南攻占荷兰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亚,那里有石油和橡胶。日本还需要占领英国殖民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以及美国殖民地菲律宾,因此日本决定与英国、美国开战。

4.日本知道与英美开战最大的威胁就是美国的太平洋舰队。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的日本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讲过,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非常强大,如果不能在开战之初把美国打趴下,接下来趴下的肯定是日本。

5.所以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派遣六艘航空母舰和441架舰载机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结果,日本遭到了美国的疯狂反击最终战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