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繪畫和雕塑中,為什麼總是以人或人體為主要內容呢?

藝術就是謊言

這是一個很棒的問題!

它可能會作為我們所有中國人接觸西方藝術的疑點。

在我年幼剛開始學習畫畫時,是看到西方名畫畫冊裡中一幅幅豐滿的裸女,不由的臉紅耳赤,心想著西方人為什麼愛畫些這東西?我也問過很多老師,但是給我的答案都沒什麼說服力。比如西方比較開放,西方藝術其實就是享樂工具,藝術家比較風流,西方崇尚人文主義等等(人文和一具具裸體有什麼關係?我當時就十分不解。)




但對這個問題給我的疑惑在我讀研究生的仔細攻讀西方藝術史的時候才逐漸解決。解決的過程十分漫長和困難,而得到的答案也不是一言兩語就能解釋。為什麼呢?

因為答案就是一部完整的西方藝術史。

有人覺這個答案是在坑爹,但是這的確是良心回答,我儘量以簡練的語言講給大家,也可以說是提煉一下西方藝術史的內容大綱,也想讓大家以科學嚴謹的態度來了解一下絢爛無比的西方藝術史。

首先,這個問題的內部其實包涵一個隱藏詞彙,寫實一詞,所以問題應該這樣問,西方藝術為什麼總以寫實的人體為主要內容?注意寫實兩個字,如果沒有這兩個字,我們看到的可能就不是我們熟悉的西方藝術。因為我們很難看到藝術中人和人體。







這些看起來僵硬呆板的藝術與我們普遍認識的西方藝術有一定不同,這些表現宗教題材的藝術稱作為希伯來藝術(具體歷史這裡不做描述)它和古希臘藝術一樣,二者同是是西方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不被我們熟知的一部分。

希伯來藝術就不以寫實風格的人和人體作為主要內容,藝術家甚至不想費心思去刻畫,就連宗教人物的容貌和軀體也草草了事,我們甚至可以用拙劣來形容。而它熱衷於表達的是那些人物周圍的平面的,抽象的極為奢華繁雜的甚至神經質的裝飾紋樣。這種藝術形式是中世紀的主流藝術形式。時至今日在歐洲也有很大影響力。

但到了14世紀,藝術發生了劇變。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文藝復興,簡單說是逐漸摒棄了希伯來藝術形式,立志復興一種失傳近500年的古老藝術,即古希臘藝術。





文藝復興與原來一樣表現宗教題材,但僵硬拙劣的人物和華麗的裝飾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逼真的人體與自然之美。科學與理性逐步取代上帝,以人為本人權逐步取代至高無上的神權,當時藝術家即科學家,藝術家刻畫的不是神的奢華廟宇與神蹟傳說,而是自然的規律與肌肉的解剖。這與英勇善戰崇尚自然的古希臘人的想法不謀而合,當時藝術即科學,科學即藝術。這是西方人以復興古典藝術之名,實為思想解放與意識革命的運動。下圖為達芬奇的筆記與哥白尼繪畫。




這場運動決定了幾乎所有西方人以古希臘文明作為西方文明的根基,也決定了西方的藝術走向與審美基礎。所以西方古典藝術中的主要表現內容就是科學和理性,即寫實主義和自然主義,即人與人體。


所以說在文藝復興以後的出現的任何藝術風格,巴洛克,洛可可浪漫主義等等都沒有脫離文藝復興時所規劃的藝術框架,所以人和人體自然作為西方藝術的主要內容了。這樣一直持續到了現代藝術的來臨之際。

西方人眼中人體的美感就和中國人眼中書法的美感一樣,相互理解起來都有些困難和距離,但藝術沒有高低俗雅之分,互相尊重與包容即可。


畫學家

如果說當時的社會背景是“以人文本”那麼當時的一些藝術家的思想更加迎合了當時的社會背景。達芬奇,倫勃朗,魯本斯,提香,拉斐爾這些藝術大師都是畫人體的。並且一直延續到現在的一種說法就是“人體是最美的

人體是人類最早的藝術,叔本華說:“任何對象都不能像最美的人面孔和體態這樣迅速的把我們帶入存粹的審美觀點。”黑格爾在他的美學中說過“自然美的頂峰是動物的生態美,而最高級的動物美正是人類形體的優美。因為人類外邊充分的顯示了生命的觀念。”

西方藝術家們以傳統的寫實手法,真實的再現客觀對象。為了再現真實,以色彩和明暗造型,理智的進行構圖,採用科學的透視法和色彩學,使形象更具有立體感,逼真肖似。油畫的發明更使繪畫大師們如實的將人體的線條,輪廓,體積,形態,彈性,節奏,膚色等美感展現在人們眼前。


溫柔陳大叔

一,中國人自命是禮儀之幫,民間崇拜的是天地君親師,官場上崇拜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皇帝自命是天之子。民間,官場都不能搞個人崇拜,英雄只有—個,那就是天子。否則就是以大不敬定罪。在.藝術表現上就很少表現英雄人物的雕塑作品。大型雕塑很多,但不是英雄,而是脫離個人英雄,或更大於天子的神仙,為此,中國雕塑作品集中在寺廟,道觀,塑的形象是仙人,羅漢,得道高人。


二,西方人崇拜的是英雄,崇拜的是強者,他們表現的是個人英雄,雕塑作品也多是個人名家,如代表人物以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家米開朗基羅為代表,製作了大量個人英雄人物,如大為,亞歷山大,等代表作。

三西方文藝復興時期以達芬奇為首的復興派,從人體解剖入手,表現人體藝術之美,以骨格比例,肌肉結構,表達動態展現英雄的力量。

四,西方繪畫繪畫藝術與雕塑都是以素描為基礎的寫實藝術,西方人的思想是直觀的表現方法,不象中國人做事講禮儀,做文講含畜。

五,由於文化上的差異,中國畫也尊崇孺教思想,人物畫以神仙,仕女為主,畫家也可能不敢畫英雄人物,如百姓不能與官同名,官不能直乎天子之名等。否則會有對天子的大不敬定罪,國畫以仕女,花卉,魚蟲,山水等表現為主,技法以寫意,工筆表達,這些含畜的表現手法很合適宜,闢免了不必要的麻煩。

六,不論西方,還是國人,藝術的表現手法雖不同,但藝術的追求應該是—樣的,都是以美的形式表達精神追求。


曾憲全110401818

一、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整個歐洲文化的兩個源頭都是提倡“以人為本的”

這兩種文化核心都是“人”……,尊重和弘揚人性就變成了所有西方藝術家的精神追求……;~“人”自然而然成為了藝術家表現的主角:……



1、一個是以“人文精神”為基礎的古希臘文化:

在古希臘哲學中有一個重要思想:即“人是萬物的尺度”,他們認為人與自然、人與思想交流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自然”或“思想“人格化”……、把他們想象成與自己一樣……;~這樣人與自然就合二為一了、人與“神”同形同性……,是“人文精神”最重要的特徵……?



從另一方面看,人在讚美神的同時,其實本質是在讚美自己……;比如亞里士多德曾說:“造物主創造了無數的美妙和神奇,在這無數的美妙神奇當中,最美妙的還是人類本身……”,……所以,古希臘神話、以及神話中的人和神……,就自然而然地成為藝術家們無窮無盡的靈感和源泉……?

2、在西方另一個文化、以“契約精神”為代表的古希伯來文化中,其精神的內核也是“人文主義”

由於希伯來《聖經》一開始就賦予了濃厚的“人文”色彩,雖然開始信仰的對象是沒有形象的(自然(God,天)……,但藝術家們為了讓“神”更容易被接受……,把“神”完全“人格化”了……;~使得人與神(自然和人)的故事更充滿了人文色彩、更加的夢幻和具有傳奇色彩……,使得藝術家為“神的故事”而樂此不彼……?



二、那麼,中國文化中的“人”與西方文化中的“人”有何差異呢……?

文化和思想的差異,造成了中國文化獨特的面貌和特徵:由於老子的“道家”文化中,只倡導的是人對自然的敬畏、順從……,強調人與自然的融合(“天人合一”),而忽視了對人性的正視和肯定……,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巨大的……;~老子的“道”文化雖然是中國最早的哲學、也透露出中國最早的人文精神……;但道家還是沒有敢正視人性的弱點,把人性的價值與自然的價值等同起來……?



例如:從國畫中提倡“丈山,尺樹,寸草,豆人……”的比例中就可窺見一斑。所以,中國畫家擅長畫“山水畫”……?~而“人物畫”、尤其是裸體畫,沒有成為中國藝術家的主要題材……!

……

所以 ,西方藝術家以人體為主要表達方式……,這完全是由於西方的文化傳統決定的!


藝術就是謊言

人文精神和以人為本不是一個概念。西方文化是以宗教為本,強調人性的自由發展。但他的藝術與人文主義有著本質的差別。藝術的欣賞性與受命於天在等級社會實踐中是不能共同享有的。西方繪畫與雕塑是殿堂文化的裝飾,而非社會共享。東方文化與之不同,強調自然與人類社會和諧是核心。從哲學的角度為人的生存與自然整體性提供了鑑別差異的方式。這也就構成中國山水與市井文化繪畫共榮的特徵。東西文化底蘊不同,也就出現了西方繪畫與東方人物仕女繪畫上的暴露與含蓄的手法特徵。這些都與以人為本無關。

一己之見謬誤請見諒!


老飄清心

人體

是西方繪畫的最主要主題

西方人自古以來都認為人體是最美的一種形態

他們的觀念從來就是通過肉體來來觸碰靈魂

最初的觀念

人體和神體是相通的

完美的人體是最神聖的

最初只有女神才是裸體的

文藝復興崇尚天性

不受約束的自然力量

反對禁慾主義

主張個性解放

所以到了文藝復興之後

藝術家開始大膽的畫裸體人體了

為什麼西方女性人體藝術居多

因為畫家、收藏家大多是男性


國畫家

中國自古講禮,知禮守約,儒家文化倡導德仁智禮義,對人性有束縛。表達思想無論詩詞歌賦及繪畫都都較含蘊委婉,以借物抒情,借物傳情。通過格物來表現心理,種種人性與社會狀況。所以中國人是表達感情上,做事上,人與人交流都比較委婉,過於直接,有的直性的性格不為人所容納。

而西方表達感情上比較直接,做事,交際多數比較直白。像擁抱,吻別中國人以握手取代。出現差別的是中國人禮儀方式,而西方人是坦誠。對於藝術,文學也是以人性為主,直擊人性內心深處,情節並不一定多複雜,以展現人物內心展現人性的種種不同的原因,對待事物不同之因。揭露人與人不同,造成不同類型人的原因。以人為主體。是與中國表達人性的取向不同,中國以取物較多,外國以取人直接以人喻人,喻社會較多。繪畫與雕塑多如此。直接針對人與社會。

但不是絕對,各種畫派的出現,出現了不同實物為主的繪畫方式。以靜物,以場景表達人性的也不少。例如莫奈的《日出》,焚高的《向日葵》等。


圃香

西方繪畫和雕塑中,總是以人或人體為主要內容,這跟西方宗教信仰有關係,他們信,上帝,喜歡上帝身邊的,每一個人,包括裸體,因為作為上帝子民的,西方人種體型樣藐也很符合當時大眾的審美觀,所以西方藝術,以前相當作品都是以,人物,人體,裸體,為主旋率,就可以理解了,東方繪畫藝術崇尚自然,以,山,水,林,樹,浪花,雲氣,為基點的,人物只是點湊,佛教,道教,人物,才會超規格去,用心,繪,不過也是,儀態大方,衣要護體的,那種,哈哈。


哈灬哈66096005

無論東西方,其實都認為人體是萬物中最美的,這是性、愛、情和欣賞的基礎。區別在於西方直接表達,適時張揚;東方含蓄承認,內外有別。當東西方文化碰撞,對人體作品就出現從排斥到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