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教師很吃香,有很多老師選擇去培訓機構而不是去學校?

易查分


我就是一個教育機構的老師,不止一次被別人問到這個問題,我說一下我的情況。

1.父母都在一線城市打工,自然我畢業了之後也來了這裡,如果我選擇在一線城市進學校做教師,根本不夠格。不管是學校招聘還是市裡組織的教招,對學歷要求高,如果你不是一些知名大學畢業,那麼你就必須是研究生學歷,這點我是達不到的。回到我們小縣城可以去應聘,但是低工資加上父母親人都不在身邊,我不願意去。

2.學校老師的壓力大,我單獨給一個孩子補習,孩子媽媽經常吐槽老師作業多,甚至打電話去投訴老師。老師也很無奈,作業少,孩子無法吸收掌握,班裡學生成績不好,會遭受孩子家長,領導的壓力,作業多,家長會投訴。一個老師教40多個學生,真的不好帶。孩子成績出現下滑,就有家長來找老師,壓力大。

3.補習班老師的上班時間比較自由,如果進了學校,不願意做了,可能自己努力那麼久才考進來,會不太願意。但是輔導機構,如果你不想做了,就可以換一個輔導機構。


熱愛學習的教育者


謝謝你的問題。

首先,你這個感覺不等於現實,還真與現實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其次,感謝你在心裡把教師的地位抬得很高很高。據切身體會,教師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吃香。

為什麼這樣說呢?

第一,從工作時間上來說,中小學教師永遠享受不到朝九晚五的待遇。可以說,很多老師起得比公雞還早,睡得比牛還晚。尤其是做班主任的老師,特別是寄宿制的學校,,一天24小時都不敢關手機,睡覺也要睜著隻眼,即使身體下班回家了,也要時刻牽掛著學生,內心根本就不能“下班”,手機一響,心神彷徨,學生有事,那怕是半夜,你也要火速趕到學校,出現在學生身旁。

第二,從工作性質來說,中小學老師每個個體的工作是相對獨立的。每個老師份內的教育教學工作,即便是你不吃不喝不睡,也要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你請假了,你放假了,你病了,等到你回來,那些工作還在那裡,是你的遲早還是你的,誰也代替不了你。

第三,從工作的前途來說,中小學老師的上升空間是十分有限的。技術職稱是教師的命根子,因為它與工資待遇息息相關。有職稱與無職稱,低級職稱與高級職稱,工資待遇可不是一般的差距。你要評上高級職稱,必須有拿得出手的教學和教研成果,沒有十幾二十年的打磨,是絕對不可能的。行政職務的晉升對老師來說更是難上加難的,有心仕途的人,是絕對不會選擇當老師的,也難怪有人用“出生入死”來形容這一點,它的意思是說:離開了教師崗位的人,仕途就可能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否則就是相反的結局。

第四,從工資和福利待遇來說,中小學教師的待遇可以說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永遠都是明擺著的,與許多行業公務員工資待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而且一直存在著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的情況。

第五,從工作壓力來說,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尤其是畢業班的升學率,始終是壓在教師頭上推不倒的泰山,雖然“應試教育”一直被批判,但家長和社會評價教師的標準仍然沒有任何改變。

居於以上五個方面,你還會說教師很吃香嗎?你也許不難理解,為什麼有些教師寧願去機構也不願進學校了吧?


教育教學前沿


題主問題的第一句話“感覺”一詞表達很有分寸感也很準確,如果去掉這個詞,題主問題的判斷則缺少權威數據的支持。

因為“吃香”這個詞是“受重視受尊重”的意思,指人混的好吃得開風生水起左右逢源。這與老師們的現實處境似乎還相去甚遠,故“感覺”一詞極當。

題主問題中的第二句話“有很多老師選擇去培訓機構而不是去學校”,筆者理解如下。

首先,就目前語境,公立學校雖然待遇不高,但絕非是想去就能去的,尤其是事業編的正式編制教師,這要經過層層的選拔和嚴格的篩選,還要不可避免的面對複雜的人事關係,最後勝出者才可能進入作為事業單位的公立學校。

定崗定編又極大限制了新增事業編制的數量,使得有事業編制的教師崗位一編難求洛陽紙貴。

而教育機構的入職顯然容易得多簡略得多。大多隻需要在基礎條件如學歷等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再經過簡單的筆試試講面試即可入職。

甚至有很多教育機構連上述簡單的程序也不需要,可稱為簡潔高效!

其次,教育機構在吸引教師方面也有其獨特的優勢。

一)相對較高的薪資待遇。即使是初入職的大學生,機構會提供三千左右的底薪,還有課時費和學生繳費提成等收入,一般可保證工資收入在五千左右,而如果課時多,工資則上不封頂。筆者的一位經常聯繫的在教育機構任職多年的學生月薪均在一萬以上,寒暑假集中上課時則更多。

正規教育機構還會有五險一金,各種節日獎金年終獎金,還會有每年春秋兩次的公費公司集體旅遊。

二)相對寬鬆的工作環境和作息制度。

教育機構的老師除了必要的專業培訓,基本不需要在無盡的“業外業務”上耗費精力。在作息時間上,一般只有週六週日全天上班上課,每週會有一至兩天放假,其他一般只需上班半天即可,相對輕鬆。

教師人才,尤其是優秀的教師人才,大量遠離公立學校而湧進教育機構這一現象,需要各方反思並引起重視,只有重視還不夠,還要努力尋求一條有效的解決之道。

人才,國之柱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