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教师很吃香,有很多老师选择去培训机构而不是去学校?

易查分


我就是一个教育机构的老师,不止一次被别人问到这个问题,我说一下我的情况。

1.父母都在一线城市打工,自然我毕业了之后也来了这里,如果我选择在一线城市进学校做教师,根本不够格。不管是学校招聘还是市里组织的教招,对学历要求高,如果你不是一些知名大学毕业,那么你就必须是研究生学历,这点我是达不到的。回到我们小县城可以去应聘,但是低工资加上父母亲人都不在身边,我不愿意去。

2.学校老师的压力大,我单独给一个孩子补习,孩子妈妈经常吐槽老师作业多,甚至打电话去投诉老师。老师也很无奈,作业少,孩子无法吸收掌握,班里学生成绩不好,会遭受孩子家长,领导的压力,作业多,家长会投诉。一个老师教40多个学生,真的不好带。孩子成绩出现下滑,就有家长来找老师,压力大。

3.补习班老师的上班时间比较自由,如果进了学校,不愿意做了,可能自己努力那么久才考进来,会不太愿意。但是辅导机构,如果你不想做了,就可以换一个辅导机构。


热爱学习的教育者


谢谢你的问题。

首先,你这个感觉不等于现实,还真与现实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其次,感谢你在心里把教师的地位抬得很高很高。据切身体会,教师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吃香。

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从工作时间上来说,中小学教师永远享受不到朝九晚五的待遇。可以说,很多老师起得比公鸡还早,睡得比牛还晚。尤其是做班主任的老师,特别是寄宿制的学校,,一天24小时都不敢关手机,睡觉也要睁着只眼,即使身体下班回家了,也要时刻牵挂着学生,内心根本就不能“下班”,手机一响,心神彷徨,学生有事,那怕是半夜,你也要火速赶到学校,出现在学生身旁。

第二,从工作性质来说,中小学老师每个个体的工作是相对独立的。每个老师份内的教育教学工作,即便是你不吃不喝不睡,也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你请假了,你放假了,你病了,等到你回来,那些工作还在那里,是你的迟早还是你的,谁也代替不了你。

第三,从工作的前途来说,中小学老师的上升空间是十分有限的。技术职称是教师的命根子,因为它与工资待遇息息相关。有职称与无职称,低级职称与高级职称,工资待遇可不是一般的差距。你要评上高级职称,必须有拿得出手的教学和教研成果,没有十几二十年的打磨,是绝对不可能的。行政职务的晋升对老师来说更是难上加难的,有心仕途的人,是绝对不会选择当老师的,也难怪有人用“出生入死”来形容这一点,它的意思是说:离开了教师岗位的人,仕途就可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否则就是相反的结局。

第四,从工资和福利待遇来说,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可以说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永远都是明摆着的,与许多行业公务员工资待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而且一直存在着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的情况。

第五,从工作压力来说,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尤其是毕业班的升学率,始终是压在教师头上推不倒的泰山,虽然“应试教育”一直被批判,但家长和社会评价教师的标准仍然没有任何改变。

居于以上五个方面,你还会说教师很吃香吗?你也许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教师宁愿去机构也不愿进学校了吧?


教育教学前沿


题主问题的第一句话“感觉”一词表达很有分寸感也很准确,如果去掉这个词,题主问题的判断则缺少权威数据的支持。

因为“吃香”这个词是“受重视受尊重”的意思,指人混的好吃得开风生水起左右逢源。这与老师们的现实处境似乎还相去甚远,故“感觉”一词极当。

题主问题中的第二句话“有很多老师选择去培训机构而不是去学校”,笔者理解如下。

首先,就目前语境,公立学校虽然待遇不高,但绝非是想去就能去的,尤其是事业编的正式编制教师,这要经过层层的选拔和严格的筛选,还要不可避免的面对复杂的人事关系,最后胜出者才可能进入作为事业单位的公立学校。

定岗定编又极大限制了新增事业编制的数量,使得有事业编制的教师岗位一编难求洛阳纸贵。

而教育机构的入职显然容易得多简略得多。大多只需要在基础条件如学历等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再经过简单的笔试试讲面试即可入职。

甚至有很多教育机构连上述简单的程序也不需要,可称为简洁高效!

其次,教育机构在吸引教师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相对较高的薪资待遇。即使是初入职的大学生,机构会提供三千左右的底薪,还有课时费和学生缴费提成等收入,一般可保证工资收入在五千左右,而如果课时多,工资则上不封顶。笔者的一位经常联系的在教育机构任职多年的学生月薪均在一万以上,寒暑假集中上课时则更多。

正规教育机构还会有五险一金,各种节日奖金年终奖金,还会有每年春秋两次的公费公司集体旅游。

二)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和作息制度。

教育机构的老师除了必要的专业培训,基本不需要在无尽的“业外业务”上耗费精力。在作息时间上,一般只有周六周日全天上班上课,每周会有一至两天放假,其他一般只需上班半天即可,相对轻松。

教师人才,尤其是优秀的教师人才,大量远离公立学校而涌进教育机构这一现象,需要各方反思并引起重视,只有重视还不够,还要努力寻求一条有效的解决之道。

人才,国之柱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